出版時間:2001-5-1 出版社:時事出版社 作者:何新 頁數(shù):280 字數(shù):24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在今日中國知識分子當中,最具爭議及傳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屬。多年來,他在理論上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其中最有影響的一次是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他的長文《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問題》。他的許多文論曾送到最高領導層,受到廣泛注意。
何新沒有讀完大學,但他曾被中國國家權威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聘為研究員。他不是共產黨員,但在理論方法上卻信仰馬克思主義。
何新1949年12月出生于浙江溫州滄南,5歲隨父親定居北京。他在北大荒生活過9年。在這9年中,他從事過多種職業(yè)。當過農民,鑄造工人,由于寫信反對文革運動而成為反革命,挨過斗、坐過牢。這個時期最戲劇化的一段經歷是1970年,他在北京流浪了一年。流浪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在當時重新開放的北京圖書館里閱讀書籍。在這流浪的一年中,他經常每天只能吃兩個燒餅一碗豆腐湯,棲息于地下防空洞。但在北京圖書館的閱覽室里,他閱讀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黑格爾的著作,以及意大利思想家克羅齊的美學著作和南斯拉夫政治家德熱拉斯的著作。
1975年以后,他成為黑龍江省一個小縣城友誼縣的教師。1977年恢復高考,他被錄取到黑龍江一所大學,但不到一年,便自動退學,回到北京。他認為自己已不必要在大學里耗費4年時光,謀 取一個文憑命運證明他的自信是對的。1979年他應聘到中央財政金融學院任代課老師,教授古代漢語及古代財經文選。一年以后到中國祥科院。先在科研局作秘書,由于陸續(xù)發(fā)表了一些有影響的論文,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1981年他受聘擔任歷史學家黎澍的助手。1982年以后開始獨立從事研究工作,先后在近代史所、研究生院、文學所工作,被聘為助理研究員(1985),副研究員(1987),研究員(1990)。這些職稱,每一次都是由于他在學術上的杰出表現(xiàn)而被中國社科院學術委員會破格特別批準的。
1991年何新進入全國政協(xié),被特殊安排為專職委員。他除了以大量精力從事歷史、考古、語言、神話方面的研究外,同時也密切關注著對于我國國家發(fā)展、屆族生存最緊迫的現(xiàn)實經濟、政治和國際關系問題的研究。并隨時將其研究成果的建議,直接向黨和國家領導提出報告。
1990年秋,他應日本著名人士德間康快之邀訪問日本,會見了后來成為日本首相的參議員宮澤喜一。歸國后就日本對華政策動向向國家最高領導作了匯報。在歸國后寫的研究報告中,他在國內最早地揭示了世界上三大貨幣經濟集團(美元、馬克、日元圈)的分化和崛起。
1992年3月他應古巴亞太研究中心和駐華大使格拉先生之邀訪問古巴,卡斯特羅專門安排會見他,與他共進晚餐并在我國駐駐古大使的陪同下,極其破例地與他進行了9小時的長談。歸國后他將古巴經濟、政治社會情況向中央作了實事求是的報告,并提出了援助和貿易的建議??ㄋ固亓_曾希望了到古巴擔任亞太研究中心的主任。
1993年在日本富士電視臺專程安排下,在北京對他的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聯(lián)席進行了特邀采訪,在與托夫勒的對話中,何新展示了他對21世紀人類前景和面臨問題的預測和展望。何新以自己卓越的才華和獨到的眼光奠定了他在中國學術界的特殊地位。他在1987年預言蘇聯(lián)改革必會失敗 及國家將爭體,在1990年與日本教授的談話中指出中國面臨的經濟主要總是并不是“需求大于供給”而生產過剩,他在1993年向鄧小平及中央上書指出當時過熱的房增業(yè)可能成為“泡沫經濟”;他提出的“發(fā)展中國家的人權首先是溫飽權、生存權、發(fā)展權”的觀點被廣泛采納,成為中國回擊美國人權攻勢的武器;他的許多經濟學觀點由于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和具有務實的可操作性,而深刻地影響了國家的決策。
由于何新的特殊影響,他一度成為海內外各主要新聞機構追逐采訪的對象。采訪過他的包括美聯(lián)社、紐約時報、共同社、ABC、NHK、美國之音、路透社、獨立報、費加羅報等世界各大著名傳媒。1994年后,何新埋頭研究和寫作,拒絕與內外傳媒作直接接觸。也不再出席公開會議,講課講演,從公眾視線中遁失。
作者簡介
叛逆與思考(本書序)/何新
序
本書原名“叛逆與思考”。所謂叛逆,是指我個人政治和文化思想發(fā)展的兩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由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我叛離了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文革政治思潮。
在第二階段,由80年代中期到當前,我又叛離了當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所謂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以及泛西化。反傳統(tǒng)、激進主義的改革思潮。
我曾經嘗試將我所經歷過的事件寫成自傳。
但《孤獨與挑戰(zhàn)》第一卷出版后,我對之很不滿意。所以我椎遲了出版后續(xù)幾卷的計劃(此書我準備重寫)。
近幾年中,我接受了孫偉化等朋友的采訪。他們對我的人生經歷和思想發(fā)展進程感興趣,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我感謝這些朋友的采訪所給予我的刺激,引發(fā)我對自身經歷與思想形成發(fā)展過程重新作一系列系統(tǒng)的反省。我也感謝立意編寫本書的黎明君,他將這些采訪錄音搞成了文字,編纂連貫起來,提供給我。使我能對這一系列采訪記錄作全面慎重的重新思索和修改。
本書并不是一次連續(xù)采訪的記錄。而是多次、多篇、多人訪談的匯纂和改編。因此書中作為對談人的“記者”(已錄者),只是一個綜合的虛擬人格。
談話錄是一種方便的形式。通過與采訪者的對談,可以直接把我對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簡略明快地陳述出來。我大跨度地陳述這些觀點,目的并不是建構一種體系;而是向讀者提示一系列思路。這一思路中記錄了我個人的思考歷程,但它們并非終點。其中也包涵著某些方法。黑格爾說過,在哲學中方法是比觀點更重要的東西。
但是,這種陳述不是學術論文,也不是專著,它省略了對許多復雜問題的邏輯論證。
這種敘述形式很難避免康德所謂“獨斷論”。我只是在作主觀的自我陳述。我難以證明我的論點必定對,因此也不介意反對的人們會說它錯。
我把此書托付于歷史。托付給那些愿意讀它的朋友們。
讓人們去批評它吧!讓歷史來批判它吧。我講的是真話。這些話,我已經反復思考了許多年。
何新
新世紀第一春記于滬上竹園守愚廬
書籍目錄
序我的哲學與宗教觀 一、影響重大而檢具爭議的學者 1.家庭與家世 2.專職全國政協(xié)委員 3.我追求精神的自由 4.狷者有所不為 5.為國家的升冶久安 6.堅守一種價值 7.憂患意識 8.關于“保守” 9.“民主”的真謗何在 二、論國家與權威 1.“以德冶國”切中時弊 2.政冶改革需要理論基礎 3.英國君主憲政的理論基礎是“國家主義” 4.改革需要反思 5.權威真空國必動亂 6.向鄧小平呈送密札 7.拜訪胡耀邦…… 三、我相信命運 四、論存在哲學 五、艱難的起步 六、信仰始終如一 七、走向新思維之路 八、我的生存目標 九、當代問題的根本在于意識形態(tài)下編 十、我的哲學思考 十一、論中國古典哲學 十二、新邏輯的探索 十三、“邏輯斯蒂”與數(shù)理哲學 十四、關于邏輯悖論問題 十五、理性主義的宗教觀 十六、自然主義的科學哲學何新著作年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