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活》雜志攝影師訪談錄之三

出版時間:2006-7-1  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社  作者:約翰·洛恩加德  頁數(shù):152  字數(shù):150000  譯者:徐家樹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1936年,隨著《生活》雜志的創(chuàng)刊,新聞攝影作為美國人敘述故事的一種革新方式,開始以迅猛之姿進入人們的視野。這里是那些創(chuàng)造圖片故事和圖像文體的先鋒們不容置疑的聲音。系列訪談從新聞攝影之父——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開始,他們的精彩故事提示了艱難的奮斗歷程和取得的光輝勝利,這些因素創(chuàng)造了令人瞠目的攝影傳奇,并使《生活》雜志成為美國人的家庭相冊?!啊渡睢冯s志對我來說意味著美國國旗,”艾森斯塔特回憶說,“我們感到了一種巨大的責(zé)任感。我們教育了世界?!?    艾森斯塔特和同事們,像卡爾·邁登斯,和其他44個接受訪談的《生活》雜志攝影師事實上在實踐新聞攝影,但又使之成為了一門藝術(shù)。    在長達100多個小時的錄音談話中,他們吐露了自己的抱負、焦慮以及對約翰·洛恩加德——《生活》雜志最偉大的當(dāng)代專欄作家的祝賀。這些關(guān)于攝影師的冒險和不幸——從歐洲和太平洋地區(q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到20世紀至70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描述和刻畫了新聞攝影的黃金時代?!拔覀兯鶕碛械墓残灾?,”洛恩加德說,“就是我們都熱衷于拍攝周邊的世界,尤其是人,而且我們每人都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干得好?!边@些偉大攝影師的照片,忠實地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    本書為你講述沃爾特·B.萊恩、尼娜·利恩、查爾斯·斯坦海默、柯耐爾·卡帕、安東尼·林克、杰克·伯恩斯、盧米斯·迪安、阿倫·格蘭特、耶爾·喬爾、威廉·J.薩米茨、喬·謝爾謝爾、戈登·帕克斯、約翰·多米尼斯等杰出攝影師的故事。

作者簡介

(美)約翰·洛恩加德,1961年加入《生活》雜志。20世紀60年代被認為是《生活》雜志最有影響的攝影師。1978年為《生活》雜志作為月刊復(fù)刊時起了很大作用。他在《生活》雜志任圖片編輯直至1987年,現(xiàn)居紐約。他自己的圖片書籍包括:Pictures under DiscUSSlOn,Celebcating th

書籍目錄

沃爾特·B.萊恩(Walter B.Lane):以拍攝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二戰(zhàn)時東南亞盟軍最高統(tǒng)帥——勞特·路易斯·蒙巴頓而出名。尼娜·利恩(Nina Leen):《生活》雜志四名女?dāng)z影師之一。兒時夢想成為一名動物園的女?dāng)z影師,曾經(jīng)為拍攝美國著名女電影演員海倫’凱勒而拒拍約翰·肯尼迪總統(tǒng)。查爾斯·斯坦海默(Charles Steinheimer):1946年以拍攝戰(zhàn)犯監(jiān)獄圣昆廷而出名。他認為攝影只是一種實體,好的照片在于抓住人們的表情和姿態(tài),但大多數(shù)的照片也是對個人的侵犯??履蜖枴たㄅ?Cornell Capa):與羅伯特·卡帕并稱《生活》雜志兄弟攝影師。1951年,拍攝的丘吉爾與艾森斯塔特在一起的照片,神態(tài)對比夸張、強烈,影響至今。信奉“只為和平不為戰(zhàn)爭而攝影”的準(zhǔn)則,唯一拍攝的戰(zhàn)爭是中東“六次戰(zhàn)爭”。安東尼·林克(Anthony Linck):一位帶眼鏡的飛機駕駛員,曾駕駛波音707飛機在肯尼迪機場安全著陸。因拍攝二戰(zhàn)中被蹂躪的殘廢兒童而被捕,被捕時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與警察對峙,后安全獲釋。杰克·伯恩斯(Jack Birns):一個決定拍與別的攝影師不同照片的人,在中國的兩年,拍攝了中國國內(nèi)戰(zhàn)爭后期的事態(tài)變化,喜歡中國,但也深感在中國工作的困難。盧米斯·迪安(Loomis Dean):以拍王室出名。他以專業(yè)攝影師的身份認為名人只不過是一朵轉(zhuǎn)瞬即逝的花,拍攝名人但從不與名人交朋友,他認為好的照片就是在拍攝的同時以專業(yè)的眼光搜索適于在雜志上發(fā)表的拍攝主體和氛圍。阿倫·格蘭特(Allan Grant):中學(xué)時同學(xué)以一臺相機強行換取了他自制的模型飛機,他的攝影生涯從此開始。1962年,他給美國電影明星瑪麗蓮·夢露拍了她在世的最后一張照片。耶爾·喬爾(Yale Joel):拍攝眾多國家元首、科學(xué)家。他曾經(jīng)把相機架在核反應(yīng)堆上,為站在梯子上的核艇鼻祖、美國海軍上將阿特馬羅,哈曼,里科弗拍了一幅照片。照片在《生活》雜志上刊出后,上將頭極大,身子變得很小。但是照片傳神地表現(xiàn)了上將的特征,當(dāng)他再一次見到上將時,上將以老朋友的待遇接見了他。威廉·J.薩米茨(Willian J.Sumits):沒有完成中學(xué)學(xué)業(yè),卻能進入要求有大學(xué)學(xué)位的《生活》雜志的攝影師,以勤奮、準(zhǔn)備充分、靈活機動和細心著稱。為了拍攝喜怒無常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他每天先向負責(zé)丘吉爾安全的警方了解當(dāng)天丘吉爾的心情,如果巡警說:“今天你最好離得遠點!”他就知趣而退?;蛘哐簿f:“他今天感覺相當(dāng)不錯,來吧!”他就勇猛直前。為此,他拍攝到許多其他攝影師沒有拍到的照片。喬·謝爾謝爾(Joe Scherschel):對新聞事件不知所措的攝影師,在一次老人被汽車屆重撞傷而致喉頭大肆滴血的突發(fā)交通事故中,呆若木雞,只是拿著相機。事后他總結(jié)道:好的攝影師也應(yīng)該是一位新聞攝影師,要對事物敏感,并在不斷的拍攝行動中鍛煉這種敏感。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20世紀50、60年代兩次拍攝黑人運動領(lǐng)袖馬丁·路德·金,因采訪報道美國黑人政黨成員“黑豹黨人”而招致暗殺,舉家遷到國外,后毅然只身回到紐約,繼續(xù)拍攝報道。約翰·多米尼斯(John Dominis):以拍攝政壇高層領(lǐng)導(dǎo)出名,多次拍攝美國各屆總統(tǒng)及其外事會晤。1969年,跟隨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了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松總統(tǒng)會晤的歷史瞬間。

章節(jié)摘錄

  沃爾特·B.萊恩(以下簡稱萊恩):中學(xué)畢業(yè)后,我在一家電影公司找到一份工作,這之后又給一位攝影師當(dāng)助手,他在華盛頓萊克興頓大街有辦公室。我們在瑪麗女皇號豪華游輪上拍了不少照片。但他的生意開始走下坡路,他雇不起我,只能讓我走了。這時我發(fā)現(xiàn)一家叫Pix的攝影圖片代理公司要找人手,1937年3月我被這家圖片社雇用??履蜖枴たㄅ僚c我一起在Pix的暗房工作了一年。有時簡單的拍攝工作,我也會干一點。Pix圖片社有一次希望拍到在曼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競技表演的游行,我爬到橡木上拍到了非常精采的照片?!渡睢冯s志刊用了它并且認為“這個年輕人拍得不錯”。從1941年開始,我與《生活》雜志華盛頓辦事處簽訂合同,以預(yù)付拍攝費的形式工作。8月底,有一天下午《生活》雜志對我說:“快到諾福克去,英國皇家海軍的‘輝煌,號要到了?!边@是英國海軍的一艘航空母艦,在地中海遭到德國的轟炸而嚴重受損。該艦的艦長是勞特·路易斯·蒙巴頓(Lord Louis M0utbatten,英國海軍元帥,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任東南亞盟軍最高統(tǒng)帥。譯注)。我找不到合適的火車,不然從華盛頓到諾福克正好可以及時趕到。所以我只能沿波托馬克河開,總算找到一艘當(dāng)夜啟航的船,但艙位全滿了,我說服了船長,他讓我睡在機房的長椅上。這艘船在第二天早上六點三刻到達諾??耍疑狭税?,急急忙忙叫了一輛出租車——就像電影中常有的——路上又被一輛有120節(jié)車廂的貨車擋住。最后我趕到了第一街碼頭大門,但那兒的海軍陸戰(zhàn)隊門衛(wèi)告訴我,“輝煌”號在第四街碼頭?! ”持侵淮筇枖z影包,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到了大門口,那里的海軍陸戰(zhàn)隊警衛(wèi)說:“我不能讓你進去?!薄 ∥艺f:“我一定得進去,不然我會丟掉我的飯碗,我一定得登上‘輝煌’號才行?!薄 ∧莻€警衛(wèi)對另一名海軍陸戰(zhàn)隊員說:“把這家伙帶上船去?!碑?dāng)我登上“輝煌”號的甲板,蒙巴頓正好從艦橋上往下走來檢閱他的士兵。我彎下一條腿,從下往上拍了一幅照片。從諾??说饺A盛頓的路上與來時一樣辛苦,我剛剛回到華盛頓,《生活》雜志又對我說:“你必須馬上去冰島?!边@是因為美國部隊將在那兒設(shè)基地?! ≡趲仔r之內(nèi),《生活》雜志就為我辦好了去冰島的護照,我乘飛機到達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因為加拿大正在戰(zhàn)時,所以我?guī)У娜繑z影器材都被海關(guān)沒收了。一名加拿大皇家騎警一直與我呆在一起,直到登上去冰島的飛機。到達冰島之后,我到處走,看到一家報攤邊上一堆《生活》雜志,我習(xí)慣性地拿起一本雜志從最后一頁往前翻,翻到封面,我高興極了,因為封面上用的正是我拍的蒙巴頓的照片,編輯把照片放大了,把水手們從照片上裁掉了。照片上只有蒙巴頓的大半身肖像,這成了極好的一幅封面?! ∥业巧夏撬摇包S金瀑布”號船,一名皇家騎警把我的照相器材轉(zhuǎn)交給那艘船的船長說:“先別把這些東西交給他,直到船開出15海里?!盤21-22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翻閱《生活》雜志,能夠看見全世界,見證重大的歷史事件……”  ——摘自美國《生活》雜志序言

編輯推薦

  非同尋常的訪談,真實的自白;  44位偉大新聞攝影師的傳奇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到20世紀70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  《生活》雜志攝影師締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開端,也創(chuàng)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輝煌,為我們留下了這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  1936年,隨著《生活》雜志的創(chuàng)刊,新聞攝影作為美國人敘述故事的一種革新方式,開始以迅猛之姿進入人們的視野。這里是那些創(chuàng)造圖片故事和圖像文體的先鋒們不容置疑的聲音。系列訪談從新聞攝影之父——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開始,他們的精彩故事提示了艱難的奮斗歷程和取得的光輝勝利,這些因素創(chuàng)造了令人瞠目的攝影傳奇,并使《生活》雜志成為美國人的家庭相冊。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美國《生活》雜志攝影師訪談錄之三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最適合fans閱讀,對比較嚴肅的業(yè)余攝影師也很有價值。值得買的一本書。
  •   值得購買值得擁有
  •   真實、理性、優(yōu)美!
  •   很有參考價值,一流作品的作者說的東西比教科書強多了,權(quán)威多了
  •   是想要的書,只是太淺顯。
  •   實用性差點!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