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頭枕邊珍品系列--東坡志林

出版時間:2002-11-1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作者:[宋]蘇軾,點評,喬麗華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經(jīng)常見到報紙上有人以教師的口吻號召大家“讀點閑書”,但對于什么樣的書才算閑書卻始終語焉不詳。也許是覺得根本沒有加以說明的必要也許是覺得范圍太大,很難界定。對于忙于應付功課的學生,對于成天捧讀專業(yè)書籍的理工科人士,只要是教科書、專業(yè)書以外的書,從古典名著……實際上是沙里淘金,那標準是近乎苛刻的。
在現(xiàn)代作家當中,周作人稱得上是讀閑書的第一大家。他喜歡搜集前人的筆記、尺牘,喜歡的書可以不厭其煩地收藏好幾個不同的版本。在《談筆記》一文中他曾說他理想中的筆記應該具備這樣一些條件:“要在文詞可觀之外再加思想寬大,見識明達,趣味淵雅,懂得人情物理,對于人生與自然能巨細都談,蟲魚之微小,謠俗之瑣悄,與生死大事同樣看待,卻又當作家常話的說給大家聽……讀《東坡志林》,品味非凡!

書籍目錄

導讀
記游
記過合浦
逸人游浙東
記承天寺夜游
游沙湖
記游松江
游白水書付過
記游廬山
記游松風亭
儋耳夜書
憶王子立
黎(禾蒙)子
記劉原父語
懷古
廣武嘆
徐巷小兒聽說三國語
修養(yǎng)
養(yǎng)生說
論雨井水
論修養(yǎng)帖寄子由
導引語
錄趙貧子語
養(yǎng)生難在去欲
陽丹訣
陰丹訣
樂天燒丹
贈張鶚
記三養(yǎng)
謝魯元翰寄暖肚餅
辟谷說
記服絹
記養(yǎng)黃中
疾病
子瞻患赤眼
治眼齒
夢寐
學問
命分
送別
兵略
時事
官職
致仕
隱逸
佛教
道釋
異事(上)
異事(下)
技術(shù)
四民
女妄
賊盜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案頭枕邊珍品系列--東坡志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2條)

 
 

  •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我是個很喜歡影子的人,看的最多的影子該數(shù)初中時候家里客廳墻面上的樹影,深夜里頭,白白的月光透過樓前的高樹來到我的面前,樹影隨風而動,非常美。
      
      ◎儋耳夜書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
      
      熱鬧的元夕,在城中四處走走,各種聲響,你我都有過這種時候吧。熱鬧是他們的,走在熱鬧里,心里越來越平靜,那些過往的得失,仿佛都不是很重要了,即使我不那么熱鬧,聽著這些熱鬧的事兒,也知道這個世界是很美好的,活下去是很自然的事。釣不釣得到魚,又有什么重要?
      
      ◎養(yǎng)生難在去欲
      
      昨日太守楊君采、通判張公規(guī)邀余出游安國寺,坐中論調(diào)氣養(yǎng)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難在去欲。”張云:“蘇子卿齒雪啖氈,蹈背出血,無一語少屈,可謂了生死之際矣,然不免為胡婦生子,窮居海上,而況洞房綺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北娍徒源笮?。余愛其語有理,故為記之。
      
      養(yǎng)生要戒房中事,東坡說去欲最難啊。通判張公安慰他說,你看蘇武是怎么樣的氣節(jié),在塞外環(huán)境多艱苦,還不是在匈奴娶了胡婦生了孩子,你都來了偏僻的海南島,何必糾結(jié)這種事呢。真是好朋友啊,安慰人都引經(jīng)據(jù)典。
      
      ◎賀下不賀上
      
      賀下不賀上,此天下通語。士人歷官一任,得外無官謗,中無所愧于心,釋肩而去,如大熱遠行,雖未到家,得清涼館舍,一解衣漱濯,已足樂矣。況于致仕而歸,脫冠佩,訪林泉,顧平生一無可恨者,其樂豈可勝言哉!余出入文忠公門最久,故見其欲釋位歸田,可謂切矣。他人或茍以藉口,公發(fā)于至情,如饑者之念食也,顧勢有未可者耳。觀與仲儀書,論可退之節(jié)三,至欲以得罪病而去。君子之欲退,其難如此,可以為進者之戒。
      
      這段深得我意,我自己行事也是如此,最好的朋友平時都不聯(lián)絡,有好事了或許知會一聲,一般聯(lián)系我都是遇到些不好的事了,給朋友出出主意,梳理梳理,讓對方宣泄一下郁悶的心情,這樣就可以了。湊熱鬧其實沒什么效用,必要的時候出現(xiàn)才更好些。
      
      ◎書楊樸事
      
      昔年過洛,見李公簡言:“真宗既東封,訪天下隱者,得杞人楊樸,能為詩。及召對,自言不能。上問:‘臨行有人作詩送卿否?’樸曰:‘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洗笮?,放還山?!庇嘣诤荩髟娮犯霸t獄,妻子送余出門,皆哭。無以語之,顧語妻曰:“獨不能如楊處士妻作詩送我乎?”妻子不覺失笑,余乃出。
      
      讀上去很溫暖,楊樸的妾很可愛,東坡對妻子也很溫柔。遇到艱辛的時候,讓身邊的人寬慰一笑,很是難得。
      
      ◎朱氏子出家
      
      朱氏子出家,小名照僧,少喪父,與其母尹皆愿出家。照僧師守素,乃參寥子弟子也。照僧九歲,舉止如成人,誦《赤壁賦》,鏗然鸞鶴聲也,不出十年,名聞四方。此參寥子之法孫,東坡之門僧也。
      
      ◎付僧惠誠游吳中代書十二(之一)
      
      法穎沙彌,參寥子之法孫也,七八歲事師如成人。上元夜予作樂滅慧,穎坐一夫肩上顧之。予謂曰:“出家兒亦看燈耶?”穎愀然變色,若無所容,啼呼求去。自爾不復出嬉游,今六七年矣,后當嗣參寥者。
      
      這兩則是講兩個小和尚,都是小大人那種。照僧可能真的比較像大人,讀《赤壁賦》像模像樣的,之后也有才名遠揚。穎卻更加可愛,估計是裝成大人的樣子,上元夜里萌小和尚坐在別人肩頭樂呵呵看花燈,可是東坡非得嘴賤刺他,你一出家人也要看燈么,小家伙不好意思,哭著說要回去了,自此再也不出去玩了。這大叔也太討厭了?。?!
      
      ◎名榮安亭
      
      陶靖節(jié)云:“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故常欲作小軒,以容安名之。
      
      我大學時候租過一個農(nóng)民房,就一間房子,在我們學校對面的一個巷子里。房間在第二層,總共二層樓,庭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樹,下雨時候有風來非常幽靜,所謂“風撼梧桐雨灑窗,今宵好夜長”。把窗簾拉上,簾上有樹的影子,白天夜里都有,影子隨風而動,很美。那時候我的簽名就是“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那種心情,該和東坡一樣吧。
  •     在當當網(wǎng)訂購了一本《東坡志林》,正版,質(zhì)量還不錯,作為閑暇之書。
      
       這是一本相當于“日記”式的記述,寫得輕松詼諧,瀟灑自如。看著看著,忽然覺得這個作古的仙人--東坡先生也與現(xiàn)代的常人是一樣的,在功名與修隱之間徘徊難安。像他所記述的關于“樂天燒丹”的事跡,“樂天”,即白居易,字樂天,他在被貶于江州司馬時期曾在廬山筑草堂進行燒丹修煉。東坡先生就這個故事講了一句“乃知世間、出世間事,不兩立也。仆有此志久矣,而終無成者,亦以世間事未敗故也,今日真敗矣?!弊掷镄虚g明顯的失落與強烈的自我安慰溢于言表??芍瑬|坡雖說想修隱,但心仍多少系于功名業(yè)績,多有沮喪的味道。
      
       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誰能真的“六根清凈”,耳不聞世事,眼不著塵囂,手不觸脂粉,口不食煙火呢?唉,難矣。但愿自己的心如止水,在純凈與寧靜之中好好享受自己的美好光陰。
  •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很叫人心酸的話語。
      
      隨隨便便一個明白人兒,輕易不會有如此的感悟。大約只有像蘇東坡那樣,被人推著攘著風雨兼程,才會從萬千語詞里,挑出這七個字來慰勉自己。其實,蘇軾一輩子雖然宦海沉浮,少有得志出頭之日,他終究還是沒有排遣與打發(fā)太多饑寒交迫的歲月;他的風雨兼程,更多是來自于心靈深處。
      
      一個人怎么個活法兒,誰能定義呢?街頭賣菜,喝著西北風的小販,與西花廳里,坐著打盹兒的總理,本質(zhì)上也都是人間煙火的奴隸,分別很小的。但毋庸置疑,他們的分別又大得離譜。
      
      在我們中國,除了備受打擊以至于精神失常的人之外,很少有人會主動選擇做個純粹的文人。
      
      文人地位很低下。
      
      任何人表面上謬贊某某人某某人“有才”或者“文采飛揚”或者“文思如泉”或者……他/她從內(nèi)心極深極深之處,可老大不情愿自己也成為類似的人,亦慶幸自己不是類似的人,更有甚者,或許,從心底里,還要輕薄一下這些所謂文人的酸腐和不切實際。從一天的光陰流逝中,我們自然而然找不到一丁點和文人掛鉤的事物。從,早上起床洗漱上洗手間吃早飯,到,夜里洗漱穿上睡衣上床“造-愛”睡覺,有哪一刻是和文人或者文藝有關系的?您聽見過男女愛愛時,吟誦楚辭漢賦詩三百,唐詩宋詞元散曲的嗎?我想即便蘇東坡先生,蘇大才子,在和他的小妻小妾……的時候,也不會來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嗨的時候,您只管單調(diào)地叫就可以了(也可以不單調(diào)地叫,很多人愛愛的時候聲音千奇百怪:百靈鳥飛過藍天,小毛驢兒拉磨,蟈蟈兒撥弄土琵琶……),此是正解……
      
      不叫就證明您不嗨,不叫而顧左右言他地吟詩作對,也證明您不嗨……
      
      筆者只是妄圖蜻蜓點水地提一下:
      
      這個世界沒有誰愿意做文人。
      
      這個世界壓根也不歡迎文人。
      
      這個世界更沒有地兒給文人。
      
      “一蓑煙雨任平生”,著眼點在于“任”。
      
      煙雨無情,來去無蹤,南北東西,瞬息萬變,只能聽之任之;平生所愛,平生所愿,也不過若煙雨迷茫,無處可尋,只好聽之任之。
      
      “任”,是無奈,是無情,是無怨,更是無果……
      
  •     才看到30幾頁,馮某不才,只觀察到多處年號與年份錯誤。作者寫在前面的簡介里,標注的蘇軾入仕、遭貶等的年份與正文里備注的年份不符,這是不應出現(xiàn)的錯誤。馮某文史不通,不知其中另有其他常識性錯誤,但此一處,既已寒心,初購此書,憑中華書局四字而已,至此失望之情不能詳述。
  •     亂翻書,看到蘇東坡在《東坡志林》里有一段關于求雨的記載,是這樣寫的:
      
       吾昔為扶風從事,歲大旱,問父老境內(nèi)可禱者,云:“太白山至靈,自昔有禱無不應。近歲向傳師少師為守,奏封山神為濟民侯,自此禱不驗,亦莫測其故。”吾方思之,偶取《唐會要》看,云:“天寶十四年,方士上言太白山金星洞有寶符靈藥,遣使取之而獲,詔封山神為靈應公。”吾然后知神之所以不悅者,即告太守遣使禱之,若應,當奏乞復公爵,且以瓶取水歸郡。水未至,風霧相纏,旗幡飛舞,仿佛若有所見。遂大雨三日,歲大熟。吾作奏檢具言其狀,詔封明應公。吾復為文記之,且修其廟。祀之日,有白鼠長尺余,歷酒饌上,嗅而不食。父老云:“龍也?!笔菤q嘉七年?!?br />   
      細讀起來,好像還沒有我媽講這類故事來得生動呢。
      
      去年冬天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北京下大雪了,我站著打電話的時候,透過窗戶能看見樹枝上厚厚的雪。又說起華北地區(qū)普遍大旱,莊稼的生長受到影響,人工抗旱似乎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媽媽先說了句“是啊,那幾滴水管什么用!“接著又說,”不過人一抗旱,老天爺就開始下雨,可靈驗了?!?br />    媽媽說當年在鄉(xiāng)下生活時,也經(jīng)常遇到旱災。實在旱得要命的時候,人們就會求雨。求雨一般是派當?shù)乇容^德高望重的人到廟里向龍王爺訴說旱情,祈求龍王爺開恩降雨,并承諾如果降雨了,就搭戲臺唱戲感謝。
       在當年既沒有電影電視也沒有廣播的極端貧乏的鄉(xiāng)村生活中,搭戲臺請戲班來唱戲是一樁盛大的事。只有那些比較富裕和作為當?shù)亟涣髦行牡拇彐?zhèn)才偶爾在逢年過大節(jié)的時候搭臺唱戲。每到這時候,遠近幾里甚至十幾里地的人都會趕來看戲。我也曾隨大人去相距很遠的地方看過戲。
      媽媽說,她記得有一年冬天她們那里遇到大旱,方圓幾十里內(nèi)都種不上小麥,人們都很著急。一個鎮(zhèn)長之類的人(她說的人名我忘了)領人到附近一座山上的廟里,求龍王爺開恩降雨,并承諾如果降雨了,就搭戲臺唱戲感謝。結(jié)果,在他們求雨回來的路上,就下起了瓢潑大雨。鎮(zhèn)長怕唱大戲招引得四村八鄉(xiāng)的人們都來看戲,錯過了播種時機,就準備讓大家先種地,過了農(nóng)忙季節(jié)再請戲班來唱。結(jié)果,不幾日,鎮(zhèn)長騎馬外出時,從馬上摔了下來,一時竟起不來床了。好好的人怎么說從馬上掉下來就掉下來了呢,并且還摔得這樣重?鎮(zhèn)長想了半天,終于明白這可能是龍王爺不高興了,懲罰他的食言。于是他讓家人抬著他到廟里再拜龍王爺,說明了自己推遲請戲班唱戲的理由,并承諾如果龍王爺讓他恢復行走能力,他一回去就請戲班來唱戲。才拜完,就發(fā)現(xiàn)自己能走路了。這下沒什么可說的了,鎮(zhèn)長一回去就組織大家搭了兩個戲臺,請了兩個戲班來,同時唱著對臺戲。為了不耽誤播種,他要求各村派人輪流看戲和播種。
      
       說完,媽媽感嘆龍王爺就是有求必應,而我則發(fā)現(xiàn),他原來這樣看愛戲,并且性子還挺急。
      
      
        
  •     孔子誅少正卯
      孔子為魯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或以為太速。此叟蓋自知其頭方命薄,必不久在相位,故汲汲未去而發(fā)之。使更遲疑兩三日,已為少正卯所圖矣。(頭方命薄……這對孔夫子還真是不大尊重哈……)
      
      嗯,文言不好打,白話兒吧。大部分是人物篇里的。
      
      漢高祖沒發(fā)跡的時候常常帶哥們兒回家吃飯,自己沒家,就帶到大哥家去。嫂子不樂意,偷偷把好吃的藏起來,說沒飯了。哥們兒覺得不好意思,走了。多少年之后,劉邦發(fā)跡了,給侄子們封王,就這個哥哥的兒子只給封了個侯,就叫“頡羹侯”——不給飯侯。
      
      漢武帝無道(原話兒),但是有一件事兒做的還不錯。什么呢,就是他見汲黯的時候要換身兒衣服正裝見,見衛(wèi)青都是蹲在茅坑上見。衛(wèi)青是奴才,給他舔屁溝正合適(原文是:雅宜舐痔……),踞廁見之,正其宜也。
      
      荀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胡扯,青就是藍,冰就是水。(中國人早于歐洲n年了解到水的三態(tài)變化……)
      
      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屁,那你還是想要肉跟車不是?(感情蘇軾是個排斥裝b的主兒)
      
      抑君似鼠,此之謂智。(這也敢寫,宋朝還真民主)
      
      劉伯倫出門帶個板兒鍬,跟手下人說,“死即埋我。”我看他沒我牛B。要我說,不死是不死,死都死了,還埋個屁。(你還真性情……)
      
      下面,咚咚咚咚!是蘇學士的煉丹學成就!
      
      陽丹訣
      冬至后,常常有鼻涕,反復漱口幾次,咽下丹田。拿三十個瓷盅兒,都要有蓋兒的,吐得里面。蓋上蓋子,編好了序號。放在干凈屋里,選忠厚謹慎的人看著。三十天開開看,里面都干了(廢話),有黃有紅,拿手絹過濾一下。拿那新汲的水,淘一淘,讓臭氣去掉。都放在一個干凈瓷器里面。夏至的時候兒,拿出來做成梧桐子兒大小的丸子,空腹拿酒順下去,不限丸數(shù),三五天吃光了。夏至感冒了也這么干,冬至時候吃。這東西叫陽丹訣,必須得段譽,啊,打錯了,絕育……誒,反正就是不能xxoo,要不這丹砂不凝結(jié)。
      
      陰丹訣
      拿頭胎男孩兒的媽媽的奶,父母都沒病那種,好好的養(yǎng)了,一天取一升人奶。沒有半升也行。拿朱砂銀當鼎爐,要沒有山澤銀也湊合。慢火熬煉,慢慢攪合至淡金色,還是做成梧桐子兒大,空腹和酒口服,不限量。大家都知道吃秋石(這東西是童子尿煉出來的),但是那玩意兒不干凈。而且這東西是陽性的,再過一次火,剩下的跟燒鹽沒區(qū)別。大家也都喜歡喝奶,奶,陰性的,不加熱太涼寒了。陽丹陰煉,陰丹陽煉,這是道教的靈機妙旨,一般人不能輕易告訴他,慎之,慎之!
      
      論古篇還沒看
      
      比較牛的篇名是 1 武王非圣人 2 周東遷失計 3 司馬遷兩大罪
      
  •     余近讀《東坡志林》,想見其為人,幽默如東坡。特擇笑料二則,請君品嘗。
      
      
      措大吃飯
      
        有二措大相與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飯與睡耳,他日得志,當飽吃飯,飯了便睡,睡了又吃飯?!币辉疲骸拔覄t異于是,當吃了又吃,何暇復睡耶!”吾來廬山,聞馬道士嗜睡,于睡中得妙。然吾觀之,終不如彼措大得吃飯三昧也。
      
      三老語
      
        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記,但憶少年時與盤古有舊?!币蝗嗽唬骸昂K兩L飼r,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滿十間屋?!币蝗嗽唬骸拔崴丑刺?,棄其核于昆侖山下,今已與昆山齊矣?!币杂嘤^之,三子者與蜉蝣朝菌何以異哉?
      
      
  •      有一日翻《東坡志林》,記蘇東坡在官至杭州時打聽到“靈隱寺后高峰塔一上五里,上有僧不下三十余年矣,不知今在否?”想來杭州在當時雖是繁花盛景之地,卻也是佛陀攢集的地方。靈隱寺、雷峰寺自當不說,凈慈寺、虎跑也是香火靡靡的道場,還有那隱匿在茶山下的上下天竺??墒俏铱傆X得在杭州修行實為一件難事,且不說民風不俗、富庶有余,單是那賞不盡的湖光山色、秋月春花就足以亂花漸欲迷人眼了,更別說亂了心。所以我很好奇,這百余年來杭州的僧人是何以守得那東窗殘燭、青燈古佛的冷寂。而東坡居士筆下那三十余年與世隔絕的苦行僧的生活更是難以想象,難道看到那春時晌午上山焚香的絕色佳人,頭戴紅花、美目盼兮豈有不心動的道理。
       不過和尚的心思且不去妄加猜測,要說蘇東坡留下的蘇堤實在是造福后人的一道風景。擇一日午后與編輯部的同事外出采風,千挑萬選最后還是踏上了蘇堤??傆X得這瘦長的堤岸似是集杭州美景于大成者,仿佛一條橫亙的脈絡把西湖的靈氣南北串通,又似一座無形的關隘它的東邊是現(xiàn)實閑世里的鐘鼎;它的西邊是青綠山水間的山林。同事一語道破這其間的玄妙,前十分鐘還在寫字樓里感慨春意盎然,后十分鐘卻已身在這春色之中,實在是妙不可言。所以說杭州的好處委實在這兩種角色轉(zhuǎn)換間的會心一笑,景之所至不過是情之所至的道理罷了。雖然我們感慨杭州的春天似是越來越短暫了,但是換一個角度去想會不會是因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忙碌了呢。陽光擺在那里,湖水蕩漾于耳畔,繁花開在枝頭,春燕呢喃在梁間,濃妝淡抹的西湖日日夜夜靜臥在城市與山野的對峙當中,而我們?yōu)槭裁雌刂欠酱绲陌概_轉(zhuǎn)圈卻棄窗外的春色于不顧呢。想來這與那苦行修身的僧人有何分別,生之所目本來就應該飽覽塵世風光的一切美好,生之所言本來就應該贊美包括人性在內(nèi)的一切美好事物,生之所心更應該拋卻行動的囹圄、得失的計較而放大在一個無限寬闊的天地之間。做一個四季賞花的人,做一個被景色所打動的人;認真的是天地間的陰晴圓缺,圓滿的春去秋來的更新替換,即便是臨窗落淚也不失為一種幸福。所以我更愿意把這次編輯部的采風當成是一次眼睛與心靈的小小旅行。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shù)》中寫道,如果生活的要義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卻旅行,很少有別的行為能呈現(xiàn)這一追求過程中的熱情與矛盾。不論是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達出緊張工作和辛苦謀生之外的另一種生活意義。
       所以即便時間稀少,你仍不要忽略身邊如期而至的美景,亦不要把工作和謀生當作是對自己的一種修行。即便是被堵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央你大可以搖下車窗看一看路邊不知何時一夜怒放的白色玉蘭。是誰說讓西湖的青綠山水把我埋葬,這樣的縱身繾綣雖然令人動容,但是西湖景美不如相忘于江湖,我只愿偷得浮生半日閑,一晌貪歡去了。
  •     對于國人來說,東坡的大名伴隨著我們一生,他的詩文,伴隨著你從小學到大學,長大了 出去旅游 會經(jīng)常路過以他命名的景點。我出生在黃岡,現(xiàn)在遷居到廣東,杭州湖州也是我常去的地方,他的足跡和我生活息息相關。曾經(jīng)總是想不通這樣一個大儒,為何官場如此失意。尤其是在政敵被打倒之后,同一個陣營的戰(zhàn)友再次拋棄他,于是他的一生就是:被貶,被貶,越貶越遠。。。。。。。好在他能以苦為樂,就像一個鐵豆子,炒不爛,炸不碎,永遠的樂觀地生活在政敵面前,并把這種樂觀通過他的文字傳給了我們,這就是我們愛他的原因吧。
       我曾經(jīng)為了了解他,讀過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并相應讀過其政敵《王安石傳》。書中的解釋是這位老兄,太執(zhí)著于自己的信念,而且敵人妒忌英才,才有了他倒霉失意的官場人生。當然這個有一定道理,但是這位老兄本身有什么問題沒有?
       這本《東坡志林》從圖書館借來的,還是嶄新的,在深圳 這種書好像很少人借閱。當時看中的是他描寫黃州的小品。后來看到他的人物論古部分,算是歷史評論,以前的不解便豁然開朗。
      
       非常郁悶,本想續(xù)寫的,剛好買了一本牟宗三《寂寞中的獨體》,里面關于北宋文人的論述 把我的想法已經(jīng)表達出來了??磥矶嘧x就有眼力。
  •     劉文忠評注太差了,很多基本常識的錯誤,還有很多地方不知道,干脆就寫"說法不詳"....比如<龐安常耳聵>一條,原文是"善醫(yī)而聵","而"是轉(zhuǎn)折連詞,點評者竟然注為"耳"...還有"丙,土母",點評者說"說法不詳"!真讓人哭笑不得.
  •     這本是和中華書局的繁體豎排《東坡志林》買來對照著看的。
      
      此本除了有些我認為和每篇筆記毫無關聯(lián)的插圖外,文字是簡體橫排的,還有個別冷僻字的注音和詞語解釋、編者評語。
      
      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好的普及本。雖然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另外一個版本,又薄又精煉,還便宜,才9元。
  •     
       《東坡志林》可真是好東西。
      
       講他怎樣游覽,到處逛,累了就地休息,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傳說一定要探個究竟,看了什么不愜意的東西必定要譏諷一番,見到老百姓居然也認識自己,心里也是很高興的。
      
       又講他養(yǎng)生,是煉丹砂,原料稀奇古怪,除了石頭金玉外,尿液精液也是可以的,還往往說出一番道理來;自然也有養(yǎng)生決之類,多是求身心安泰,最后有朋友說養(yǎng)生難在戒欲,你蘇東坡再怎么無欲無求也“不免為胡婦生子”,他覺得很有趣,也就記下來了。
      
       至于鄉(xiāng)間怪事能人異人,數(shù)不勝數(shù),人家醫(yī)生是耳朵不好,醫(yī)術(shù)卻了得,他說你以眼為耳,我以手為口,咱們倆都是異人啊——就這么點事,他寫了兩次,可見真是感興趣得不行。一次他研究來研究去,發(fā)現(xiàn)他和一個同年同月生的朋友都貧困潦倒,就說這日子不好,生在這時候的人都倒霉,但看看窮的情況,還是那個朋友可憐些。他又聽說三個老人夸耀自己長壽,一個說看過幾朝幾代,一個說看過幾次滄海桑田,一個說盤古開天地的時候他也在場。他聽了這個故事便說,這三個人,長壽是長壽,其實和那些朝生夕死的小蟲子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東西寫得饒有趣味,真真是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乞田小兒。元氣足得很,自己寫以前一個高士被詔入京,他老婆寫了首打油詩,說你這次去可真是“斷送老頭皮”了,那高人把詩念給皇帝聽,皇帝一高興把他放了。后來蘇東坡自己也被詔,還是犯了事被詔的,老婆在旁邊哭,他就說,你怎么也不寫首詩給我呢?老婆一下子便破涕為笑了。
      
       這樣健全而聰明的人,林語堂說得對,是世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無論嬉笑怒罵,他都創(chuàng)造了一個高度,中國文人的元氣在這里戛然而止。
      
       我說中國文人都是胭脂色的,陰性的;好不容易出個陽剛的,也沒什么大才氣;好不容易有個既有才有陽剛的,往往又有些病態(tài)。像這樣充滿熱量才華橫溢心智健全的人,是上天給中國的莫大恩賜。
      
       還是那句話,如果能時光回轉(zhuǎn)竟能使我再見蘇軾,我是愿意端靴掃地,再不后悔的。
      
      
  •     
      想了解蘇軾,應吟東坡詩,食東坡肉,讀東坡志林。
      此書目錄:
      卷一:記游,懷古、修養(yǎng)、疾病、夢寐、學問、命分、送別;
      卷二:祭祀、兵略、時事、官職、致仕、隱逸、佛教、道釋、異事上;
      卷三:異事下、技術(shù)、四民、女妾、賊盜、夷狄;
      卷四:古跡、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
      卷五:論古。
      
      
  •     首先要聲明一點,此小品非彼“小品”,不是央視春晚上那些越來越?jīng)]勁的東西,此小品乃小品文也。
      
      小品于我,是不折不扣的最愛。
      
      我對小品的興趣,大約發(fā)生于二十年前讀《東坡志林》。文章寫成那樣兒,讓我意外,也讓我喜歡,所謂不拘一格,所謂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于是,仿效之;于是,《東坡志林》之類的筆記、小品變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曾經(jīng)見過很多紫砂茶壺上刻著一句話——不可一日無此君,字或優(yōu)雅或拙劣,但是,這意頭卻很適合形容我對小品的態(tài)度。這句話的來由,據(jù)說與乾隆皇帝有關。傳說乾隆爺嗜茶,當他退位做太上皇的時候,有老臣為之不甘,勸諫他把皇帝的位子繼續(xù)做下去,說:“國不可一日無君?!闭l都知道,乾隆爺當年即位的時候曾經(jīng)發(fā)過誓,說,假如上天給他大壽限,他做皇帝決不超過圣祖仁皇帝康熙爺爺在位的六十一年,到時候一定把大位傳給后來人。這個誓,是天子的金口玉言;君無戲言,總不能賴賬。我想,乾隆爺那時候肯定也不想讓這個位,但這個誓言又讓他毫無辦法。于是,面對大臣的勸諫,乾隆爺只好大而化之,王顧左右而言他,說:“君不可一日無茶?!碑斎?,無論乾隆爺是現(xiàn)任皇上還是退居二線的太上皇,茶,肯定是少不了他老人家的。誰敢呀?
      
      雖然對小品,我也是“不可一日無”,但卻沒人給我送,只好自己掏錢買。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F(xiàn)在樓房住著,沒地兒種竹子,但天下事難不倒咱,遂以小品代之——寧可三日無豬肉,不可一日無小品;無豬肉可以減肥,無小品使我心憂。
      
      小品的好,在于隨意;無論是寫,還是讀。寫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必為人所拘,也不必被稿債追索,舒服;讀之,無論大塊的假日,還是“三上”,都可一卷在手,率性而為,爽利。一生有小品可讀可寫,夫復何求?
      
      那日,kim對我說,還是愛讀豎排版的書,無論是躺是坐,讀著方便。此話與我心有戚戚焉。豎排的書翻開,卷著對握,從書的天頭地腳兩端望過去,竟是一個渾然天成的心形;這樣握著,轉(zhuǎn)著圈兒讀,絕不會感到絲毫的障礙,而那無意中握出的心的形狀,恰是讀書人對書的感受,一個字——愛。
      
      許多的小品、筆記都是讀過多次的,例如剛剛重讀一過的這本《東坡志林》。數(shù)年前,曾為書房兄千方百計搜得一套中華書局的“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很想為自己也弄上一套,但那書是稀貨,很多已經(jīng)不重印了,無論如何也搜不全,一直掛在心上,窹寐思得。仰賴網(wǎng)絡的力量,最近居然從卓越、當當搜得七十余種,除少數(shù)尚不得外,太半已入我柜中。欣喜之余,隨手抽出讀之再三的《東坡志林》,用數(shù)日午休時間,躺在沙發(fā)上重讀一過,仍是握成了心的形狀。且心中暗喜,以后每日的午休,都會有這些筆記、小品陪我度過了,光陰于是顯得充盈起來。
      
      清末時候梁鼎芬寫給藏書家楊守敬的一份短簡,曰:“羊頭已爛,不攜小真書手卷來,不得吃也?!碧稍谏嘲l(fā)上,沐在亞熱帶冬日正午的陽光里,突然憶起這短簡,想,飯已吃飽,茶也喝好,高臥讀小品,此中之樂,絲毫不亞于就著小真書手卷大啖燉爛的羊頭肉,其樂也融融。這滋味,綿綿悠長,非身處其中,不得知也。正是:人生福,讀書忙,最是小品滋味長。
      
  •   謝謝指教,差點購買,中華書局的用紙和廁紙無異,令人心寒。
  •   紙還行啊……中華書局真的是……
  •   多謝, 差點買了中華書局劉文忠注的版本. "丙土母,而庚其子也"這個太說不過去了.
  •   不知所云的插圖1+
  •   大體上還是不錯的,蘇軾的隨札大多真知灼見,對法家的批評和反思,以及隱逸林泉的高士的推崇,都是不錯的。只是編注者基于特殊的目的,也許是上繳了靈魂罷,所以,注釋和評語讀之要慎……
  •   上繳了靈魂。。。言重了。。。
  •   開始喜歡他是因為那闋《定風波》
    有一種萬峰攬盡的氣度 一種波瀾不驚的翩然
    用現(xiàn)在的話說 叫氣場
    后來想老頭活著的時候也沒算過幾天好日子
    難得那份達觀
    他對生命有很強烈的好奇心
    一輩子瀟灑來去 歡祈痛苦都成了享受
  •   “不免為胡婦生子”說的是北海牧羊的蘇武。
  •   回樓上的,蘇軾的朋友就是用這個典故來打趣他,說他成天修身養(yǎng)性,還不是也娶了個老婆在家里。
  •   我覺得那朋友似乎只是泛泛而論,并沒有特指蘇東坡。
  •   回樓上的:可能是各人理解不同。原文如下
    “昨日太守楊君采、通判張公規(guī)邀余出游安國寺,坐中論調(diào)氣養(yǎng)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難在去欲?!睆堅疲骸疤K子卿齧雪啖氈,蹈背出血,無一語少屈,可謂了生死之際矣,然不免為胡婦生子。窮居海上,而況洞房綺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北娍徒源笮?。余愛其語有理,故為記之?!?br /> 我的理解是蘇軾說去欲是難的,張公規(guī)就說你看連蘇武這樣的人也沒有辦法,所以差不多就算了。然后“眾客皆大笑”,這就有點類似于朋友之間開玩笑打趣的意思了(可能不僅僅針對蘇軾,也指在座諸位,但這句話的由頭是蘇軾引起的,開他玩笑的可能性更大些),如果僅僅理解成就事論事,那這群朋友的交往就未免有些無趣了吧,更不值眾客“大笑”。
    不過清談議論,說了些好玩的話引起眾人大笑,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還是看各人的理解吧,我更愿意把一些場景想得有趣些。
  •   蘇子卿 可能是雙關吧,,表面上是說蘇武。
  •   老頭花是心里花 基本沒啥生活作風問題
    也就摟個把娼妓喝喝花酒 不是什么大事
    這段還不少人引 仿佛沒有花邊新聞的才子就不是才子似的
  •   東坡後頭還有一個王陽明 這才是中國文人的典範
  •   網(wǎng)上也可以閱讀,但不如手執(zhí)一冊舒服。
  •   真是心.愛書的心
  •   最近找到一本小書:《西北東南風》,寫一些民國時候的事,也是筆記類的那種,挺有意思,推薦!
  •   中華版的史料筆記中,大概也只有東坡志林比較經(jīng)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