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4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阮煒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一種社會人類學意義上的田野考察,有助于客觀、準確地認知劍橋、英國乃至整個西方。
《劍橋日記》記述了作者在劍橋大學訪學期間的所聞所思,包括對人物、事件、學術會議甚至深度個人對話的寫實主義細描。
這本視野開闊的日記,用一種質樸、簡潔的語言,談的是世道人心,見的是文明盛衰,是一本有大立場的中西文化隨筆。
作者簡介
阮煒,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學術委員會執(zhí)行副主任、西方研究所所長。獲四川師范大學外語系學士學位,曼徹斯特大學語言學系碩士學位,愛丁堡大學英語文學系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任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長期從事英語文學研究和文明理論、東西方跨文化研究,出版了《文明的表現(xiàn)》、《二十世紀英國小說評論》等多部著作,在《讀書》、《外國文學評論》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前言 /1
四月
初來乍到 /3
變?yōu)榕畠旱膬鹤?/4
紅玫瑰、白玫瑰、薰衣草 /5
跳蚤市場今非昔比 /6
家電不如國內 /8
電臺節(jié)目質量高 /8
房友詹妮弗 /9
房友希拉里 /10
房友卡洛斯 /12
房友蒂娜貓 /13
約翰的幫忙 /14
國王學院教堂圣事 /15
有機食品熱 /16
五月
人人都有生育的權利? /21
“爆炸”的時代 /21
“中國殖民者群體” /23
音樂會:獻美酒不獻鮮花 /25
博物館:積極服務公眾 /26
劍橋的大學都沾光 /28
東亞系學術會議 /29
教授的局限 /31
維那斯有多個版本 /32
學院與大學的關系 /33
希臘雕像披紅掛綠 /35
轉基因人 /36
笨拙的威廉 /37
跨語飯局讓人難受 /38
沒趣的F·R·利維斯 /40
小腳與巨乳 /40
貓口控制 /43
教師偷拍學生違法 /44
偶遇霍金 /44
音樂系期末音樂會 /45
與導師通話 /47
房友的粗話玩笑 /48
政客說一套做一套 /49
安娜的危機 /50
布什入選“七大奇跡” /51
斯人已逝,其著未竟 /53
巨石陣和古羅馬浴池 /54
英國人曾不那么科學民主 /56
美國大使談朝鮮 /57
垃圾處理需要覺悟 /59
英國人不環(huán)保的一面 /61
不喝酒,何以承受生命之重? /63
六月
攔路的老人 /67
老年人問題 /68
大學植物園 /70
研究非洲叛軍的“博導” /72
待業(yè)藝術家 /74
牛頓著作珍本 /74
英語系捉襟見肘 /77
媒體惡搞女王 /79
有名英雄紀念碑 /79
河上音樂會 /81
“零碳”2016年 /83
伊曼紐爾學院的午餐 /84
與美國學者賭臺灣未來 /86
東方著作出版難 /90
低調紀念福島戰(zhàn)爭 /91
牛津印象 /91
令人失望的“巴赫合唱團” /93
牛津自然歷史博物館 /94
拉什迪封爵 /97
黃種人入侵劍橋 /97
英國人知錯認錯 /98
夜半造訪的女朋友們 /99
“激情自然” /101
宴會:形式大于內容 /102
學者轉戰(zhàn)酒吧 /104
拌綠色先鋒的國際忽悠 /105
大學無需“申博” /107
退耕還灘 /108
劍橋人的中國緣 /109
大學教師的收入情況 /110
學院與大學的關系 /111
劍橋學生不凡的就業(yè)觀 /112
年輕人被剝奪選舉權 /114
英國人看回歸后的香港 /115
MicrosoftWord:正版還是盜版? /117
中英學者交流難 /119
莎拉波娃的吼叫(上) /120
莎拉波娃的吼叫(下) /121
七月
讓人大跌眼鏡的戴妃紀念會 /125
走向普選的香港 /127
不合邏輯的“重婚” /129
圍繞“超女”的風云際會 /131
古典學家的劍橋緣 /134
環(huán)保:英國人總是指責他人 /135
醉醺醺的迪斯科 /137
對希臘羅馬的認知應當轉變 /138
劍橋大學的衰落 /140
“拉什迪事件”再起波瀾 /143
福樓拜審判 /145
BBC“逍遙”音樂節(jié) /146
英國人對世界知之甚少 /147
劍橋大學為何院弱校強? /148
混亂的大學圖書館 /150
在倫敦逛書店 /151
陳舊校園網(wǎng)帶來驚喜 /153
不關心時事的英國人 /154
英國人的“恐歐癥” /155
“社會邪惡”何處覓? /156
“卑微”的圣埃德蒙學院 /157
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158
英國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 /159
失業(yè)并非丟臉 /160
鴉片戰(zhàn)爭以外的“鴉片邪惡” /161
英國人不知道鴉片戰(zhàn)爭 /162
約翰的帝國情結 /163
“西男東女”還是“西女東男”? /165
從福爾摩斯到里伯斯 /166
八月
狀況不佳的伊利大教堂 /171
失業(yè)者遭受巨大壓力 /172
華人進入東南亞的客觀效應 /174
劍橋情場的弱肉強食 /175
現(xiàn)代化并非一蹴而就 /177
關于欲望的對話 /178
黑人男子為何討白人女子喜歡? /181
斯巴達是“極權”國家? /182
作為“小三”的安娜 /184
公德:外國人與中國人的比較 /187
山寨版“拉鏈門” /189
女人多多益善? /191
古典音樂的危機 /193
“朋友”太多,活得太累 /195
尼克松/毛澤東秀 /197
書評:英國與中國比較 /198
與弗吉妮亞·伍爾夫相會 /200
伍爾夫夫人與仆人換位 /202
用鼻子聞印度音樂 /204
“戴安娜周” /206
“天堂”變“地獄”? /208
不列顛博物館的中國瓷瓶 /210
印度的測驗熱 /213
反進化論的美國人 /213
健忘的猶太教右派 /215
大打折扣的印度民主 /216
斗狗與托狗 /219
“勢利鬼”奈保爾 /221
中國音樂能否走向世界? /223
九月
不會電腦的銀行職員 /227
程序民主 /228
多元主義遭遇逆流 /229
英國人心靈粗陋 /230
印第安人仍受壓迫 /231
作為部落的丹麥 /233
混血的“中華民族” /233
“純粹”的民族并不存在 /234
“文化”一詞應該慎用 /235
一心一意當中國人 /236
可疑的“身份”概念 /237
英國的問題:自由太多 /238
融合乃世界大勢 /239
莎?。簽槿嗣穹盏膽騽?/240
地球科學博物館 /242
中國人享受的特殊待遇 /243
神創(chuàng)論與進化論可以調和 /244
媒體的壞德性 /246
“洋大人”與“晚清官員” /247
英語系“內幕” /248
凌淑華與布魯斯伯里小組 /249
徐志摩與英國知識人 /250
徐志摩的英國崇拜 /251
“睪丸節(jié)”狂歡 /252
落后的劍橋體制 /254
海外中國人境況何以不如印度人? /256
“公司”:東南亞的華人共和國 /258
海外華人身份問題 /260
關于德里達的對話 /261
中西交流仍面臨巨大難題 /263
人口控制:全世界都得感謝中國 /266
男女平等需更上一層樓 /270
青少年自殺率高 /271
徐志摩、羅素與中國革命 /271
個人“炭卡” /273
我們仍與孔子、柏拉圖同時代 /275
英國學術也量化 /275
后殖民時代的跨種族正義 /276
控制性欲需出奇招 /277
慈善資本主義:利乎?弊乎? /277
十月
兒童肥胖問題 /281
占星術、天文學、教會 /281
在劍橋和倫敦打的 /282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