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范文瀾 頁數(shù):176
Tag標簽:無
前言
前言唐朝劉知幾說史學大家需具備“三長”——才、學、識?!笆凡拧本褪菍懯返哪芰?;“史學”就是有淵博的歷史知識,掌握豐富的歷史資料;“史識”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對歷史的本質(zhì)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評判的能力。其中尤以史識最為重要。范文瀾先生正是這樣一位具備“史學三長”,尤有卓杰史識的近現(xiàn)代以來首屈一指的史學大家。范文瀾(1893—1969),字仲云,浙江紹興人。讀大學時從劉師培治經(jīng)、陳漢章治史、黃侃學文,融通文史哲,為以后的寫作奠定了基礎。早期即寫作了《文心雕龍講疏》(1925年,后改為《文心雕龍注》)、《群經(jīng)概論》(1926年)、《正史考略》(1931年)等深有影響的著作。1940年1月,范先生來到延安,主持中央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工作。在延安曾以《中國經(jīng)學史演變》為題,在中央黨校給學員講課,毛澤東主席聽了兩次之后,大加贊賞,希望他對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胡(適)的錯誤一面有所批判,并問是否涉及廖平、吳虞、葉德輝等人。范先生遵照毛澤東主席所說,此后著成《中國近代史》一書,使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真正進入了科學研究的階段。范先生最突出的貢獻,是對新的通史著述的范式的奠定。在延安的時候,毛澤東主席希望范先生給延安干部及學員普及中國歷史知識,希望他著一部中國通史,遵照毛澤東主席的指示,范先生著成《中國通史簡編》一書,此書把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與中國歷史的特殊規(guī)律相結合,夾敘夾議,大氣磅礴,振聾發(fā)聵,感染了無數(shù)的學人,成為20世紀中國史學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毛澤東主席反復閱讀本書后,大加贊賞。在1968年7月19日下午,命女兒李訥到范先生家里,請范先生用新的觀點重著一部中國通史,不僅包括古代,還要包括近現(xiàn)代。于是范先生開始了《中國通史》的重新撰述,可惜天不假年,僅寫到五代就長逝了。但范先生對新的通史寫作的范式的奠定卻留下了永久的光芒?!洞笳煞颉芬粫捎诳箲?zhàn)前夜。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華北,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蔣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并以“攘外必先安內(nèi)”為借口,殘酷鎮(zhèn)壓抗日愛國活動。范文瀾先生以通俗的語言撰成本書,旨在表彰歷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氣節(jié),勇于為國捐軀,或不畏艱險建功立業(yè)的25位大英雄,呼吁青年挺身而出,勇敢抗擊侵略者,為國家的強盛奮斗。本書一經(jīng)出版,立即大受歡迎,很短的時間內(nèi)反復重印,是一本內(nèi)容嚴謹、眼光獨到、很有可讀性的通俗讀物。本書雖為通俗性讀物,但范先生的卓識卻處處可見。僅舉一例,本書把霍去病與李廣專作一章,霍去病和李廣都是漢代著名的驍將,擅長騎射,身先士卒,勇猛過人,對國家忠貞無二,為國忘家,但戰(zhàn)績和功業(yè)卻有較大的差距。當時的人解釋他們不同的結果,說是因為李廣殺降兵八百,有損陰德。在本書中范先生給我們做了精到的解釋:(術士)王朔說李廣殺降人八百,所以不得封侯,那么,霍去病殺渾邪王降眾八千人,加以空空洞洞想逃走的罪名。假使十個人里有一個是冤枉的,也就與李廣所殺的數(shù)目相等,何以榮辱大異呢?可見王朔的話,無非是聊以解嘲罷了。我們不相信命運說,而相信在自然界中、在歷史中怪事是從來沒有的。匈奴遠距離用弓箭,短距離用刀矛。有利,蜂涌前進,不顧一切,失利如鳥獸散,逃得毫無蹤影。匈奴長處是來勢兇猛,短處是組織力薄弱,不能持久?;羧ゲ】礈蔬@一點。行軍非常神速,乘敵人不防,突飛猛沖,使敵人驚慌動搖,四散潰竄,那時候滿眼都是可斬之頭,隨手砍下,就是了,因此得首虜獨多。李廣行軍太隨便,失了組織的效能,見敵數(shù)十步內(nèi)才發(fā)箭,失了長兵的威力。形勢上李廣在茫茫無邊敵人暗伺的荒漠里散漫行走,不等接戰(zhàn),已陷在危境中了。還有一點,霍去病行軍,不但避免被敵人攻襲,而且很精確地對準敵人主力所在予以擊破,李廣每每被敵包圍,措手不及,甚至道路都走錯。足見他們對于間諜和斥候的利用,程度大有高下,程不識批評李廣的話,是很有意義的。歷史家說霍去病有天幸,李廣運氣不好,其實何嘗有所謂命運,只是一個自欺欺人的話頭罷了。范先生從軍事戰(zhàn)術、軍隊組織、諜報的運用等方面透辟地分析了霍去病和李廣軍事才能的高下,這也就是他們成功或失敗的根本所在,并沒有冥冥中的命運。只要努力,并且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取得成功。在經(jīng)濟突飛猛進,物質(zhì)已有極大發(fā)展的今天,愛國忘軀、剛毅奮進、百折不撓、建功立業(yè)、揚我國威的民族精神不可退墮。時下歷史讀物鋪天蓋地,但本書所倡導的精神對我們依然有激勵作用,希望青年朋友從歷史中獲得智慧,以英雄人物為鑒,力爭上游,早建功業(yè)。
內(nèi)容概要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華北,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蔣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并以“攘外必先安內(nèi)”為借口,殘酷鎮(zhèn)壓抗日愛國活動。范文瀾先生于1936年以通俗的語言撰成本書,旨在表彰歷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氣節(jié),勇于為國捐軀,或不畏艱險建功立業(yè)的25位大英雄,呼吁青年挺身而出,勇敢抗擊侵略者,為國家的強盛奮斗。本書一經(jīng)出版,立即大受歡迎,很短的時間反復重印,是一本內(nèi)容嚴謹、眼光獨到、很有可讀性的通俗讀物。
作者簡介
范文瀾(1893—1969),字仲云,浙江紹興人,著名歷史學家。曾在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校任教。解放后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長。著有《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近代史》、《群經(jīng)概論》、《文心雕龍注》等書,在學術界有廣泛的影響和很高的聲譽。
書籍目錄
前言?
序
張騫
衛(wèi)青
霍去病 李廣
蘇武
趙充國
馬援
班超
劉琨
玄奘
顏杲卿
張巡 許遠
狄青
宗澤
岳飛
張世杰 陸秀夫
文天祥
方孝孺
戚繼光
熊廷弼
袁崇煥
史可法
黃道周
附:抄在書頭
章節(jié)摘錄
霍去病 李廣霍去病(前140-前117),是他母親衛(wèi)少兒微賤時與平陽侯曹壽家當差霍仲孺私生的孩子。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從大將軍出塞,帶輕悍騎兵八百人,離大軍馳數(shù)百里突擊匈奴,斬捕單于的伯父叔父及首虜二千二百八十級,武帝嘉獎他勇壯立功,封為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春,去病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他想捉獲單于,一直向前驅(qū)逐,連戰(zhàn)六日,突過焉支山①一千余里,遇匈奴一萬三千騎皋蘭②山下。短兵肉搏,殺匈奴折蘭王、盧侯王,生執(zhí)渾邪王子,斬首八千六百級,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大獲全勝。是年夏,去病與合騎侯公孫敖將數(shù)萬騎同出北地,馳二千里,至祈連山③,大敗匈奴十萬騎,斬首三萬二百級,降單桓王、酋涂王及將士二千五百人,捕獲王五人,王子五十九人,將校六十三人。可惜公孫敖走錯了路,沒有照約定日期前來接應,否則匈奴更不知要損失到什么程度。去病所將兵,都是經(jīng)過選拔的。他又膽氣絕人,常自率精騎在大軍之前進行,敢長驅(qū)深入,史家說他有天幸,從沒有遇著危困過。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屢被去病軍擊破,亡失數(shù)萬人,想誅渾邪王。渾邪王恐慌,約休屠王等降漢。武帝怕他們詐降襲邊,命去病將兵去迎護。去病兵渡黃河列陣,與渾邪王部眾遙對望見,渾邪王部眾恐被掩擊,頗有逃亡。去病急馳入渾邪軍中,見渾邪王,斬想逃的八千余人,遣渾邪王單身去朝見天子,自己帶領降人數(shù)萬號稱十萬渡河歸漢。元狩四年,武帝想大舉攻滅匈奴,令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將五萬騎,步兵役夫數(shù)十萬,所有敢力戰(zhàn)深入的士卒,都歸去病統(tǒng)率,專擋單于兵。去病軍編制與衛(wèi)青軍不同,衛(wèi)青軍有前后左右四別將,各自取道,容易失卻連絡,不能救應;去病軍不設別將,由主帥直接指揮,兵力集中。所有兩軍兵數(shù)輜重相等,實力卻不一樣。去病兵出代郡,路過平陽④,住在旅邸里,遣屬官請霍仲孺,仲孺趨入拜見。去病迎拜,跪著說:“去病早先不知道是大人的遺體,今天才得拜見?!敝偃尜橘脒殿^道:“老臣得托命將軍,實是天幸?!敝偃娈敵踉谄疥柡罴耶敳钇跐M,回家娶婦,生子霍光,與少兒不通音問,去病年長才曉得父親是霍仲孺。去病擊匈奴回來,帶霍光去見武帝,后來霍光做大司馬大將軍,是歷史上與伊尹周公并稱的大功臣。去病出塞二千余里,擊匈奴左賢王,斬首七萬余級,左賢王遁走,獲屯頭王等三人,將校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⑤祭天立石,獲得了空前大勝。去病為人深沉機密,不多說話,氣壯敢猛進。武帝曾教他學孫吳⑥兵法,去病說:“決勝敗,在看陣上的策略如何,無須學老兵?霍去病墓前馬踏匈奴石雕法?!蔽涞劢o他造府第,他說:“匈奴還沒有擊滅,何心安居呢!”武帝因此更重視去病。去病自元狩四年大敗左賢王軍,后三歲,元狩六年病卒,年二十四歲。李廣(?-前119),隴西成紀⑦人。廣家世世學射為將,至廣長身猿臂,善射出于天性,就是他家里人,也沒有及得他的。漢文帝時做武騎常侍。文帝說:“像李廣的才氣,要是生在高祖時候,萬戶侯何足道哉!”景帝時做上郡太守。帝遣中貴人⑧從廣習戰(zhàn)在軍中,中貴人將數(shù)十騎縱轡馳騁,遇匈奴三人,與戰(zhàn),射傷中貴人,從騎被殺略盡。中貴人害怕,跑去見廣。李廣說:“你們一定遇見匈奴射雕人了?!甭拾衮T自往,射殺二人,生縛一人。正要上馬回來,望見匈奴有數(shù)千騎,匈奴也望見漢兵,以為是誘敵的,急上山列陣。李廣從騎大恐,想疾馳逃去。李廣說:“我們離大軍數(shù)十里,如果奔逃,定?李廣像被匈奴追上殺盡,不如留在此地,他們疑是誘兵,決不敢擊我?!币蛳铝钋斑M,不到匈奴陣二里許,下令止步,都下馬解鞍。有騎白馬敵將出陣巡視,李廣突上馬與十余騎奔前把他射死,轉(zhuǎn)來解鞍放馬安臥。匈奴疑怪,終不敢擊。一直到半夜,匈奴怕被伏兵暗襲,引兵散走。第二天早晨,廣才回來。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大破廣軍。單于久聞李廣聲名,下令必生擒李廣。李廣受傷被執(zhí),匈奴于兩馬間作繩絡,臥李廣絡上。李廣裝死,行十余里,偷眼看近旁有一幼童騎良馬,驟騰上推墮幼童,奪弓矢鞭馬南馳數(shù)十里,匈奴追騎數(shù)百,李廣一面走,一面射,路上遇部下敗兵,竟得脫身。過了些時,武帝拜李廣右北平⑨太守,匈奴稱他為漢飛將軍,好幾年不敢入界掠奪。有一次,李廣在冥山打獵,望見臥虎,一箭就把虎射死,取髑髏做枕頭,夸示自己的威猛。過了些時在冥山又見虎伏亂草間,急忙射去,近看乃是一塊臥石,箭已深入石中,再試發(fā)矢,竟不能入。揚雄⑩評論這件事說:“至誠則金石為開?!钡拇_,要成就任何事業(yè),沒有誠心,是不會有效的。元狩二年,李廣將四千騎出右北平,博望侯張騫將萬騎與李廣分路出發(fā)。李廣行幾百里,遇匈奴左賢王四萬騎,匈奴縱兵圍李廣,全軍恐慌。李廣令第三子李敢前去沖鋒,李敢率數(shù)十騎直陷敵陣,左右馳騁,如入無人之境?;貋韴蟾胬顝V說:“這群奴虜好對付得很?!避娛坎拍憠哑饋?。李廣列圓陣,面外向,匈奴自恃人多,死命攻擊,飛箭似暑天暴雨,漢兵死傷過半,箭也快要用完了。李廣下令全軍張弓注矢,肅靜毋嘩。自取大弓出陣前射敵將,弦聲勁急,連殺數(shù)人,沒有空放一箭,匈奴大驚,不覺失氣,這時候日落天黑,匈奴收兵,漢士卒才喘轉(zhuǎn)一口氣來,卻都嚇得面無人色。李廣巡視部伍,整理行陣,意態(tài)如常,當沒有事一樣,全軍都佩服他的勇氣。第二天又與匈奴力戰(zhàn),幸虧張騫軍趕到,左賢王引兵退走。李廣軍受攻,幾乎全滅,武帝原諒他以少敵眾,援兵遲到,沒有加罰。元狩四年,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大出兵擊匈奴,李廣屢次請求從軍,武帝嫌他年老,不肯允許。后來勉強派他做前將軍。衛(wèi)青出塞,探知單于所在,自率精兵追去,令李廣與右將軍合軍,走東路。李廣不愿意,對衛(wèi)青說:“敝部號稱前將軍,大將軍卻教走東路,我二十歲就和匈奴打仗,好容易這回遇著單于,我愿意作先鋒,同單于拚死命?!毙l(wèi)青出兵時,受武帝密囑說:“李廣運氣不好,不要讓他去擋單于,怕失了好機會?!彼岳顝V堅求做先鋒,衛(wèi)青總是不聽,到后來,衛(wèi)青聽得不耐煩,教長史封一道命令給李廣的幕府,說快回部照命令做去!李廣不能再說,只好領兵合右將軍軍出東路。恰巧迷失了路,直等到大將軍戰(zhàn)勝回來,路上才遇見。李廣已謁見大將軍,回到本軍,大將軍派長史送干飯濁酒給李廣,詢問迷路情形,并說大將軍要上奏章報告兩將軍不來接應的原因。不等李廣回話,長史厲色叫李廣的幕府快上文書來。李廣說:“諸僚佐無罪,是我走錯了路,我現(xiàn)在自己上文書去?!崩顝V走到幕府,對部下說:“我從二十歲起,和匈奴打了七十多次仗,這回好容易跟大將軍出兵,可以親戰(zhàn)單于,大將軍一定要我走東路,路迂遠偏偏又走錯了,這不是天意嗎!我年紀已經(jīng)六十多,還有臉去對刀筆小吏辨是非么?”說著拔刀刎頸自殺。李廣做官前后四十余年,歷任七郡太守,才能聲望地位比他差得太遠的人,因軍功封侯做大官的不下數(shù)十人,他自己卻總是失意無聊。他曾請問術士王朔,王朔說:“將軍回想有做過虧心事么?”李廣說:“我做隴西太守時,西羌反,我誘降羌八百余人來,一天工夫把他們都殺了,至今為了這件事,心中不安。”王朔說:“這就是將軍不得封侯的緣故了?!崩顝V歷官所得賞賜,都分給部下,與士卒同甘苦,家里沒有積蓄,終身不談生產(chǎn)事。廣性寬緩簡便,不喜歡文書瑣碎。行軍不立部曲行陣,遇好水草,就止息,人人自便,不擊刁斗自衛(wèi)。到乏絕處見水,士卒不盡飲,不近水,不盡餐,不嘗食。部下愛戴,都愿意出死力。對敵發(fā)箭,必在數(shù)十步以內(nèi),不中不發(fā),發(fā)必應弦倒地。但亦因此屢被敵兵窘迫致敗。李廣同輩名將程不識批評他說:“李將軍治軍極簡便,得士卒心,如果猝然遇敵,卻恐怕抵擋不住?!崩顝V死的時候,不論相識的和不相識的,都為他流涕痛惜!評:在漢武帝討伐匈奴長期戰(zhàn)役中,衛(wèi)青的氣度才能,確是堂堂大將,而霍去病、李廣可以說是最優(yōu)越的驍將了。他們兩人有許多相同之點:第一,擅長騎射;第二,抱破滅匈奴的雄心,不事家人生產(chǎn);第三,氣力勇猛,身先士卒;第四,為匈奴所畏服??墒莾蓚€人的結果,卻大大相反。去病戰(zhàn)無不勝,李廣幾乎每戰(zhàn)必敗。王朔說廣殺降人八百,所以不得封侯,那么,去病殺渾邪王降眾八千人,加以空空洞洞想逃走的罪名。假使十個人里有一個是冤枉的,也就與李廣所殺的數(shù)目相等,何以榮辱大異呢?可見王朔的話,無非是聊以解嘲罷了。我們不相信命運說而相信在自然界中在歷史中怪事是從來沒有的。匈奴遠距離用弓箭,短距離用刀矛。有利,蜂涌前進,不顧一切,失利如鳥獸散,逃得毫無蹤影。匈奴長處是來勢兇猛,短處是組織力薄弱,不能持久?;羧ゲ】礈蔬@一點。行軍非常神速,乘敵人不防,突飛猛沖,使敵人驚慌動搖,四散潰竄,那時候滿眼都是可斬之頭,隨手砍下,就是了,因此得首虜獨多。李廣行軍太隨便,失了組織的效能,見敵數(shù)十步內(nèi)才發(fā)箭,失了長兵的威力。形勢上李廣在茫茫無邊敵人暗伺的荒漠里散漫行走,不等接戰(zhàn),已陷在危境中了。還有一點,去病行軍,不但避免被敵人攻襲,而且很精確地對準敵人主力所在予以擊破,李廣每每被敵包圍,措手不及,甚至道路都走錯。足見他們對于間諜和斥候的利用,程度大有高下,程不識批評李廣的話,是很有意義的。歷史家說去病有天幸,李廣運氣不好,其實何嘗有所謂命運,只是一個自欺欺人的話頭罷了。注釋①焉支山,一名刪丹山,在甘肅省山丹縣東南五十里。②皋蘭山,大概在張掖郡塞外。張掖郡在寧夏及甘肅省。③祁連山,即天山,匈奴呼天為祁連,山在甘肅張掖西南二百里。④平陽在山西省臨汾西南。⑤狼居胥山,匈奴中山名。⑥孫吳,孫武、吳起,戰(zhàn)國時候的著名軍事家。⑦成紀,在甘肅省秦安縣。⑧中貴人,天子親近的宦官。⑨右北平郡在河北省。⑩揚雄是西漢末年的大學問家。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一個國家要是政治腐敗,民窮財盡,本身既非崩潰不可,外患自然乘虛侵入。明神宗朝防御倭寇的朱紈說:“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之盜猶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币驗橐鹿谥I橫行作惡,任何才人賢士,無法挽救墮落的國運。本書記載某一人的事業(yè),往往略述某一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政治狀況,使讀者明了他們失敗的原因。 本書志在敘述古人,發(fā)揚漢族聲威,抗拒夷狄侵陵的事跡……選錄古人的標準,道德與事業(yè)并重,而著重點更在道德一方面。因為事業(yè)成敗,大部分是受環(huán)境支配的;道德的責任,任何人卻都可以負擔起來。 ——范文瀾 在20世紀中國學術史上,范文瀾是一位既以馬克思主義史學大師聞名,又以國學名家著稱的人物。在他的著述生涯中,有一部曾經(jīng)在廣大讀者中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名著《大丈夫》,它撰成于中華民族處于最危險時刻,在抗戰(zhàn)時期曾經(jīng)激勵過無數(shù)熱血青年和廣大民眾。 《大丈夫》無疑是雅俗共賞的著述典范。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陳其泰
編輯推薦
《大丈夫:范文瀾說英雄(經(jīng)典圖文版)》編輯推薦: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評說英雄人物。講述真實的中國大歷史,看英雄成功的必由之路。一本振奮人心、激勵抗戰(zhàn)、多次重印的經(jīng)典名著。
名人推薦
一個國家要是政治腐敗,民窮財盡,本身既非崩潰不可,外患自然乘虛侵入。明神宗朝防御倭寇的朱紈說:“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之盜猶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币驗橐鹿谥I橫行作惡,任何才人賢士,無法挽救墮落的國運。本書記載某一人的事業(yè),往往略述某一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政治狀況,使讀者明了他們失敗的原因。本書志在敘述古人,發(fā)揚漢族聲威,抗拒夷狄侵陵的事跡……選錄古人的標準,道德與事業(yè)并重,而著重點更在道德一方面。因為事業(yè)成敗,大部分是受環(huán)境支配的;道德的責任,任何人卻都可以負擔起來?!段臑懺?0世紀中國學術史上,范文瀾是一位既以馬克思主義史學大師聞名,又以國學名家著稱的人物。在他的著述生涯中,有一部曾經(jīng)在廣大讀者中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名著《大丈夫》,它撰成于中華民族處于最危險時刻,在抗戰(zhàn)時期曾經(jīng)激勵過無數(shù)熱血青年和廣大民眾。《大丈夫》無疑是雅俗共賞的著述典范?!本煼洞髮W教授 陳其泰史學大家需具備“三長”——才、學、識?!笆凡拧本褪菍懯返哪芰?;“史學”就是有淵博的歷史知識,掌握豐富的歷史資料;“史識”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對歷史的本質(zhì)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評判的能力。其中尤以史識最為重要。范文瀾先生正是這樣一位具備“史學三長”,尤有卓杰史識的近現(xiàn)代以來首屈一指的史學大家?!瞥?劉知幾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