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普讀版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洪應明、李碧榮、 洪鎮(zhèn)濤 上海大學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明)洪應名 著  頁數(shù):214  譯者:李碧榮 注解  

內(nèi)容概要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浩瀚博大,它是中國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我們民族的智慧家園。讓我們沿著《周易》、《詩經(jīng)》、《論語》、《老子》、《莊子》、唐詩宋詞元曲等經(jīng)典的鮮明足跡,品味經(jīng)典的獨特魅力,品讀圣賢的無上智慧,修養(yǎng)我們高尚的人格!

書籍目錄

上卷 一、觀物外物 思身后身 二、抱樸守拙 涉世之道 三、心地光明 才華韞藏 四、不染污泥 不用機巧 五、聞逆耳言 懷拂心事 六、和氣致祥 喜神多瑞 七、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八、閑時吃緊 忙里悠閑 九、靜坐觀心 真妄畢露 一〇、得意回頭 拂心莫棄 一一、澹泊明志 肥甘喪節(jié) 一二、田地放寬 恩澤流長 一三、路留一步 味減三分 一四、脫俗成名 減欲人圣 一五、俠氣交友 素心做人 一六、利毋居前 德毋落后 一七、忍讓為高 利人利己 一八、矜則無功 悔可減過 一九、美名分享 污名承擔 二〇、功盈招忌 業(yè)滿招損 二一、誠心和氣 勝于觀心 二二、云止水中 動靜適宜 二三、責惡勿嚴 教善勿高 二四、凈從穢生 明從暗出 二五、伸張正氣 再現(xiàn)真心 二六、事悟癡除 性定動正 二七、志在林泉 胸懷廊廟 二八、無過是功 無怨是德 二九、憂勤勿過 待人勿枯 三十、原其初心 觀其末路 三一、富貴寬厚 聰明斂藏 三二、登高思危 少言勿躁 三三、放得功名 即可脫俗 三四、偏見害人 聰明障道 三五、知退一步 加讓三分 三六、不惡小人 有禮君子 三七、正氣清名 留于乾坤 三八、降魔降心 馭橫馭氣 三九、教育子弟 要嚴交游 四十、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 四一、不陷濃艷 不入枯寂 四二、超越天地 不入名利 四三、高則立身 退則處世 四四、修德忘名 讀書深心 四五、一念之差 失之千里 四六、有木石心 具云水趣 四七、善人和氣 兇人殺氣 四八、君子無禍 勿罪冥冥 四九、多心招禍 少事為福 五十、當方則方 當圓則圓 五一、忘功念過 忘怨念恩 五二、施恩不求 求之無功 五三、相觀對治 方便法門 五四、心地干凈 方可學古 五五、崇儉養(yǎng)廉 守拙全真 五六、學以致用 立業(yè)種德 五七、掃除外物 直覓本來 五八、苦中有樂 得意生悲 五九、富貴名譽 來自道德 六〇、花鋪美色 人行好事 六一、心思兢業(yè) 趣味瀟灑 六二、立名者貪 用術(shù)者拙 六三、寧虛勿溢 寧缺勿全 六四、拔去名根 融化客氣 六五、心體光明 暗室青天 六六、無名無位 無憂無慮 六七、陰惡惡大 顯善善小 六八、居安思危 天亦無用 六九、偏激之人 難建功業(yè) 七〇、愉快求福 去怨避禍 七一、守默毋躁 寧拙毋巧 七二、熱心之人 其福亦厚 七三、天理路廣 人欲路窄 七四、磨煉福久 參勘知真 七五、虛心明理 實心卻欲 七六、寬宏大量 胸能容物 七七、多病未羞 無病是憂 七八、一念貪私 壞了一生 七九、心中亮堂 不受誘惑 八〇、保已成業(yè) 防將來非 八一、培養(yǎng)氣度 不偏不倚 八二、風不留聲 雁不留影 八三、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八四、窮當益工 不失風雅 八五、未雨綢繆 有備無患 八六、念頭起處 切莫放過 八七、靜閑淡泊 觀心之道 八八、動中真靜 苦中真樂 八九、舍己勿疑 施恩勿報 九〇、厚德積福 逸心補勞 九一、天機最神 智巧無益 九二、人生態(tài)度 晚節(jié)更重 九三、種德施惠 無位公相 九四、積累念難 傾覆思易 九五、君子詐善 無異小人 九六、春風解凍 和氣消冰 九七、看得圓滿 放得寬平 九八、堅守操履 不露鋒芒 九九、逆境勵志 順境殺人 一〇〇、富貴如火 必將自焚 一〇一、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一〇二、文章恰好 人品本然 一〇三、能看得破 才認得真 一〇四、美味快意 只享五分 一〇五、忠恕待人 養(yǎng)德遠害 一〇六、持身勿輕 用心勿重 一〇七、人生百年 不可虛度 一〇八、德怨兩忘 恩仇俱泯 一〇九、持盈履滿 君子兢兢 一一〇、扶公卻私 種德修身 一一一、公論不犯 權(quán)門不沾 一一二、不畏人忌 不懼人毀 一一三、從容處變 剴切規(guī)友 一一四、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一一五、愛重成仇 薄極成喜 一一六、藏巧于拙 以屈為伸 一一七、盛極必衰 居安慮患 一一八、奇人乏識 獨行無恒 一一九、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一二〇、毋形人短 毋忌人能 一二一、勿以短攻 勿以頑濟 一二二、陰險勿交 傲者勿言 一二三、調(diào)節(jié)情緒 一張一弛 一二四、君子之心 雨過天晴 一二五、智慧識魔 意志斬妖 一二六、大量能容 受用無窮 一二七、困苦窮乏 鍛煉身心 一二八、天地父母 萬物敦睦 一二九、戒疏于慮 警傷于察 一三〇、明辨是非 認識大體 一三一、善人杜讒 鏟惡防禍 一三二、暗室節(jié)義 履薄經(jīng)綸 一三三、父慈子孝 倫常天性 一三四、不夸妍潔 誰能丑污 一三五、富貴炎涼 骨肉妒忌 一三六、功過宜清 恩仇勿顯 一三七、位盛危至 德高謗興 一三八、陰惡禍深 陽善功小 一三九、以德御才 恃才敗德 一四〇、窮寇勿追 投鼠忌器 一四一、有過歸己 有功讓人 一四二、警言救人 功德無量 一四三、趨炎附勢 人之通病 一四四、冷眼觀物 輕動剛腸 一四五、德量共進 識見更高 一四六、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一四七、反省從善 尤人成惡 一四八、功名一時 氣節(jié)萬古 一四九、機里藏機 變外生變 一五〇、真懇為人 圓活涉世 一五一、去混心清 去苦樂存 一五二、一言一行 切戒犯忌 一五三、欲擒故縱 寬之自明 一五四、不能養(yǎng)德 終歸末技 一五五、急流勇退 與世無爭 一五六、細處著眼 施不求報 一五七、清心去俗 趣味高雅 一五八、修身種德 事業(yè)之基 一五九、心善子盛 根固葉榮 一六〇、勿昧所有 勿夸所有 一六一、道德學問 隨事警惕 一六二、信人己誠 疑人己詐 一六三、春風育物 朔雪殺生 一六四、善根暗長 惡損潛消 一六五、愈隱愈顯 愈淡愈濃 一六六、君子立德 小人圖利 一六七、意氣用事 難有作為 一六八、律己宜嚴 待人宜寬 一六九、為奇不異 求清不激 一七〇、恩宜后濃 威宜先嚴 一七一、心虛意凈 明心見性 一七二、物自為物 我自為我 一七三、慈悲之心 生生之機 一七四、心體之念 天體之現(xiàn) 一七五、無事寂寂 有事惺惺 一七六、議事任事 明曉利害 一七七、操持嚴明 守正不阿 一七八、渾然和氣 居家之珍 一七九、誠心和氣 陶冶暴惡 一八〇、一念慈祥 寸心潔白 一八一、庸德庸行 和平之基 一八二、忍得耐得 自在之境 一八三、心體瑩然 不失本真 一八四、忙里偷閑 鬧中取靜 一八五、為民請命 造福子孫 一八六、為官公廉 居家恕儉 一八七、富貴知貧 少壯念老 一八八、清濁并包 善惡兼容 一八九、勿仇小人 勿媚君子 一九〇、疾病易醫(yī) 魔障難除 一九一、金須百煉 箭勿輕發(fā) 一九二、戒小人媚 愿君子責 一九三、好利害淺 好名害深 一九四、忘恩報怨 刻薄之尤 一九五、讒言自明 甘言侵肌 一九六、行戒高絕 性戒偏急 一九七、虛圓立業(yè) 執(zhí)拗失機 一九八、處世要道 不即不離 一九九、老當益壯 大器晚成 二〇〇、聰明不露 才華不逞 二〇一、過儉者吝 過讓者卑 二〇二、喜憂安危 勿介于心 二〇三、聲色名利 不可過貪 二〇四、樂極生悲 苦盡甘來 二〇五、過滿則溢 過剛則折 二〇六、冷眼觀人 冷心思理 二〇七、量寬福厚 器小祿薄 二〇八、聞惡防讒 聞善防奸 二〇九、性躁無成 和平邀福 二一〇、用人不刻 交友不濫 二一一、立定腳跟 著得眼高 二一二、和衷少爭 謙德少妒 二一三、居官有節(jié) 居鄉(xiāng)有情 二一四、事上敬謹 待下寬仁 二一五、逆境比下 怠荒思奮 二一六、輕諾惹禍 倦怠無成 二一七、讀書至樂 出神入化 二一八、勿逞己長 勿恃己有 二一九、中才之人 難與下手 二二〇、守口須密 防意須嚴 二二一、責人宜寬 責己宜苛 二二二、幼不勤學 不成令器 二二三、君子憂樂 亦憐煢獨 二二四、濃天淡久 大器晚成 二二五、靜中真境 淡識本然 …… 下卷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二一七、讀書至樂出神入化 善讀書者,要讀到手舞足蹈處,方不落筌蹄;善觀物者,要觀到心融神洽時,方不泥跡象。 譯文 真正會讀書的人,要讀到高興得手足舞蹈的地步,只有這樣才不會陷入為讀書而讀書的誤區(qū);真正懂得觀察事物的人,要觀察到心物合一的境界,才不會被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 評點 誦詩三百,倒背如流,不算會讀書,因為讀書不可只死記辭章義句,必須理解書中的含義。如果讀書只知道死記硬背,不隸甚解,終究不能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無法探其奧妙。真正的讀書人能把書中之意融進自己的生命里,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對書中義理的最好注解。讀書要懂得融會貫通,深入本質(zhì)才能更好地求同存異、把握真諦。然而,書中言論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個別情況,所以讀書也應辨別書中資料的真?zhèn)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二一八、勿逞己長勿恃己有 天賢一人,以誨眾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長,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濟眾人之困,而世反挾所有,以凌人之貧。真天之戮民哉! 譯文 上天賦予一個人德行才干,是要他來教誨眾人的愚昧,沒想到世間的聰明人卻夸耀自己的長處,以此襯出別人的短處;上天給予一個人富裕,是為了讓他解救貧苦大眾,沒想到世間的富人卻憑仗自己的財富,以此來欺凌別人的貧窮。這兩種人連上天也會為他們感到恥辱! 評點 任何好的東西,只有和大家共同分享,才會實現(xiàn)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富有應該使人慷慨,但有些有錢人反倒比窮光蛋更吝嗇。因為他們不懂“輕財足以聚人”。相反,將利益與他人共沾,甚至舍棄個人利益,他人心存感激,自然就不會背叛你。馮諼到齊國替孟嘗君收債,孟嘗君讓他回來時看家里缺什么就買什么。馮諼把老百姓的債券收上來后都燒了?;貋砗篑T諼告訴孟嘗君,他買來了人心。后來孟嘗君被罷官,齊國的老百姓簞食壺漿歡迎他。有才能的人應當在社會中大展拳腳,為人民謀利,如果不能如此,反而倚恃其才四處夸耀己能、輕視他人,簡直就是浪得虛名。 二一九、中才之人難與下手 至人何思何慮,愚人不識不知,可與論學亦可與建功。唯巾才的人,多一番思慮知識,便多一裔臆度猜疑,事事難與下手 譯文 至圣之人心胸開闊,從不患得患失,憨厚愚魯?shù)娜藢κ挛餂]什么知識見解,人們樂意與這兩種人探討學問,也樂意和他們一起建立功業(yè)。只有資質(zhì)中等的人,他們比別人多一分思慮和知識,也因此多一分猜度和懷疑,因而人們很難與這種人合作共事。

編輯推薦

《菜根譚》編輯推薦: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浩瀚博大,它是中國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我們民族的智慧家園。讓我們沿著《周易》、《詩經(jīng)》、《論語》、《老子》、《莊子》、唐詩宋詞元曲等經(jīng)典的鮮明足跡,品味經(jīng)典的獨特魅力,品讀圣賢的無上智慧,修養(yǎng)我們高尚的人格!《菜根譚》為鐘書國學精粹系列叢書之一,由洪應名編寫,洪鎮(zhèn)濤主編,李碧榮注譯。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學普讀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