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心扉

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上海大學  作者:王天恩|主編:忻平  頁數(shù):226  字數(shù):291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基于問題邏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進行了新探索,也是提出“基于問題邏輯的‘思政課’教學模式”之后,上海大學“思政課”骨干教師集體攻關(guān),首次對模式進行系統(tǒng)探索的初步成果。書中對基于問題邏輯的“思政課
”教學模式進行了系統(tǒng)歸納,初步概括為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建立問題體系、開展“問題解析式”教學、采集和解答學生問題、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問題的對接?!秵柕佬撵椤趩栴}邏輯的思政課教學模式研究》內(nèi)容包括總論、理論基礎(chǔ)研究、問題體系建構(gòu)、“問題解析式”教學、學生問題解答和拓展應用研究等六大部分,既涉及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更涉及教學模式在“
思政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書籍目錄

前言
一、總 論
 進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問題邏輯思路
 基于問題邏輯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探索
 基于問題邏輯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有效性分析
 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相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探索
 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改革與“思政課”教學矛盾的解決——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教學為例
二、理論基礎(chǔ)研究
 問題、問題意識與“轉(zhuǎn)識成智”——關(guān)于教學方法改革的一種思考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問題邏輯的邏輯基礎(chǔ)
 問題邏輯與高校“思政課”教學
 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中“預設(shè)”和“真值”的邏輯探析
 問題邏輯的語言分析——基于“思政課”“問題解析式”教學
三、問題體系建構(gòu)
 問題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及其推理規(guī)則
 基于問題邏輯的“綱要”課教學體系問題類型探析
 基于問題邏輯的問題體系建構(gòu)思考——以“為什么要弘揚社會主義
 法治理念”教學為例
 可接受性:問題體系的邏輯建構(gòu)——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
 基礎(chǔ)”為例
四、“問題解析式”教學
 “問題解析式”教學范式初探——“六個為什么”進“思政課”試點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問題解析式”教學的實施及思考——以上海大學自強學院
 “概論”課為例
 “問題解析式”教學中的教師主體性研究
 “問題解析式”教學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問題解析式”教學實踐的幾點思考
五、學生問題解答
 基于學生問題的“基礎(chǔ)”課教學探索
 “思政課”教學中“問”與“答”的邏輯探析
 “思政課”教學中的“問”與“被問”——“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實踐問題解答的一般方法探析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教學中的“問域”和“答域”
六、銜展應用研究
 基于問題邏輯的“思政”配套選修課程構(gòu)建——以“中國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課程為例
 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與及時教學整合的路徑探析——從上海大學“思政課”的教學方法改革說起
 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與“授受”傳播途徑和效果
 從新時期“思政課”改革看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發(fā)展
 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與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
 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在“哲學與智慧”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首先,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理性討論中所顯示出的平等與真誠、對學生思考所給予的肯定,必將提升學生的理論興趣與對自身理性能力的自信。不僅如此,同學們在課堂討論中顯示出的理智的力量,也會使學生在肯定平等的“他者”的前提下,激發(fā)自身自由的人格力量,更加自尊自信。而自由的人格力量與自尊自信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  其次,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僅能體現(xiàn)出其自身的“學高”,還有機會體現(xiàn)其“身正”。在與學生平等而真誠的討論中,教師不僅會展現(xiàn)出其淵博的學識、對特殊領(lǐng)域問題的把握控制能力,還會表現(xiàn)出其他一些東西,如切人問題的角度,分析問題的方法與思路,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傾向,追求真理的真誠,對不同價值目標的取舍,等等,這些問題有些是訴諸語言的,有些則是默會的。許多學者感嘆現(xiàn)代教育中“身教”的缺失,而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這種缺憾有所彌補?;趩栴}邏輯的教學模式中“身教”作用的加強,一方面有利于教師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另一方面,從受教育者的角度講,“身教”中許多默會的東西可能更有助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這一點可以從許多著名科學家出自相同的實驗室得到部分的確證?! ≡俅危趩栴}邏輯的教學模式注重課堂討論,而同學們在課堂討論中顯示出的理性的力量,在使學生更加尊重他人的同時,也使其對團體力量產(chǎn)生一種敬畏,這無疑會增強其團隊意識。魏源認為:“合四十九人之智,智于堯、禹?!雹偎栽诮逃^程中我們一定要借助集體的力量,教育不能單純地依靠教師個人的才智。朱熹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師友起很大的作用。“學之博然后有以備事物之理,故能參伍之以得所疑而有問。問之審然后有以盡師友之情,故能反復之發(fā)其端而可思?!雹诨趩栴}邏輯的教學模式所形成的課堂交往實踐,為一個團體(通常是一個班級)展示其理性力量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生之間嚴肅的理智碰撞所產(chǎn)生的相互教育作用,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所必備的素質(zhì)——對理性的尊重、對其他個體的尊重、對團體力量的尊重——的培養(yǎng),是極為重要的?!  ?/pre>

編輯推薦

  上海大學“三進”項鏈叢書,凝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有效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過程中的探索所得,借喻上大“項鏈模式”的“項鏈”,陸續(xù)推出上海大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中的系列成果。本叢書力圖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f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在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拓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路徑。本系列叢書的推出.旨在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入耳、入腦、入心,進而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shè)者。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問道心扉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這本書就是把教育模式換湯不換藥,有騙科學成果的嫌疑。不值得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