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理論的原理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讓?貝西埃、欒棟、 史忠義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法) 讓·貝西埃 著  頁數:174  譯者:史忠義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讓·貝西埃是巴黎新索邦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曾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度宋膶W叢書:文學理論的原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發(fā)現文學研究的危機與人們對作品的某種盲視相關,這種盲視又與文學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有密切的關系。本書從哲學、歷史和修辭學的多重視野,翻檢歐洲文學的重大文類(les grands genres)、重要詩學和文學思潮。第一部分聚焦于作品之場;第二部分探討作品之體;第三部分解析作品之行;第四部分論述作品自立性、體裁、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系。

作者簡介

作者:(法)讓·貝西埃(Jean Bessiere)讓·貝西埃,法國巴黎新索邦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曾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會長,現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榮譽會長,在歐美多所大學任教,近期主要著作有《文學及其修辭學》(PUF,1999)?!段膶W有何地位?》(PUF,2001)、《文學理論的原理》(PUF,2005)、《法國作家發(fā)生了什么?》、《從阿蘭·羅伯-葛利耶到喬納森·利特爾》(PUF,2006)和(《當代小說或世界的問題性》(PUF,2010)。史忠義,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西安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6年畢業(yè)于西安外語學院德法西語系。1985年赴瑞士留學,1992年獲瑞士洛桑大學文學博士,1996年獲巴黎索邦大學文學博士。致力于中西比較文學、比較詩學和中西思想比較研究。著有《中國現代詩人郭沫若的西方浪漫主義傾向研究》、《中西方夢的文學功能的比較研究》、《20世紀法國小說詩學》、《中西比較詩學新探》等。重要譯著有《詩學史》、《20世紀的文學批評》、《問題與觀點:20世紀文學理論綜論》(與田慶生合譯)、《熱奈特論文集》、《言語行為哲學》等。合作主編《人文新視野》叢書,組織并主持了《尤瑟納爾文集》(7冊)、《經濟學詞典》的翻譯工作。

書籍目錄

總序(欒棟)  /1一部以邏各斯和秘索斯為突出特點的文學理論的原理/1導語/1    第一部分  作品之場作品的“放棄”、展現、量值和事實/6信息與陳述/14直接性、媒介性、參與性/20修辭類悖謬、交際、作品之場和問題域/25作品與貼切(中肯)問題/29作品的展現和行動/33    第二部分  作品之體第一節(jié)  制作與自制/38  制作、標記、區(qū)別/39  類型和情形的雙重性/44  自制/48  組成(創(chuàng)作)與自制  /49  作品內接用游戲和標記游戲的語象化/51  意指的矛盾性和內聚性/53  自制、相異性、量值、再現的權利/56  自制與反拘泥化,作品的界限與可能性/58  文學自身的體裁屬性與文學體裁/64第二節(jié)  制作和自制的雙重性,貼切問題/68  “納入型排除”,作品與外圍的界限,潛在的外延,貼切問題/68  貼切問題,意義,交際/73    第三部分  作品的展現與及物性導語:作品與其信息和形式外圍不可能擁有共同場域/76第一節(jié)  展現與真實之語言建制和社會建制的語象化的顛覆/81  真實之語言建制的語象化的顛覆與真實的采納權/81  真實之社會建制的語象化的顛覆與作品的采納權/87  論作品內容與其存在理由相分離的正確使用/94第二節(jié)  作品是一個完整場/95  對無知的交際/96  遠近形象的顛覆/101  作品的落實/108第三節(jié)  作品的及物性/109  作品的重言性與及物性/110  障礙與意外/1lO  裝點,形式,類型/117  展現,作品的宗旨與及物性/120  及物性,摹仿說,標志/124  及物性,再現說,參照系/127  真實事件、時間真實和他者真實,可能的通境/130  展現和再現的界限/135第四節(jié)  通境與貼切/137  制作、自制和行動的摹仿/140  “納入型排除”與虛構/143  慣常再現現象的認同/149  作品、貼切問題與闡釋/154    第四部分  作品的自立性、體裁、作者和讀者作品的自立性、熵和體裁/158作品的身份(本質)  /164作品與其作者/166作品與其讀者:交際性與感人法/170結束語:展現給一個意識的作品/175

編輯推薦

讓·貝西埃是巴黎新索邦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曾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會長?!段膶W理論的原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發(fā)現文學研究的危機與人們對作品的某種盲視相關,這種盲視又與文學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有密切的關系。本書從哲學、歷史和修辭學的多重視野,翻檢歐洲文學的重大文類(les grands genres)、重要詩學和文學思潮。第一部分聚焦于作品之場;第二部分探討作品之體;第三部分解析作品之行;第四部分論述作品自立性、體裁、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系。該書是西方高校文學研究的必讀書,翻譯者是著名教授史忠義先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學理論的原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書早已收到,也粗粗地翻閱過,但因為手頭有其他的書籍正在閱讀,因此沒有繼續(xù)下去。總體看來,這本書的寫法與一般的文學理論書籍有別,也稍顯晦澀,這可能是因為其文風及表達的緣故,但是思想的閃光正是在這稍顯滯澀的文風中閃現。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