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方言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詹伯慧,甘于恩  頁數(shù):12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嶺南文化書系·廣府文化叢書:廣府方言》共30種讀本組成,歷史勝跡、民居建筑、地方先賢、方言詞曲、工藝美術、飲食風尚無所不有,試圖從地域分類的角度完整展現(xiàn)嶺南文化的風貌和精髓。

書籍目錄

嶺南文化書系·前言一、緒論(一)語言與文化的性質(二)語言與文化的關系(三)廣府方言的文化底蘊二、廣府方言的分布、分片和來源(一)廣府方言的分布(二)廣府方言的分片(三)廣府方言的來源三、廣州話的語音特點(一)廣州話的聲、韻、調系統(tǒng)(二)廣州話語音的主要特點(三)廣州話語音研究概述四、廣州話的詞匯特點(一)廣州話詞匯的來源(二)廣州話構詞方式的特色(三)廣州話詞義的特點五、廣州話的語法特點(一)構形上的特點(二)詞類中的一些特點(三)語序上的特點六、廣府方言與傳統(tǒng)文化(一)廣府方言與中古漢語(二)廣府方言與民俗傳統(tǒng)七、廣府方言與區(qū)域文化(一)自然地理環(huán)境在粵方言詞語中的體現(xiàn)(二)日常生活在粵方言詞語中的體現(xiàn)(三)風土習俗與社會文化心態(tài)在粵方言詞語中的體現(xiàn)(四)廣府方言與社區(qū)詞八、廣府方言與外來文化(一)廣府方言中的外來音譯詞(二)廣府方言中的外來意譯詞(三)廣府方言中的直接借用外來詞九、廣府方言的研究與應用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3)從研究內(nèi)容看,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興期以后,廣東粵方言研究的覆蓋面大大擴展,語音、詞匯、語法全面深入發(fā)展。如今我們書架上的粵語論著,再也不只是研究廣州、香港以及周邊的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粵語的了。遠至西江上游和粵西南,近至廣州郊縣具有特色的粵語,都有粵語學者染指。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眾多的粵語研究論文中,著力于揭示粵方言語法、詞匯現(xiàn)象,深入挖掘粵方言語法、詞匯特點的文章,呈日漸增多之勢?! ‘斎唬瑥?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這一二十年間,從內(nèi)容上反映粵語研究突飛猛進、全面發(fā)展情況的,絕不僅限于語法研究?;浾Z語音的研究、粵語詞匯的研究以及粵語歷史發(fā)展的研究、粵語研究中理論和方法上的探討等,同樣也都在已有的基礎上邁開了大步,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拿語音的研究來說,隨著粵語調查面的大大擴展,我們可以從一些成片、成區(qū)的粵語調查報告中看到好幾十個粵語方言點的音系,進一步認識到粵方言區(qū)各地在語音上的“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除此之外,在歷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和海內(nèi)外各種相關的學術會議上,以及一些學術刊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就粵語語音現(xiàn)象進行深入探討的文章,其中有的是老題目新議論,但不乏獨特見解。如粵語有無介音問題、粵語聲調問題、粵語元音中的長短音對立問題等,從1987年首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以來,歷屆研討會都有學者發(fā)表論文。拿有無介音問題來說,已故的黃家教教授在首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上發(fā)表的《廣州話沒有介音?——粵語研究中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就一再論證他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闡述過的“廣州話無介音說”(《學術研究》1964年第2期)的觀點。這個論點自早年黃錫凌的《粵音韻匯》開始,在許多粵語研究學者中似乎已有共識?!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廣府方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