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文學簡史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應(yīng)斌  頁數(shù):190  

內(nèi)容概要

  以時間為線索,由古而今,由源及流,考察嘯的發(fā)生及其作為音樂意境在中國文學中的發(fā)展演變歷程,追尋嘯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形成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特殊文學簡史,從音樂與文學結(jié)合的角度,從特殊的文學題材史角度,補充和豐富了中國文學史。

作者簡介

  張應(yīng)斌,男,1951年生于湖北利川,1982年元月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廣東湛江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已出版《中國文學的起源》、《漢語樂音語言論》、《太平天國在梅州》等專著,發(fā)表《中國哲學的本原問題》、《祭禮與文藝復古》、《周代的農(nóng)業(yè)文學》、《土家族女神及其文化意蘊》等130余篇論文。

書籍目錄

總序前言第一章 嘯的起源一、嘯的性質(zhì)二、嘯的歷史三、嘯的語言功能四、嘯的起源歷程五、嘯與人類早期生活及其人類學意蘊第二章 先秦的嘯一、概況二、女子之嘯三、巫術(shù)之嘯四、嘯的精神和文化意義五、嘯的爭論第三章 漢代的嘯一、西漢的嘯二、東漢的音樂之嘯三、東漢的巫術(shù)之嘯四、嘯的古文化特色第四章 建安的嘯一、建安嘯的文學二、建安嘯的特點三、建安之嘯與建安文壇第五章 嘯與魏晉風流一、嘯的士大夫化二、嘯與魏晉名士風度三、嘯與隱士四、嘯與魏晉精神第六章 嘯與魏晉六朝文化一、嘯與音樂二、嘯與文學三、嘯與魏晉哲學第七章 嘯與唐詩一、文人之嘯二、嘯音樂的總結(jié)三、實用之嘯四、嘯與唐詩第八章 宋元的嘯一、北宋的嘯二、南宋的嘯三、呼哨與英雄小說及其歷史風云……第九章 嘯與雜劇第十章 竹林吟嘯第十一章 明清的嘯第十二章 葉嘯與近代少數(shù)民族的吹葉之歌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三、口哨劇  如果說口哨角色的確是它在雜劇中重要地位的顯現(xiàn),那么這就意味著在早期雜劇中有以口哨擅場的口哨劇存在。雖然現(xiàn)存的紙質(zhì)文獻不足以論此,但是地下出土的考古資料卻透露出這方面的信息。1958年在河南省偃師縣酒流溝水庫西側(cè)的宋墓中出土了一幅宋代雜劇磚雕圖,它嵌于墓室的北壁,在六塊高44厘米的磚雕中,有三塊為宋代雜劇的人物雕塑。這三塊磚上共雕5人,它們依次是:第一磚雕一人,似在介紹劇情,當為引戲色;第二塊雕二人,似為末泥色和裝孤色;第三磚寬38厘米,雕二人,左一人面目怪異,所戴幞頭腳展如飛翅,頂部有二物上指如角,寬衫束帶,袒胸露腹,腳綁行裹,左手舉一鳥籠,右手正指籠中之鳥,面向右邊,與對面的人說白,似為副凈色,右邊一人鼻特大,戴軟巾諢裹,穿短褐,腰束布帶,小腿裸露,面斜向左邊的演員和他手中的鳥籠,左手撫帶,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置于口中,正對著籠中之鳥打口哨,似為副末色?! ∵@三塊磚雕上的五個人物是北宋雜劇戲班中的五個角色,第三塊磚上的兩個角色正在上演的內(nèi)容與本節(jié)所要討論的口哨劇有關(guān)。從上圖看,這兩個人物的戲劇形象是一出生動的舞臺劇演出高潮的藝術(shù)定格,蘊涵著濃郁的戲劇情節(jié)和劇情氛圍:副凈和副末正在一起作場,他們一唱一和,互相配合;籠中之鳥成為舞臺的核心內(nèi)容和劇情的具體規(guī)定,他們的目的是利用“指嘯”性的口哨音樂逗引鳥兒開口,以創(chuàng)造人鳥和鳴、人鳥對語的舞臺效果來吸引觀眾。要知道,在舞臺上作為道具出現(xiàn)的鳥兒經(jīng)過了藝人的長期訓練,唐白居易《秦吉了》:“耳聰心慧舌端巧,鳥語人言無不通……人云爾是能言鳥?!痹诮裉?,經(jīng)過訓練的鳥兒能唱幾句京劇《蘇三起解》。因此,要取得人鳥對語的藝術(shù)效果并不困難,而且這樣的戲一定別有趣味。因此,這出戲的主題是吹口哨逗引鳥鳴,是一出可命名為“吹哨逗鳥啼”之類名稱的劇目,正可與《夢梁錄》所說的以滑稽手段表演的那種“滑稽念唱應(yīng)對通編”的故事相印證。換言之,它是一出有一定時間長度、有一定主題內(nèi)容、有特殊的表演技巧、有特定的戲劇情節(jié)的獨立的口哨劇?! ∶耖g世代都有養(yǎng)鳥逗樂的習慣。鳥啼清脆悅耳,深得人喜愛?!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嘯文學簡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