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民法的知識轉型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徐滌宇  頁數:226  字數:269000  

內容概要

徐滌宇等編著的《現代中國民法的知識轉型》選擇民法領域中某些知識產品(如民法論文)、立法事件與文本、司法裁判以及具體的學術爭議為考察對象,對《現代中國民法的知識轉型》進行“深描”,或技術性的量化分析,以探知隱藏在這些事件背后的真相,了解法律人(如民法學者、民事法官)的民法知識譜系,并通過觀察立法者、司法者、學者乃至政府和普通民眾(如農地立法中的農民)在中國民法知識結構中的互動或博弈,促成對中國民事立法、司法和學術領域已經發(fā)生的、正在發(fā)生的以及將要發(fā)生的知識轉型的認知。

作者簡介

徐滌宇,1970年7月9日出生于湖南省新邵縣。1992年畢業(yè)于中南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1997年畢業(yè)于中南政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博士學位。1992年通過國家律師資格考試。1997年至1998年,1998年至1999年,分別在哥倫比亞開放大學、阿根延薩爾塔法官學院、阿根廷薩爾塔國立大學、莫龍大學、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以訪問學者身份研習拉美民法典?,F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民商法典研究所副所長、民商法系副主任。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1 問題的提出
§2 研究范圍的界定和本書的主體內容
2.1 研究范圍的界定
2.2 本書的主體內容
§3 研究方法
第2章 法律人的民法知識譜系
§1 判決書對民事司法解釋的引證
1.1 民事司法解釋的引證次數
1.2 民事司法解釋的引證規(guī)范化
1.3 判決書與民事司法解釋的銜接
1.4 最高人民法院公信力的提升方向
§2 域外文獻的引證與中國民法學的知識來源
2.1 關于材料、對象和方法
2.2 域外文獻引證偏好的形成:基于作品年代、學者年齡段的考察
2.3 域外文獻的引證偏好與我國民法學研究的路徑依賴
2.4 結語
§3 民事法官與民法學者的知識系統(tǒng):疏離與溝通
3.1 兩相分離成為民法知識在兩個領域的常態(tài)
3.2 民法知識之生硬疏離的成因探討
3.3 借由法教義學而迭成互動的可能
3.4 結語
第3章 民事立法、司法和學說的知識轉型
§1 新世紀民事立法與司法的轉向
1.1 新世紀的民事立法:十年高歌法典夢
1.2 法律文化視野下中國民法實證研究的展開
§2 合同的概念與我國債法總則的存廢——兼論我國民法典的體系
2.1 合同與債關系的歷史演變分析
2.2 現有合同概念下債法總則的存廢
2.3 債法總則的廢棄與我國民法典的體系
§3 地方性共識與農地承包的法律實踐
3.1 農地承包的政策、法律及其實踐
3.2 地方性共識與地方性規(guī)范:土地調整的村莊原因
3.3 地方性規(guī)范的性質與基層政府的角色
3.4 農地承包實踐的時代變遷:“放法”、“迎法”與法律下鄉(xiāng)
§4 私法規(guī)范中勞動群眾集體概念的符號分析
4.1 導言
4.2 概念分析的敘述符號方法
4.3 《民法通則》中有關勞動群眾集體的敘述結構
4.4 《物權法》中有關勞動群眾集體的敘述結構
4.5 其他私法規(guī)范中有關勞動群眾集體的敘述結構
4.6 結語
第4章 民法知識轉型的個案透視
§1 法律行為變更權的期間限制——兼論解釋論對法院行動策略的矯正
1.1 問題的產生及其說明
1.2 訴訟時效還是除斥期間:在歷史文本中尋找端緒
1.3 我國民法中變更訴權的性質:法教義學上的先決問題
1.4 變更訴權是否適用除斥期間的規(guī)定:解釋論上的終局結論
1.5 結語
§2 論間接代理制度對仲裁條款的適用——法律論證之個案展開
2.1 問題的提出
2.2 《合同法》第402條對仲裁條款的適用余地:法解釋學的視角
2.3 仲裁條款與《合同法》第403條:法律適用中的司法擬制
2.4 問題之延伸:中國民法知識轉型的向度
§3 彈性的法學移植——以侵權行為法學中“法益”學說之發(fā)展為個案的考察
3.1 問題之提出
3.2 “法益”概念之學說繼受
3.3 從法學移植到法律移植——司法解釋對“法益說”的繼受
3.4 法學移植的彈性與形式理性
3.5 結語
§4 農民地權訴求的表達結構
4.1 擴大地權:城郊農民VS大田農民
4.2 穩(wěn)定地權:上訪農民VS普通農民
4.3 變現地權:強勢群體VS弱勢群體
4.4 農民地權:訴求表達與實踐
§5 農村宅基地限制交易的正當性
5.1 “宅基地使用權”問題的爭論焦點
5.2 宅基地自由交易的宏觀社會后果
5.3 宅基地自由交易的微觀社會后果
5.4 結語
后記

編輯推薦

  《現代中國民法的知識轉型》主要由現代中國民法知識轉型之宏觀考察維度和微觀考察維度兩大部分組成。在宏觀考察維度,本書選取了法律人的知識譜系、民法方法論、民事立法司法三個維度,試圖從各個維度入手對現代中國民法知識轉型一一進行考察。在微觀考察維度,選取了民法實踐的幾個微觀個案,詳細探討在當代中國民法理論應當如何進行知識轉型,以更好地應對民事立法和司法過程之中凸顯的眾多時代性問題。兩大部分均以知識社會學的考察為主要軸線,點面結合,力圖清晰展示現代中國民法學正在呈現的知識轉型之趨勢,并指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尤其強調從立法論向解釋論轉型的迫切性。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代中國民法的知識轉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本書對民法研究的前沿領域進行探討,值得思考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