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看諾貝爾文學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內(nèi)蒙古大學  作者:王芳  頁數(shù):294  

內(nèi)容概要

  《第三只眼睛看諾貝爾文學》視野開闊、情感充沛、文筆雅潔,探究諾貝爾文學獎的精神內(nèi)涵、透視當下中國文學的尷尬境遇,多有梳理,多富開創(chuàng),是國內(nèi)“諾貝爾文學獎研究”這門“顯學”的重要考索成果。

作者簡介

  王芳,女,1960年11月19日出生。1983年本科畢業(yè)于內(nèi)蒙古大學漢語言文學系,1986年研究生畢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F(xiàn)為內(nèi)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全國高等教育外國文學指導委員會理事?! ≈饕芯糠较颍菏澜缥膶W與比較文學。出版專著《中西方文學人文精神比較研究》。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代表論文《紅樓夢與魔幻現(xiàn)實主義》《中西方文學自我意識比較》《中國五四新文學與俄白銀時代比較》等,被《人大復印資料》《高校社科文摘》《新華文摘》等刊物轉載或收入要目。曾主持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一項,主持自治區(qū)教育廳項目兩項,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一項。獲“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政府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

書籍目錄

緒論:走近世界性的文學大獎第一章 諾貝爾文學精神探析一、高擎理想主義的火炬二、捍衛(wèi)人性的尊嚴與崇高三、追求和平正義、反對戰(zhàn)爭、抵制暴力四、深刻的反思精神和憂患意識五、強調(diào)民族意識突出民族色彩六、跨文化的視野七、彰顯時代精神八、作家獨立的寫作姿態(tài)九、藝術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多元化追求十、維護純文學,拒絕平庸和炒作第二章 諾貝爾文學的局限與缺憾一、歐洲中心主義的傾向二、評判標準政治或藝術的偏見三、中國文學遭遇的冷遇第三章 諾貝爾文學與古代歐洲文學傳統(tǒng)的新生一、詩人的崛起與希臘文學的繁榮二、塞菲里斯的古希臘藝術氣質(zhì)三、愛琴海詩人埃利蒂斯四、意大利文學的勃興第四章 諾貝爾文學與德國民族文學的復興一、德國文學的現(xiàn)代進程二、托馬斯·曼——德國20世紀文學的火車頭三、黑塞——德國浪漫派文學最后一位騎士四、伯爾——德國廢墟文學的代表第五章 諾貝爾文學與俄羅斯文學的精神品格一、俄羅斯文學的精神品格二、布寧——俄羅斯最后一位經(jīng)典作家三、肖洛霍夫——頓河史詩的譜寫者四、索爾仁尼琴——俄羅斯文學的良心五、帕斯捷爾納克——俄羅斯“回歸文學”的杰出代表第六章 諾貝爾文學與法蘭西文學大國的風范一、文學思潮的領舞者二、薩特——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三、西蒙與新小說四、勒·克萊齊奧——世界的漂泊者第七章 諾貝爾文學與英國文學的現(xiàn)代性一、英國20世紀文學的現(xiàn)代性二、T·S艾略特——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現(xiàn)代派詩人三、卡內(nèi)蒂筆下的異化世界四、戈爾丁——英國當代文學的典范第八章 諾貝爾文學之旅與美國文學的勃興一、美國文學與美國文化的多元化二、海明威——為現(xiàn)代美國小說闖出一條新路的作家三、福克納——美國南方文學的代表四、約翰·斯坦貝克——一個具有人道主義情懷的作家第九章 亞洲文學與諾貝爾文學的世界性一、亞洲文學的古老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轉折二、泰戈爾——亞洲文學走向西方的橋梁三、川端康成——日本文學美學精神的代表四、大江健三郎——一個日本文學中的另類第十章 諾貝爾文學與拉丁美洲的爆炸文學一、諾貝爾文學園地的拉美風情二、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米斯特拉爾三、馬爾克斯與拉丁美洲的“文學地震”四、拉丁美洲當代詩壇的一顆明星第十一章 諾貝爾文學與東方文化的解讀一、阿格農(nóng)與希伯來文學傳統(tǒng)二、納吉布·馬哈福茲——讓阿拉伯文學走向世界三、帕慕克視野中的東西方文明沖突第十二章 諾貝爾文學獎壇上的女性作家一、女性作家對諾貝爾文學理想主義的詮釋二、拉格洛夫——諾貝爾文學獎女性得主的一面旗幟三、多麗絲·萊辛——女性作家中的長青樹四、女性作家對諾貝爾文學的意義第十三章 諾貝爾文學與北歐文學的奇幻異彩第十四章 中國文學的諾貝爾獎情結一、焦慮與不屑二、沈從文與諾貝爾文學的情緣三、追問與思考四、中國文學離諾貝爾文學獎有多遠五、中國文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可能性附錄一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及其代表作名錄附錄二 諾貝爾文學獎大事記附錄三 各國獲獎數(shù)量(截止2010年)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黑塞文學生涯前后長達60年,在這期間他兼收并蓄從豐富的哲學和文學著作中汲取思想、主題和敘事技巧。黑塞專家們找出了他的閱讀造成的幾種最重要的影響。德國浪漫派作家中的歌德、讓·保爾、諾瓦利斯和其他人對他的影響是如此深遠,在哲學家里面要數(shù)康德、叔本華和尼采給他的印象最為深刻。他還沉浸于東方哲學和宗教思想之中,其中包括中國古代詩人和印度的《奧義書》等。歷史學家布克哈特、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和榮格,以及俄國小說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對黑塞的思想和藝術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浪漫主義者強調(diào)直覺的個人主義、叔本華和尼采的意志哲學以及弗洛伊德和榮格的深層心理學中間,黑塞發(fā)展出一種類似現(xiàn)代存在主義的浪漫派個人主義,一種避免了早期德國浪漫主義那種多愁善感的個人主義。他的具有高度自傳性和自白性的作品主要描述他稱之為內(nèi)心旅程的個體的發(fā)展。黑塞自稱,在他生命里,對他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印度和中國的哲學,黑塞的東方主義將亞洲視為個人新生和精神價值的源泉。黑塞一生熱愛東方文化,尤其偏愛中國古代思想,從1911年開始直至逝世,五十多年未曾中斷對中國的論述工作,《玻璃球游戲》便是這一種探索的最重要著作,作家努力熔鑄世界文化于一爐,以尋求不同文化融和途徑,其中尤以涉及中同的內(nèi)容為最多,全書從頭至尾不斷寫到中國,引言里有“中國語言”、“中國古代圣賢”、《呂氏春秋》和中國古代音樂等,正文里則更進一步,竟然讓自己化身為“中國長老”,向主人公傳授中文、中國書法和《易經(jīng)》等,最后,甚至把玻璃球游戲的高峰定位于“中國屋落成慶典”?! ≡谑廊搜壑?,黑塞這位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是一位小說家,然而,他實際上是一位本質(zhì)上的詩人。在13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清楚自己“一心只想成為一個詩人,其他皆非所愿。”在他大約30歲的時候,他曾為自己擬過一則墓志銘:“詩人黑塞長眠于此,他不被人們視為詩人,卻被當作消遣小說家受到過贊譽?!边@雖不無自嘲之意,但在幽默中也帶著幾分不為人知的遺憾。黑塞的小說充滿人道主義追求和哲理思辨,他確確實實是一位詩人,在他的散文和小說中,滿是詩意的意象和詩一般的語言,而黑塞畢生詩作也不斷,1895年發(fā)表第一首詩,1899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浪漫歌集》,1961年出版自選的最后一本詩集《階段》,最后一首詩《裂枝的嘎鳴》寫于1962年8月,就在他去世前的一星期??梢哉f,近70年的時光中,黑塞與詩結下了不解之緣?! 『谌且晃粯O具特色的小說家,是一位理想主義者和唯美主義者,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神的和諧與完美。同時,他也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他作品的主題是人的命運,側重于探索人的精神世界。終其一生,不但從未任過公職、從不參加任何黨派團體,而且連普魯士藝術學院院士的頭銜他也辭掉,是一位名符其實的獨行者。他一生不喜歡做公眾人物,盡量避免接受采訪。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也沒有去參加,只寫了一篇簡短的答謝辭。他所注重的是人,通過不留情地剖析自己的靈魂,進而剖析人類的靈魂。他的作品發(fā)出的信息是要人們聽從自己最內(nèi)部的感情與靈魂和良知的召喚,更好地認識自己是天地的一部分,從內(nèi)部更新自己。正是這種精神使黑塞擁有世界各地讀者,黑塞的作品已不僅僅屬于瑞士或德國,而是屬于全世界的?!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第三只眼睛看諾貝爾文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