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間政治

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東曉  頁數(shù):311  字數(shù):308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傳媒研究新視野叢書·居間政治:中國媒體反腐的社會學考察》作者通過上述略顯龐雜的思考,力圖為讀者編制出中國媒體貪腐新聞報道的整體框架,可想其難度之大。況且,本書涉及的某些敏感問題,在現(xiàn)階段難以深入探究下去。當然,還有探究手段的欠缺,思想深度的不足。例如,貪腐新聞報道框架形成的原因,框架對于報道的限制和報道對框架突破的可能等,仍然需要有理論研究的突破,需要提出新的觀點。希望這些能夠成為作者繼續(xù)研究的著力處,不斷有新的見地補充進來。

作者簡介

  李東曉,浙江大學傳播所碩士、博士,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博士后。2009-2010年度美國富布萊特訪問學者,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研究方向:政治傳播學、媒介文化研究。主持承擔浙江省社科規(guī)劃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國家博士后基金項目各一項。參與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新聞與傳播》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書籍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媒體反腐敗研究綜述及其借鑒意義
第一節(jié) 政治丑聞:美國媒體反腐敗研究的切口
第二節(jié) 政治丑聞的世界圖景及其研究的借鑒意義
第三節(jié) 貪腐新聞:媒體反腐敗研究的中國話語
第二章 我國貪腐新聞報道的整體樣態(tài)及選擇標準
第一節(jié) 貪腐事件向新聞的轉化
第二節(jié) 我國媒體貪腐新聞報道的整體樣態(tài)
第三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報道中的主角選擇
第四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報道中的事件選擇
第三章 我國貪腐新聞報道的消息來源與發(fā)生機制
第一節(jié) 貪腐新聞的消息來源
第二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的消息來源分析
第三節(jié) 消息來源的多樣性與平衡性分析
第四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報道的發(fā)生機制
第四章 我國貪腐新聞報道的媒介框架
第一節(jié) 貪腐事件的媒介框架方式
第二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報道的媒介框架
第五章 我國貪腐新聞的社會生產(chǎn)(上)
第一節(jié) 社會學視野中的貪腐新聞生產(chǎn)
第二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生產(chǎn)的政治場域
第三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生產(chǎn)的經(jīng)濟場域
第四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生產(chǎn)的公民社會環(huán)境
第五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生產(chǎn)的文化環(huán)境
第六章 我國貪腐新聞的社會生產(chǎn)(下)
第一節(jié) 媒介制度對我國貪腐新聞生產(chǎn)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媒介組織對我國貪腐新聞生產(chǎn)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我國貪腐新聞生產(chǎn)內外場域的作用方式
第四節(jié) 貪腐新聞的“中國式”生產(chǎn)與傳播
第七章 網(wǎng)絡時代我國貪腐新聞生產(chǎn)的變革
第一節(jié) 互聯(lián)網(wǎng)帶來的革命
第二節(jié) 互聯(lián)網(wǎng)對我國貪腐新聞生產(chǎn)的影響
第三節(jié) 互聯(lián)網(wǎng)介入貪腐新聞生產(chǎn)的模式
第四節(jié) 網(wǎng)絡反腐的困境及出路
附錄1 數(shù)據(jù)編碼規(guī)則
附錄2 “媒體從業(yè)者貪腐新聞生產(chǎn)”調查問卷
附錄3 媒體從業(yè)者訪談人員名單
中英文人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從表3-2還可以看出,不同報紙之間互相轉載的狀況也非常普遍,占到了總量的三分之一。除發(fā)布新華社的通稿外,同行媒體轉載也是新聞生產(chǎn)中常用的做法。媒體間轉載是指將在其他報紙上看到的具有新聞價值的稿件,重新做題目,充實資料,修改后作為新聞稿刊發(fā)。在新聞源處標注:參考或來自某(些)媒體。媒體間轉載既是競爭的需要也是節(jié)省成本的需要。據(jù)《都市快報》的記者陳家林說:如今很多報團之間都建立了共享平臺,平臺內的報紙可以互相共享稿件資源。當稿件還沒有在本報刊發(fā)之前,記者會將已完成的稿件上傳到共享平臺中,位于其他城市的合作伙伴的記者或者編輯如果看到某篇稿件比較有價值,便可以直接轉用,注明出處即可。這樣可以省去了跨城市調查采寫新聞的成本,也可以增強本報國內新聞報道的豐富性和及時性。在訪談中,《大河報》的副總編貢振國也證實了這樣的說法。如此來看,對于貪腐新聞報道來說,媒體間的相互轉載,尤其是對非本地貪腐官員的報道進行轉載也是較為通行的做法了,畢竟在經(jīng)濟效益這一指揮棒的指揮下,奔赴外地采訪調查所花費之成本是媒體不得不考慮的?! 〗y(tǒng)計中,位列第四的其他稿件來源是指讀者來信、轉載其他媒體的評論,轉載雜志、電視媒體信息或其他行業(yè)報紙的稿件,這部分稿件占6.1%的比例。位列其后的是轉載南方報業(yè)集團旗下《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以及《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這3份報紙的貪腐方面的報道,占到4.7%的比例,位居稿件來源的第五位。之所以把這3份報紙單列,是因為通常認為這3份報紙在輿論監(jiān)督方面一直走得比較靠前,研究假設這些媒體的貪腐報道被轉載的幾率會較高。但從筆者的統(tǒng)計結果看,在815個樣本中,只有38篇稿子是轉載自這3家媒體,總體上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訪談中,有記者提及在本報社的編輯方針中有規(guī)定對轉載這幾家媒體的報道有限制;同時,宣傳部也常有指示,在遇到某些事件時,不允許轉載這幾家媒體的稿件,也許可以作為這幾家媒體稿件轉載率不高的一個原因。其他稿件來源還包括司法、檢察系統(tǒng)的行業(yè)報刊,比如《法制日報》、《檢察日報》、《檢察風云》和《法制周報》。之所以這些行業(yè)性的報紙成為這些都市報的重要新聞稿源,與這些行業(yè)報刊依托于公檢法部門有關。公檢法部門是這些政法類報紙的主管部門,這使得政法類報紙在報道各類腐敗案件時更加有接近權威消息源的資源優(yōu)勢,所揭露的案件細節(jié)往往是其他媒體難以掌握的。但政法類報紙通常也比較謹慎,對某些重大貪腐案件的報道多已結案,往往是以回溯的形式,通過對案件當事人的采訪,還原案件真相,更多的是一種解釋類報道,而非調查性報道。盡管如此,對這些案件的細節(jié)還原仍然具有新聞價值,尤其是一些有分量的官員的貪腐案件,對這些案件的報道常常會成為地方都市類媒體的稿件來源?!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是國內為數(shù)不多的以問題為中心的研究,直面現(xiàn)實,切中時弊,體現(xiàn)了難得的學術勇氣和探索精神?!  叟嗳省 。ㄕ憬髮W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    如何理解西方意義上的“第四權力”在中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解釋框架,既有宏觀的視角,也有微觀的分析?!  獏秋w ?。ㄕ憬髮W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    這是一本優(yōu)秀的有關中國新聞生產(chǎn)及市場化媒體反腐敗作用的著作。李東曉博士利用大型的數(shù)據(jù)細致地分析了中國不同地區(qū)媒體的貪腐新聞報道。此書的出版不僅標志著從社會科學角度研究中國政治丑聞的一個重要進步,也為洞察中國不斷變化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新聞機構之間的復雜關系提供了見解?!  猂obert M.Entman ?。绹鴨讨巍とA盛頓大學傳媒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國內近年來少見的傳播理論與實證分析珠聯(lián)璧合的佳作!本書對西方政治丑聞傳播研究的來龍去脈作了精當?shù)幕厮荩瑢φ纬舐剛鞑サ膰鴥葯C制作了深刻的剖析,加上扎實的深入訪談和嚴謹?shù)膫髅絻热莘治觯诒姸嗟耐愌芯恐歇殬湟粠???吹搅酥袊鴤鞑W研究的希望之光!  ——陳懷林 ?。ò拈T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居間政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值得學習,新聞學專業(yè)的都建議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