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青少年經(jīng)典閱讀短篇小說系列》編委會 主編 頁數(shù):242 字數(shù):218000
前言
被稱為經(jīng)典的作品是人類精神寶庫中最燦爛的部分,是經(jīng)過歲月的磨礪及時間的檢驗而沉淀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凝結(jié)著人類的客智與哲思。在滔滔的歷史長河里,大浪淘沙,能夠留存下來的必然是精華中的精華,是閃閃發(fā)光的黃金。在浩瀚的書海中如何才能找到我們所渴望的精華,那些閃閃發(fā)光的黃金呢?唯一的辦法,我想那就是去閱讀經(jīng)典了! 說起文學經(jīng)典的教育和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會立刻想起我們讀過的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作品——那些童話、詩歌、小說、散文等,會立刻想起我們閱讀時的那種美好的精神享受的過程,那種完全沉浸其中、受著作品的感染,與作品中的人物,或者有時就是與作者一起歡笑、一起悲哭、一起激憤、一起評判。讀過之后,還要長時間地想著,想著……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接受文學經(jīng)典的熏陶感染的過程,接受文學教育的過程。每一部優(yōu)秀的傳世經(jīng)典作品的背后,都站著一位杰出的人,都有一顆高尚的靈魂。經(jīng)常地接受他們的教育,同他們對話,他們對社會、對人生的睿智的思考、對美的不懈的追求,怎么會不點點滴滴地滲透到我們的心靈,滲透到我們的思想和感情里呢!巴金先生說:“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薄捌纷x經(jīng)典似飲清露,鑒賞圣書如含甘飴?!边@些話說得多么恰當,這些感受多么美好??!讓我們展開雙臂、敞開心靈,去和那些高尚的靈魂、不朽的作品去對話、交流吧,一個吸收了優(yōu)秀的多元文化滋養(yǎng)的人,才能做到營養(yǎng)均衡,才能成為精神上最豐富、最健康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有眼光,才能不怕挫折,才能一往無前,因而才有可能走在隊伍的前列。 《青少年經(jīng)典閱讀書系》給了我們一把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會讓我們結(jié)識世界上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作家作品,會讓這個世界的許多秘密在我們面前一覽無余地展開,會讓我們更好地去感悟時間的縱深和歷史的厚重。 來吧!讓我們一起品讀“經(jīng)典”! 蘇立康 國家教育部中小學繼續(xù)教育教材評審專家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
內(nèi)容概要
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那個黑暗年代的產(chǎn)物,它對今天的現(xiàn)代人是否還有意義呢?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們應該看到,時至今日,魯迅雜文仍是我們認識中國人,認識中國社會、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最切實可靠、最生動深刻的文本。
《魯迅雜文精選》收錄了由其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作品。 《魯迅雜文精選》是“青少年經(jīng)典閱讀書系”系列之一。
作者簡介
魯迅(一八八一年-一九三六年):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為豫才。一八九八年離開故鄉(xiāng)考進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后又轉(zhuǎn)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shè)的礦路學堂。1902年初畢業(yè)后被選派赴日留學,先是學醫(yī),后為改變國民精神,棄醫(yī)從文。1909年八月回國。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棒斞浮笔撬痪乓话四臧l(fā)表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敞文集《朝花夕拾》、《野章》.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且介亭雜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調(diào)集》等。
書籍目錄
《熱風》
隨感錄三十八
隨感錄四十
事實勝于雄辯
所謂“國學”
《華蓋集》
青年必讀書
忽然想到(節(jié)選)
戰(zhàn)士和蒼蠅
夏三蟲
十四年的“讀經(jīng)”
這個與那個
我觀北大
《華蓋集續(xù)編》
學界的三魂
談皇帝
無花的薔薇
馬上日記(節(jié)選)
《阿Q正傳》的成因
《墳》
我之節(jié)烈觀
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后怎樣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論“他媽的!”
論睜了眼睛
寫在《墳》后面
《而已集》
略論中國人的臉
憂“天乳”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
小雜感
《三閑集》
無聲的中國
“醉眼”中的朦朧
革命咖啡店
柔石作《二月》小引
流氓的變遷
《二心集》
對于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意見
宣傳與做戲
柔石小傳
中華民國的新“堂吉訶德”們
以腳報國
《偽自由書》
觀斗
逃的辯護
從幽默到正經(jīng)
最藝術(shù)的國家
現(xiàn)代史
中國人的生命圈
文章與題目
《南腔北調(diào)集》
我怎么做起小說來
談金圣嘆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兒童
小品文的危機
謠言世家
《準風月談》
夜頌
二丑藝術(shù)
“吃白相飯”
中國的奇想
“中國文壇的悲觀”
我們怎樣教育兒童的?
《且介亭雜文》
關(guān)于中國的兩三件事
憶劉半農(nóng)君
從孩子的照相說起
說“面子”
《集外集》
愛之神
自嘲
題《彷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從《京報副刊》上知道有一種叫《國魂》的期刊,曾有一篇文章說章士釧固然不好,然而反對章士釗的“學匪”們也應該打倒。我不知道大意是否真如我所記得?但這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因為不過引起我想到一個題目,和那原文是不相干的。意思是,中國舊說,本以為人有三魂六魄,或云七魄;國魂也該這樣。而這三魂之中,似乎一是“官魂”,一是“匪魂”,還有一個是什么呢?也許是“民魂”罷,我不很能夠決定。又因為我的見聞很偏隘,所以未敢悉指中國全社會,只好縮而小之日“學界”。 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漢重孝廉而有埋兒刻木,宋重理學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則”??偠灾耗腔觎`就在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頂著一個皇帝做傀儡,得罪了官就是得罪了皇帝,于是那些人就得了雅號日“匪徒”。學界的打官話是始于去年,凡反對章士釗的都得了“土匪”,“學匪”,“學棍”的稱號,但仍然不知道從誰的口中說出,所以還不外乎一種“流言”。 但這也足見去年學界之糟了,競破天荒的有了學匪。以大點的國事來比罷,太平盛世,是沒有匪的;待到群盜如毛時,看舊史,一定是外戚,宦官,奸臣,小人當國,即使大打一通官話,那結(jié)果也還是“嗚呼哀哉”。當這“嗚呼哀哉”之前,小民便大抵相率而為盜,所以我相信源增先生的話:“表面上看只是些土匪與強盜,其實是農(nóng)民革命軍。”(《國民新報副刊》四三)那么,社會不是改進了么?并不,我雖然也是被謚為“土匪”之一,卻并不想為老前輩們飾非掩過。農(nóng)民是不來奪取政權(quán)的,源增先生又道:“任三五熱心家將皇帝推倒,自己過皇帝癮去?!钡@時候,匪便被稱為帝,除遺老外,文人學者卻都來恭維,又稱反對他的為匪了。 所以中國的國魂里大概總有這兩種魂:官魂和匪魂。這也并非硬要將我輩的魂擠進國魂里去,貪圖與教授名流的魂為伍,只因為事實仿佛是這樣。社會諸色人等,愛看《雙官誥》,也愛看《四杰村》,望偏安巴蜀的劉玄德成功,也愿意打家劫舍的宋公明得法;至少,是受了官的恩惠時候則艷羨官僚,受了官的剝削時候便同情匪類。但這也是人情之常;倘使連這一點反抗心都沒有,豈不就成為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然而國情不同,國魂也就兩樣。記得在日本留學時候,有些同學問我在中國最有大利的買賣是什么,我答道: “造反。”他們便大駭怪。在萬世一系的國度里,那時聽到皇帝可以一腳踢落,就如我們聽說父母可以一棒打殺一般。為一部分士女所心悅誠服的李景林先生,可就深知此意了,要是報紙上所傳非虛。今天的《京報》即載著他對某外交官的談話道:“予預計于舊歷正月間,當能與君在天津晤談;若天津攻擊竟至失敗,則擬俟三四月間卷土重來,若再失敗,則暫投土匪,徐養(yǎng)兵力,以待時機”云。但他所希望的不是做皇帝,那大概是因為中華民國之故罷。
編輯推薦
《青少年經(jīng)典閱讀書系?文學名著系列:魯迅雜文精選》里的雜文,打上了魯迅的人格和個性的鮮明印記,飽含著他深邃獨到的思想和熱烈冷峻的情感。在雜文寫作中,魯迅往往縱意而談,揮灑自如,信手拈來,涉筆成趣,真可謂“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