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 作者:毛培勝 頁數:285 字數:330000
內容概要
毛培勝主編的《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科學與技術(研究生用書)》以牧草和草坪草種子的形成發(fā)育規(guī)律和形態(tài)解剖特點為基礎,重點介紹種子生產加工和貯藏技術?!赌敛菖c草坪草種子科學與技術(研究生用書)》共分八章,其中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形成發(fā)育,第三章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形態(tài)解剖結構。第四章牧草與草坪草種子質量檢測技術,第五章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生產認證技術,第六章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生產技術,第七章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收獲與加工技術,第八章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貯藏技術。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種子的含義
第二節(jié) 牧草與草坪草種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
一、世界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生產的現(xiàn)狀
二、我國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生產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我國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生產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國外種子生產實踐的成功經驗
二、我國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生產當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章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形成與發(fā)育
第一節(jié) 牧草與草坪草的花芽分化
一、禾本科牧草與草坪草的花序分化
二、豆科牧草與草坪草的花序分化
第二節(jié) 牧草與草坪草的開花、傳粉與受精
一、開花
二、傳粉
三、受精
第三節(jié)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發(fā)育過程
一、牧草或草坪草種子發(fā)育的一般模式
二、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發(fā)育的形態(tài)學和生理學
第四節(jié)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形成發(fā)育過程中的物質變化
一、種子貯藏物質的來源
二、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物質運輸途徑與轉化形式
三、種子發(fā)育過程中貯藏物質的合成與積累
第五節(jié)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成熟
一、種子成熟的含義
二、種子的成熟階段
三、種子成熟過程中的脫水作用及生理效應
四、環(huán)境條件對種子成熟的影響
第三章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形態(tài)解剖結構
第一節(jié)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解剖結構
一、種被
二、種胚
三、胚乳
四、各器官的比例
第二節(jié)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形態(tài)特征
一、種子的形態(tài)
二、主要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形態(tài)特征
三、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分類和鑒別方法
第四章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質量檢測技術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草種子質量檢驗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種子質量檢驗的目的意義
第二節(jié) 種子扦樣
一、扦樣的目的
二、扦樣原則
三、種子批的確定
四、扦樣儀器和使用方法
五、扦樣程序
六、扦樣方法
七、分樣
第三節(jié) 凈度分析
一、目的和意義
二、凈度分析各組分定義及劃分
第四節(jié) 其他植物種子數測定
一、目的和意義
二、其他植物種子數測定原則
三、測定程序
四、結果計算與表示
五、結果報告
第五節(jié) 發(fā)芽試驗
一、目的和意義
二、發(fā)芽試驗原則
三、發(fā)芽介質與發(fā)芽床
四、發(fā)芽材料與設備
五、發(fā)芽條件與促進發(fā)芽的處理方法
六、發(fā)芽試驗程序
第六節(jié) 水分測定技術
一、目的和意義
二、水分測定原則
三、水分的定義
四、水分測定方法
第七節(jié) 草種子質量的分級
一、草種子質量分級目的和意義
二、草種子質量分級標準
第五章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生產認證技術
第一節(jié) 種子認證的目的和意義
一、種子認證
二、種子認證的主要目的
三、種子認證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jié) 草種子認證資格及等級
一、種子認證資格
二、認證種子的等級
第三節(jié) 種子認證的標準和要求
一、草種子認證的種子田管理
二、種子收獲加工過程中的管理要求
第四節(jié) 牧草及草坪草種子認證程序
一、申請
二、田間檢查
三、種子收獲和加工時的監(jiān)督檢查
四、種子的室內檢驗
五、貼簽和封緘
六、對照檢驗
第六章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生產技術
第一節(jié) 種子產量組分
一、種子產量組分
二、種子產量的劃分
三、牧草或草坪草潛在種子產量與實際種子產量間的關系
四、提高牧草與草坪草實際種子產量的可能性
第二節(jié) 種子生產的地域性要求
一、牧草或草坪草種子生產對氣候條件的要求
二、種子生產對土地的要求
第三節(jié) 種子生產的田間管理
一、播種
二、施肥
三、灌溉
四、雜草防治
五、病蟲害防治
六、人工輔助授粉
七、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運用
八、種子收獲后的田間管理
第七章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收獲與加工技術
第一節(jié) 種子收獲與加工的特點
一、技術要求高
二、時間性強
三、收獲與加工工藝和設備特殊
四、種子成熟不一致性
五、種子的落粒性
六、種子水分的變化
第二節(jié) 種子的收獲
一、收獲前準備
二、收獲時間
三、收獲時間的確定依據
四、收獲技術
第三節(jié) 種子的加工
一、種子的干燥
二、種子的清選和精選
三、種子處理
第八章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的貯藏技術
第一節(jié) 種子的壽命
一、牧草與草坪草種子壽命的概念及類型
二、影響種子壽命的因素
三、種子貯藏壽命的預測
第二節(jié) 種子的劣變
一、種子劣變的概念
二、種子劣變的原因
三、種子劣變引起的生化、生理以及細胞形態(tài)結構上的變化
四、種子劣變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逆性
五、延緩種子劣變的方法
六、種子劣變的修復
第三節(jié) 種子的貯藏管理
一、種子貯藏的生物學基礎
二、種子的貯藏管理技術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3.草種子質量檢驗和監(jiān)督體系不完善 我國在進行了全國多年生栽培牧草區(qū)劃工作后,各地建立了一批牧草原種和良種繁育基地。先后制定了牧草種子檢驗規(guī)程,豆科、禾本科牧草種子的質量分級標準和生產技術規(guī)程等技術標準,全國建有47個牧草與草坪草種子質量檢驗中心,其中部級檢驗中心5個,省級18個。我國雖然頒布了“種子管理條例”,但長期以來,牧草種子的質量監(jiān)督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技術監(jiān)督部門雖然將牧草種子納入質量監(jiān)督范圍,但工作開展得很少。我國牧草種子質量低劣已是不爭的事實.對牧草種子的抽檢很少,沒有形成經常化和制度化,已經建立的一批省級牧草種子檢測中心.未能開展經常性工作。而有些牧草種子生產者避開檢驗部門的檢驗,生產的種子未經檢驗合格就進入市場。市場上銷售的牧草種子大多未有檢驗部門簽發(fā)的合格證書和合格標簽,包裝不規(guī)范,種子袋不合格,沒有標明品名、數量、產地、凈度、發(fā)芽率等,這樣的劣質種子流人市場,勢必造成不少生產、經營和使用者蒙受損失。 我國草種子生產當中缺乏各具特色、規(guī)?;a的牧草或草坪草品種,而且無法保證品種的基因純度,缺乏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自全國牧草品種審定工作開展以來,我國通過審定登記的優(yōu)良牧草或草坪草品種已有434個。但在審定登記的品種中,多數未能用于生產推廣,在已生產推廣的品種中又大多忽視了原種的生產,導致許多優(yōu)良品種在粗放的生產管理條件下逐漸退化和消失。尚未實行種子生產的認證制度,雖然有關牧草種子生產認證的標準已經頒布實施,但相關法規(guī)和認證機構還未落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草種業(yè)的發(fā)展和國際種子貿易的開展?!?.草種子生產經營混亂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牧草種子的生產由農業(yè)部草原處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調劑,各牧草良種繁育基地以生產的種子償還種子預購定金,但由于市場信息不暢,產銷脫節(jié),種子積壓過多,經濟效益不高,有的種子基地名存實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牧草種子的生產經營出現(xiàn)多渠道?,F(xiàn)在牧草種子的經營者不僅有畜牧、漁業(yè)部門的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也有許多個體戶參與經營,造成市場混亂,管理無序。部分省區(qū)牧草種子經營產銷脫節(jié)現(xiàn)象普遍。另外,一些不法經營者在牧草種子生產中摻假、銷售偽劣種子,坑害種植者使他們蒙受經濟損失,也損害了一些種子生產單位的信譽和經濟利益。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