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作者:樊學勇 編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專業(yè)到位。本書的編寫者是來自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和專家、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對于刑訴法從法源上的把握到法律適用都有深入研究,因此釋義精準到位。
簡明扼要。本書條文釋義通俗易懂、簡明扼要、針對性強,便于理解。
重點突出。本書對于公安機關適用的條文在體例上進行突出標注(書中釋義的內容加黑部分是專門適用公安機關辦案執(zhí)法的),使公安民警通過閱讀本書能很好地結合新刑事訴訟法辦案執(zhí)法。
本書附錄刑事訴訟法修正前后對照表,使讀者對修正前后各條的增加、刪減一目了然,便于加深對新刑訴法的理解。
作者簡介
樊學勇,1961年11月出生,河南省洛陽市人。1983年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6年、1999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分別獲法學碩士、博士學位。本科畢業(yè)后曾在人民法院工作多年?,F(xiàn)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刑事訴訟法學、證據(jù)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專著《犯罪偵查程序與證據(jù)的前沿問題》、主編《犯罪現(xiàn)場證據(jù)的功能及應用:157個案例的闡釋》、《模擬法庭審判講義及案例腳本(刑事卷)》,《模擬法庭審判講義及案例腳本(民事卷)》、《模擬法庭審判講義及案例腳本(行政卷)》、《法學課程實訓教學講義及演練腳本(刑事、民事法庭審判演練卷)》,《刑事法庭模擬審判訓練教學錄像》。曾參與《中國刑事訴訟法教程》(程榮斌主編)、《刑事訴訟法學》(崔敏主編)、《刑事訴訟法學研究》(陳衛(wèi)東主編)等多部教材的編寫工作。已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法學家》、《法商研究》、《當代法學》、《河北法學》、《人民檢察》、《中國律師報》、《檢察日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中國刑事法雜志》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第一編 總 則
第一章 任務和基本原則
第二章 管 轄
第三章 回 避
第四章 辯護與代理
第五章 證據(jù)
第六章 強制措施
第七章 附帶民事訴訟
第八章 期間、送達
第九章 其他規(guī)定
第二編 立案、偵查和提起公訴
第一章 立 案
第二章 偵 查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第二節(jié) 訊問犯罪嫌疑人
第三節(jié) 詢問證人
第四節(jié) 勘驗、檢查
第五節(jié) 搜 查
第六節(jié) 查封、扣押物證、書證
第七節(jié) 鑒 定
第八節(jié) 技術偵查措施
第九節(jié) 通 緝
第十節(jié) 偵查終結
第十一節(jié)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
第三章 提起公訴
第三編審判
第一章 審判組織
第二章 第一審程序
第一節(jié) 公訴案件
第二節(jié) 自訴案件
第三節(jié) 簡易程序
第三章 第二審程序
第四章 死刑復核程序
第五章 審判監(jiān)督程序
第四編 執(zhí)行
第五編 特別程序
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第二章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第四章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yī)療程序
附則
附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前后對照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第一編 總則 第一章 任務和基本原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據(jù)的規(guī)定。這是原刑事訴訟法第1條的內容。 本條的主要內容是講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據(jù)。 1.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宗旨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宗旨,是指國家制定刑事訴訟法律,建立刑事訴訟制度,規(guī)范刑事訴訟程序,進行刑事訴訟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或結果。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宗旨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保障實體法的正確、有效實施是程序法的主要功能。作為實體法,刑法是規(guī)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當處以何種刑罰,都應以刑法為依據(jù)。而在如何準確查明犯罪嫌疑人以及如何保障嫌疑人、犯罪人的基本人權和被害人的合法權益等方面,都需要程序性規(guī)定予以保障。作為程序法,刑事訴訟法在這些方面都進行了明確詳細的規(guī)定,因此刑事訴訟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刑法的正確、有效實施。 二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是本法保證刑法正確實施的具體體現(xiàn),懲罰犯罪和保護人民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共同貫穿于刑事訴訟程序的始終。懲罰犯罪,是指通過本法所調整的刑事訴訟活動,在準確、及時地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對構成犯罪的被告人公正地適用刑法,達到懲罰和控制犯罪、實現(xiàn)國家刑罰權的目的;保護人民,是指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chǎn)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在此,對“人民”應作擴大解釋,將其理解為全體公民及與刑事訴訟相關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因為“人民”本意上是一個政治范疇,是與“敵人”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在外延上不包括嚴重的刑事犯罪分子及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如按照其本意解釋,則在刑事訴訟活動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很可能被排斥于“人民”的范圍之外,外國人和無國籍人也不屬于被保護的范圍,這與保障人權的理念是嚴重背離的,而且也不符合實際情況。因此,在這條基本原則修改之前,應對此處的“人民”作擴大解釋,使之與刑事訴訟法基本理念和司法實際相符合。 三是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革轉型在促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社會矛盾和沖突,治安形勢不容樂觀。殺人、放火、爆炸、投毒、強奸、搶劫、盜竊等各種犯罪活動嚴重危害了我國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干擾了社會主義社會秩序。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是許多部門法的共同目標。與其他部門法相區(qū)別的地方在于,本法所調整的對象是刑事訴訟活動,通過懲罰和控制各種刑事犯罪,來達到保障國家、社會公共安全和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的目的。
編輯推薦
《新刑事訴訟法公安民警適用讀本》內容循序漸進,難易結合。課外知識輕松融入,課余活動讓學生娛樂放松。讓孩子受到良好的美術教育,為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