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作者:申柳華 頁數(shù):49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主要由三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簡述了德國被害人信條學的發(fā)展脈絡和基本內(nèi)容;第二部分對被害人信條學的理論爭議進行批評和反批評的理性思考;第三部分具體檢驗這一原理并試圖在中國的語境中解釋、探討與發(fā)展該理論。
書籍目錄
導 論
一、被害人信條學研究的重要性
二、我國被害人信條學研究的現(xiàn)狀
三、本書的基本研究框架
四、本書的創(chuàng)新之處
五、本書相關的重要概念
第一章 從被害人學到被害人信條學
第一節(jié) 被害人定義
一、被害人的詞源
二、被害人定義的聚訟
三、本書語境中的被害人
第二節(jié) 犯罪被害人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一、被害人學產(chǎn)生以前的被害人學說研究
二、犯罪被害人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被害人學研究領域
一、被害人學的定義
二、被害人學的研究對象
第四節(jié) 德國被害人信條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一、被害人信條學觀點的提出
二、被害人信條學的蓬勃發(fā)展期
三、被害人信條學發(fā)展的成熟期
第二章 被害人信條學概述
第三章 輔助性原則
第四章 最后手段原則
第五章 被害人的保護可能性和需保護性
第六章 被害人自我負責原則
第七章 被害人信條學的思辯
第八章 被害人信條學的具體檢驗領域
第九章 在中國語境中對被害人信條學研究的思考
結(jié)束語
外文譯名對照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德國警察官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三、德國被害人信條學的問題與完善正如德國被害人信條學者所坦言的那樣,被害人信條學理論是一個開放性的、具有彈性立場的理論,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與完善?;诒救嗽诒缓θ诵艞l學研究過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理解,筆者認為,目前德國被害人信條學理論中最急需解決的是判斷標準的明確性問題。盡管被害人的保護可能性、被害人的值得保護性和被害人的需保護性的概念并非被害人信條學者的獨家說法,但是作為被害人信條學者所主張的并將其視為判斷刑事可罰性和刑事需罰性的一個標準,如何建立一個明確的標準參照體系是被害人信條學理論運用的關鍵。目前,被害人信條學理論雖然已在總則中被視為犯罪構(gòu)成要件的一個限制解釋性原則,但具體的運用是通過分則具體個罪的犯罪構(gòu)成要件解釋或具體的刑法問題如正當化事由。目前,被害人信條學者的論述大多還比較抽象和宏觀,構(gòu)建了大致的理論框架和思考的方向,如許內(nèi)曼教授的研究。R.哈賽默對被害人信條學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具體地判斷被害人的保護可能性和被害人的需保護性的標準,但是其明確性仍然不足。這一點R.哈賽默在自己的研究中也多次承認,其理論在標準明確性上的乏力。因為某些標準的明確性是整個刑法理論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期待可能性的判斷標準。筆者認為,具體、明確的判斷標準,將使得被害人信條學的理論具有更強的具體性和可操作性,盡管標準的具體化存在著很大的難度,需要隨著整個刑法理論研究的繼續(xù)推進才可能得到解決,但是我們不能放棄這方面的努力。方法論上現(xiàn)實的道路將隨著被害人信條學理論在更多的刑法個罪犯罪構(gòu)成要件中進行檢驗和刑法制度中進行研究,不斷提出具體的判斷標準,然后通過歸納法,得出一個普遍性的判斷標準,最后進入實踐中進行檢驗與修正。
編輯推薦
《德國刑法被害人信條學研究》是北大刑法博士文叢16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