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學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周農、 張彩鳳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11-08出版)  作者:周農,張彩鳳 編  頁數(shù):386  

內容概要

  《21世紀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法學(本科):法理學(第3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四個面向”的方針,緊密結合我國改革開放、深入進行市場經濟、法制建設、依法治國、法學教育改革等實際,針對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公安高級專門人才的目標,努力編寫能夠反映法理學基本理論和前沿問題的并具有較高水平的法理學教材。本教材力爭系統(tǒng)、完整、準確地闡明法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疇、基本原理、基本知識,注意吸收學界近期研究的前沿學說和理論,并緊密聯(lián)系法制建設和公安執(zhí)法的實際;內容力求精簡,文字力求簡潔,既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又通俗易懂,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

書籍目錄

導論第一編 法的一般原理第一章 法的概念第一節(jié) 法的詞源和詞義第二節(jié) 法的特征第三節(jié) 法的本質第四節(jié) 當代中國法的本質第二章 法的要素第一節(jié) 法律規(guī)則第二節(jié) 法律原則第三節(jié) 法律概念第三章 法的形式與效力第一節(jié) 法的淵源第二節(jié) 法的分類第三節(jié) 法的效力第四章 法律體系第一節(jié) 法律體系釋義第二節(jié) 法律部門及其劃分第三節(ji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第五章 法律關系第一節(jié) 法律關系概述第二節(jié) 法律關系的分類第三節(jié) 法律關系的主體第四節(jié) 法律關系的內容第五節(jié) 法律關系的客體第六節(jié) 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亡第六章 權利和義務第一節(jié) 權利和義務概述第二節(jié) 權利和義務的分類第三節(jié)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第七章 法律行為第一節(jié) 法律行為的概念第二節(jié) 法律行為的結構第三節(jié) 法律行為的分類第八章 法律責任第一節(jié) 法律責任的概念第二節(jié) 法律責任的分類第三節(jié) 法律責任的歸責與免責第二編法的作用與價值第九章 法的作用第一節(jié) 法的作用概述第二節(jié) 法的規(guī)范作用第三節(jié) 法的社會作用第四節(jié) 法的局限性第十章 法的價值第一節(jié) 法的價值概述第二節(jié) 法與正義第三節(jié) 法與秩序第四節(jié) 法與自由第五節(jié) 法與效率第六節(jié) 法與人權第三編法的運行第十一章 法的創(chuàng)制第一節(jié) 法的創(chuàng)制概述第二節(jié) 立法原則第三節(jié) 立法體制第四節(jié) 立法程序第五節(jié) 法典編纂第十二章 法的實施第一節(jié) 守法與違法第二節(jié) 執(zhí)法第三節(jié) 司法第四節(jié) 法律監(jiān)督第十三章 法律解釋與法律推理第一節(jié) 法律解釋第二節(jié) 法律推理第十四章 法律程序第一節(jié) 法律程序概述第二節(jié) 法律程序的內在價值和作用第三節(jié) 正當程序第四節(jié) 訴訟程序第五節(jié) 我國的法律程序建設第十五章 法律職業(yè)第一節(jié) 法律職業(yè)概述第二節(jié) 法律職業(yè)的技能第三節(jié) 法律職業(yè)的倫理第四節(jié) 法律職業(yè)制度第四編法的歷史發(fā)展第十六章 法的起源第一節(jié) 原始社會的社會秩序第二節(jié) 法產生的基本過程第三節(jié) 法產生的形式和規(guī)律第十七章 法的歷史類型第一節(jié) 法的歷史類型概述第二節(jié) 奴隸制法第三節(jié) 封建制法第四節(jié) 資本主義法第五節(jié) 社會主義法第十八章 法系第一節(jié) 法系概述第二節(jié) 兩大法系及其比較第三節(jié) 兩大法系的趨同第十九章 法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法的發(fā)展的一般理論第二節(jié) 法的繼承第三節(jié) 法的移植第四節(jié) 法制改革第五節(jié) 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第二十章 法治國家第一節(jié) 法治與法治國家概述第二節(jié) 法治國家原理第三節(jié)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第五編 法與社會第二十一章法與經濟第一節(jié) 法與經濟的基本理論第二節(jié) 法與經濟基礎第三節(jié) 法與生產力第四節(jié) 法與市場經濟第二十二章 法與政治第一節(jié) 法與政治概述第二節(jié) 法與政策第三節(jié) 法與民主政治第二十三章 法與科技第一節(jié) 法與科技的關系第二節(jié) 科技法在中國的發(fā)展第二十四章 法與其他社會規(guī)范第一節(jié) 法與道德第二節(jié) 法與宗教第二十五章 法與文化第一節(jié) 法與文化的一般關系第二節(jié) 法律文化第三節(jié) 法律意識第二十六章 法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第一節(jié) 和諧與和諧社會概述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第三節(jié) 法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閱讀與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法律規(guī)則往往具備明顯的特征:其一,具有一般性,即法律規(guī)則所要求適用的是一般的事實和一般的人,而不是針對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這是法律規(guī)則與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定的顯著區(qū)別。其二,法律規(guī)則是一種最具剛性的規(guī)則,具有明確指引性和直接的適用性。它通過規(guī)定人們可以作什么、應當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從而為人們的行為提供具體、明確的指引;其所具有的明確的邏輯結構,致使執(zhí)法司法機關可以直接適用以處理各種問題。這是法律規(guī)則區(qū)分于法律原則和法律概念的顯著特征。原則只是法律行為和法律推理的指南,并不明確規(guī)定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并不明確對實際的事實狀態(tài)作出規(guī)定。而法律概念也只是對事實狀態(tài)進行區(qū)分和界定。在此,要特別注意認識法律規(guī)則與法的關系。從宏觀上觀察,人們常常將法界定為行為規(guī)則的總和,例如,法律是由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guī)則的總和,或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guī)則的總和。這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法與法律規(guī)則的關系實際是,法律規(guī)則構成法最基本的單位,某一種類的法律規(guī)則構成具體的法律制度。例如,有關回避的法律規(guī)則構成訴訟法上的回避制度。而若干具體的制度構成某一部門法,諸如回避制度、上訴制度、再審制度、死刑復核制度等構成刑事訴訟部門法,而若干部門法則構成整個法律。然而,從微觀上觀察,法律又不僅僅由法律規(guī)則構成,還由法律原則和法律概念構成,除了法律規(guī)則外,法律原則和法律概念也是法律不可或缺的要素。二、法律規(guī)則的邏輯結構所謂法律規(guī)則的邏輯結構,是指一條完整的法律規(guī)則是由哪些要素或成分構成,以及這些要素和成分是以何種邏輯聯(lián)系結為一個整體。根據近年我國研究的成果,法律規(guī)則的邏輯結構應當由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構成。(一)假定條件假定條件亦稱“條件”、“條件假設”、“假定”,是指法律規(guī)則中有關適用該規(guī)則的條件或情況部分,即法律規(guī)則在什么時間、空間、對什么人適用以及在什么情況下對人的行為有約束力。例如,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父母雙亡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yǎng)的義務。在這一規(guī)則中,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負擔能力,孫子女和外孫子女未成年,孫子女和外孫子女的父母雙亡,是假定部分。我國1979年《刑法》第129條規(guī)定:“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guī),在禁漁區(qū)、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痹谶@一法律規(guī)則中,禁漁區(qū)、禁漁期、禁止使用的捕撈工具,則是假定的條件部分。

編輯推薦

《法理學(第3版)》是21世紀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法學(本科)。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法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價格上漲了,但是印刷的紙張變更差了。
  •   雖然有點兒貴,但是質量不錯,推薦。
  •   嗯嗯,質量與排版都還不錯
  •   不知道為什么成8折了。。之前都是7折左右吧。。但是無所謂啦 書好就比什么都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