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哲理思維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作者:樊崇義  頁數(shù):41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樊崇義教授對自己從事刑事訴訟法研究的回顧和總結(jié)。該書側(cè)重于刑訴法的哲理思維,作者將這種思維廣泛傳播和普及,推動刑訴法研究的發(fā)展。具體包括:從部門法學哲理化到刑事訴訟法哲理研究;訴訟認識論;訴訟價值論;訴訟人本論等內(nèi)容。

作者簡介

樊崇義,男,1940年11月生,河南內(nèi)鄉(xiāng)縣人。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政法學院(現(xiàn)中國政法大學),留校從教至今。現(xiàn)任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該校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有突出貢獻政府津貼。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檢察學會副會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并兼該會偵查行為研究會會長,中國警察學會學術(shù)委員,北京市訴訟法學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曾任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任國家檢察官學院、國家法官學院、國家行政學院、中紀委培訓中心等院校兼職教授。 
  樊崇義教授長期從事法學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講授“刑事訴訟法學”、“證據(jù)法學”、“中國司法制度”和“律師學”等課程。其科研成果豐碩,獨著和合著作品20余部,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多部著作獲教育部、北京市科研獎。代表作有1991年出版的《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綜述與評價》,2001年出版的《刑事訴訟法學實施問題與對策研究》 (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一等獎、教育部二等獎),2003年出版的《訴訟原理》被教育部指定為全國研究生專用教材,2004年出版的《刑事訴訟法修改專題研究報告》(獲北京市社科二等獎),2006年出版的《邁向理性刑事訴訟法學》(獲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2007年出版的《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理性思考》(獲司法部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教材科研成果二等獎),2009年出版的《偵查訊問程序改革實證研究》(獲北京市社科一等獎)。其編著的《刑事訴訟法》、《證據(jù)法學》教材被司法部、教育部命名為高等院校法學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和“十五”國家級教材。其主編的《訴訟法學文庫》,已出版80余本,著力于發(fā)掘青年才俊和推介高水平的訴訟法學研究成果。
  在長期的刑事訴訟法學、證據(jù)法學理論和實務研究中,樊崇義教授提出的許多學術(shù)成果和學術(shù)觀點都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應用,在學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例如,他早在1996年就提出的證明標準上的“法律真實觀”,在2000年提出的“訴訟認識論”和“刑事訴訟法律觀的轉(zhuǎn)型”,2002年提倡的“刑事訴訟人本主義”,還有他倡導的實證研究方法,即偵查訊問中的錄音、錄像和律師在場等三項制度等,在理論界和實務界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shù)價值,而且對司法實務走向科學,走向民主均有指導作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從部門法學哲理化到刑事訴訟法哲理研究 一、對部門法學哲理化的認識和理解 二、《刑事訴訟法學》和《證據(jù)法學》教材的哲理走向 三、刑事訴訟法哲理已經(jīng)成為博士畢業(yè)論文的重要選題 四、課題研究中的刑事訴訟法哲理思維  (一)“刑事訴訟哲理化”主張的提出 ?。ǘ┱n題研究中的刑事訴訟法哲理思維第二章 訴訟認識論 一、訴訟認識論的產(chǎn)生 二、訴訟認識論的界定和內(nèi)涵 ?。ㄒ唬┰V訟認識主體 ?。ǘ┰V訟認識客體 ?。ㄈ┰V訟認識的本質(zhì)屬性  (四)訴訟認識對證據(jù)的自由評價 三、訴訟認識結(jié)果和評判標準 ?。ㄒ唬┦裁词恰翱陀^真實” ?。ǘ┠芊襁_到“客觀真實”  (三)法律真實是刑事訴訟認識的結(jié)果和訴訟證明的任務和要求 四、客觀真實與法律真實 ?。ㄒ唬┛陀^真實和法律真實的含義 ?。ǘ┛陀^真實與法律真實——差異中的一致與一致中的分歧  (三)“法律真實”標準的合理性、正當性第三章 訴訟價值論 一、對法哲學、價值論與訴訟法原理的研究 ?。ㄒ唬┓ㄕ軐W與價值論的關(guān)系問題 ?。ǘ┎块T法哲理化中價值取向  (三)兩種哲學觀中的價值取向 二、對中國刑事訴訟價值變遷的研究  (一)新中國成立之前刑事訴訟價值變遷 ?。ǘ┥鐣髁x刑事訴訟法學的價值變遷 三、對域外刑事訴訟價值論的研究 ?。ㄒ唬┏绦虻乃姆N法律觀之爭 ?。ǘ┱敺沙绦蚋锩∷?、對中國刑事訴訟價值論發(fā)展的研究  (一)學術(shù)界在刑事訴訟價值中的爭議焦點 ?。ǘ敵珜У男淌略V訟價值觀 五、刑事訴訟價值觀的應用 ?。ㄒ唬﹥r值觀在刑事訴訟法律觀的轉(zhuǎn)變中的應用 ?。ǘ﹥r值觀在刑事訴訟法再修改中的應用 ?。ㄈ﹥r值觀在刑事證據(jù)理論與立法中的應用  (四)價值觀在人本主義司法中的應用 ?。ㄎ澹﹥r值觀在偵查訊問“三項制度”中的應用 ?。﹥r值觀在檢察學建設中的應用 ?。ㄆ撸﹥r值觀在刑事和解改革中的應用 ?。ò耍﹥r值觀在量刑程序改革上的應用第四章 訴訟人本論 一、人本主義解讀 二、我國人本主義(或日人文精神)的含義 三、人本主義(或人文精神)與刑事訴訟 四、人性化是刑事訴訟法具有人文精神的前提 ?。ㄒ唬┤诵缘暮x  (二)人性概念的綜合性:需求、知性與德行 五、刑事訴訟法的人性化 ?。ㄒ唬淞⒄敺沙绦蚶砟?,認可與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理需求  (二)合理調(diào)整刑事訴訟結(jié)構(gòu),尊重當事人的合理需求,正視司法人員的人性弱點  (三)建立或完善具體訴訟制度,認可與保障合理的利益需求,盡量減少司法人員人性弱點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六、刑事訴訟法與人權(quán) ?。ㄒ唬┤藱?quán)的含義及其內(nèi)容  (二)刑事訴訟法加強人權(quán)保障的重要性 ?。ㄈ┪覈淌略V訟法人權(quán)保障之不足 ?。ㄋ模┤绾卧谖覈淌略V訟法中加強人權(quán)保障第五章 實證方法論 一、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方法的回顧 ?。ㄒ唬┭芯糠椒ㄒ庾R形態(tài)化:階級分析法的一元化 ?。ǘ﹤€性化研究方法的初步探索:注釋研究方法的普遍化 ?。ㄈ┍容^研究方法的推廣:研究方法多元化努力 二、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范式的擴展——實證研究方法的應用  (一)實證研究方法的語義分析 ?。ǘ┡c相關(guān)概念的比較 ?。ㄈ脤嵶C研究方法推動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方法轉(zhuǎn)型 三、實證研究方法在刑事訴訟法學研究中的具體運用 ?。ㄒ唬┮哉芾碇季S指導實證研究——實現(xiàn)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目的的一個選擇  (二)對實證研究方法的探索從教學開始——模擬法庭教學法 ?。ㄈ嵶C研究方法在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的運用——實證研究的價值與功能的彰顯第六章 訴訟原理研究 一、推進訴訟法學的發(fā)展,必須研究訴訟原理 二、訴訟原理見解 三、訴訟原理與法哲學第七章 檢察制度原理研究 一、研究檢察制度原理的必要性 二、具有中國特色的檢察制度  三、具有中國特色的檢察制度原理  (一)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模式 ?。ǘ?quán)力制衡  (三)公平正義 ?。ㄋ模┕怖妗 。ㄎ澹┓ㄖ平y(tǒng)一  (六)人權(quán)保障 ?。ㄆ撸┱敵绦颉∷?、檢察制度原理與法哲學 五、法律監(jiān)督職能哲理論綱 ?。ㄒ唬┮辉至⒄摗 。ǘα⒖刂普摗 。ㄈ┐嬖跊Q定論 ?。ㄋ模┞殭?quán)二元論第八章 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理性思考 一、理性解讀 二、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理性思考  (一)從以斗爭哲學為指導轉(zhuǎn)向以和諧哲學為指導  (二)從國家本位轉(zhuǎn)向國家、社會與個人本位并重 ?。ㄈ囊辉瘍r值觀轉(zhuǎn)向多元化價值觀 ?。ㄋ模臋?quán)力治人轉(zhuǎn)向權(quán)利保障 ?。ㄎ澹挠凶锿贫ㄞD(zhuǎn)向無罪推定 ?。目诠┍疚晦D(zhuǎn)向物證本位 ?。ㄆ撸目陀^真實轉(zhuǎn)向法律真實 ?。ò耍闹貙嶓w輕程序轉(zhuǎn)向兩者并重最終轉(zhuǎn)向程序本位 ?。ň牛母邏簭闹剞D(zhuǎn)向?qū)拠老酀 。ㄊ膰鴥?nèi)優(yōu)位轉(zhuǎn)向國際優(yōu)位附錄 樊崇義教授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但是,不能以實證研究否定哲理研究,哲理化的研究方法和走向是注釋法學、文本法學邁向理性法學的必然選擇,只有從法理學和哲學原理上,對各個部門法學中的問題作出合理論證,才能使各個部門法學走向理性,才能深刻理解各個部門法學的科學性。因此,筆者認為無論是實證研究的方法,還是哲理化的研究方法,都是各個部門法學研究必須采用的不可缺少的方法。關(guān)于刑事訴訟法學的哲理化研究,筆者主持并帶領學術(shù)團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已經(jīng)出版的《訴訟原理》、《邁向理性刑事訴訟法學》等專著,就是刑事訴訟法學哲理化研究的成果。《訴訟原理》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通用的研究生教材,《邁向理I生刑事訴訟法學》于2008年11月獲得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yōu)秀出版物”提名獎。除此之外,還有12名博士研究生以刑事訴訟法哲學為選題作為研究方向,出版了專著,有的還獲得了各種獎項。例如,鎖正杰博士所著的《刑事程序的法哲學原理》獲得中國法學會中青年專著一等獎,還有吳宏耀博士所著的《訴訟認識論綱》、方金剛博士所著的《案件事實認定論》、李靜博士所著的《證據(jù)裁判原理初論》等,都分別得到不同的表彰,這些哲理研究的成果,對刑事訴訟法學的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二、《刑事訴訟法學》和《證據(jù)法學》教材的哲理走向我國《刑事訴訟法學》教材的編寫工作,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經(jīng)四代。第一代教材稱為《刑事訴訟法教程》,以注釋法律條文的方法進行編著,分總論、證據(jù)論和程序論三部分;第二代教材改稱為《刑事訴訟法學》,在原三論的基礎上,加強了一些學理解釋;第三代教材《刑事訴訟法學》,在第二代的基礎上增加了哲理范疇,即用專章論述刑事訴訟的目的、職能、價值、模式、階段、法律關(guān)系等,在講清刑事訴訟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程序的基礎上,對刑事訴訟法學中的一些基本范疇,專章予以論述。

編輯推薦

《刑事訴訟法哲理思維》是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刑事訴訟法哲理思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該書很有深度,看得出是樊教授的鼎力之作,對刑事訴訟有著獨到而實際的見解。
  •   很好,有助于對刑事訴訟法的學習和理解
  •   學訴訟法的,買開看看,挺高深的
  •   大部分感覺很牽強
  •   好書,價格沒變化,我喜歡。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