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張小媛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10出版) 作者:張小媛 頁數(shù):140
內(nèi)容概要
舞蹈藝術(shù)是以人體的形象、動作和姿態(tài)來傳情達意的,隨著人們物質(zh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孩子進行素質(zhì)教育逐步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幼兒是天生的舞蹈家,從能夠?qū)σ魳樊a(chǎn)生反應開始,他們就表現(xiàn)出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幼兒園的幼兒更能以較優(yōu)美的舞姿抒發(fā)情感,傳遞快樂。我園從事舞蹈教學的宗旨就是“我舞蹈,我快樂!”,《小天鵝藝術(shù)教育叢書:舞蹈》以此為出發(fā)點,將幼兒舞蹈學習中的基本動作、形體組合以游戲的形式展現(xiàn),為幼兒營造一個充滿趣味的舞蹈學習環(huán)境,同時也是將我園近二十年來舞蹈教學的經(jīng)驗及成果做一概括總結(jié)。
作者簡介
張小媛,現(xiàn)任南京軍區(qū)政治部小天鵝幼兒園園長,兼任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會理事。2000—2009年,就職于南京軍區(qū)幼教辦公室,指導軍區(qū)幼教工作。2004年,獲“全軍優(yōu)秀教師”稱號。曾參與編著《21世紀幼兒小小百科)、《幼兒園教學活動大全》、《幼兒園班級管理》等圖書。
書籍目錄
序一(虞永平) 序二(成尚榮) 總論 前言快樂舞蹈 第一章 基本動作 小班 1.老母雞(壓大胯) 2.烤面包(勾繃腳) 3.開火車(伸坐壓前腿) 4.小星星(擴指) 5.小兔采蘑菇(并腳跳) 6.拇指姑娘找朋友(蘭花指) 7.我是粉刷匠(小波浪) 8.熱鍋上的小螞蟻(小碎步) 9.海鷗飛(提、壓腕) 1O.抱娃娃(旁彎腰、前彎腰) 中班 1.我的三明治(單盤壓旁腿) 2.有趣的雙面鏡(攤推手) 3.吊橋和軍艦(橫、豎叉) 4.照鏡子(繞手腕) 5.滑滑梯(斜撐挺腹?。?6.開心小板凳(馬步跳) 7.神奮的小茶壺(雙跪吊腰) 8.美麗的大雁(大雁展翅) 9.小青蛙捉害蟲(蛙跳步) 10.小彈簧(彈腿) 大班 1.小孔雀戲水(坐地壓后腿) 2.愛美的小姑娘(擰腰) 3.小魚游游(腰背肌練習一) 4.吹氣球(提、沉、仰、含) 5.小花籃(腰背肌練習二) 6.小青蟲曬太陽(頭找腳) 7.姐妹花(秧歌十字步) 8.吸鐵石(涮腰) 9.小牛趕蒼蠅(后踢步) 10.你追我趕(蹉步) 第二章 形體組合 小班 1.小竹筍(眼神表情) 2.拍拍樂(節(jié)拍) 3.動物狂歡(步伐) 4.可愛的小貓(腰) 中班 1.可愛的芭比(芭蕾手位) 2.快樂的精靈(節(jié)拍) 3.小馬駒(步伐) 4.帥氣的小騎手(腰) 5.小雞快跑(綜合) 大班 1.小小花木蘭(古典舞姿) 2.美麗的天鵝(腿部控制) 3.小小兵(腿部力度) 4.畫圈圈(腰) 5.小公主(芭蕾舞步) 6.玩具總動員(綜合) 第三章 成品舞蹈 1.陽光綠芽 2.迷彩小英雄 3.學古詩 4.群獅爭雄 5.小小茉莉花 6.童趣 7.楊家將 8.娃娃大鼓 9.小雪花小雪球 1O.小兵學武藝 11.撲流螢 12.少林小子 13.民族聯(lián)舞 14.小天鵝高歌永向前 15.飛翔吧小天鵝 附錄 一、身體基本方位 二、朝向圖示說明 三、舞臺基本方位 四、芭蕾舞的基本腳位、手位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一、動作要領(lǐng) 1.伸腿坐地準備:坐地,雙腿伸直并攏,膝蓋用力,繃腳背;雙臂在身體后側(cè)撐地,指尖向后,后背挺直略向后傾斜。 2.挺腹肌:雙臂伸直雙手撐地,腹部用力將身體抬起,臀部收緊,雙腿伸直并攏夾緊,腳尖點地,整個身體離開地面成斜坡狀。 二、活動準備 請幼兒用建構(gòu)游戲中的木板搭建一個滑滑梯。引導幼兒說出:滑滑梯是架起來的,直直的,不能彎曲,滑滑梯的支架就像我們的胳膊,我們的雙腿就像滑滑梯的梯身,是平平的。滑滑梯的底部就像我們的雙腳,要像釘子一樣釘在地上。 三、組織實施 1.給滑滑梯選材料。 玩法:幼兒伸坐,準備搭建滑滑梯支架(見圖1)。 教師指導用語:要想搭一個穩(wěn)穩(wěn)的滑滑梯,我們先要把支架搭好。你們的胳膊就是支架,要架穩(wěn)了。支架撐在地上,不能隨便移動?;莸奶萆硪闷狡降哪景?,不能是彎曲和松松的,否則,小朋友從上面滑下來就會摔跤的。釘子是尖尖的(直腿坐),不能是軟軟的(繃腳背)。 2.滑滑梯架起來。 玩法:教師扮演建筑工人,幼兒扮演滑滑梯,建筑工人把做好的滑滑梯架起來(見圖2)。 教師指導用語:我選用了最好的木板做了一個滑滑梯,直直的支架(雙臂)、平平的木板(雙腿)、尖尖的釘子(雙腳),現(xiàn)在我把它架起來(幼兒斜撐挺腹肌)。我還要檢查檢查,看看哪個滑滑梯是彎的,那要修一修。 四、活動建議 在此動作的基礎(chǔ)上可以延伸練習手握腳挺腹肌。 6.開心小板凳——馬步跳 一、動作要領(lǐng) 1.雙手叉腰馬步蹲準備:雙手叉腰,上身保持直立,雙腳打開,略比肩寬,下蹲,大腿與膝蓋在一個平面上。 2.馬步跳:保持住馬步蹲的姿態(tài),在一個平面上跳,全身收緊,動作有力,落地干脆,重拍往下。 二、活動準備 為每個幼兒準備一頂“格格帽”(平衡帽)。 “格格帽”的做法:彩色長方形的紙從中剪開,在上面做一些裝飾(如在帽角掛上絲帶)。 三、組織實施 1.小板凳跳、跳、跳。 玩法:幼兒用自己的雙腿做小板凳。 教師指導用語:要把雙腳打開,把小板凳放平,小板凳跳起來時不要一會兒往上,一會兒往下,要保持平平的,用力跳,這樣坐在上面的小朋友就會很舒服,不會因為一會兒上一會兒下而掉下來(見圖)。 2.格格坐在板凳上跳、跳、跳。 玩法:小朋友帶上“格格帽”扮演格格。 教師指導用語:格格要來坐小板凳了,小板凳很高興。那我們更要把小板凳擺平,跳的時候還要保持一個高度,不然格格頭上的帽子會掉下來的。
編輯推薦
《小天鵝藝術(shù)教育叢書:舞蹈》編輯推薦:舞蹈藝術(shù)是以人體的形象、動作和姿態(tài)來傳情達意的,隨著人們物質(zh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孩子進行素質(zhì)教育逐步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幼兒是天生的舞蹈家,從能夠?qū)σ魳樊a(chǎn)生反應開始,他們就表現(xiàn)出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幼兒園的幼兒更能以較優(yōu)美的舞姿抒發(fā)情感,傳遞快樂。我園從事舞蹈教學的宗旨就是“我舞蹈,我快樂!”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