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審美化研究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艾秀梅  頁數(shù):346  
Tag標簽:無  

前言

  公元1998年。21世紀的鐘聲,已經(jīng)在人們的心頭敲響。  踩在新世紀的門坎上,我校領導立足于建設教學科研型的新型一流師范大學的高度,經(jīng)多次研究決定,匯集本校歷史上以及當今知名教授的學術著作,編輯出版《隨園文庫》;選擇頗見功力的青年教學研究人員的力作,編輯出版《青年學者文叢》;資助出版若干本校教師編寫的優(yōu)秀教材。這項舉措,受到了全校廣大師生的歡迎。為保證這三個系列圖書的出版,由學校.和校出版社共同出資,設立了“南京師范大學出版資助金”,成立了以校長為主任委員的“南京師范大學出版資助金管理委員會”,其職能機構為“南京師范大學出版資助金管理辦公室”。同時,還專門成立了由數(shù)十位高水平專家學者組成的《隨園文庫》編輯委員會,以保證《隨園文庫》、《青年學者文叢》這兩套叢書的學術質量。教材資助項目,則直接由出版資助金管理委員會把關。  《隨園文庫》所收學術著作,須是南京師范大學著名教授的代表性作品。南京師范大學的歷史,可上溯至1902年由清末名臣張之洞奏請創(chuàng)辦的“三江師范學堂”。百年滄桑,幾度分合’時序交替,迭經(jīng)變遷,這所學校終成南京乃至全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成為許多名校之宗。各校取其所取,彰其所彰。唯師范主脈,綿延而下,為今南京師范大學所承繼。近百年間,多少學界巨子,講壇精英,舉師范薪火。

內容概要

  《日常生活審美化研究》《隨園文庫》所收學術著作,須是南京師范大學著名教授的代表性作品。南京師范大學的歷史,可上溯至1902年由清末名臣張之洞奏請創(chuàng)辦的“三江師范學堂”。百年滄桑,幾度分合,時序交替,迭經(jīng)變遷,這所學校終成南京乃至全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成為許多名校之宗。各校取其所取,彰其所彰。唯師范主脈,綿延而下,為今南京師范大學所承繼。近百年間,多少學界巨子,講壇精英,舉師范薪火。

作者簡介

  艾秀梅,文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美學與文藝學,在日常生活審美研究方面較有專長,已就該問題在核心以上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并發(fā)表了一部分通俗美學讀物和原創(chuàng)文學作品。

書籍目錄

總序前言風生水起:日常生活審美化爭論導言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發(fā)生背景第一章 德國哲人的先驅性探索第一節(jié) 韋伯:新教倫理與官僚體制打造日常生活的“鐵籠”第二節(jié) 西美爾:貨幣經(jīng)濟與現(xiàn)代生活風格第二章 現(xiàn)象學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第一節(jié) 胡塞爾:回到生活世界第二節(jié) 許茨:日常生活世界是一個主體間際的文化世界第三節(jié) 海德格爾:日常共在的沉淪與拯救第三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第一節(jié) 盧卡契:日常生活是第一性的第二節(jié) 赫勒:把日常生活變成“為我們的存在”第三節(jié) 列菲伏爾:狂歡化與現(xiàn)代社會的日常生活附錄 德塞托:日常生活的游擊策略第四章 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何以可能第一節(jié) 日常生活困境的解決思路——兼及何謂日常生活的審美化第二節(jié) 歷史先鋒派的探索第三節(jié) 大眾文化——后現(xiàn)代時期的審美化策略第五章 中國語境下的日常生活研究第一節(jié) 民國期間的日常生活改革思想第二節(jié)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日常生活的政治化及其研究的淹滯第三節(jié) 當前日常生活研究的中國語境第六章 中國當代文藝領域中的日常生活及其審美化問題第一節(jié) 左翼的先聲,批判日常生活題材第二節(jié) 20世紀50年代到新時期前,漸人絕境第三節(jié) 新時期文學,日常生活作為一個“人口”第四節(jié) 20世紀80年代末,日常生活寫作的勃然興起第五節(jié) 藝術的日常生活化與生活的藝術化第七章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美學效應第一節(jié) 關于藝術范疇的新思維第二節(jié) 美學發(fā)展的新思路結語 日常生活審美化:一個未完成的規(guī)劃附錄 日常生活理論的文本闡釋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起點中文網(wǎng)”、“紅袖添香”、“新浪讀書”、“幻劍書盟”、“天涯社區(qū)”等著名文學網(wǎng)站。近幾年,個人博客的火爆更是催生了無數(shù)文學愛好者在網(wǎng)絡上開發(fā)了各自的創(chuàng)作園地。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后究竟隱藏了多少無名的文學愛好者和參與者,難以估算。我們不能說網(wǎng)絡帶來了文學的革命,但在刺激大眾對文學的參與上,它的確是居功至偉的。除此之外,編輯手機短信是當前人們最熱衷的文字時尚,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在火車、汽車上,到處可以看到埋頭按動字母鍵的人??梢哉f,電子傳媒的發(fā)展不是斬斷了大眾與文學的聯(lián)系,而是將一些新的文學形式開發(fā)出來取代了陳舊的書面文閱讀?! ∥覀冎溃瑐鹘y(tǒng)的文學作品一般是以書面印刷的形式進入流通的,它發(fā)表在報紙、雜志上,或者以書的形式出現(xiàn),它必然要求作者具有較好的文學語言功底,它的發(fā)表、出版也需要經(jīng)過嚴格的書報檢查、審核。因此,在印刷時代,文學必然成為一種只為小部分人所具有的專業(yè)能力。正如羅蘭.巴特所指出的那樣,作者本身也是權威,他同時體現(xiàn)著某種權力。這一局限在網(wǎng)絡文學中得到相當程度的解決。詩人兼評論家沈浩波說:“在紙媒時代,知識分子詩人賴以遮羞的一切,比如評論家的吹捧、官方刊物的發(fā)表、重復出版的虛假繁榮、北大背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日常生活審美化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