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Brian Massumi 頁數:348 譯者:嚴蓓雯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在眾多討論“身體”的當代文化研究著作中,《虛擬的寓言》帶我們從運動與感覺的關聯出發(fā),經過對情感與身體的富有洞見的探索,最終抵達對“自然文化統(tǒng)一連續(xù)體”的創(chuàng)造性的重新認識。這本書充滿了實驗性質,不乏冒險色彩,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創(chuàng)見,也將對文化研究產生長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作者:(加拿大)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 譯者:嚴蓓雯 布來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加拿大政治哲學家、社會理論家。1987年獲美國耶魯大學法國文學博士學位后,又在斯坦福大學讀完博士后。目前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通訊科學系任教。他的研究范圍涉及藝術、建筑、政治理論、文化研究與哲學。主要著作包括:《虛擬的寓言》、《(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癥>讀本:背離德勒茲與瓜塔里》等。馬蘇米也以翻譯法國后結構主義理論而出名,包括利奧塔的《后現代狀況》、德勒茲與瓜塔里的《干高原》等。
書籍目錄
致謝 導論具體即是其不為時 第一章情感的自治 第二章滲透:當身體遭遇形象 第三章從屬的政治經濟和關聯邏輯 第四章理性的進化煉金術:斯迪拉克 第五章論類似物的優(yōu)越性 第六章視覺“整體領域”的混沌 第七章亮度混淆 第八章奇怪的視閾:建筑,生物程序和身體拓撲學 第九章太藍:擴展的經驗主義的色塊 WORKS CITED(所引著作/參考書目)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雙重身份的鏡像結構只需小小調整,就可以被轉換進一個主體問性的結構。在一個日常主體間性的世界里,肯定有許多視覺軸線,但是它們仍然沿著單個路線拉長距離,從而使它們服從于相似和自我相同。這條線本身是看不見的,它是敘述線。在家庭里或工作中,你扮演著自己的分派角色。你闡釋著劇本,形成你應該是那樣的“腦海中的形象”或將之視覺化:父母或孩子、父親或母親、老板或雇員、警察或罪犯,而且,為了那些扮演著與你相對但補足的人物角色,將這種視覺化具體表現出來。對每一個角色而言,都有一個特許的他者,在他們對你的認知中,你認識了自己。你在配角演員的眼中鏡像了自己,他們也在你眼中鏡像了自身。一個相互的差異在成對的視網膜表面間延伸。在它們之間,有著一條敘述線,帶領兩方社會演員穿過一系列規(guī)定閥限。通過參與同一個敘述,你和你的各個鏡像不是彼此不同,而根本上更為相像。你和你鏡像補足物之間的差異是準許運動進入的最小差異。視覺軸線略微傾斜一點角度,那互相自我定義的認知就永遠感覺不到地錯過了。這種角度斷裂產生了足以阻止熔合的一個不平衡。從靜止中得到解救,生活在繼續(xù)。有變化,但只是極小的變化,是傾斜引起的動態(tài)轉向,通常和同一一致。你成長,變老,甚至顛倒了某些角色,也許變成了父母,無論如何,在整個一生都是孩子后,成為一個成年人。但是,不管你年老的身體會如何變形,你頭腦的注意力會如何漸漸渙散,你永遠也不會成長得不再是自己。特定時刻清楚凸顯,就像家庭相冊里的照片那么完美:生日、畢業(yè)、結婚、周年慶、慶祝升職、退休。普通的、年長的、日常的自己,通過一系列生命過程在前進,而這些過程被照相般地保存為靜止的姿態(tài)。在以后呈連續(xù)性的靜態(tài)場景的拍攝中,生命在你面前消逝,這拍攝出自老套的劇本,劇本如此之差,足以有系統(tǒng)地但又適度地留不下什么影響。這是個前進過程,但沒有任何真正的改變,運動一瞥而過。你去到哪里,你就在那里。躲避不了的你。然后你就死了。這就是烏托邦,20世紀50年代的風格。
編輯推薦
《虛擬的寓言》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薦
在眾多討論“身體”的當代文化研究著作中,布來恩·馬蘇米的這本《虛擬的寓言》帶我們從運動與感覺的關聯出發(fā),經過對情感與身體的富有洞見的探索,最終抵達對“自然文化統(tǒng)一連續(xù)體”的創(chuàng)造性的重新認識。這本書充滿了實驗性質,不乏冒險色彩,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創(chuàng)見,也將對文化研究產生長遠的影響。 ——威廉·康奈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馬蘇米此書行云流水,銳利清晰,但談的都是大問題。 ——墨美姬,《太早又太晚:流行文化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