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西漢后期的文學和儒學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曾祥旭  頁數(shù):301  
Tag標簽:無  

前言

  南陽師范學院漢文化研究中心要推出一套“漢文化研究叢書”,鄭先興同志請我作序,我非常高興。因為,作為專門從事秦漢史研究的學者,最高興的就是看到新人新著的涌現(xiàn);而且,這一套叢書的作者,大多是我的學生,或者是多年來一直跟隨我學習研究秦漢史的教師;更何況,這套叢書的三審都是由我來進行的。我想談以下三個問題?! 〉谝唬P于漢文化研究的學科性質?! ∪绻褲h文化研究作為學科來看,大概有兩個層面的含義。從一個層面來說,漢文化研究屬于斷代史,即屬于漢史的研究范疇。漢代是中國統(tǒng)一集權制國家形成后,出現(xiàn)的第一個文化高峰。漢代人所創(chuàng)造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學等方面的成就,可謂博大精深,永遠是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史研究中的重點問題。但漢文化研究也有地域廣狹的區(qū)分,有南陽漢文化、河南漢文化、中國漢文化,當然也有江蘇漢文化、四川漢文化等等。本書的重點是研究南陽漢文化、河南漢文化。

內容概要

  《論西漢后期的文學和儒學》包括:論漢代的樂府制度和哀帝罷樂、論西漢后期的辭賦創(chuàng)作、論漢代的小說觀念和西漢后期的小說等?!墩撐鳚h后期的文學和儒學》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第一章 論漢代的樂府制度和哀帝罷樂第一節(jié) 樂府的設立和經學依據第二節(jié) 王朝采詩與“觀風俗第三節(jié) “代趙之謳、秦楚之風”辯一、代趙之謳(鼓吹曲)二、秦聲三、楚歌第四節(jié) 西漢雅樂活動一、河間獻王劉德所集古代雅樂二、西漢自制的雅樂第五節(jié) 雅俗矛盾和西漢的罷樂工作第二章 論西漢后期的辭賦創(chuàng)作第一節(jié) 《楚辭》系列作品一、“楚辭”的含義和《楚辭》成書臆測二、《史》、《漢》言買臣誦讀楚辭而非某一個單篇三、劉向《九嘆》的作年四、《楚辭》的兩種表達方式五、《楚辭·九嘆》的屈原情結六、揚雄《反離騷》對屈原責難下的人生價值思考第二節(jié) 向、歆父子的辭賦創(chuàng)作第三節(jié) 揚雄的辭賦創(chuàng)作一、西漢元成之世圍繞甘泉祭祀問題的爭論二、《甘泉賦》和《河東賦》三、《羽獵賦》和《長楊賦》四、設論體散文的新發(fā)展——《解難》、《解嘲》五、揚雄的其他雜賦第四節(jié) 西漢后期的其他賦作第三章 論漢代的小說觀念和西漢后期的小說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的小說觀念與形態(tài)第二節(jié) 小說的故事性——“說”的展開第三節(jié) 西漢中后期以來的志怪第四節(jié) 西漢后期兩個俗故事演變一、西王母故事二、東方朔故事第四章 論西漢后期的奏疏第一節(jié) 奏疏的來源和風格特點第二節(jié) 西漢奏疏和時代風氣、審美思潮的呼應第三節(jié) 西漢后期災異奏疏和作用一、災異奏疏的產生二、災異奏疏的內容特點和意義第四節(jié) 元、成時期的奏疏第五節(jié) 哀、平時期的奏疏第五章 論《列女傳》、《新序》、《說苑》第一節(jié) 《列女傳》、《新序》、《說苑》的寫作背景第二節(jié) 《列女傳》論略一、漢代宮中婦女的出身、家庭地位和《列女傳》成書原因二、《列女傳》的“頌”、“圖”和思想內容三、《列女傳》的影響第三節(jié) 《新序》的編輯特色和主要內容一、《新序》的編輯特色和原則二、《新序·雜事》思想論略第四節(jié) 《說苑》思想論略一、《說苑》成書和內在邏輯體系二、《君道》的特點和思想意義三、《說苑》以儒家統(tǒng)理各家的思想特色四、尊賢問題第五節(jié) 《說苑》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一、史料價值二、文學價值第六章 論西漢后期的文學批評第一節(jié) 賦之名謂第二節(jié) 所謂辭賦家第三節(jié) 劉向《序錄》的文學批評方法第四節(jié) 目錄學家文學批評意識的間接表達第五節(jié) 揚雄的文學批評附錄:《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之“賦”說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楚也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楚地歌舞十分發(fā)達,這在屈原和宋玉作品中已有充分的體現(xiàn),在后人的記載以及許多年來出土的楚地文物上也可得到充分印證。在漢武帝即位之前的六十多年問,楚地歌詩是朝廷和民間很盛行的樂種。漢武帝即位之后,大一統(tǒng)的漢文化居于主流,這時以皇家樂舞《郊祀歌》和鼓吹樂為主,楚歌的元素實際已經融合在大漢文化之中,而在某些諸侯王那里,楚歌還是他們喜歡的詩歌樣式?! ‖F(xiàn)存的楚歌大多數(shù)都產生于西漢,如項羽的《垓下歌》,劉邦的《大風歌》、《鴻鵠歌》,趙王劉友的《幽歌》,高祖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都產生于漢初。漢武帝時有他本人的《秋風辭》、《瓠子歌》,劉細君的《悲愁歌》,李陵的《悲歌》,燕王劉旦的《歸空城歌》,華容夫人的《發(fā)紛紛歌》,廣陵厲王劉胥的《欲久生歌》以及廣川惠王劉去的《背尊章歌》與《愁莫愁歌》(廣川惠王劉去是漢武帝之兄劉越的孫子,劉越死后,劉去也是漢武帝下詔讓他繼承王位的,其時代去漢武帝亦未遠)。此后,只有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宏的《招商歌》和漢少帝劉辯與其妃子的兩首楚歌。上述楚歌,除了項羽的《垓下歌》與李陵的《悲歌》之外,其余都是漢朝帝王與皇室成員所作。可見,楚歌的興盛主要在漢初到漢武帝這段時間,而且主要流行于漢朝宮廷當中。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論西漢后期的文學和儒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