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會平 頁數(shù):251
內容概要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轉化研究》以知識轉化的不同研究視角、可視化技術的各種應用實踐為基礎,以知識轉化全過程為出發(fā)點,以實踐需要為導向,按照“從理論分析到應用推進再到案例研究”的思路,從理論與應用兩個角度研究如何將可視化技術應用于知識轉化的實現(xiàn),促進知識創(chuàng)新?! 痘诳梢暬夹g的知識轉化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提出了“可視化技術通過豐富知識的表示方式支撐知識活動的完成進而改善知識轉化的效果”的觀點;(2)構建了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轉化理論框架和應用模型;(3)區(qū)分了可視化技術在知識轉化中的兩種不同作用機理;(4)從系統(tǒng)觀點出發(fā),構建了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轉化保障機制;(5)設計并開發(fā)了原型系統(tǒng)VisDLKC,提出了利用可視化技術實現(xiàn)數(shù)字圖書館知識轉化的思路。
作者簡介
張會平,男,1982年生,河南扶溝人。2008年被武漢大學授予“管理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包括知識可視化、知識管理、網絡信息資源分析與評價及政府信息資源開發(fā)與利用?! ∫寻l(fā)表學術論文36篇,其中24篇被CSSCI收錄.10篇被ISTP收錄,2篇被中國人民大學資料中心“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輯全文轉載;主編教材1部,合編教材2部,合寫專著1部。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可視化技術在知識轉化中的作用測度研究”,以及其他縱向、橫向項目3項:正在主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項,以及其他縱向、橫向項目6項。
書籍目錄
緒論0.1 選題背景及意義O.l.l 知識轉化是知識管理的核心內容0.1.2 可視化技術應用實踐的不斷推進0.1.3 可視化技術在知識轉化中的定位0.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其分析0.2.1 國內外關于知識轉化的研究現(xiàn)狀0.2.2 國內外關于可視化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0.2.3 國內外關于可視化技術與知識轉化研究存在的不足0.3 本書研究內容與方法0.3.1 本書研究內容0.3.2 本書研究方法第一章 知識轉化與可視化技術基本問題1.1 知識--知識轉化的起點和終點1.1.1 知識的概念1,1.2 數(shù)據(jù)、信息與知識1.1.3 知識的特性1.1.4 認識論上的知識1.1.5 存在論上的知識1.2 知識轉化的五類研究視角1.2.1 知識屬性視角下的知識轉化1.2.2 知識主體視角下的知識轉化1.2.3 轉化環(huán)境視角下的知識轉化1.2.4 知識活動視角下的知識轉化1.2.5 支撐技術視角下的知識轉化1.3 信息可視化與知識可視化1.3.1.以增強人類認知為目標的信息.可視化1.3.2 以促進知識傳播為目標的知識可視化1.3.3 信息可視化與知識可視化的比較分析1.3.4 信息可視化與知識可視化的發(fā)展方向1.4 可視化技術在知識轉化中的應用1.4.1 專家系統(tǒng)中可視化技術應用1.4.2 群體決策中可視化技術應用1.4.3 知識門戶中可視化技術應用1.4.4 知識學習中可視化技術應用第二章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轉化理論框架2.1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轉化理論基礎2.1.1 資源型學習理論2.1.2 多媒體學習理論2.1.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2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轉化框架構建2.2.1 目標層:以知識創(chuàng)新為最終目標2.2.2 知識屬性層:知識轉化的模式2.2.3 知識活動層:依賴的知識活動2.2.4 可視化技術層:圖形表示知識2.2.5 知識源層:不同來源中的知識2.3 可視化技術支撐知識活動完成的策略2.3.1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提取策略2.3.2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融合策略……第三章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轉化應用模型第四章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轉化保障機制第五章 基于可視化技術的知識轉化案例研究第六章 結束語
章節(jié)摘錄
在圖2-6中,“概念圖”、“概念標識”、“連接詞”、“等級結構”、“語境依賴的”等是概念;“概念圖”、“語境依賴的”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構成命題“概念圖是語境依賴的”。“感知規(guī)則”與其下位概念“事件”、“對象”,以及“事件”、“對象”的下位概念構成等級結構?!案兄?guī)則”與“語境依賴”之間的關系“其感知是”跨越不同的分支,形成“交叉關系”。因此,除交叉關系外,整個概念圖是一個樹形結構。概念圖不僅描述知識的內容,也給出了知識的結構。內容是概念和關系的內涵,體現(xiàn)人們正確理解知識的能力;而結構是連接關系、等級結構、交叉關系構成的語義網絡,體現(xiàn)人們組織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2)認知地圖認知地圖是表示人類智力模式的一種可視化技術,將各種想法(Ideas)作為節(jié)點,并將它們聯(lián)系起來形成圖形,是一個由節(jié)點組織的有向圖(Eden,2004)。認知地圖強調提取和表示人腦中各種想法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因果關系,將反映想法之間的因果關系的一類圖稱為因果圖。由于認知地圖中的關系居多反映的是因果關系,因此常常將認知地圖等同于因果圖。 ?。?)語義網絡語義網絡(SemanticNetworks)是由節(jié)點和連線組成的網絡,有連接詞但不嚴格限制在層次結構上(Fisher,2001)。語義網絡是用于表示知識和建立認知模型的一種帶標號的有向圖。在語義網絡中,帶標號的節(jié)點表示思考對象--具體事物、抽象概念、狀態(tài)和局勢等;帶標號的有向弧則表示節(jié)點所代表對象間的關系。語義網絡中每一條有向弧及其連接的兩個節(jié)點在表達力上相當于一個二元謂詞公式?!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