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清風執(zhí)政史鑒

出版社:蘇辦平 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 (2011-03出版)  作者:蘇辦平  

書籍目錄

序/馮興振 古代廉政文化的辯證思考/1 漢代政治制度 漢代皇帝制度/9 西漢三公的設置及其職權/9 兩漢時期的尚書、侍中、中書/9 兩漢的察舉制/10 漢代察舉取士制度/10 兩漢的郡縣制度/18 西漢官制概述/18 東漢官制概述/20 西漢官制簡表/21 東漢官制簡表/23 漢代官吏“久任”制的歷史啟迪/25 漢代廉政思想 漢高祖劉邦“與民休息”和黃老之學治天下/31 賈誼的民本思想/32 董仲舒的任賢、德治主張/34 王充的廉政思想/36 王符的廉政思想/38 曹操的廉政思想/41 諸葛亮的廉政思想/44 諸葛亮開申報家庭財產先河/48 劉備、孫權的用人思想/50 從漢代酷吏到當前廉政文化建設/54 漢代監(jiān)察制度 秦代的監(jiān)察系統(tǒng)/58 御史大夫的職權/58 漢朝的監(jiān)察制度/60 專設監(jiān)察官的職權/65 三國時期魏、吳校事的設立/70 君權制約/73 漢初的君權制約/76 董仲舒的天變?yōu)漠愓f/79 司馬遷的君權制約思想/86 漢代監(jiān)察措施 漢代的御史糾彈、監(jiān)察制/111 漢代官吏的“試守”制/111 漢代的上計考績制/111 漢代對選拔官吏的廉政監(jiān)督/112 漢代地方官的巡回制/112 漢代的多級監(jiān)察制/113 漢代中央御史、郡刺史和縣督郵相結合的三級行政監(jiān)察網/113 漢代的“十金法”/115 漢代對受賄罪的懲治/115 漢代嚴懲經濟情報泄密罪/116 漢文帝規(guī)定吃請也要罷官/116 司馬遷“奉法循理”/116 漢武帝定律/117 光武帝改革行政體制/117 魏晉時期官吏選拔中的考試制度/119 魏晉時期的“風聞奏事”/119 曹魏的“唯才是舉”政策/119 曹魏的“六條察吏”/120 曹魏的《都官考課七十二法》/120 中國古代的巡視制度/120 勤政安邦與以民為本 漢高祖劉邦“和親”之策/127 賈誼《陳政事疏》/128 董仲舒“與民休息、寬以為民”/130 晁錯論貴粟重民/130 劉向論為政之道/132 從劉安“公正無私”說起/134 漢文帝:躬率節(jié)儉治安寧/136 漢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136 漢光武帝劉秀以屈求伸、以智取勝/138 張堪以民為本/140 劉寵一錢/141 蘇章二天/142 宇文邕“修富民之政”/142 選賢任能與從政修養(yǎng) 漢高祖劉邦用人之道/147 漢武帝求賢任能/148 …… 肅貪反腐倡清風 漢代法制故事 漢代直諫諍臣 清廉格言 對聯(lián) 詩詞 附 錄 后記/292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總觀兩漢之世,察舉制度在大部分時間內起著積極的作用,造成人才輩出、功業(yè)興盛的局面,對我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發(fā)展和繁榮有積極的貢獻。漢代所以能在我國歷史上成為一個強盛的封建王朝,甚至在當時還無愧于舉世聞名的文明大國,也與察舉得人密切相關。察舉制度成功之處在于: 第一,對人才高度重視。漢代總結前人的歷史經驗,認為治國安邦,要在得人。漢高祖劉邦明確提出周文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漢武帝更是求賢若渴。在漢代,凡是深謀遠慮、勵精圖治的皇帝都重視人才、尊重人才。有了重視、尊重人才的基本觀念,才能有積極取賢的行動和制定較合理的選賢措施和制度。 第二,適時地改變人才觀念,更新人才的質量標準。秦和漢初用人,主要看軍功和資敘。隨著形勢的變化,逐步由奪取統(tǒng)治地位轉入鞏固統(tǒng)治秩序,展開政權建設,復興經濟和發(fā)展文化教育。漢代統(tǒng)治者適時地改變了人才觀念,更新了選用統(tǒng)治人才的標準,由重點選用軍功和文法吏,改為以選用疏于進取,精于守成的儒生為主,由循資擢升改為破格進用,由重武功改為重德行道藝。廣開才路,不拘一格,唯視品學才績,是漢代盛世察舉制度的主要經驗。 第三,建立嚴格的察舉法規(guī),以保證察舉制度的正常實施。有了明確的認識和基本的指導方針,還必須有嚴密的法規(guī)作保證,才能使察舉收到實效。無章可循、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即使是正確的認識和指導方針也會落空,這是漢代察舉制度執(zhí)行過程中所提供的又一條寶貴經驗。漢代察舉制度自建立時起,就十分注意察舉法規(guī)的制定,并善于在實行過程中根據情況變化和出現的新問題,遇到的新矛盾隨時修正、補充、調整,使之更加完備和比較合宜,如:建立嚴格獎懲賞罰的察舉責任制,既注意察舉不實,又注意避免造成有才不舉的偏向。對于確實精勵向進者,即使發(fā)現所舉不實,也要分清情況和性質,不以小疵妨大才,同時還規(guī)定了察舉得人者受獎的制度,保護和鼓勵薦舉者的積極性。又如:明確規(guī)定了察舉的科目、條件、標準、期限、人數、年齡等。察舉科目既有常設性的,又有臨時特定的,力求規(guī)范化,又有一定的靈活性。再如:堅持以察舉、薦舉為基本方式,但也不忽視或放棄其他方式,多途取人,不拘于一途。西漢時期確有不少違背選令而被削官免職,坐罪服刑者,也有因察舉得人而受獎晉職者。即使在東漢時期,弊偽叢生,仍有頂風冒險,忠于選令的清官。

編輯推薦

《大漢清風:執(zhí)政史鑒》由蘇為平主編。兩漢三國四百多年的歷史,英雄輩出、豪俊如云,他們有的主張以民為本,寬以民力;有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有的鞠躬盡癢,死而后已;有的夙興夜寐,廉潔從政;有的潔身拒賄,慎獨自律等,足以彪炳千秋,值得后世敬仰和學習借鑒。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