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奧林匹亞神廟吹來-科普樂園

出版社:王海娜 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2-10出版)  

內(nèi)容概要

風從奧林匹亞神廟吹來,ISBN:9787564511081,作者:王海娜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體育的概述  “體育”的來源  體育的概念  民間體育  綠色體育第二章  古代體育  古代蹴鞠運動  古代角力運動  舞龍舞獅運動  古代射箭運動  古代田徑運動  古代水上運動  古代冰雪運動  古代駕馭運動  古代武術(shù)運動第三章  現(xiàn)代田徑  短、中、長跑  跨欄跑  接力跑  馬拉松  跳高  跳遠  鉛球與鐵餅  標槍  五項全能第四童大小球類  足球  籃球  乒乓球  羽毛球  網(wǎng)球  排球  手球  曲棍球  棒球  壘球  高爾夫球  保齡球第五章  體操  藝術(shù)體操  跳馬和鞍馬  杠上運動  吊環(huán)  平衡木  蹦床第六章  水上運動  游泳  花樣游泳  跳水  水球  皮劃艇  帆船  賽艇第七章  冰雪運動  滑冰  冰壺  冰球  速度滑雪  自由式滑雪  單板滑雪  跳臺滑雪  越野滑雪  雪橇第八章  其他項目  勇者的運動——攀巖  典雅的運動——圍棋

章節(jié)摘錄

古代蹴鞠運動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筑球”“踢圓”等,“蹴”即用腳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    蹴鞠比賽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有球門的蹴鞠比賽又可分為雙球門的直接競賽和單球門的間接比賽。雙球門的直接競賽:進行直接對抗比賽時,設(shè)鞠城即球場,周圍有短墻,比賽雙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門;場上隊員各12名,雙方進行身體直接接觸的對抗,就像打仗一樣,踢鞠人對方球門多者勝。在專門的競賽場地——鞠城,球門兩廂對應,兩邊隊員相對進攻,進球為勝。由雙球門競賽演變而來的單球門間接比賽主要用于為朝廷宴樂和外交禮儀競賽表演。進行間接對抗比賽時中間隔著球門,球門中間有兩尺多的“風流眼”,雙方各在一側(cè),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能使之穿過“風流眼”多者勝。無球門的散踢方式稱作白打,歷時最久,開展得最為廣泛,有1人到10人場戶等多種形式。白打則主要是比賽花樣和技巧,亦稱比賽“解數(shù)”,每一套解數(shù)都有多種踢球動作,如拐、躡、搭、蹬、捻等,古人還給一些動作取了名字,如轉(zhuǎn)乾坤、燕歸巢、斜插花、風擺荷、佛頂珠、旱地拾魚、金佛推磨、雙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蹴鞠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由于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文治”而輕“武功”的影響,人們推崇謙謙君子的溫文爾雅,鄙薄孔武之士的爭強好勝。蹴鞠由對抗性比賽逐步演變?yōu)楸硌菪愿偧肌?   《史記》和《戰(zhàn)國策》記載都表明,在當時的齊國故都臨淄,蹴鞠已發(fā)展成一種成熟的游樂方式,而且在民間廣為盛行,已發(fā)展成一種民間盛行的體育和娛樂活動項目。秦統(tǒng)一六國后,蹴鞠運動一度沉寂。西漢建立后,又復興盛。    漢朝人把蹴鞠視為“治國習武”之道,不僅在軍隊中廣泛展開,而且在宮廷貴族中普遍流行。由于蹴鞠運動的興盛,漢代還出現(xiàn)了研究這項運動的專著,漢代曾有人寫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yè)書籍,也是世界E的第一部體育專業(yè)書籍。    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足球制作技術(shù)也有所改進。唐代在制球工藝上有兩大改進:一是把用兩片皮合成的球殼改為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的球殼,球的形狀更圓了;二是把球殼內(nèi)塞毛發(fā)改為放一個動物尿泡,成為充氣的球,這在世界足球史上也是一個標志性進步。據(jù)世界體育史記載,英國發(fā)明吹氣的球是在11世紀,比我國唐代晚了三四百年時間。    古代角力運動    角力,是古代體育活動項目之一,即徒手相搏,較量武力,它是一項技術(shù)和藝術(shù)相結(jié)合的運動,競技時不僅需要靈敏的反應,合理動用身體各部分肌肉的力量,而且還要注意動作的優(yōu)美和利落,要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角力運動雖在很早的時候就為人們所喜愛,但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始之初,它并不是正式的比賽項目之一。直到公元前708年的第18屆古代奧運會上才被列為正式競賽項目。競賽時,競技者一對對地分開,雙方可用腿足勾絆進攻,也可抓握對手身體的各部分,或以頭撞擊對手的頭部,但嚴禁使用拳擊動作。此情形好似現(xiàn)代的自由式摔跤。當時規(guī)則規(guī)定,競技者只有使對方的雙臂和背脊的其中一部分著地3次,才算獲勝。從這點看,此種角斗的形式又酷似現(xiàn)代的古典式摔跤。    當時,輸了的人即被淘汰,然后每對的優(yōu)勝者再相互角逐,直至決出優(yōu)勝者。如果參加角力的競技者的人數(shù)是單數(shù),那最后一個沒有對手的運動員(古希臘人稱之為“艾菲德爾”)可以直接參加決賽,這是一個被人們輕視的幸運者。希臘人對第一次沒有對手的單數(shù)運動員的勝利并不怎樣欣賞。    在古希臘,角力是一項深受人們重視并且最為普及的競賽活動。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角力比賽上,由于競技不按體重分級別,而只有一項無差別的比賽,因此高水平的運動員往往都是一些身高體壯的大力士。古代奧運會的角力比賽,是今天摔跤運動的先驅(qū),今天的摔跤運動是從角力發(fā)展演變而來。    P17-20

編輯推薦

《科普樂園》通過兩個小主人公妙趣橫生的提問和博士爺爺機智巧妙的解答,使得抽象生澀的科學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叢書故事設(shè)計精巧,內(nèi)容豐富多彩,語言通俗易懂,有利于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提高科學素養(yǎng)。王海娜編著的《風從奧林匹亞神廟吹來》就是《科普樂園》系列叢書之一,內(nèi)容涉及體育運動發(fā)展的歷史、體育器材及場地設(shè)置、體育基礎(chǔ)知識、訓練注意事項、各運動項目的最新規(guī)則以及國標、國內(nèi)影響較大的體育賽事等方方面面的體育知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