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論稿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作者:暴希明  頁數:248  

內容概要

漢字是世界上壽命最長、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文字。作為東方的表意文字,它和西方的表音文字不同。漢字不僅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文化信息,發(fā)揮著語言交際以外的文化功能,進而形成了絢爛輝煌的漢字文化景觀。本書主要揭示了部分漢字本身所蘊含的文化信息。全書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從六書和異體字的角度分析每類漢字所蘊含的文化信息,第二到第六部分分別從姓氏、名字、避諱、謚號、廟號、年號、婚嫁產育等方面論述了一些和這類漢字相關的文化現象。各部分之間雖有一定聯系,但又相對獨立成篇。附錄收錄了作者近幾年來發(fā)表在各類雜志上的部分論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漢字的文化蘊涵 一 從六書看漢字的文化蘊涵 二 異體字的文化蘊涵第二章 漢字與漢民族的姓氏文化 一 從甲骨文“姓”、“氏”二字的構形看姓、氏的起源 二 姓氏的來源方式 三 姓氏的作用及使用時的特點 四 姓氏的合流 五 姓氏與門第 六  改姓 七 姓氏用字的拆裝組合第三章 漢字與漢民族的名字文化  一 名、字的區(qū)別及其在使用上的特點 二 名與字在意義上的聯系 三 名字的文化信息價值及其利用第四章 漢字與古代的避諱習俗 一  中國古代避諱習俗的演進 二 避諱的范圍 三 避諱的方式 四 避諱的危害及其利用第五章 漢字與謚號、廟號、年號 一 謚號 二 廟號 三 漢字與年號第六章 漢字與婚姻生殖 一 從漢字看古代婚姻形態(tài) 二 從漢字看古代的生殖崇拜附錄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漢字的文化蘊涵  二 異體字的文化蘊涵  異體字,又叫重文、或體、俗字等,通常是指音義相同而形體不同的一組字。它是漢字的一種特有現象。從共時角度看,漢字中的異體字也許并不太多,但從歷時的角度看,異體字的數量卻相當驚人。王繼洪先生曾對《漢語大字典》所收漢字做過一個統(tǒng)計,《漢語大字典》共收字56000個左右,異體字大約有25000個左右,占所收漢字總量的40%左右。劉又辛先生則認為更多,他在《漢語漢字答問》一書中說:“在六萬左右的漢字字庫中,至少有三萬多異體字。”這么多異體字的存在,勢必造成其使用與傳播上的訛誤和混亂,以及增加識認上的困難。因此,整理、限制乃至消滅異體字,是規(guī)范漢字的一項重要工作。但是,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異體字在給使用、識認和傳播帶來累贅的同時,也給漢字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資參證的重要鏡像。因為從本質上說,異體字現象乃是同一字義與不同字形發(fā)生聯系的現象。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漢字文化論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一本很不錯的文化與文字的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