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體育的哲學探究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作者:布特  頁數(shù):158  字數(shù):172000  

內容概要

  體育如何發(fā)展?體育向何處去?這是關系到體育發(fā)展命運的問題。《和諧體育的哲學探究:現(xiàn)代體能的文化哲學批判與構建》運用文獻研究法、批判性研究等方法,從文化哲學的維度,深度審視和批判了現(xiàn)代體育的弊端,追問了體育遠離本原的原因,認真探討了體育與人之間的本原問題,深刻論述了和諧體育理論體系的建構問題。
  《和諧體育的哲學探究:現(xiàn)代體能的文化哲學批判與構建》主要觀點認為:
  1.現(xiàn)代體育極端科技?帶來了體育主體地位的缺失、人身體健康的損害、公平競爭的破壞、興奮劑的泛濫等問題。這是技術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分離造成的。通過弘揚綠色人文精神,走出體育科技極端化困境;體育道德失范就是精神層面的某種危機,比如唯金牌至上、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主體欲望的膨脹等等,我們要重塑體育道德,就必須整合體育評價方式,更多關注人文精神;由于體育制度缺失,體育運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制度烏托邦、制度異化、制度悖論等現(xiàn)象。
  2.生物人類學家格倫認為人是“未完成”、“未確定”的生物。人要通過身體活動解釋自己、發(fā)展自己。文化?類學家蘭德曼認為人是文化的存在。所以,體育既是人的生物本性的滿足,又是人的文化創(chuàng)造過程。和諧體育體現(xiàn)了馬克思的兩種尺度思想。體育是人生命的存在方式。體育哲學是對這種生命現(xiàn)象的文化哲學解釋。其本質上是“以人為本”的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體育理念,它體現(xiàn)了人的無機身體與有機身體、必然性與能動性、物的尺度與人的尺度相統(tǒng)一。
  3.體育是展示人體力量、心理魅力的一種活動,它實現(xiàn)了人的體質生態(tài)化、生活方式生態(tài)化、心理生態(tài)化的過程。人的生態(tài)化,既是體育發(fā)生的起點,又是貫穿和諧體育理論體系的一條紅線。所以,它?和諧體育理論建構的邏輯起點。和諧體育不僅僅是一種人性化的體育、活動,更是人性的解放。因此,我們把體育的人本化、和諧化發(fā)展確定為和諧體育理論內核。
  4.從物質維度看,和諧體育既是綠色生態(tài)體育,也是綠色身體活動、社會活動,更是思維方式;從價值維度看,和諧體育是人與自然、社會、自身的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種價值訴求;從制度維度看,和諧體育是追求自由、創(chuàng)新的體育。依靠人、尊重人、提高入是體育制度人本化的根本前提、要求、途徑。
  5.和諧體育是“以人為本”的體育,對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體育,無論是在張揚和完善人的個性與自由、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方面,還是對提高整個民族素質都具有獨特而深遠的價值。

作者簡介

  布特,男,蒙古族,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64年出生在內蒙古科爾沁大草原,1982年考入內蒙古師范大學政教系學習,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教,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和科研工作。1991年參加全國研究生統(tǒng)一考試,成為內蒙古師范大學哲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1994年獲得哲學碩士學位。在《內蒙古大學學報》、《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內蒙古社會科學》等刊物上發(fā)表過哲學研究論文20多篇。1997年經(jīng)參加公務員考試,進入呼和浩特市政府機關,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城鎮(zhèn)扶困再就業(yè)領導小組辦公室、內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管理委員會、呼和浩特市經(jīng)濟貿易委員會等部門工作,并擔任一些部門領導職務。2006年考入北京體育大學,攻讀體育管理方向博士學位。2009年,以優(yōu)異成績完成學業(yè)并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近四年來,參與完成了三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研究。與他人合作主持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一項、國家體育總局課題一項。正在主持天津市第十二屆政協(xié)調研課題一項、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一項,還參與國家體育總局重點課題一項。在《北京體育大學學報》、《體育學刊》等刊物上發(fā)表體育研究論文30多篇。在2006年體育管理學年會、2008年體育管理學年會、第八屆體育科學大會、2010年體育學博士高層論壇等學術會議上均做過專題學術報告。目前就職于天津體育學院,任共管事業(yè)管理教研室主任。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緣起
 第二節(jié) 研究意義
 第三節(jié) 文獻述評
 第四節(jié)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現(xiàn)代體育的文化哲學批判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體育科技異化的批判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體育道德失范的批判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體育制度缺失的批判
第三章 和諧體育的理論源流
 第一節(jié) 文化哲學與體育文化
 第二節(jié) 格倫的生物人類學與蘭德曼的文化人類學
 第三節(jié) 馬克思的兩種尺度理論與和諧體育理論
第四章 和諧體育的理論構架
 第一節(jié) 和諧體育的邏輯起點:人的生態(tài)化
 第二節(jié) 和諧體育的理論體系:體育的人性化
 第三節(jié) 和諧體育的當代主題:和諧、發(fā)展
第五章 和諧體育內涵維度
 第一節(jié) 和諧體育物質維度:綠色、生態(tài)
 第二節(jié) 和諧體育價值維度:人本、和諧
 第三節(jié) 和諧體育制度維度:自由、創(chuàng)新
第六章 和諧體育與人的全面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和諧體育在人的全面發(fā)展中的作用
 第二節(jié) 構建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
 第三節(jié) 提高國民素質的價值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jié) 基本結論
 第二節(jié) 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我們從休閑體育含義中看到,它有三個顯著特點:自主性的、快樂性的、創(chuàng)造性。一是自主性的體育。無論時間的支配,還是手段、方式的選擇和目標的追求,休閑體育充分顯示和張顯了個體的自主性,不具有強制性和約束性,這成為休閑體育與競技體育、學校體育相區(qū)別的一個最顯著特征。休閑體育是人們在自己的自由時間內,自己選擇的活動,人們在不追求功利,不受結果約束的游戲空間內,充分流露了自己的感情,表達了自己愛好,張顯了自己的個性,走出了勞動的機械化和模式化壓縮空間。因此,休閑體育作為一種自我選擇與自我實現(xiàn)的生活方式,為個性的發(fā)展與表達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和無限的空間,這意味著其具有充分自主權。二是快樂性體育。我們在喜愛的工作、學習、成績和家庭生活等等中都能找到快樂,可是在現(xiàn)代社會和生活中尋找這種快樂的過程是苦澀的、殘忍的,只有在休閑體育中人們找到了身心的放松,表達了心情的愉快,體會到了生命的意義,這意味著休閑體育是詮釋的快樂體驗。當然人們在休閑體育中獲得快樂體驗取決于參與者的投入力度和動力,投入程度越深,獲得的快樂體驗就越強,達到“高峰體驗”(馬斯洛語)。同時,也取決于參與者之間的社會互動性。三是創(chuàng)造性的體育。在休閑體育中人們放松身心,體驗喜悅,重新回歸到想象力的家園,自由地創(chuàng)造著個性。人們不擺脫緊張的心態(tài)、焦慮的心緒、危險的心境很難有放松的身心和快樂的體驗,更沒有想象力的天空。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也沒有人的和諧的發(fā)展。我們面對著開放的冒險和無定的行動時,才可能充分發(fā)揮自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才能心情愉悅,從而感到運動是受自己支配的活動,是自己理想與愿望的表達,是自己體力和潛能的活動享受,是個人的自我實現(xiàn),因此,休閑體育是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力的體育。

編輯推薦

《和諧體育的哲學探究:現(xiàn)代體能的文化哲學批判與構建》是天津體育學院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和諧體育的哲學探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體育專業(yè)人士值得一讀
  •   內容還可以,博士論文,讀一下還是有幫助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