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孫治方經濟科學基金會辦公室 編 頁數:440
Tag標簽:無
前言
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成立于1983年6月,旨在紀念中國卓越的經濟學家孫冶方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科學的重大貢獻,并且鼓勵和推出新人,繁榮我國的經濟科學事業(yè)?! ∮蓪O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主持評比和頒發(fā)的“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我國經濟學界公認的最高榮譽,也是經濟學界最具權威性、最受關注的一個經濟學獎項,已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評獎活動從1984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屆,以獎勵對經濟科學做出杰出理論貢獻的經濟學家。迄今為止,共評出著作45部、論文149篇?!皩O冶方經濟科學獎”評獎委員均為我國資深經濟學家。20多年來,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本著孫冶方同志生前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精神,公平、公正地評選,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經濟學界的新人,為繁榮我國經濟科學事業(yè)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內容概要
今年,恰逢孫冶方同志百年誕辰和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在以往10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獎論文相繼結集出版之后,我們又編輯出版了這本論文集。本書中包含了榮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一屆(2004年度)和第十二屆(2006年度)的獲獎論文共20篇?! ”菊撐募凑斋@獎年度分為兩個部分,并分別按照論文發(fā)表的時間順序排列;在內容上沒有改動,保持了論文發(fā)表時的原貌。
書籍目錄
前言第十一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獎論文 關于制度變遷的三個假說及其驗證 入世后中國應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政策選擇 通過加總推出的總供給曲線 中國經濟的增長——GDP數據的可信度以及增長的微觀基礎 營養(yǎng)、健康與效率——來自中國貧困農村的證據 中國各地區(qū)市場化相對進程報告 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的累積效應與資本形成——當前經濟增長態(tài)勢分析 國有企業(yè)民營化的均衡模型 中國金融腐敗研究:從定性到定量 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第十二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獎論文 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北京、遼寧、江蘇、浙江、湖北、廣東、云南問卷調查報告 選擇偏差、比較優(yōu)勢與教育的異質性回報:基于中國微觀數據的實證研究 村莊信任與標會 質疑外包服務降低成本及引起失業(yè)的假說——以信息技術外包服務為例 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高儲蓄、高投資和中國經濟增長 一個中國私營部門發(fā)展模型 工業(yè)發(fā)展、國情變化與經濟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中國成為工業(yè)大國的國情分析 實現(xiàn)經濟周期波動在適度高位的平滑化 垂直專門化、產業(yè)內貿易與中美貿易關系 中國農民工問題研究總報告
章節(jié)摘錄
第十一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獎論文 關于制度變遷的三個假說及其驗證 一、“同一軌跡上制度變遷的邊際效益先增后減”假說 ?。ㄒ唬├碚摷僬f的闡述 1.定義 我們觀察到許多制度變遷都具有這樣一個特征:開始變革時往往很難,阻力很大,要付出較大的成本,也要冒很大風險——這也是一種可能性成本,改革的效益不一定明顯;可一旦突破瓶頸后便效益大增,短期內效益提高很快,具有明顯的制度變革效益。經過短暫的“變革轟動效應期”以后,表現(xiàn)趨于平淡:一方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制度變革仍在進行,但不再是突破性或轟動性的,往往是對已有制度變遷的完善和修補。表面上好像阻力比初期小了,但實際上阻力或成本被拉長到一個更長的時間期限內、被分攤到更多的時點上了,改革的成本依然很高。另一方面,制度變革的效益也沒有以前那么明顯。例如,中國國有企業(yè)改成股份制企業(yè)是一種突破性制度變革;而改成股份制后,企業(yè)內部治理結構的進一步完善卻難度很大,需要較長時間和較高成本才能到位,而這段時期改革的收益并不明顯?! 耍覀兲岢觥巴卉壽E上制度變遷的邊際效益先遞增后遞減”假說。所謂“同一軌跡上的制度變遷”,是指一個重大的制度變革發(fā)生后在這個大的變革框架內具有完善、修補意義的持續(xù)的變遷過程。也可以認為是依存于主制度的從屬制度的變遷。從屬制度的變遷只是進一步挖掘主制度框架所允許的潛在收益,而不是突破已有的制度框架。這里隱含的一個前提是,此處所指的制度變遷是以效率提高為取向的。所謂的“邊際效益”是指多投入1單位變遷成本帶來的制度效益的變化?!跋仍龊鬁p”是指一個制度在連續(xù)變遷過程中,邊際效益先因巨大的成本支出而從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升,達到最高點以后再持續(xù)下降,呈倒“U”型(如圖1所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