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沈軍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2-09出版) 作者:沈軍 頁數(shù):454
內容概要
《面向思維的解析方法:軟件體系結構》采用系統(tǒng)化思維策略,解析軟件體系結構相關知識。第1章概述,給出軟件體系結構的定義及其內涵、涉及的相關內容及其邏輯關系以及《面向思維的解析方法:軟件體系結構》的組織結構及應有的學習策略。第2章主要解析軟件體系結構賴以建立的基礎——軟件模型。第3章主要解析用以建立軟件體系結構的基本構件——設計模式。第4章主要解析面向同族系統(tǒng)和異族系統(tǒng)的兩類軟件體系結構基本風格及其關系,同時解析由它們衍生的各種典型風格及其具體應用。第5章主要解析面向Web應用的新3-Tier/n-Tier體系結構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簡單解析面向領域的體系結構的基本思想。第6章主要解析軟件體系結構的若干基本描述方法,包括非形式化描述方法和形式化描述方法,并通過具體設計工具和應用案例,解析軟件體系結構的基本設計方法。第7章主要解析軟件體系結構的發(fā)展,基于歸納和演繹兩種思維策略重點解析可恢復程序語句組件模型與SOA深入以及云計算、元模型與MDA?!盾浖w系結構——面向思維的解析方法》主要面向普通高等院校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的高年級本科生、碩士生相關課程的教學,也可以滿足對計算機軟件技術感興趣的普通讀者的自學需求。
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什么是軟件體系結構 1.2 為什么要研究軟件體系結構 1.3 軟件體系結構涉及的內容 1.4 本書的組織結構及學習策略 1.5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軟件體系結構基礎:軟件模型 2.1 什么是軟件模型 2.2 軟件模型對軟件體系結構的作用 2.3 軟件模型的發(fā)展脈絡 2.4 軟件模型解析 2.4.1 功能模型 2.4.2 對象模型 2.4.3 組件模型 2.4.4 配置型組件模型 2.4.5 服務模型 2.4.6 抽象模型 2.5 深入認識軟件模型 2.6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軟件體系結構基本構件:設計模式 3.1 什么是設計模式 3.2 設計模式的主要作用 3.3 常用設計模式解析 3.3.1 創(chuàng)建型設計模式 3.3.2 結構型設計模式 3.3.3 行為型設計模式 3.4 深入認識設計模式 3.5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軟件體系結構基本風格 4.1 什么是軟件體系結構風格 4.2 軟件體系結構基本風格解析 4.2.1 Layer風格概述 4.2.2 Layer風格案例 4.2.3 Tier風格概述 4.2.4 Tier風格案例 4.3 深入認識體系結構基本風格 4.4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軟件體系結構案例解析 5.1 新3—Tier/n—Tier體系結構及其案例 5.1.1 表示層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案例 5.1.2 業(yè)務邏輯層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案例 5.1.3 數(shù)據(jù)層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案例 5.1.4 多層之間的集成及其案例 5.2 SOA初探及其案例 5.3 領域體系結構及其案例 5.4 對新3—Tier/n—Tier體系結構和SOA的綜合認識 5.5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軟件體系結構的描述與設計 6.1 軟件體系結構的描述 6.1.1 非形式化描述 6.1.2 形式化描述 6.2 軟件體系結構的設計 6.2.1 水平型設計 6.2.2 垂直型設計 6.2.3 對軟件體系結構設計的進一步認識 6.3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軟件體系結構的發(fā)展 7.1 SOA深入 7.2 可恢復程序語句組件模型 7.2.1 可恢復程序語句組件模型的基本原理 7.2.2 可恢復程序語句組件模型的案例 7.2.3 對可恢復程序語句組件模型的深入認識 7.3 云計算 7.3.1 概述 7.3.2 程序構造模型 7.3.3 深入認識云計算 7.4 元模型及MDA 7.4.1 元模型 7.4.2 MDA 7.4.3 深入認識元模型和MDA 7.5 對軟件體系結構發(fā)展的深入認識 7.6 本章小結 習題 附錄 SIDL形式化規(guī)范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9.傳統(tǒng)JSP+Servlet+JavaBean模式本質上是單層的,不夠靈活。Struts則是兩層結構,實現(xiàn)了變與不變的抽象與分離,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如何理解分層思想的應用本質及其在Struts中的具體運用? 10.請對Struts與JFS(Java Server Faces)進行比較。 11.請解析Struts的配置文件結構。 12.請整理Struts支持的各種Action,并指出其使用的應用場合。 13.擴展ActionServlet、高級ActionForm的具體作用是什么? 14.配置環(huán)境,開發(fā)一個簡單具體的Struts應用。 15.使用EJB3.0重新實現(xiàn)本章EJB的應用案例。 16.如何在Spring例子中更換一個新的Person的實現(xiàn)及配置? 17.實現(xiàn)Spring IoC容器的訪問,可以通過兩個接口完成:BeanFactory(開發(fā)者借助于配置文件實現(xiàn)對JavaBean的配置和管理)和ApplicationConteXt(構建在BeanFactory基礎上,并添加其他的功能)。它們的區(qū)別是什么?(提示:BeanFactory延遲載人所有的Bean,直到getBean()被調用時才被創(chuàng)建。ApplicationContext在上下文啟動后預載人所有的單實例Bean。) 18.RecordSet和DataSet的區(qū)別是什么? 19.請將圖5—44用DAO重寫。 20.什么是VO?什么是PO?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21.請給出圖5—45中,Hibernate一致性框架的7個步驟是如何體現(xiàn)的? 22.Spring中,xxxTemplate對通用操作進行封裝,而xxxCallBack解決了封裝后靈活性不足的缺陷。請舉例解析這兩種機制的具體應用特點。 23.什么是橫切?切人點(Pointcut)概念和普通的攔截技術有何區(qū)別? 24.圖5—58中,如果你想在每個方法之前加上日志記錄,而不在方法后加上日志記錄,你應該如何修改LoggerOperation類?這是通知與目標對象解耦的體現(xiàn)嗎?如果我們不想讓所有方法都被日志記錄,我們應該怎么去解耦呢?(提示:在代理對象的public Objectinvoke(Object proxy,Method method,Object[]args)方法里面加上if(…),對傳進來的method的名字進行判斷,判斷的條件存在XML中。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配置文件進行解耦了!)另外,是否可以把通知和目標對象都通過配置文件進行配置?(提示:參考SpringAOP框架的實現(xiàn)思想。) 25.為什么CGLib代理不能對目標類中的final方法進行代理? 26.裝飾(Decorator)模式和AOP引入有什么關系? 27.CGLib代理與裝飾模式有什么關系?
編輯推薦
《軟件體系結構:面向思維的解析方法》適于作為普通高等院校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的高年級本科生、碩士生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軟件技術感興趣的普通讀者的自學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