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中共南京市鼓樓區(qū)委宣傳部、 南京市鼓樓區(qū)文化局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中共南京市鼓樓區(qū)委宣傳部,南京市鼓樓區(qū)文化局 編 頁數(shù):981
Tag標簽:無
前言
鼓樓區(qū)位于長江下游南岸,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城的西北部,為南京市的中心城區(qū)之一,江蘇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中心,因有明代鼓樓而得名。其區(qū)級建制始于民國22年(1933年),時為南京市第六區(qū),其后稱過第四、第六和新五區(qū),1955年始改稱鼓樓區(qū)。現(xiàn)區(qū)域范圍東以南京市中山路、中央路為界,與玄武區(qū)相鄰;南以漢中路、漢中門大街和集慶門大街西沿為界,分別與白下、建鄴區(qū)接壤;西至長江夾江,與建鄴區(qū)的江心洲隔江相望;北以護城河、挹江門古城墻、定淮門大街一線為界,與下關區(qū)相接。轄區(qū)總面積26.6 2平方公里,總人口69萬。鼓樓區(qū)歷史源遠流長,名勝古跡眾多,建筑遺存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有“據(jù)龍蟠虎踞之雄,具依山帶江之勝”的美譽。積淀深厚、獨具特色的鼓樓文化包含新石器時代北陰陽營文化、清涼山(石頭城)文化、明航海文化、太平天國文化、南洋勸業(yè)文化、民國文化、魯迅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和科教文化等豐富內涵,并以其厚德載物、兼收并蓄的精英內質和雄渾氣魄,成為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立于南京文明之林,彰顯出無限的活力和創(chuàng)新性。鼓樓區(qū)是南京文明的發(fā)祥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鼓樓崗西北,美麗的金川河畔散布著眾多的原始村落,南京的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農(nóng)耕漁獵,飼養(yǎng)采集,創(chuàng)造了悠久的北陰陽營文化。公元前333年,楚滅越,楚威王在清涼山設金陵邑,創(chuàng)南京市區(qū)建置之始,南京由此得名金陵;公元212年,孫吳在清涼山西部制高點上筑石頭城、置烽火臺。石頭城因巖石陡峭、勢如猛虎而素有“石城虎踞”之稱,并以地勢險要、其勢雄偉而成為保衛(wèi)都城的重要軍事要塞,形成了顯赫的石頭城(清涼山)文化。600多年前,明成祖在南京發(fā)出鄭和下西洋的詔書,代表著明朝對外開放并在中國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龍江寶船廠建成。
內容概要
《鼓樓風光》以綜述的形式重點介紹了南京市鼓樓區(qū)境內的石頭城、清涼山、寶船廠遺址、烏龍?zhí)丁⒐帕止珗@、國防園、隨園、鼓樓、中山北路、頤和路、湖南路等名勝景點和重要道路的古今風貌。該書熔知識性、趣味性于一爐,集學術性、資料性為一體,做到史料翔實、圖文并茂,對讀者了解鼓樓區(qū)的歷史風貌、近代文明和現(xiàn)代時尚,以及豐富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內涵,有著很好的幫助。
書籍目錄
《鼓樓風光》目錄:“鼓樓文化叢書”總序第一章 石頭城:滄桑歲月的印痕1.險固雄偉的軍事要塞2.“鬼臉城”與“鏡子塘3.步行橋與秦淮風光第二章 清涼山:南京精英文化的標志1.“清涼寺”與“還陽泉2.龔賢的“掃葉樓”與“半畝園3.聲名遠播的崇正書院4.“惜陰書院”與“陶風樓5.杰出的思想家魏源及其故居6.文人墨客留遺篇第三章 寶船廠遺址:鄭和偉大壯舉的歷史見證1.寶船,600年前從此啟航2.永遠的鄭和3.夙愿化宏圖……《鼓樓風情》目錄:“鼓樓文化叢書”總序第一章 遠古篇章北陰陽營里的原始鼓樓人村落第二章 古代篇章1.金陵王氣石頭城2.諸葛亮駐馬驚言“虎踞龍蟠3.“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尋“仙”之夢4.蕭衍與永慶寺5.顏真卿造就烏龍?zhí)斗派?.李后主避暑清涼山7.鄭俠清涼山畔留佳話8.陸游尋訪清涼寺9.“通天”的鐘鼓樓10.朱元璋火燒功臣樓11.朱元璋查聯(lián)到城西12.鄭和“下西洋”從龍江起航13.譚元春三游烏龍?zhí)?4.焦茲拾金不昧中狀元15.丁雄飛與黃虞稷藏書情誼長16.茅元儀文韜武略傳名作17.古烏龍?zhí)对娙诵〕?8.王士稹走近清涼山19.康熙南巡立“戒碑20.回望掃葉樓看龔賢……《鼓樓風俗》目錄:“鼓樓文化叢書”總序第一章 生活風俗一、飲食風俗1.民以食為天2.連年有魚3.風味小吃別有味道4.鼓樓酒俗5.鼓樓茶俗二、服飾風俗6.節(jié)儉好家風7.鼓樓人的穿戴三、居住風俗8.鼓樓人居住風俗9.鼓樓人蓋房上梁風俗10.民國公館經(jīng)典看鼓樓四、行旅風俗11.舊時鼓樓人的行旅12.江海遍走金陵船五、其他風俗13.消災祛病保康健第二章 時令節(jié)慶風俗一、春之曲1.正月里來是新春……《鼓樓風韻》目錄:“鼓樓文化叢書”總序1.帝王之宅諸葛亮2.初發(fā)石首城謝靈運3.還都至三山望石頭城鮑照4.侍始安王石頭城江淹5.自江州還入石頭詩劉峻6.將發(fā)石頭上烽火樓詩謝胱7.和蕭中庶直石頭詩謝胱8.登石頭城何遜9.石頭答庾郎丹何遜10.白下驛餞唐少府王勃11.候使登石頭驛樓作張九齡12.登梅崗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李白13.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李白14.金陵三首選一李白15.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李白16.金陵歌?送別范宣李白17.永王東巡歌之三李白18.答裴侍御先行至石頭驛,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石頭城歷史文化風光帶以清涼山脈為走向,融外秦淮河、清涼山、烏龍?zhí)丁⑸呱?、龜山為一體,外秦淮河就是這片融貫古今歷史遺存上的一縷“絲帶”。曾經(jīng)有人說,秦淮河是秦始皇利用人工開鑿的一條運河,但是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并沒有秦始皇鑿方山的記載。據(jù)地質學家考證,秦淮河是一條天然河流。據(jù)史料記載,遠在石器時代,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和居民地。從南朝開始,秦淮河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濃酒笙歌,歌女寄身其中,輕歌曼舞。六朝時,秦淮河及夫子廟一帶更成為文人墨客聚會的勝地。隋唐以后,秦淮河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shù)文人騷客來此憑吊,儒學鼎盛,南宋始建的江南貢院,成為我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明清兩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富賈云集,青樓林立,畫舫凌波,成江南佳麗之地。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元宵節(jié)時在秦淮河上燃放小燈萬盞,秦淮兩岸,華燈燦爛。在清代江南貢院考區(qū)高中狀元者就占清代狀元總數(shù)的52%。明清兩代名人中,吳承恩、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翁同穌、張謇等均出于此?,F(xiàn)在,當游人沿著風光旖旎的秦淮河休閑長廊信步來到石頭城,眼前碧水蕩漾、柳暗花明的景象已經(jīng)很難讓人想象得出這里從前的情景了。過去這里,伴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深入,以及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破壞,越來越多的河流淤塞了,一片片清澈的池塘變成了讓人避而遠之的臭水池。2002年開始,市、區(qū)政府撥巨資進行秦淮河的綜合治理,對石頭城景區(qū)及秦淮河流域進行了保護性改造。先后拆遷居民1436戶、沿河企業(yè)43家,整治面積達30多萬平方米。在秦淮河綜合整治期間,文物部門對沿線的名勝古跡進行了挖掘、保護和修復,清涼門、石頭城、鬼臉照鏡子、烽火臺、六朝風采石刻等著名景點,宛如顆顆閃亮的寶石,鑲嵌在秦淮河沿岸,使秦淮河真正成了一條傳承歷史文化與文明的河流。
后記
2008年春,南京市鼓樓區(qū)文化局張國防局長來電,意在發(fā)起編纂“鼓樓文化叢書”,邀請為之作一種,即歷代詩人吟詠鼓樓詩詞的編著。張局長文化人出身,于鼓樓文化情有獨鐘,多年來孜孜以求于此,既能運籌策劃,亦能親力親為,著述廣博精深。對張局長的邀請,深感惶惑。詩詞一門,并未作深入研究,但盛情難卻,也就只好勉為其難了。時至今日,歷經(jīng)寒暑,數(shù)易其稿,此書終于殺青。按照當初擬定的計劃,大致有如下幾條體例:收錄的詩詞為吟詠現(xiàn)行鼓樓區(qū)行政范圍內的景點景物,以及相關人物的交游等。歷朝歷代的詩人于金陵多有懷古之嘆,一首詩中吟誦金陵多處風物的不在少數(shù)。本書僅選擇部分涉及鼓樓地區(qū)景物的詩詞,此類詩作未能一一羅致,似乎也不必全部收錄。對詩詞作者,一般僅介紹字號、所屬朝代與籍貫(加注今日屬地)、生平簡歷三大項。生平簡歷再細分,包括對作者幼時穎悟智力出眾之類的贊頌、功名及取得年份(歷史紀年,用年號,不用干支.力口注公元紀年)、仕途起伏、交游、雅號、封謚、詩詞成就與藝術風格、詩詞作品集及其他著名著作幾個小項。如果某項資料闕如,則不予介紹。因所見未廣,詩詞作者簡介中,仍有經(jīng)多方搜尋仍不知者,只得以生平不詳注之。此項缺漏,只得留待后日補綴。詩詞正文僅就部分稀見字詞的讀音、釋義略作注解,部分用典亦予以注解。但很多古代詩人喜用典,有的典故艱深晦澀,限于時間與學力,未能對所有難解之處一一注出。對詩詞本身不作詳解,更不作鑒賞之類的文字說明。
編輯推薦
《鼓樓風光(套裝全4冊)》由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