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知識論

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呂乃基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呂乃基  頁數(shù):263  

內容概要

  所謂“科技知識論”,既是筆者所見之科技知識,也是以科技知識的視角去欣賞知識殿堂之所得。因而,科技知識既是探索的對象,也是瀏覽的思路和方法?!犊萍贾R論》由31篇論文組成,在收入《科技知識論》時局部作了修改和調整。這些論文絕大部分發(fā)表在《哲學研究》和《自然辯證法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其中10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等收錄。  全書分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概論,說明走進世界3的意義和途徑。第二部分討論知識的歷程和邏輯,二、三、四3章分別考察遠古混沌的知識,自古希臘至今的非嵌入編碼知識,以及正在形成之中的新的混沌知識。第五章旨在由邏輯上闡明知識的結構。第三部分為六、七、八3章,涉及若干特殊重要的領域。第六章討論一類特殊的知識——技術知識。第七章探討知識的交流與共享中的壁壘及克服壁壘的途徑。第八章考察知識與權力的關系。第四部分為全書的總結。其中第九章試圖建立歷史與邏輯的聯(lián)系。第十章,在知識王國經(jīng)歷了一系列跋涉之后,走出世界3,回過頭去討論三個世界的關系。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概論第一節(jié) 走進世界3(代序言)第二節(jié) 論“物質極大豐富”第二章 處于混沌狀態(tài)的知識第三章 非嵌入編碼知識第一節(jié) 科學的代價第二節(jié) WTO的特征及其給出的哲理啟示第三節(jié) 論現(xiàn)代性的哲學基礎第四節(jié) 論非嵌入編碼知識第四章 趨于混沌的知識第一節(jié) 論20世紀科學思想與當代學術思潮的一致性第二節(jié) 論后現(xiàn)代科學第三節(jié) 中醫(yī)藥的地位——知識的視角第四節(jié) 21世紀科學技術對文化的影響第五章 知識階梯第一節(jié) 論作為自然與社會的中介與橋梁的科學技術第二節(jié) 論作為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橋梁的科學技術哲學第三節(jié) 產業(yè)哲學的學科地位和特征第六章 技術知識第一節(jié) 人工自然的進化及其代價第二節(jié) 信息技術(IT)視野下的技術觀第三節(jié) 論科技黑箱第四節(jié) 行進于世界3的技術第七章 知識壁壘與克服知識壁壘第一節(jié) 知識壁壘第二節(jié) 克服知識壁壘第八章 知識與權力第一節(jié) 科學對文化的沖擊與誘導效應第二節(jié) 試論“與國際接軌”和“堅持中國特色”的含義及其關系——科學技術的視角第三節(jié) 全球化、熵與創(chuàng)新第四節(jié) 知識的風暴——西歐社會15-17世紀知識的變遷第五節(jié) 論非嵌入編碼知識的權力第九章 知識之樹——歷史與邏輯第一節(jié) 論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第二節(jié) 河流與山峰——理解及欣賞現(xiàn)代音樂的兩個視角第三節(jié) 論科學與文化第四節(jié) 再論科學對文化的影響第五節(jié) 論知識的演進歷程第六節(jié) 全球化中的知識版圖和中國的“軟實力”第十章 三個世界的關系第一節(jié) 論自然科學與自然史的關系第二節(jié) 論消費及其演化對技術發(fā)展的影響第三節(jié) 世界1、2、3的關系——知識的視角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科技知識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