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大強 編 頁數:509
內容概要
本書是為紀念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建成而出版。全書共分技術和管理兩大部分,技術部分內容包括規(guī)劃設計、建筑設計、綠色建筑、體育工藝、屋面和幕墻、土建結構及預應力、鋼結構、消防、燃氣和建筑設備、水、電、暖通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技術;管理部分介紹了指揮部項目管理架構、指揮部的計劃工作體系、指揮部的合同管理體系、指揮部對設計的管理、指揮部對監(jiān)理的管理、指揮部的項目管理和關于工程項目建設委托管理的探討。 本書可作為我國體育場館建設的參考,以及從事體育場館建設技術人員參考、學習之用。
書籍目錄
上篇 技術篇 第一章 規(guī)劃設計 第一節(jié) 設計理念 第二節(jié) 功能定位 第三節(jié) 總體布局 第四節(jié) 交通組織 第五節(jié) 建筑造型 第六節(jié) 城市色彩 第七節(jié) 環(huán)境景觀 第八節(jié) 生態(tài)環(huán)保 第九節(jié) 賽后利用 第二章 建筑設計(上篇) 第一節(jié) 各場館功能分區(qū)和運動員流線設計 第二節(jié) 觀眾看臺視線設計 第三節(jié) 觀眾疏散設計 第四節(jié) 體育場館各類用房設計 第五節(jié) 室內設計 第六節(jié) 衛(wèi)生檢疫、安全防護、無障礙設計 第七節(jié) 建筑設計與體育工藝的關系 第三章 建筑設計(下篇) 第一節(jié) 體育場設計 第二節(jié) 體育館設計 第三節(jié) 游泳館設計 第四節(jié) 網球中心設計 第五節(jié) 體育科技中心設計 第六節(jié) 清水混凝土的應用 第四章 實現綠色建筑匯總 第一節(jié) 室外工程設計 第二節(jié) 材料與資源 第三節(jié) 能源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水資源系統(tǒng) 第五節(jié) 室內環(huán)境質量 第五章 體育工藝(上篇) 第一節(jié) 人工冰場設計與施工 第二節(jié) 木地板設計與施工 第三節(jié) 足球場草坪設計與施工 第四節(jié) 卷材塑膠跑道 第五節(jié) 泳池瓷磚設計與施工 第六節(jié) 丙烯酸網球場地設計與施工 第七節(jié) 橡膠與塑膠地面設計與施工 第八節(jié) 看臺設計與施工 第六章 體育工藝(下篇) 第一節(jié) 聲學設計與施工 第二節(jié) 比賽場照明設計與施工 第三節(jié) LED顯示屏 第四節(jié) 游泳館水處理系統(tǒng)設計與施工 第五節(jié) 火炬設計與施工 第七章 屋面、幕墻及采光頂 第一節(jié) 屋面及幕墻的設計、構造要求 第二節(jié) 屋面及幕墻施工要求 第三節(jié) 南京奧體中心屋面綜述 第四節(jié) 直立鎖邊防水屋面設計與施工 第五節(jié) 南京奧體中心幕墻綜述 第六節(jié) 點支承玻璃幕墻設計與施工 第七節(jié) 單層索結構玻璃采光頂設計與施T 第八節(jié) 遮陽百葉設計與施工 第八章 土建結構及預應力 第一節(jié) 南京奧體中心基礎綜述 第二節(jié) 防止不均勻沉降 第三節(jié) 土建結構 第四節(jié) 土建結構施工難點和亮點 第五節(jié) 南京奧體中心預應力結構綜述 第六節(jié) 預應力結構施工 第七節(jié) 大拱地梁預應力設計與施工 第八節(jié) 大平臺預應力設計與施T 第九節(jié) 鋼結構預應力設計與施工 第十節(jié) 拉索和鋼框架預應力設計與施工 第九章 鋼結構(上篇) 第一節(jié) 體育場鋼結構綜述 第二節(jié) 體育場鋼結構風洞試驗 第三節(jié) 體育場鋼結構理論計算 第四節(jié) 體育場鋼結構力學模型試驗 第五節(jié) 鑄鋼節(jié) 點 第六節(jié) 檁條設計 第七節(jié) 體育場鋼結構安裝 第八節(jié) 體育場鋼結構高空焊接 第九節(jié) 體育場鋼結構落架 第十章 鋼結構(下篇) 第一節(jié) 體育館鋼結構概況 第二節(jié) 體育館鋼結構安裝難點 第三節(jié) 體育科技中心觀光塔鋼結構 第四節(jié) 體育科技中心觀光塔安裝難點 第五節(jié) 游泳館鋼結構 第六節(jié) 網球中心鋼結構 第十一章 水、電、暖通 第一節(jié) 外部條件及室外綜合管線 第二節(jié) 給、排水 第三節(jié) 屋面雨水虹吸排放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變、配電及照明 第五節(jié) 暖通、空調 第十二章 消防、燃氣和建筑設備 第一節(jié) 消防工程 第二節(jié) 燃氣工程 第三節(jié) 建筑設備 第十三章 智能化 第一節(jié) 南京奧體中心智能化綜述 第二節(jié) 中心控制室 第三節(jié) 綜合布線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信息網絡系統(tǒng) 第五節(jié) 通信網絡系統(tǒng) 第六節(jié) 運動會技術支持系統(tǒng) 第七節(jié) 衛(wèi)星接收及有線電視系統(tǒng) 第八節(jié) 多功能會議系統(tǒng) 第九節(jié) 集成系統(tǒng) 第十節(jié) 安全防范系統(tǒng) 第十一節(jié) 消防報警系統(tǒng) 第十二節(jié) 設備監(jiān)控系統(tǒng) 第十三節(jié) 施工管理模式下篇 管理篇 第十四章 項目管理架構 第一節(jié) 指揮部的組織機構 第二節(jié) 指揮部項目管理架構 第十五章 指揮部的計劃工作體系 第一節(jié) 項目管理目標 第二節(jié) 項目管理計劃體制 第三節(jié) 指揮部的工作計劃 第十六章 指揮部的合同管理體系 第一節(jié) 項目招投標 第二節(jié) 選擇監(jiān)理、設計總包方和施工總包方 第三節(jié) 簽訂監(jiān)理、設計承包方和施工承包方合同 第四節(jié) 設計總包方與專業(yè)設計分包體系 第五節(jié) 施工總包方與專業(yè)施工分包體系 第六節(jié) 經濟合同管理辦法 第十七章 指揮部對設計的管理 第一節(jié) 設計方案競賽和設計招投標 第二節(jié) 工程設計合同與設計收費 第三節(jié) 初步設計和初步設計概算 第四節(jié) 施工圖設計 第五節(jié) 設計階段的質量控制 第六節(jié) 設計階段的進度控制 第七節(jié) 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 第八節(jié) 設計方案審核和設計文件驗收 第九節(jié) 設計合同的履行管理 第十八章 指揮部對監(jiān)理的管理 第一節(jié) 施工階段監(jiān)理內容和要求 第二節(jié) 招標過程前后的監(jiān)理_T作 第三節(jié) 施工階段監(jiān)理工作 第四節(jié) 監(jiān)理的合同管理 第五節(jié) 監(jiān)理的質量控制 第六節(jié) 監(jiān)理的進度控制 第七節(jié) 監(jiān)理的投資控制 第八節(jié) 監(jiān)理合同的履行管理 第十九章 指揮部的項目管理 第一節(jié) 業(yè)主項目管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jié) 項目計劃管理 第三節(jié) 項目合同管理 第四節(jié) 項目質量管理 第五節(jié) 項目進度管理 第六節(jié) 項目投資管理 第七節(jié) 項目溝通管理 第八節(jié) 項目采購管理 第二十章 關于工程項目建設委托管理的探討 第一節(jié) 指揮部管理形式的探討 第二節(jié) 項目投資主體與經營管理機構的分離 第三節(jié) 項目管理公司與其他管理形式的區(qū)別 第四節(jié) 項目管理公司的職責 第五節(jié) 在國內實行建設項目委托管理的困難及機遇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規(guī)劃設計:南京奧體中心是我國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主會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集中式綜合體育中心之一。它擁有世界最新的、一流的體育設施。南京奧體中心占地面積89.6萬m2,包括兩場兩館兩中心:體育場、訓練場、體育館、游泳館、網球中心、體育科技中心,還有人平臺、環(huán)境景觀、道路等配套工程??偨ㄖ娣e約40萬m2,以及相關的室外體育設施。第一節(jié)設計理念:南京奧體中心規(guī)劃設計理念聚集于強烈的粘連性、綜合性和連續(xù)性。因此,賦予每個相互鄰接的體育場館和室外景觀以特性,并將它們粘接完整,放置在公共開放空間之中。一、總體設計:南京奧體中心是一個宏大的項目,就體育中心內部制定的建筑模式和語言,需要一個一體化、非常完善的方案。有必要將很多重要因素置于體育中心的規(guī)劃之內:尊重和當地有重要視覺關系的東方遠景紫金山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將體育場作為中心的關鍵,賦予它最大的吸引力。有意識地構建多樣化的人行步道和視覺途徑,將訓練場、體育館、游泳館和體育科技中心處理為第二層次。以體育場為中心,體育館、游泳館、網球中心、體育科技中心和田徑訓練場呈放射形沿軸線方向對稱設置。面積達13萬m2的架空大平臺,將所有體育場館連成一個整體。觀眾可以在奧體中心的外圍沿著4個方向的人行坡道直達大平臺,并直接從大平臺上進入各個場館。創(chuàng)造一個將運動員和觀眾提升到符號化高度的平臺。同時注重這個平臺的實用功能:將停車場和交通中心放置在它的下面;用體育場構建貫穿南北的地理軸線和視覺軸線,從而體現中國傳統(tǒng),并且和相鄰建筑建立聯(lián)系;確立各場館設施采用靈活多變的,可以適應市場變化和發(fā)展以及多功能原則,通過建筑物在功能方面的“韌性”,保證在持續(xù)發(fā)展過程中的最大經濟收益。同樣,讓南京奧體中心發(fā)展成為河西的城市花園,用這個“人民家園”帶動周邊住宅區(qū)的發(fā)展,并且通過奧體中心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用價值,以及由它牽動的交通、商業(yè)、文化娛樂,為河西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兩場兩館兩中心”以體育場為中心沿4個方向對稱布置。連接場地四角形成X形的斜角線為規(guī)劃的主要軸線,X形的中心交叉點也是體育場的中心點。
編輯推薦
《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建設擷英》由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