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 作者:傅佩榮
Tag標簽:無
前言
《十三經注疏》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中華文化的寶庫,而《易經》位列其首。這不僅是因為《易經》在成書時代上最為古老,更是因為它的內容涵蓋了天道、人道、地道,亦即要在天地之間讓人類安身立命。其方法則是設卦觀象,以符號代表自然界的現(xiàn)象,再借符號的組合與移動,描繪自然界千變萬化的奧妙情境,由之展示人間世的吉兇禍福與因應之道。目前通行的《易經》讀本,是經魏王弼、東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的本子??追f達知道這項注疏工作十分艱巨,所以特地撰寫《周易正義序》,探討八個題目。首先,“論易之三名”,易字有易簡、變易、不易三個意思。其次,“論重卦之人”,伏羲最先畫了八個單卦,將這八個單卦重疊為六十四卦的人也應該是他。第三,“論三代易名”,夏代有《連山》,殷代有《歸藏》,周代有《周易》。第四,“論卦辭爻辭誰作”,答案是周文王。第五,“論分上下二篇”,上篇自乾坤至坎離,下篇由成恒到既濟未濟。第六,“論夫子十翼”,孔子是“十翼”的作者。第七,“論傳易之人”,從孔子的學生商瞿,一直傳到王弼。最后,“論誰加經字”,答案是無從查考。由此可知,《易經》是伏羲氏、周文王、孔子這三位古代圣人合作的成果。我們從今天的眼光,對此再作簡單的說明?!兑捉洝钒▋蓚€部分:一是“經”,內容極少,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象以及卦辭與爻辭;這是伏羲氏與周文王的貢獻所在。二是“傳”,原是為經作注解的,稱為“十翼”(翼為輔助),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彖與象,是依《易經》分上下篇(一卦至三十卦為上篇,三十一卦至六十四卦為下篇)而分上下。文言只論及乾坤二卦。系辭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解說,極富哲理。說卦說明卦象,亦即八個單卦所象征的實物與處境,擴大了想象的空間。序卦就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加以解釋,想要找出其中道理。雜卦并無次序,試圖找出六十四卦分為三十二組的不同解讀。目前學術界的共識是:”十翼”為孔子及其后學的合作成果。
內容概要
《傅佩榮:我讀 (下)》內容簡介:《十三經注疏》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中華文化的寶庫,而《易經》位列其首。這不僅是因為《易經》在成書時代上最為古老,更是因為它的內容涵蓋了天道、人道、地道,亦即要在天地之間讓人類安身立命。其方法則是設卦觀象,以符號代表自然界的現(xiàn)象,再借符號的組合與移動,描繪自然界千變萬化的奧妙情境,由之展開人間世的吉兇禍福與因應之道。
《易經》是不必也不能一口氣讀完的。它是手邊的必備參考。每天念一兩卦,久之心領神會,境界自然開闊。我一直盼望擁有一本看得懂的《易經》。求人不如求己,現(xiàn)在如愿以償,以心得公諸同好。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yè),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現(xiàn)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在教學、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皆卓有成就,著作甚豐。其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范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此次結集的著作,體現(xiàn)了傅佩榮對人生的深入思考,能使讀者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結晶,豐富、完滿自我的人生。
書籍目錄
前言一 《易經》這本書前言二 《易經》的魅力37 家人卦蠶38 睽卦39 蹇卦40 解卦41 損卦42 益卦43 央卦44 媚卦45 萃卦46 升卦47 困卦48 井卦49 革卦50 鼎卦51 震卦52 艮卦53 漸卦54 歸妹卦55 豐卦56 旅卦57 巽卦58 兌卦59 渙卦60 節(jié)卦61 中孚卦62 小過卦63 既濟卦64 未濟卦系辭上傳系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
章節(jié)摘錄
【白話】六三??吹杰囃袄s往后拖。車夫受過斷發(fā)割鼻的刑罰,起初不好而最后有結果?!断髠鳌氛f:看到車往前拉,是因為位置不恰當。起初不好而最后有結果,是因為遇到剛強者?!窘庾x】六三處境困難,它以陰爻居剛位,又有上下兩個陽爻擋住去路,以致進退不得。它在互坎(六三、九四、六五)中,坎為曳馬,為多眚輿,表示馬拉著一輛遇難的車;它又在互離(九二、六三、九四)中,離在古代有做“?!苯庵?,亦即有牛在后拖著。“曳”與“掣”都有拖、拉之意。它的“位不當”十分明顯?!疤臁笔趋帐?,亦即斷發(fā)之刑;“劓”是割鼻之刑。這一點要由中孚卦(垂)的變化來看。六三在中孚卦中,本身也在互艮(六三、六四、九五)中,艮為鼻,其上則為互巽(六四、九五、上九),巽為寡發(fā)人;現(xiàn)在一變而為睽卦,兩象皆消失,成為去鼻斷發(fā)之人。這樣當然是“無初”了。至于“有終”,則是它本身在下卦終位,并且有上卦終位的上九作為正應。上九為陽爻,所以說“遇剛”。【46.7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無咎。《象》日:王用亨于岐山,順事也?!景自挕苛摹>踉卺郊阔I,吉祥,沒有災難?!断髠鳌氛f:君王在岐山祭獻,這是順勢而做的事。【解讀】六四在互震(九三、六四、六五)中,震為諸侯,為祭器,所以說“王用亨”。它又在互兌(九二、九三、六四)中,兌為西,所以說“岐山”,岐山即是西山。六四在上坤下巽之間,上和順而下隨順,所以說“順事也”。如果結合本卦的九二、九三、六四而言,則可形成一段簡單的史實。先是氏族部落領袖以誠信而受族人擁戴,“孚乃利用榆”(九二);接著因為某種原因而率眾遷移到更安全而廣大的地區(qū),“升虛邑”(九三);一切安定之后,“王用亨于岐山”(六四)。這一段史實似乎是描寫周朝祖先古公宜父遷居岐山的過程。值得留意的是九二的“榆”與六四的“亨”,皆為宗教活動,顯示了信仰對古人的特殊意義。
編輯推薦
《傅佩榮:我讀(下)》:影響全球華人的國學大師、身心靈整合導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風凰衛(wèi)視《國學天空》欄目主講專家。教你設卦觀象,解密吉兇禍福與因應之道。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