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東方世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東方世 頁數(shù):289
Tag標簽:無
前言
從政低調內斂要學曾國藩 經(jīng)商高調開放要學胡雪巖 雖然曾國藩、胡雪巖的時代離我們已有百余年了,但他們的影響力卻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人在研究他們立功立德立言的學問,探究他們在一個身處三千年未有之大變之時代的處世智慧;越來越多的人信奉他們的理論,用以指導自身的做人做事,從政為商,用以在這個變革的時代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建立不愧于時代的偉大功業(yè)。 為何如此? 首要的一條是他們起了一個承上啟下、革故鼎新的作用,他們的身上雖傳承著中華五千年傳統(tǒng)的智慧,但他們又加以創(chuàng)新,全身流淌著現(xiàn)代文明智慧的基因。比如曾國藩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被譽之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但他又講和諧、講大局、講榮辱、講作風、講務實,這些都是現(xiàn)代為官從政者必須學會的智慧;胡雪巖作為當時名動天下的“紅頂商人”,明謀略,知時機,懂乘勢,但他作為進入近代社會的一名經(jīng)營者,他又講雙贏、講品牌、講管理、講營銷、講誠信,這些恰好是現(xiàn)代商業(yè)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浯危麄兌忌钪O人性并掌握了從政與經(jīng)商兩者的精髓。從政者必須向下,內斂低調,謹始善終,和氣致祥,堅忍挺立,務實力行,方有在激烈的競爭中屹立不倒,笑在最后,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否則就會輕易被人擊倒,敗下陣來,成為一個犧牲品;經(jīng)商者必須向上,積極進取,有膽有識,勇于創(chuàng)新,敢冒風險,借人成事,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與時俱進,這樣方可立業(yè)創(chuàng)富,賺取別人夢寐以求的財富,否則就會面臨虧損和倒閉,成為失敗者的不二人選?! 〈蟮乐梁啠蟮乐琳?。曾國藩、胡雪巖作為掌握大道之人,他們建立的功業(yè)足以說明掌握為人處世的智慧的重要性。他們離我們既遠又近,遠的是他們的時代離我們已經(jīng)有點遙遠,近的是他們的智慧并沒有過時,仍然是身處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必須學習和掌握的智慧。我們要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創(chuàng)造不朽的功業(yè),就必須遵循他們的成長道路所揭示的原則,掌握他們告訴我們的一些基本道理,然后像他們那樣與時俱進,勇于實踐,根據(jù)時代和自己的特點形成自己獨有的為人處世、經(jīng)商從政的絕學,在挑戰(zhàn)中不倒,在競爭中勝出,成為當代社會之精英,為民眾奠造更多的福祉,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 〗?jīng)典永不過時。也許歷史會淘汰掉我們曾經(jīng)奉之為神圣的名人,但是曾國藩、胡雪巖的影響力卻肯定會愈來愈大,因為他們向下的智慧與向上的哲學作為一種大道,會歷久而彌新,越來越散發(fā)出智慧的芳香,成為每一個想有所成就的現(xiàn)代人必須掌握和實踐的真知?! r不我待。朋友,從現(xiàn)在起,就讓我們返回經(jīng)典,汲取曾國藩與胡雪巖的絕學精華,應用于實際,開創(chuàng)我們輝煌的人生之旅吧!
內容概要
一位是位極人臣、通達處世之道的朝臣官員,一位是紅透天下、知曉做事、拉攏關系的“紅頂商人”,究竟他們是何以取得當時那么高的身份和地位,他們的身上又有著怎樣的智慧和精華,讓我們世代去學習和研讀呢?這其中的奧秘,只有打開書本,細細揣摩,才終能得答案。
書籍目錄
上篇 曾國藩向下——從政低調內劍要學曾國藩第一章 大局為上——曾國藩的明識曉體之學第二章 和諧為本——曾國藩的齊飛致祥之道第三章 知榮識辱——國藩的恪守清德之律第四章 務求實效——曾國藩的經(jīng)世致用之功第五章 慎獨克欲——曾國藩的修心養(yǎng)性之路第六章 徐圖自強——曾國藩的堅忍成事之力第七章 耐勞忍氣——曾國藩的居官不敢之要下篇 胡雪巖向上——經(jīng)商高調開放要學胡雪巖第八章 雙贏互惠——胡雪巖墮曰作致勝之術第九章 開放心態(tài)——胡雪巖的與時俱進之智第十章 精心苦蟁——胡雪巖的占領市場之招第十一章 廣結人緣——胡雪巖的拓展人脈之徑第十二章 勇于進取——胡雪巖的有膽有識之舉第十三章 因人成事——胡雪巖的攬才用人之法第十四章 重義±總——胡雪巖的恪守商道之德
章節(jié)摘錄
但是,自從進軍雨花臺以來,曾國藩兄弟迅速擴軍,使曾國荃所屬由2萬余人增至5萬人,曾國藩指揮的部隊由幾萬人擴大為12萬人,除了贛、皖厘金和數(shù)省協(xié)餉外,增辟粵厘和湖南東征厘金,這就使清政府不能不漸生疑懼,感到這對它是一種潛在威脅。湘軍攻陷九□洲,尤其蘇、杭各城相繼淪陷后,清政府的這種感覺與日俱增,隱隱感到自己的最大威脅已不再是行將失敗的太平天國,而是手握重兵、廣攬利權的曾國藩了?! 倪@時起,清政府對曾國藩的態(tài)度就開始冷淡下來。其第一個表示,就是在曾國藩與沈葆楨爭餉時,有意偏袒沈葆楨,裁抑曾國藩。最后雖然以輪船退款解決了曾國藩的乏餉問題,但從此曾、沈不和,使清政府基本達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與此同時,各省督撫也不像前幾年那樣對他熱情支持了,江西爭厘,他省協(xié)餉停解,就是明證?! ∏逭?,雖然湘軍總數(shù)有30萬人,僅曾國藩直接指揮的部隊就有12萬人,但內部派系復雜,各樹一幟,他的嫡系部隊亦不過只有曾國荃的5萬之眾?! ∷?,清政府就采取了兩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迅速提拔和積極扶植曾國藩部下的湘軍將領,使之與曾國藩地位相近,感情疏遠,漸漸打破其從屬關系;清政府對曾國藩的部將和幕僚,如已經(jīng)死去的塔齊布、羅澤南、江忠源、胡林翼、李續(xù)賓、李續(xù)宜和當時尚在的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楊載福、劉長佑等都實行拉攏和扶植政策,使他們漸漸與曾國藩分庭抗禮,甚至互相不和,以便于控制和利用。而對于曾國藩的胞弟曾國荃則恰恰相反。1863年5月曾國荃升任浙江巡撫之后,雖仍在雨花臺辦理軍務,未去杭州赴任,亦本屬清政府的意旨,照例是可以單折奏事的。曾國藩遂讓曾國荃自己上奏軍情,以便攻陷天京后搶先報功。不料,奏折剛到立遭批駁。清政府以其尚未赴巡撫任,不準單折奏事,以后如有軍務要事,仍報告曾國藩,由曾國藩奏報。曾國藩恐曾國荃心情抑郁,言辭不遜,在奏折中惹出禍來,特派頗有見識的心腹幕僚趙烈文迅速赴雨花臺大營,專門負責草擬章奏咨察事項?! 恼驼{內斂要學曾國藩 曾國荃攻陷天京后,當天夜里就上奏報捷,滿心以為會受幾句贊揚,不料又挨當頭一棒。上諭指責曾國荃破城之日晚間,不應立即返回雨花臺大營,以致讓千余太平軍突圍。語氣相當嚴厲。事情發(fā)生后,曾國荃部下各將都埋怨趙烈文,以為是他起草韻奏折中有不當言辭引起的。趙烈文則認為,這與奏折言辭無關,而完全是清政府節(jié)外生枝,有意苛求,否則,杭州城破時陳炳文等10多萬人突圍而去,左宗棠為何不受指責?幸好有人將李秀成捆送曾營,否則曾國荃更無法下臺?! 〉牵逭⒉痪痛肆私Y,而是步步進逼,揪住不放。數(shù)日之后,清政府又追查天京金銀下落,令曾國藩迅速查清,報明戶部,以備撥用。尤其嚴重的是,上諭中直接點了曾國荃的名,對他提出嚴重警告。上諭說:“曾國藩以儒臣從戎,歷年最久,戰(zhàn)功最多,自能慎終如始,永保勛名。惟所部堵將,自曾國荃以下,均應由該大臣隨時申儆,勿使驟勝而驕,庶可長承恩眷。”這無疑是說,曾國藩兄弟如不知禁忌,就難以“永保勛名”,“長承恩眷”了。真是寥寥數(shù)語,暗伏殺機.?! ≡鴩哂胸S富的政治經(jīng)驗和歷史!知識,熟悉歷代掌故,當然能品出這些話的味道,掂出它的分量。何況,曾國荃確實非常驕傲,以為攻陷天京全是他一人的功勞。后來曾國藩對趙烈文說:“沅浦之攻金陵,幸而成功,皆歸功于己。余常言:‘汝雖才能,亦須讓一半與天。’彼恒不謂然。”因而,攻陷天京前后,就成為曾國藩思想上最緊張的時期。他心里很明白,如何處理好同清政府的關系,已成為能否保持其權力和地位的關鍵,而正確認識并擺脫自己目前的這種政治處境,則是他面臨的迫切問題?! ≡鴩踉诠γ聵I(yè)漸趨全盛的時候,還存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心念,這與曾國藩的憂讒畏譏、常怕盈滿的想法,恰成強烈的對比。所以曾國藩在寫給曾國荃的信中,要曾國荃時時以此為戒,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切實實踐。他在這些地方看得破,認得清。所以他在一開始就有這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戒懼心情了?! ∷谙髌教教靽畞y,湘軍聲威達于極盛之時,毅然以“湘軍作戰(zhàn)年久,暮氣已深”為理由,奏請裁湘軍歸鄉(xiāng)里,明白表示無挾軍權以自重的態(tài)度。至于湘軍的遣散,遠在攻克金陵之前,曾國藩兄弟就曾經(jīng)有所商討,而非曾國藩個人的最先主張?! 〔密娮钤绲膭訖C,當在同治三年正月,金陵合圍之后,因為勝利在望,此時已可開始思考善后問題。曾國藩在二月初二日致曾國荃信中,確已透露。曾國荃則表示速裁全裁,也與當時郁憤的心情有關,在曾國藩家書中皆可找到二人裁軍的藍圖與構想?! 〗鹆昕藦椭?,曾國荃堅辭任官,申請回籍休養(yǎng),所部必須裁撤是自然之理。只是曾國荃先行回籍,而裁軍之事,則留與曾國藩料理。至少可見,湘軍之裁撤與曾國荃的引退有密切關系?! ≈劣谇采⑾孳?,從曾國藩一方面的考慮,可簡約地作幾點分析。 其一,戰(zhàn)后遣軍,為用兵常規(guī),原為境兵將帥所需考慮。這是根本?! ∑涠鴩染痈呶?,又建大功獲祟爵,原已憂畏權重,豈可久掌兵權,徒增讒忌。遣散湘軍,正所謂保泰持盈之計。 其三,湘軍合圍金陵,成功在望,反而使神忌鬼瞰,曾氏兄弟實已陷于群疑眾謗之中。功成之后,更要解兵權以釋嫌怨?! ∑渌?,金陵城破,湘軍將校飽掠錢財,非常想返鄉(xiāng)置產,斗志已懈,銳氣全消,使曾國藩吁嗟于湘軍暮氣之深。此乃亦不得不裁。 其五,湘軍所恃軍餉,主要依靠湘、鄂、皖、粵、蘇五省厘金,軍務完竣,各省紛紛要求裁撒厘局。軍餉無所出,無以維系龐大軍力?! ∑淞?,曾國藩既知湘勇不可復用,而與李鴻章相商,淮軍補湘軍的弱點?;窜姷靡圆徊?,固然是應曾國藩的需要,也是李鴻章所希望的?;窜娋谷荒軌虿患忧采?,因為李鴻章自有運用經(jīng)營之法,并非故違國家定制?! 】偠灾鴩闳徊贸废孳?,實際上是完全為應付那群反湘軍派而不得不如此的?! ≡鴩缫阎溃切┣遘妼㈩I自己不行,最忌才能,早已討厭曾國藩這班書生風頭太健,常想懲罰一下他們。清軍中有一位高級將領,名叫勝保,每戰(zhàn)必敗,每敗必保,時人稱之為“敗保”。他最討厭曾國藩兄弟。蔡壽祺跟敗保最久,所以他首先彈劾曾國藩。曾國藩先裁湘軍,以免授人以柄,就是這個關系?! ?hellip;…
編輯推薦
洞悉中國人人性百態(tài),看透中國人人情冷暖。深刻地遏不了精通內圣外王之術的中興名臣曾國藩和深諳商場縱橫之術的紅頂商人胡雪巖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明確地指出了曾國藩、胡雪巖在為官、經(jīng)商方面對現(xiàn)代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