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傅佩榮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1-02出版) 作者:傅佩榮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我讀孔子》內容簡介:學習孔子,很難避免地會覺悟“人生可以不一樣”。所謂的“不一樣”,是說看似平凡,其實是十分不平凡。平凡的是外表,再多的財富與再高的地位也無法增益一個人的價值,因為價值是屬于人格的評斷,而這正是不平凡之處。若能覺悟其中的道理,人生將由被動變?yōu)橹鲃?,而這樣的人生也才真正值得我們去度過。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在教學、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皆阜有成就,著作甚豐。其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范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此次結集的著作,體現了傅佩榮對人生的深入思考,能使讀者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結晶,豐富自我的人生。
書籍目錄
序——孔子的智慧第一章 理性開放的人文主義——孔子的成長經驗人的意義孔子的成長經驗現代人生的全面反省參考資料第二章 人生之道的同與異——培養(yǎng)個人興趣人性的本質人生不可無志人生之道的表現大異其趣的道家人士認識自己參考資料第三章 家庭與人性的原始面貌——回歸根源人類經驗的限制與潛能理解人性三部曲人性向善的論點參考資料第四章 人際相與的層次及限制——立身處世開拓心胸自我陶冶擇善固執(zhí)參考資料第五章 結伴同行,共創(chuàng)理想結緣擇友朋友與師生今日的友誼人世之必要孔子的心志富貴與道義參考資料第六章 參贊化育,天人之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何欣賞自然如何與自然世界和諧共存認識信仰命運與生死天人之際參考資料第七章 藝術陶冶與充實之美——培養(yǎng)個人興趣藝術陶冶人文之美人格之美參考資料第八章 走上快樂的人生快樂的條件快樂的過程快樂與人生目的如何在現代人生中實踐儒家參考資料附錄 對話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二、學思相融 孔子知道光靠學習是不夠的,還必須思考,否則一味地接受外來的資料與信息,沒有一個中心思想予以統(tǒng)合的話,就難免導致混亂。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馑际钦f,如果只有學習而不去思考,就會使一切的學習白費,假使只有思考而不去學習,就會終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意孤行,陷入困境。所以,思與學要并重。孔子甚至強調“君子有九思”,即:“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他認為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論與人來往或運用感官,都必須有一個清醒的主體及中心思想。由此可見孔子的處世風格。他不容易說錯話,在回答弟子問題時,不會張皇失措或前后矛盾,甚至每一次的答案都可以不一樣。這是因為他始終把握住一個中心思想的緣故。三、一以貫之 《論語》中兩次提到“一以貫之”,這四個字古今解釋頗有出入,很難明確論斷它指的是什么,所以今天我們要把其中道理說個清楚。有一次,孔子主動問子貢:“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日:“然,非與?”日:“非也,予一以貫之?!保ā缎l(wèi)靈公》)孔子問子貢:“你以為我是靠著多方面學習知識,記誦很多材料之后才來教導你們的嗎?”子貢說:“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以肯定的語氣回答:“不是的,我并非如此,而是一以貫之。”這里的“一以貫之”顯然是指他有中心思想可以統(tǒng)合不同的知識。另外一次,孔子問曾參:“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日:“唯?!弊映?,門人間日:“何謂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保ā独锶省罚┰鴧⒖鬃拥摹耙灰载炛苯忉尀椤爸宜≈馈辈⒉皇欠浅G‘數?,因為如此便把孔子一生的思想精華淡化了。曾參的年齡比孔子小四十六歲,在談話當時只有二十歲左右,他所能考慮的層次尚淺,只看到現實生命的互動,無法全面顧及生死問題及人生意義問題。如此一來,人生的境界就很淺顯了。在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時候必須自己獨處,去思考人生的意義、方向及生、死等問題,如果到了年老時,還只是想到忠恕,則顯然是不夠的。因此,顯而易見,忠恕只是曾子自己的想法。此外,孔子也曾說過:“莫我知也夫!”子貢問他:“何謂其莫知子也?”子日:“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孔子認為只有“天”才真正了解他,那么曾參對孔子的了解當然是片面的。何況,曾參的忠恕之道無法符合孔子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之中對“生死之道”的信念。
編輯推薦
《我讀孔子》:影響全球華人的國學大師,身心靈整合導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鳳凰衛(wèi)視《國學天空》欄目主講專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