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志偉,孟玲琴 頁數(shù):365 字數(shù):548000
前言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結合參編院校對(第1版)的使用經驗及機械設計標準的更新編寫修訂而成。《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編寫時突出了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使教材內容更貼近工程實踐,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各專業(y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專業(yè)師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稒C械設計基礎》(第2版)編寫修訂的特點及內容為:(1)根據教材內容的有機聯(lián)系,將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加強了機械設計理論和實踐的聯(lián)系,有效地縮減了教學時數(shù);(2)突出了應用性,適當減少了理論及繁雜公式的推導,以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3)在敘述問題時,力求概念把握準確,敘述深入淺出、層次分明、詳略得當、文句通順,較好地體現(xiàn)了“可教性”和“可學性”;(4)突出學以致用,例題、課后復習思考題和習題緊密結合實際,盡量選取工程實例,并注意加強實用圖表、查閱手冊等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5)采用了已正式頒布的最新國家標準、規(guī)范和資料,采用了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名詞術語和符號;(6)更正了第l版中文字、圖、表及計算中的疏漏和印刷錯誤;(7)制作了與《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配套的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可供教師教學使用,使用《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作為教材的教師可與《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主編聯(lián)系索取,聯(lián)系E-mail:hnjzlq@163.com。另外與《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配套的孟玲琴主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第2版)也已出版,可配合使用。參加第2版編寫修訂工作的教師有:孟玲琴(前言、第5、6章)、王志偉(第1、10、12章)、劉勝杰(第2、4、8章)、馬霄(第9章)、陳新亞(第ll章)、秦歌(第7、13章)、徐秀芬(第3章)。《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由孟玲琴、王志偉擔任主編,由劉勝杰、馬霄擔任副主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設計研究所張鄂教授對《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進行了精心細致地審閱,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及張玉榮老師對《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修訂版的出版提供了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敬請有關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結合參編院校對(第1版)的使用經驗及機械設計標準的更新編寫修訂而成。本書以培養(yǎng)學生的機械設計能力為主線,將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加強了機械設計理論和實踐的聯(lián)系。 本書共13章,包括緒論、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傳動、蝸桿傳動、間歇運動機構、輪系、撓性傳動、支承設計、連接、機械運轉的調速和平衡、機械傳動系統(tǒng)設計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各專業(yè)“機械謝十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專業(yè)的師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的組成概述 1.2 課程的內容、性質和任務 1.3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及一般程序 思考題第2章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2.1 研究機構結構的目的 2.2 機構的組成及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 2.3 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2.4 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結構分類和結構分析 思考題 習題第3章 平面連桿機構 3.1 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及其演化 3.2 平面四桿機構曲柄存在的條件 3.3 平面四桿機構的工作特性 3.4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 思考題 習題第4章 凸輪機構 4.1 凸輪機構的應用和分類 4.2 從動件常用運動規(guī)律 4.3 凸輪輪廓曲線設計 4.4 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確定 思考題 習題第5章 齒輪傳動 5.1 齒輪傳動的特點和類型 5.2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和漸開線齒廓 5.3 漸開線標準直齒輪的參數(shù)與計算 5.4 漸開線標準直齒輪的嚙合傳動 5.5 漸開線齒輪的切削加工和根切現(xiàn)象 5.6 變位齒輪傳動簡介 5.7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與設計準則 5.8 齒輪常用材料、許用應力和傳動精度 5.9 齒輪傳動的計算載荷 5.10 標準直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5.11 斜齒圓柱齒輪(簡稱斜齒輪)傳動 5.12 直齒圓錐齒輪傳動 5.13 齒輪的結構設計和齒輪傳動的潤滑 思考題 習題第6章 蝸桿傳動 6.1 蝸桿傳動的類型、特點及應用 6.2 圓柱蝸桿傳動主要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 6.3 蝸桿傳動的強度計算 6.4 蝸桿傳動的效率和熱平衡計算 6.5 蝸桿傳動的安裝和維護 思考題 習題第7章 間歇運動機構 7.1 棘輪機構 7.2 槽輪機構 7.3 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 7.4 不完全齒輪機構 思考題 習題第8章 輪系 8.1 輪系及其分類 8.2 定軸輪系的傳動比 8.3 周轉輪系的傳動比 8.4 復合輪系的傳動比 8.5 輪系的應用 思考題 習題第9章 撓性傳動第10章 支承設計第11章 連接第12章 機械運轉的調整和平衡第13章 機械傳動系統(tǒng)設計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2章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2.1 研究機構結構的目的機構是具有確定運動的實物組合體。在進行新機構設計時,首先應判斷機構能否運動;如果能夠運動,則還要判斷運動是否具有確定性,及其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現(xiàn)今運用的機構類型很多,其形式和具體結構是多種多樣的。組成機構的構件,其外表和構造也是千奇百怪,種類繁多,所以要搞清楚各種機械的工作原理,以便對其進行改造,而且要創(chuàng)造新的機械就必須對機構結構進行研究。綜上所述,機構結構分析的目的有以下三個方面:(1)為新機構的創(chuàng)造提供途徑。分析機構怎樣由構件組成的,而且在何種條件下才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2)將各種機構按結構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建立運動分析和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3)根據構件間連接的特點及與運動有關的尺寸,畫出機構的運動簡圖。2.2 機構的組成及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2.2.1 機構的組成1.運動副在機構中,任意兩個構件都以一定的方式彼此相互連接。兩個構件直接接觸形成的可動的連接稱為運動副。而把兩構件上直接接觸的點、線、面稱為運動副元素,例如:軸1與軸承2配合分別為圓柱面和圓孔面的面接觸(圖2—1);滑塊1與導軌2(圖2—2)分別為棱柱面和棱孔面的面接觸;兩齒輪輪齒的嚙合分別為線接觸(圖2—3)。根據運動副元素的不同,通常把運動副分為低副和高副。低副指的是通過面接觸而構成的運動副。例如:轉動副(圖2一1)和移動副(圖2—2)。高副指的是通過點或線接觸而構成的運動副(圖2—3)。根據組成運動副兩構件問的相對運動是平面運動還是空間運動,可以把運動副分為平面運動副和空間運動副。例如轉動副和移動副都是平面運動副。螺桿1和螺母2組成的螺旋副(圖2—4(a))、球面1和球幅2構成的球面副(圖2—4(b))都是空間運動副。
編輯推薦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21世紀高等院校規(guī)劃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