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子與光通信實驗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北工大  作者:王麗  頁數(shù):20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根據(jù)專業(yè)物理實驗的教學大綱和在教學實踐中的教學經(jīng)驗編寫而成。全書共分為兩篇;第一篇主要介紹光電子學與光通信技術的基本知識,共分為3章。第1章介紹光電子與光通信的實驗目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和基本知識。第2章主要介紹光電子理論與技術的基礎知識。其中包括光電子技術與器件,光電子技術的發(fā)展趨勢與應用,激光超短脈沖的形成,激光模式的選擇技術,激光模式的測量方法,激光頻率的穩(wěn)定性,激光全息的原理和基本制作技術。第3J章主要介紹光纖通信中的光纖傳輸理論,傳輸模式,光纖的損耗和色散,光纖無源器件,光纖通信光源,半導體光電檢測器,光纖通信的復用技術等。    第二篇圍繞物理專業(yè)本科生開設的專業(yè)物理實驗項目展開,實驗項目共計39個。從實驗項目的選取來看,既有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教師的科研項目轉化為本科生的創(chuàng)新性實驗,同時還有通過本科生的畢業(yè)設計完成的設計性實驗項目。在實驗項目的編寫過程中,力爭做到實驗目的明確,實驗原理描述清晰,實驗步驟合理。大多數(shù)實驗項目設有思考題和參考書或文獻。書后附有常用物理常數(shù)和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基礎理論  第1章  緒論    1.1 光電子與光通信實驗的目的    1.2 光電子與光通信實驗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    1.3 光電子與光通信實驗的基本常識  第2章  光電子理論與技術的基礎知識    2.1 光電子理論與技術概述    2.2 光電子技術的理論基礎    2.3 模式測量方法    2.4 激光頻率的穩(wěn)定性    2.5 全息圖的基本原理和技術  第3章  光纖通信原理概述    3.1 光纖的傳輸理論    3.2 光纖的傳輸損耗    3.3 光纖的色散    3.4 光纖無源器件    3.5 光纖通信光源    3.6 半導體光電檢測器    3.7 光纖通信的復用技術    3.8 光纖通信的光放大器    3.9 光纖通信的同步數(shù)字體系第二篇  基本實驗 實驗1 He—Ne激光器縱、橫模測量 實驗2 KD*P晶體的電光效應及其應用 實驗3 脈沖激光器的裝調(diào)及腔外倍頻實驗 實驗4 高斯光束參數(shù)的測量 實驗5 光纖通信HDB3編碼實驗 實驗6 數(shù)字信號電/光、光/電轉換傳輸實驗 實驗7 數(shù)字調(diào)制實驗 實驗8 物質的差熱與熱重分析 實驗9 晶體生長 實驗10 晶體定向 實驗11 晶體折射率的測量 實驗12 晶體介電常數(shù)的測量 實驗13 波分復用光纖通信系統(tǒng) 實驗14 單模光纖模場直徑的測量 實驗15 光時域反射儀的應用 實驗16 摻鉺光纖放大器的應用 實驗17 光纖光柵傳感器的應用 實驗18 折射率分布曲線的測量 實驗19 光無源器件特性測試實驗 實驗20 多模光纖模間色散引起的脈沖展寬 實驗21 單模光纖數(shù)值孔徑的性質與測量 實驗22 LD和LED的P-I特性測量 實驗23 數(shù)字光纖通信系統(tǒng)接口碼型變換實驗 實驗24 局域網(wǎng)組網(wǎng)實驗 實驗25 無線鼠標實驗 實驗26 射頻天線測試實驗 實驗27 小功率無線收發(fā)信機性能測試實驗 實驗28 數(shù)字通信跳頻技術實驗 實驗29 數(shù)據(jù)通信終端顯示實驗 實驗30 高頻窄帶通信機的功率放大器設計 實驗31 ISP下載線的制作與使用 實驗32 計算機間的無線數(shù)據(jù)通信 實驗33 阿貝-波特實驗與空間濾波 實驗34 光柵法實現(xiàn)光學圖像相加和相減處理 實驗35 光學圖像的識別 實驗36 像面散斑法圖像相減 實驗37 角度復用的體全息存儲 實驗38 太伯效應 實驗39 熔融拉錐型全光纖耦合器    附錄Ⅰ 常用物理常數(shù)表    附錄Ⅱ 法定計量單位    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光電子與光通信實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