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 出版社: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作者:姜英來 頁數(shù):23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大師經(jīng)典讀書計劃”系列中的一本,該書從管理領域中選取了30位最具影響力的大師,著重介紹他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些流芳百世的經(jīng)典之作曾經(jīng)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標,了解并閱讀這些經(jīng)典著作,必將給每一位讀者以智慧的啟迪。在本書中,你可以和威廉·大內(nèi)、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羅、杰克·韋爾奇、彼得·圣吉等管理學大師對話,汲取大師身上沉淀出的寶貴經(jīng)驗與智慧?! ”緯肺桓哐牛瑑?nèi)容豐富,設計、裝幀精美、時尚,不僅具有較高的閱讀欣賞價值,還可以收藏,或作為禮物饋贈親朋好友,是一套能讓讀者從中獲益良多的讀物。 凡是有許多人共同勞動的地方,就存在著管理。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是通過高效的管理來達成個人目標的。因此,作為社會組織或團體中的每一位成員,管理學已經(jīng)成為一門必修課。好的管理思維、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都源自于大師們的偉大思想,閱讀他們的經(jīng)典著作是我們了解管理學的最佳途徑。
書籍目錄
第1部 《科學管理原理》 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羅(美國1856—1915)第2部 《社會組織和經(jīng)濟組織理論》 馬克思·韋伯(德國1864—1920)第3部 《經(jīng)理人員的職能》 切斯特·巴納德(美國1886—1961)第4部 《工業(yè)管理和一般管理》 亨利·法約爾(法國1841-1925)第5部 《工業(yè)文明的社會問題》 埃爾頓·梅奧(美國1880—1949)第6部 《企業(yè)中人的方面》 道格拉斯·麥格雷戈(美國1906—1964)第7部 《個性與組織》 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國1923—)第8部 《如何選樣領導模式》 羅伯特·坦南鮑姆(美國1915—2003)第9部 《管理決策新科學》 赫伯特·西蒙(美國1916—2001)第10部 《偉大的組織者》 歐內(nèi)斯特·戴爾(美國1914—)第11部 《管理的新模式》 倫西斯·利克特(美國1903—1981)第12部 《營銷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美國1931—)第13部 《讓工作適合管理者》 弗雷德·菲德勒(美國1922—)第14部 《組織效能評價標準》 斯坦利·E·西肖爾(美國1915—1999)第15部 《再論如何激勵員工》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國1923—2000)第16部 《組織與管理:系統(tǒng)方法與權(quán)變方法》 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國1924—)第17部 《經(jīng)理工作的性質(zhì)》 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第18部 《管理:任務、責任、實踐》 彼得·杜拉克(美國1909—)第19部 《再論管理理論的叢林》 哈羅德·孔茨(美國1908—1984)第20部 《杰克·韋爾奇自傳》 杰克·韋爾奇(美國1935—)第21部 《競爭戰(zhàn)略》 邁克爾·波特(美國1947—)第22部 《Z理論》 威廉·大內(nèi)(美國1943—)第23部 《轉(zhuǎn)危為安》 愛德華茲·戴明(美國1900—1993)第24部 《總經(jīng)理》 約翰·科特(美國1947—)第25部 《追求卓越》 托馬斯·彼得斯(美國1942—)第26部 《領導者:成功謀略》 沃倫·本尼斯(美國1925—)第27部 《巨人學舞》 羅莎貝絲·摩絲·坎特(美國1943—)第28部 《第五項修煉》 彼得·圣吉(美國1947—)第29部 《企業(yè)再造》 邁克爾·漢默(美國1948—)第30部 《基業(yè)長青》 詹姆斯·柯林斯(美國1958—)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一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 當我們真的有機會重讀《科學管理原理》時,一定會吃驚地發(fā)現(xiàn),泰羅當時所要解決的問題,至今還一直存在著。管理活動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歷程,科學管理運動也已經(jīng)進行了近百年,如今,管理理論的學派已經(jīng)如同“叢林般茂盛”,管理中的新名詞不斷地涌現(xiàn),自稱是新理論的管理思想也層出不窮,但是我們所看到的管理結(jié)果,卻不那么令人滿意。管理所一直追求的目標,是人們的自覺性、責任心和主動性的形成。可是,管理似乎沒有達成這樣的目標,相反,物質(zhì)生活不斷提高的人們卻對管理中的各種刺激越來越麻木。管理自己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怪圈:用于刺激人們積極性的投入越來越大,所產(chǎn)生的激勵效果卻越來越差。 管理已經(jīng)到了一個該問一問自己怎么辦的時候了! “自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財富的增長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廣泛,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對他進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這種財富對于人類來說變成了一種無法控制的力量。人類的智慧在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薄犊茖W管理原理》中這樣說道?! ∽鳛橐婚T科學與學科的現(xiàn)代管理,發(fā)端于泰羅的“科學管理”。然而,科學管理在近百年的發(fā)展中已經(jīng)被嚴重地工具化了,以至于許多人以為泰羅制就是科學管理。實際上,這是一個重大的誤解?! √┝_的真實思想并沒有被當時短見的管理者完全地理解和付諸行動,但是,心理的革命為行為科學的誕生播下了種子。泰羅的實際貢獻是:用技術(shù)解放了生產(chǎn)力,用思想為行為科學的誕生提前放起了“喜炮”。而行為科學也只是把人性的最表層展示了出來,并沒有把“解放生產(chǎn)力與促進人的發(fā)展”兩個目標同時實現(xiàn)。后來,人們所做的努力只是忽而在技術(shù)出現(xiàn)突破時,為技術(shù)歡呼,同時又為技術(shù)的地位提高與人的發(fā)展可能受到的忽視而擔憂;忽而又在人性受到新的壓抑時再為人吶喊一次。但卻沒有解決這樣一個根本性問題——是什么導致了管理兩個目標的“分裂癥”?可以說,管理的革命曾經(jīng)有過出現(xiàn)的機會,但是,稚嫩的幼苗遇到了干旱的土地,它最終還是沒有能夠突破堅硬的土地?! ≌缣┝_所言:“科學管理不是一種有效率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種獲得效率的手段,也不是一串或一批有效率的方法;科學管理不是計算成本的新制度,不是支付工人工資的新方案,不是一種計件工作制,不是一種獎金制度,不是一種付酬制度,也根本不是一個支配工人的計劃;科學管理不是拿著秒表觀察一個人的工作并記下他的情況,不是工時的研究,不是動作研究或?qū)と藙幼鞯姆治觯豢茖W管理不是印制一大堆表格并將表格發(fā)給一些人,而且說‘這就是你們的制度,照著辦吧’;它不是分工工長或職能工長制,也不是在談及科學管理時,一般人所能想到的任何管理方法??茖W管理的實質(zhì),就是偉大的心理革命?!薄 」芾淼氖侄闻c目的一直處于一種分裂的境地,如今,我們必須在手段與目的的統(tǒng)一中找尋管理的出路和真正的管理革命。人是萬物之靈,人天生就是主體而不是工具。在人們急功近利的動機驅(qū)動下,為了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目標,將人異化成了管理實現(xiàn)目標的工具和整個企業(yè)運作中的一個零部件。這是違背人性的,也正如泰羅所說,這樣的管理不是在解放生產(chǎn)力,而是反生產(chǎn)力的。 (齊善鴻) P004-P005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書評凡是有許多人共同勞動的地方,就存在著管理。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是通過高效的管理來達成個人目標的。因此,作為社會組織或團體中的每一位成員,管理學已經(jīng)成為一門必修課。好的管理思維、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都源自于大師們的偉大思想,閱讀他們的經(jīng)典著作是我們了解管理學的最佳途徑。
編輯推薦
本書是“大師經(jīng)典讀書計劃”系列中的一本,該書從管理領域中選取了30位最具影響力的大師,著重介紹他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些流芳百世的經(jīng)典之作曾經(jīng)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標,了解并閱讀這些經(jīng)典著作,必將給每一位讀者以智慧的啟迪。在本書中,你可以和威廉·大內(nèi)、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羅、杰克·韋爾奇、彼得·圣吉等管理學大師對話,汲取大師身上沉淀出的寶貴經(jīng)驗與智慧?! ”緯肺桓哐牛瑑?nèi)容豐富,設計、裝幀精美、時尚,不僅具有較高的閱讀欣賞價值,還可以收藏,或作為禮物饋贈親朋好友,是一套能讓讀者從中獲益良多的讀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