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旅游教育 作者:蘭宗榮 頁數(shù):34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共分九章,內容涉及福建的歷史、旅游(包括地理、文物、古跡、園林)、方物、飲食、交通、民居、娛樂、名人、鄉(xiāng)俗等方面。歷史福建與名人福建基本上按朝代的順序編撰;方物福建、飲食福建、娛樂福建方面主要按福建車牌號所代表城市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如A福州市→B莆田市→C泉州市→D廈門市→E漳州市→F龍巖市→G三明市→H南平市→J寧德市;游在福建包括地理、文物、古跡、園林等內容,以南平市為首,H南平市→J寧德市→A福州市→B莆田市→C泉州市→D廈門市→E漳州市→F龍巖市→G三明市;住宿福建則以龍巖市為首如上依次排列;交通福建則按海(水)陸空交通來編撰;鄉(xiāng)俗福建則大體按語言、民族、信仰、婚姻、節(jié)日、喪葬等順序排列。編撰中力求能較淺顯而又較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福建的奇趣,融知識性、趣味性、學術性于一體,圖文并茂,增加讀者對福建風情的領略,從而使之對平淡的生活世界多一份驚奇,多一份愛國愛鄉(xiāng)的情感。
書籍目錄
前言歷史福建 福建何時有歷史 為何說曇石山文化是福建邁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仙字潭”是福建失落的文明嗎 古閩人為何要懸棺而葬 武夷君的傳說反映了什么 為何說“閩”是福建最早的古稱 閩中郡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嗎 閩越國是如何興起的 閩越為何北遷 孫吳政權是如何治理福建的 何謂“八姓入閩” 陳元光為何被稱為“開漳圣王” 赤岸為“空海遇險漂著的圣地” 王審知為何被稱為“開閩王” “八閩”的名稱是怎么來的 武夷山為何被稱為“道南理窟” 福建科舉后來居上 馬可波羅眼中的泉州是怎樣的 在福建抗倭中為何有“俞龍戚虎”之說 鄧茂七為何稱“鏟平王” 漳州月港因走私而成大港 隆武政權為何曇花一現(xiàn) 清朝如何統(tǒng)一臺灣 馬江海戰(zhàn)中方因何戰(zhàn)敗 “閩變”的過程是怎樣的 為何大陸要炮擊金門而不取金門地理福廷 武夷山為何奇秀甲東南 茫蕩山為何被稱為“福建的廬山” 洞宮山三絕是什么 鴛鴦溪的四大奇觀是什么 太姥山為何被稱為“海上仙都” 為什么說九龍祭瀑布、鯉魚溪為周寧“雙璧” 海壇有何壟斷性奇觀 青云山有何奇異之處 福建為溫泉名區(qū) 為何說九鯉飛瀑天下奇 “桑田”為何變滄海 漳浦南碇島為何堪稱世界級地質奇觀 風吹一石萬鈞動 冠豸山為何被稱為武夷山的姐妹山 龍硿洞有何傳奇 泰寧金湖為何稱“天下第一湖山” 桃源洞一鱗隱石林奇絕之處何在 為何說玉華洞是閩山第一洞古跡福建 福建有哪些洞天福地 考亭書院為南閩闕里 孫悟空“原籍”在福建嗎 雪峰寺為何被稱為“南方第一叢林” 為何說“左旗右鼓”為全閩二絕 南少林究竟在何處 為何說站著要像東西塔 為何說清源山是“宗教博物館”的縮影 安溪清水巖為何有“蓬萊仙境”之稱 太傅陳邕為何捐宅為寺 三平寺是怎么來的 甘露寺為何被稱為南方懸空寺文物福建 江南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漢城遺址在哪里 福建現(xiàn)存最早的木構建筑在哪里 為什么說木蘭陂是福建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 為何說“未有興化,先有廣化” 泉州開元寺為何“佛國名傳久,桑蓮獨擅聲” 為何說清凈寺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 靈山圣墓是伊斯蘭教第四圣跡 為何說摩尼光佛是世界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 “國姓爺”歸葬何方 為何說崇武古城是“石頭城”、“虎豹關” 集美鰲園為什么被稱為“閩南石雕博物館” 當今世界最大和最小的古炮在哪里 為什么說漳州石牌坊群是福建規(guī)模最大的牌坊群 長汀為何被稱為“紅色小上?!? 尚書第是福建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園林福建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為何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 “萬木林”是如何來的 九峰山公園為何被譽為“九朵芙蓉” 福州西湖公園為何有“福建園林明珠”之稱 “榕樹王”在哪兒 廈門鼓浪嶼為何被譽為“海上花園” 鼓浪嶼菽莊花園是如何補山藏海的 為何說“山巖多勝概,萬石最稱奇” 臺灣民俗匯集一村 梅花山為何被稱為“華南虎的故鄉(xiāng)”方物福建 福建為何被稱為“綠色金庫” 福建的省石是什么 福州脫胎漆器是如何脫胎的 為何說軟木畫是福州絕活 福州牛角梳有何功用 福州油紙傘為何被稱為“國傘” 福建最古老的荔枝樹在哪里 為何莆田被稱為“甘蔗之鄉(xiāng)” 莆田為何被譽為“中國木雕之城” “江氏木偶”為何飲譽全球 德化窯建白瓷為何被稱為“中國白” 惠安為何有“中國石雕之鄉(xiāng)”的美譽 “刺桐城”雅號有怎樣的來歷 廈門為何俗稱“鷺島” 為何說漆線雕是廈門特有的民間工藝品 漳州為何被稱為“水仙花之鄉(xiāng)” 片仔癀為何被稱為神藥 膏藥怎么變成印泥 漳浦為何被稱為“剪紙之鄉(xiāng)” 龍巖沉缸酒是如何釀制的 為何永定被譽為“烤煙之鄉(xiāng)” 為何說四堡是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 永福為“高山花園” 將樂有哪些文房之寶 湛盧寶劍為何有“天下第一劍”之稱 建陽為何被稱為“圖書之府” 兔毫釉為何被稱為“天目” 建甌為何被稱為“竹子之鄉(xiāng)” 為何稱古田為“中國食用菌之都”飲食福建 閩菜有哪些特點 福建民間是如何宴食與進補的 “佛跳墻”是如何創(chuàng)始的 太極芋泥為何成為“福州冰激凌” 媽祖宴菜有何含義 何謂“東壁龍珠” 何謂土筍凍 文昌魚是哪里的特產 南普陀素菜有何特點 “明姜”為何成為贈友佳品 為何說“柚子宴”別具一格 何謂“閩西八大干” 白斬河田雞為何成為客家的傳統(tǒng)名菜 建寧蓮子為何出名 寧化“魚生”怎么吃法 為何說沙縣小吃是中國的“麥當勞” 何謂“文公菜”與“八卦宴” 福建光餅是怎么來的 烏龍茶是怎么來的 閩北有哪些御茶園 大紅袍為何被譽為“茶中之王” 正山小種紅茶是“茶中皇后” 白毫銀針是怎么來的 安溪鐵觀音是怎么來的 何謂“擂茶”娛樂福延 鄭奕奏為何被稱為“閩劇梅蘭芳” 評話為何成為福州民眾喜聞樂見的曲藝 “釣白龍”與“奪鴨”是種什么活動 何謂十番 莆仙戲為何被稱為“地方戲的活化石” 何謂“高甲戲” 何謂梨園戲 何謂南詞戲 閩南提線木偶戲有何特色 “答嘴鼓”是閩南相聲 “南音”為何被稱為“唐宋遺音” 鼓浪嶼為何被稱為“鋼琴之島” 中秋會餅博狀元是怎么玩的 漳州布袋戲為何被稱為“掌中戲” 錦歌、歌仔戲、薌劇是什么關系 為何說“走古事”是“山村狂歡節(jié)” 閩西漢劇為何被稱為“南國牡丹” 肩膀上也能演戲 為何說建甌挑幡為“中華一絕” 閩派古琴為何已成絕響 何謂“鎖歌”住宿福建 福建有哪些歷史文化名城 福建有哪些著名的歷史文化村鎮(zhèn) 為何說承啟樓是土樓之王 為何說振成樓是土樓王子 最大的方樓與最小的圓樓在哪里 為何稱環(huán)極樓為防震巨堡 李氏大宗祠是“客家第一祠” 為什么石壁會成為客家祖地 安貞堡為何被譽為“閩中瑰寶” “天一井”與“達理巷”是怎么來的 名人愛在三坊七巷扎堆 宏琳厝是中國最大的單幢古民居 江氏古宅為何壯觀而神奇 為何要“聯(lián)掛仙水大廳” 泉州古街巷名稱是怎么來的 為什么說蔡資深古民居是一組“立體的詩” 南安民居建筑為何與眾不同 趙家堡為何被稱為微縮的汴京 南靖裕昌樓為何東倒西歪 二宜樓為何被譽為“國之瑰寶”交通福建 連江獨木舟是“福建第一船” 海舟以“福船”為上 古代為何要在九日山祈風 鄭和下西洋為何屢泊福建 “廈迎五洲客,門收萬頃波” 三都澳是“海上天湖” 閩江為何被稱做“中國的萊茵河” 何謂“福建官路” 漁梁驛是中原入閩第一驛站 “三千八百坎,坎坎出黃金” 洛陽橋是怎么建造的 安平橋是中古時代世界上最長的梁式石橋 為何說江東橋石梁安置還是個謎 福建是廊橋比較集中的省 高集海堤是怎樣筑成的 福建省公路建設之最 “東渡飛虹”緣何壯 福建省高速公路與鐵路如何布局 福建省鐵路建設之最 福建省現(xiàn)有哪些機場鄉(xiāng)俗福建 閩臺有哪“五緣” 閩方言是中國漢語方言的縮影 “山都木客”為閩西野人 何謂“蛋民” 福建為何崇蛇 何謂盤瓠傳說 畬族有哪些奇特風俗 客家有何特異民俗 惠安女有何奇特服飾 惠安女有何奇特的婚俗 為何尊吳卒為“保生大帝” 為何尊媽祖為航海保護神 為何尊陳靖姑為救產護胎女神 “四圣君”為何面貌各異 葉向高石竹山祈夢有何傳說 福建有何待客的奇特禮俗 福建有何忌俗 “長命鎖”彩俗是怎么來的 福州人對聯(lián)妙在何處 “泗州大圣”為何被尊為戀愛之神 福建訂婚有何講究 新娘如何過門 洞房里有何奇特禮儀 鬧洞房、下廚、回門有何習俗 “做大歲”與“白額春聯(lián)”是怎么來的 福建元宵節(jié)有何特異民俗 什么是“拗九節(jié)” 柴頭會和蠟燭會是怎么來的 何謂“康壽”、“半路響”與“吊喪軸”名人福建 江郎為何才盡 閩海賢才誰開氣運 “芝城之母、之父”是怎么來的 柳永是第一個專業(yè)詞人 楊億是穿官服的禪僧 曾公亮何以文相寫武經 宋代書法四大家之“蔡”指誰 蘇頒發(fā)明世界第一臺天文鐘 狀元黃裳業(yè)儒慕道 邵武出了忠奸兩宰相 朱熹也信“風水” 為何尊宋慈為“世界法醫(yī)學鼻祖” 嚴羽為“四朝詩話第一人” 鄭思肖淪為“三外野人” 四朝元老楊榮 李贄的思想是“異端”嗎 陳第是“奇人” “孔子”為何西來 徐霞客五次入閩 為何稱顏思齊為“開臺王” 洪承疇是貳臣嗎 李光地曾經賣友求榮了嗎 “揚州八怪”有兩位閩人 林則徐是被毒害而死的嗎 為何說辜鴻銘“根”在同安 為何稱林語堂為幽默大師 福建高僧有幾多 離“數(shù)學王冠上的明珠”還有多遠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福建何時有歷史恩格斯這位偉大的哲人曾經說過:“有了人,我們就開始有了歷史?!碧热粢肪扛=ㄏ让窕顒拥臍v史,我們至少可以把眼光投射到遙遠的舊石器時代。200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中,福建三明萬壽巖舊石器遺址是距今年代最為久遠的一個,它是華東地區(qū)第一個洞穴類型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地處武夷山脈與鷲峰山、戴云山之間的閩中大谷地東南邊緣。萬壽巖位于三元區(qū)巖孤峰,峰頂海拔359米。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福建省博物館、三明市文管辦、三明市博物館聯(lián)合組成考古隊,對萬壽巖西南坡的靈峰洞和西坡巖腳的船帆洞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出土了800余件石核和石錘等石制品和少量犀牛等動物的骨、角器以及一批哺乳動物化石。經鈾系法測年,這一文化堆積距今已有18萬年左右。這一發(fā)現(xiàn),把古人類在福建生活的歷史提前了十幾萬年,填補了考古史上的一段空白??脊殴ぷ髡咴诖磧冗€首次發(fā)現(xiàn)了世界罕見的原始人用石塊鋪砌的地面遺跡。這些地面鋪石的運用,可能出于防潮、防水和方便活動的考慮。走進這些原始人的“家”,可以看到,地面石塊的排列較隨意而凌亂,微有起伏,但均為單層分布,局部地段鋪石與原地面的鈣板和巖石基本取平,面積大約120平方米。所用石料均為灰?guī)r角礫。石塊大小不等,最大的長55厘米,最小的長僅2厘米,多數(shù)石塊略有磨圓,顏色黑色或黑褐色。地面不平處則用大小不等的石灰石角礫鋪砌取平,局部石塊之下用黃綠土填墊。人們從中可以推斷,這些原始人已經懂得用石頭改善自己的居住環(huán)境,這在全國是首次發(fā)現(xiàn),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2001年被列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的舊石器遺址并不是孤立的,早在1989年,興建“三南”(湘南、贛南、閩南)公路時,在漳州市北郊的蓮花池山更新世晚期河旁臺地上發(fā)現(xiàn)了第一塊舊石器,第二年這里又發(fā)掘出舊石器時代的兩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下層以礫石器為代表,出土的砍斫器、刮削器等舊石器,距今年代約4萬至8萬年;上層,就是“漳州人”生息、活動的場所,出土的石器以燧石小石器為代表,距今約0.9萬至1.3萬年。這一遺址被稱為“漳州舊石器文化遺址”。此外,在福建還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古人類化石。1987年在東山島海域淺海中撈取古人類左肱骨化石,距今有1萬年之久,以發(fā)現(xiàn)地點命名,故稱為“東山人”。1988年,在清流縣沙蕪鄉(xiāng)狐貍洞發(fā)現(xiàn)了一枚古人類下臼齒化石,屬“晚期智人”,距今1萬年,被定為“清流人”,是福建省陸地上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古人類化石。1990年在漳州市北郊蓮花池山發(fā)現(xiàn)了一根古人類脛骨化石而把它命名為“漳州人”,距今1萬年。為何說曇石山文化是福建邁入文明社會的門檻新石器時代遺存,在福建發(fā)現(xiàn)的就更多了。尤其以閩侯曇石山貝丘遺址最為著名。曇石山貝丘遺址是1954年閩侯縣荊溪鄉(xiāng)曇石山村農民修水利時發(fā)現(xiàn)的。至1974年,先后經過7次科學發(fā)掘,共發(fā)現(xiàn)原始社會晚期氏族的墓葬48座、灰坑63個、陶窯5座,出土大批陶、石、骨、玉、貝、牙器六大類32種近千件珍貴的文物。經研究,曇石山中、下層遺存屬于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000年??脊艑W界把曇石山中、下層文化命名為“曇石山文化”。曇石山遺址出土的一其男性人骨架,經中國科學院人類學家鑒定,屬于現(xiàn)代人的“蒙古人種南亞類型”,被考古界命名為“曇石山人”,它是閩族的祖先。曇石山人生活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已有了農業(yè),會種植水稻;狩獵和漁撈經濟的比重較大,遺址中貝殼堆積成山,厚達2米至3米,說明他們經常捕撈魚、鰲、龜、螺、蛤等水產品;他們的住處已從半穴居草寮發(fā)展為地面長方形竭墻或石墻的房屋;實行以男性為中心的一夫多妻制或一夫一妻制,丈夫死后,仰身直肢葬并陪葬許多器物,妻(妾)側身屈肢與丈夫合葬(或殉葬),這種夫妻合葬是一次葬而不是二次葬(即夫妻同時埋入墓中),妻(妾)屈從于丈夫而殉葬(陪葬)的可能性很大,這是階級分化的明證。曇石山人的部落酋長制已經形成了商周時期閩方國的雛形。曇石山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是與其他文化缺乏溝通的情況下獨立活動而創(chuàng)造的。遺址有六樣堪稱“中華之最”的寶貝:在125號墓葬中,出土時,陶燈放在墓主人頭頂,類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長明燈”,四五千年前的曇石山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燈,堪稱“中華第一燈”;137號墓主人為25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其中左側顴骨分為上下兩部分,下方顴骨塊被稱為“日本人骨”,現(xiàn)在日本人大部分有這塊顴骨,可以證明,日本文化不僅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連日本人種也有可能要追溯到曇石山人;中國最早的上釉技術出自這里,在遺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臺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綠色釉;提線陶簋,在131號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為全國罕見;豎立坑中的殉葬男奴,在奴隸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豎立坑中,粗壯的大腿骨和腳趾清晰可辨,顯然是由活埋時掙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隸殉葬的殘酷;在131號夫妻合葬墓底下發(fā)現(xiàn)18件陶釜(沙鍋),這在全國新石器墓葬中絕無僅有,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建人有愛喝湯的飲食文化。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位于福州城西24公里處的閩侯縣甘蔗鎮(zhèn),距省會福州僅20公里,占地42.5畝,是福建省第一座大型考古遺址博物苑,它將曇石山第八次考古遺址現(xiàn)場保護起來并直接展示給觀眾,真實生動地反映出原始社會晚期閩人先祖生產、生活和墓葬的狀況。2001年6月22日,國務院將曇石山文化遺址列為第五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推薦
《趣聞福建》試圖將福建這片熱土的妙趣與英姿浮雕般地凸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共分九章,內容涉及福建的歷史、旅游(包括地理、文物、古跡、園林)、方物、飲食、交通、民居、娛樂、名人、鄉(xiāng)俗等方面。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與臺灣隔海峽相望,是我國主要僑鄉(xiāng)之一,也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在現(xiàn)今這片土地上,文物古跡遍布,文化光輝奪目;名人燦若星河,逸聞趣事紛紜;古建壯觀宏偉,園林精美絕倫;歷史豐碑如林,風俗古樸獨特;交通古今巨變,經濟一日千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