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記憶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彭敏翎、唐林洪、陳遠岸、 等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彭敏翎,唐林洪,陳遠岸 等 著  頁數(shù):294  

內(nèi)容概要

  努力還原了三十年來桂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風貌。那一篇篇文章,記錄的是在生活的廣 度和深度上,加入“改革開放”這個催化劑后,從人心到外部世界發(fā)生的巨大變化?! 「母镩_放三十年,是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三十年,是人民走向幸福富裕的三十年。也是桂林 發(fā)生巨變的三十年。

書籍目錄

引言:三十而立/001重溫1978/003講述/001記憶/087歲月留痕/227桂林紀事/261聚焦2008/280讀者來信/285后記:三十年青春中國的記憶/290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雷志嵐所在的畢業(yè)班所有學生都參加了高考。以前要“上山下鄉(xiāng)”,學生沒心思讀書,老師怎么督促都沒用?,F(xiàn)在學生著急備考,老師就更積極了。畢業(yè)年級分班頻繁,先是分普通班和尖子班,后來文理分班,又細分為普通班和尖子班,目的是提高升學率。7月7日到9日,雷志嵐走進了高考考場。這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二年。全國610萬人報考,錄取40.2萬人,真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被“文革”耽誤了學業(yè)的大齡青年,他們無比珍惜這次機會,最終通過“獨木橋”的也多是這些人。因為錄取率極低,大多數(shù)同學第一次高考落榜了。他們都聰明靈巧,可惜底子差,“文革”時學工學農(nóng),好好讀書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而且,應屆生不像那些“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吃過那么多的苦,沒能體會到能讀書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當年雷志嵐進了工廠,打了幾個月零工后還是覺得要讀書,便又回到學校補習,之后考上了一所中等師范學校。落榜的同學走入社會后,有的打零工,有的頂爸媽的職,有的做小生意,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出路。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開始在商海中磨煉,成為經(jīng)濟轉軌期的第一波弄潮兒。國家百廢待興的年代,新一輪大發(fā)展需要的各種人才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成長著?,F(xiàn)在,雷志嵐成了一名政府公務員。

后記

2008年8月27日起,《桂林晚報》“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特別報道”與讀者見面。到12月8日為止,共刊登了50多個版的稿件,總計近18萬字、百余幅圖片。我們把每個見報版面剪下來,貼成了一本。翻看厚厚的剪貼本,講述、記憶、歲月留痕、老照片、讀者補白、讀者感言等多個板塊,努力還原了三十年來桂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風貌。那一篇篇稿件,記錄的是在生活的廣度和深度上,加入“改革開放”這個催化劑后,從人心到外部世界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改革開放三十年,是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三十年,是人民走向幸福富裕的三十年。這一結論,毋庸置疑。多少尷尬辛酸,盡付笑談中改革開放以后,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特別報道中的“記憶”板塊列出30個關鍵詞,皆為三十年來老百姓衣食住行方面新生的或消失的事物。在采訪中,記者聽到了很多尷尬辛酸的故事,有些如今看來好像不可思議,但在當時當?shù)?,卻有足夠的理由存在著。直達快巴出現(xiàn)之前,“小香港”個體戶陳德志去廣州進貨,來回要4天。時間長倒是其次,主要是太辛苦,讓人不堪回首。他說,一過賀州就開始緊張。

編輯推薦

《百姓記憶(桂林1978-2008)》:總有一些記憶讓我們難以忘懷。當歷史走到1978年,記憶中最鮮明的是一個詞——改革開放。1978年,桂林冶金地質(zhì)研究所(桂林礦產(chǎn)地質(zhì)研究院的前身)的張智遠很自豪,他是勘探技術、室的副主任,那一年勘探技術室得到了全國科學大會獎。主任李振潛光榮地到北京參加大會,回來后院長開會表揚,同事們也羨慕不已?!?978年,16歲的平樂中學學生雷志嵐畢業(yè)了。從那一年開始,國家停止了“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她和家人都長長松了一口氣。雷志嵐身體單薄,爸媽一直發(fā)愁她連擔子都挑不起,到了農(nóng)村怎么辦。……直達快巴出現(xiàn)之前,“小香港”個體戶璐德志去廣州進貨,來回要4天。時間長倒是其次,主要是太辛苦,讓人不堪回首。他說,一過賀州(以前叫八步)就開始緊張。大桂山…段路,簸箕大的坑一個接一個車子“蹦蹦跳跳”,人挨“拋”得東倒西歪。上了盤山公路,車子時而猛沖下坡,時而近乎直角的急轉彎,稍有不慎就可能從半山腰翻下去?!粭l喇叭褲破了。讓蔣桂秀秀心痛得要命。三十年前,喇叭褲是年輕人又登又怕的東西,它代表時鬣和個性,被大多數(shù)保守的人反對。蔣桂秀當年十八九歲,自己買了一塊亮眠的天藍色的布,叫人做成一條大喇叭褲,趕圩時大大享受了一番別人羨慕的眼光。沒想到,不久后她上山砍柴火,舍不得脫喇叭褲,結果這條寶貝褲子被扯開了一個大口子。她欲哭無淚。煤油票丟了,家里連續(xù)一個星期晚上沒點過燈。采訪中,金竹社區(qū)的黃阿姨說起自己的糗事。沒什么都要票的年代,各種各樣的票證被當作命根子…樣收得好好的,可是有個月的煤油票居然死也找不到了。當時桂林時常停電,沒有煤油點不起煤油燈,一到夜晚家里就黑麻麻的。一個星期后,她偶然間從一本書里面找到那張票,才結束黑燈瞎火的日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百姓記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