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電影講座

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卓伯棠 主編  頁數(shù):235  
Tag標簽:無  

前言

《侯孝賢電影講座》的出版,為侯孝賢2007年11月5日至7日一連三天應(yīng)邀在香港浸會大學作的電影講座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這是侯導演從影三十多年來的創(chuàng)舉。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他在三天之內(nèi),為同學作了七場講座:(一)侯孝賢導演電影之路;(二)談日本導演小津的電影(電影真實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三)侯孝賢電影的美學信念;(四)談法國導演布列松的電影;(五)侯孝賢導演的電影(與影評人對話);(六)臺灣電影的現(xiàn)在與未來;還有(七)評電影電視系學生作品。這是他從來沒有試過的電影藝術(shù)的傳承工作。而這七場講座中,其中第一講的部分講稿以“我的電影之路”為文和第二講的部分講稿以“真實與現(xiàn)實''為題,分別刊登在《電影藝術(shù)》雜志2008年1月號以及2月號。順便一提的是,《南方周末》于2008年1月17日一連四版刊載了王寅采訪這次講座而完成的《創(chuàng)作本來就是有限制》與《我永遠給自己找難題》二文,以講座側(cè)記加直接訪問寫成,可以一并作閱讀的參考?;叵氚才藕顚а莸较愀劢髮W作“導演大師班”系列的電影藝術(shù)及文化講座的構(gòu)想,是在“吳宇森導演電影講座”(2005年11月)之后,肯定侯孝賢導演對電影藝術(shù)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于是,2006年秋天,我親到臺北并約了臺灣藝術(shù)大學電影系的廖金鳳主任跟侯導演碰頭,當時他正與友人進晚餐,他抽時間與我們談了一個小時,談到他對電影真實與現(xiàn)實的認識,見解精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而我的腦海馬上閃現(xiàn),必須邀請侯導演到香港為我們的學生作學術(shù)講座,對電影系的學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有機會親自向大師學習與請教。對我的邀請,他二話沒說就答應(yīng)了?;氐较愀?,我們馬上作了一個詳細的計劃,分為三項:(一)侯孝賢的電影講座用三天的時間,作七場講座(其中一講以評論同學的作品為主),詳細道出每場講座的題目和范圍,以及時間和地點的安排。同時,聽講座的人不僅僅限于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的學生,同時發(fā)出通知,內(nèi)地、臺灣、澳門等地大學相關(guān)課系的學生亦可參與。不久得到超過30所大學的回應(yīng),我們亦發(fā)出了邀請函。(二)聘請侯導演為我們?nèi)曛频摹半娪半娨暸c數(shù)碼媒體藝術(shù)碩士”班的課程顧問(另一位是吳宇森博士)。(三)向大學提出書面申請,準許頒發(fā)“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侯孝賢。我為此曾到“大學榮譽博士委員會”上接受詢問及解釋侯導演的成就和對世界電影文化的特殊貢獻等,最后獲得了肯定和通過。整套計劃的安排細節(jié)大致告一段后,我馬上與侯導演的秘書心怡小姐聯(lián)系,并隨后再飛到臺北,在原為希爾頓酒店的愷撒大飯店咖啡廳與侯導演作第二次見面,就一些細節(jié)作最后確定,并當面將一封吳清輝校長代表浸會大學頒發(fā)2007年“榮譽博士”的函件交給他。在座的尚有廖金鳳主任,我的研究生吳晶,她當時剛好到臺北參加在政大舉行的一個學術(shù)會議,大家相談甚為融洽,且廖主任即場提出邀請侯導演回母校作一次演講,侯導演也爽快答應(yīng)。一切都作了妥善的規(guī)劃與部署后,鄰近講座舉行及榮譽博士頒發(fā)典禮前一個月,突然接到了心怡小姐從臺北發(fā)來的信息,說侯導演恐怕到時不可前來,原因是他接拍的一個廣告必須在講座舉行的時間拍攝,這可把我們給嚇了一跳,因為一切安排已經(jīng)定了下來,更改幾乎不可能,如榮譽博士頒獎典禮,前來參加講座的數(shù)十所大學學生代表的所有證件及機票等已經(jīng)辦妥。當然,我們也了解影視廣告工作的日程會隨時改變,有高度的不確定性。而我也體會侯導臨門前的恐懼——一連七講,確實駭人,他事后也說當時一口答應(yīng),有點后悔,覺得有很高的難度,重要的是他從未試過,所以,我在前面說是侯導演的一次創(chuàng)舉也!其后,經(jīng)過多次聯(lián)絡(luò),將原先的日程安排由一次分為兩次:第一次,先來浸會大學三天作講座,然后回去臺灣拍攝數(shù)天;第二次,在“榮譽博士”頒授典禮的當天早上從臺北趕來浸會大學,下午參加接受“榮譽博士”學位的頒授典禮,正式成為浸大博士校友,第二天,離港返臺。一切經(jīng)過重新調(diào)整后都很順利,講座與學位頒獎都座無虛席,香港傳媒亦為侯導演參與的兩次活動作了廣泛的報道。這是本書出版的因緣始末,在此特別感謝電影電視系同仁及同學的支持,文志華老師的封面設(shè)計(天地版),還有天地圖書公司顏總編的盛意促成,在此一并致謝!《侯孝賢電影講座》的出版,為侯孝賢2007年11月5日至7日一連三天應(yīng)邀在香港浸會大學作的電影講座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這是侯導演從影三十多年來的創(chuàng)舉。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他在三天之內(nèi),為同學作了七場講座:(一)侯孝賢導演電影之路;(二)談日本導演小津的電影(電影真實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三)侯孝賢電影的美學信念;(四)談法國導演布列松的電影;(五)侯孝賢導演的電影(與影評人對話);(六)臺灣電影的現(xiàn)在與未來;還有(七)評電影電視系學生作品。這是他從來沒有試過的電影藝術(shù)的傳承工作。而這七場講座中,其中第一講的部分講稿以“我的電影之路”為文和第二講的部分講稿以“真實與現(xiàn)實''為題,分別刊登在《電影藝術(shù)》雜志2008年1月號以及2月號。順便一提的是,《南方周末》于2008年1月17日一連四版刊載了王寅采訪這次講座而完成的《創(chuàng)作本來就是有限制》與《我永遠給自己找難題》二文,以講座側(cè)記加直接訪問寫成,可以一并作閱讀的參考?;叵氚才藕顚а莸较愀劢髮W作“導演大師班”系列的電影藝術(shù)及文化講座的構(gòu)想,是在“吳宇森導演電影講座”(2005年11月)之后,肯定侯孝賢導演對電影藝術(shù)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于是,2006年秋天,我親到臺北并約了臺灣藝術(shù)大學電影系的廖金鳳主任跟侯導演碰頭,當時他正與友人進晚餐,他抽時間與我們談了一個小時,談到他對電影真實與現(xiàn)實的認識,見解精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而我的腦海馬上閃現(xiàn),必須邀請侯導演到香港為我們的學生作學術(shù)講座,對電影系的學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有機會親自向大師學習與請教。對我的邀請,他二話沒說就答應(yīng)了。回到香港,我們馬上作了一個詳細的計劃,分為三項:(一)侯孝賢的電影講座用三天的時間,作七場講座(其中一講以評論同學的作品為主),詳細道出每場講座的題目和范圍,以及時間和地點的安排。同時,聽講座的人不僅僅限于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的學生,同時發(fā)出通知,內(nèi)地、臺灣、澳門等地大學相關(guān)課系的學生亦可參與。不久得到超過30所大學的回應(yīng),我們亦發(fā)出了邀請函。(二)聘請侯導演為我們?nèi)曛频摹半娪半娨暸c數(shù)碼媒體藝術(shù)碩士”班的課程顧問(另一位是吳宇森博士)。(三)向大學提出書面申請,準許頒發(fā)“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侯孝賢。我為此曾到“大學榮譽博士委員會”上接受詢問及解釋侯導演的成就和對世界電影文化的特殊貢獻等,最后獲得了肯定和通過。整套計劃的安排細節(jié)大致告一段后,我馬上與侯導演的秘書心怡小姐聯(lián)系,并隨后再飛到臺北,在原為希爾頓酒店的愷撒大飯店咖啡廳與侯導演作第二次見面,就一些細節(jié)作最后確定,并當面將一封吳清輝校長代表浸會大學頒發(fā)2007年“榮譽博士”的函件交給他。在座的尚有廖金鳳主任,我的研究生吳晶,她當時剛好到臺北參加在政大舉行的一個學術(shù)會議,大家相談甚為融洽,且廖主任即場提出邀請侯導演回母校作一次演講,侯導演也爽快答應(yīng)。一切都作了妥善的規(guī)劃與部署后,鄰近講座舉行及榮譽博士頒發(fā)典禮前一個月,突然接到了心怡小姐從臺北發(fā)來的信息,說侯導演恐怕到時不可前來,原因是他接拍的一個廣告必須在講座舉行的時間拍攝,這可把我們給嚇了一跳,因為一切安排已經(jīng)定了下來,更改幾乎不可能,如榮譽博士頒獎典禮,前來參加講座的數(shù)十所大學學生代表的所有證件及機票等已經(jīng)辦妥。當然,我們也了解影視廣告工作的日程會隨時改變,有高度的不確定性。而我也體會侯導臨門前的恐懼——一連七講,確實駭人,他事后也說當時一口答應(yīng),有點后悔,覺得有很高的難度,重要的是他從未試過,所以,我在前面說是侯導演的一次創(chuàng)舉也!其后,經(jīng)過多次聯(lián)絡(luò),將原先的日程安排由一次分為兩次:第一次,先來浸會大學三天作講座,然后回去臺灣拍攝數(shù)天;第二次,在“榮譽博士”頒授典禮的當天早上從臺北趕來浸會大學,下午參加接受“榮譽博士”學位的頒授典禮,正式成為浸大博士校友,第二天,離港返臺。一切經(jīng)過重新調(diào)整后都很順利,講座與學位頒獎都座無虛席,香港傳媒亦為侯導演參與的兩次活動作了廣泛的報道。這是本書出版的因緣始末,在此特別感謝電影電視系同仁及同學的支持,文志華老師的封面設(shè)計(天地版),還有天地圖書公司顏總編的盛意促成,在此一并致謝!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侯孝賢導演2007年在香港浸會大學所做的一系列講座的記錄稿,在書中侯孝賢導演第一次全方位回顧自己的導演經(jīng)歷,細數(shù)自己的每一部影片每一段經(jīng)歷,說拍片時的故事,道技術(shù)上的細節(jié),談小津與布列松,論電影的信念與美學。書中有理論,也有心得;有經(jīng)歷,也有掌故,看似閑話,實則不言理而理自至。   本書是臺灣新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侯孝賢2007年在香港浸會大學所做的一系列講座的記錄稿,首次全方位地回顧了其創(chuàng)作歷程。 全書主要分成6個部分:侯孝賢導演電影之路,電影真實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侯孝賢電影的美學信念,談法國電影導演布列松的電影,侯孝賢與香港影評人對話和臺灣電影的現(xiàn)在與未來。書末附錄有侯孝賢導演作品年表。書中他細數(shù)自己的每一部影片,拍片時的故事、技術(shù)上的細節(jié),侯孝賢講得不少,就像詩話記下來的本事及推敲的過程。侯孝賢在講座中講別人也是在講自己,理論、觀念、心得、見地、經(jīng)歷、掌故都有,而且是一條條、一片片雜糅的,聽上去似閑話,實則不言理而理自至。書里還爆了不少演員的料,如說舒淇“非常悍”,說劉嘉玲“太聰明”,但這些話都不能只照字面意思去理解。

作者簡介

侯孝賢(1947—),臺灣新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85年執(zhí)導《童年往事》,獲第二十二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第三十七屆西柏林電影節(jié)國際影評人獎,及鹿特丹電影節(jié)、夏威夷電影節(jié)、亞太影展作品獎。1986年執(zhí)導《戀戀風塵》獲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jié)最佳攝影音樂獎、葡萄牙特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尼羅河的女兒》獲1987年意大利都靈電影節(jié)第五屆國際青年影展影評人特別獎。1989年執(zhí)導《悲情城市》獲第二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臺灣《中時晚報》最佳作品獎、導演特別獎,第四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獎。其后作品有《戲夢人生》(1993)、《好男好女》(1995)、《南國再見,南國》(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咖啡時光》(2004)、《最好的時光》(2005)等,亦在金馬獎及海外影展上多有斬獲。

書籍目錄

序言/卓伯棠侯孝賢導演電影之路談日本導演小津的電影(電影真實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侯孝賢電影的美學信念談法國導演布列松的電影侯孝賢導演的電影(與影評人對話)臺灣電影的現(xiàn)在與未來附錄  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侯孝賢先生贊辭  侯孝賢導演作品年表

章節(jié)摘錄

侯孝賢導演電影之路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很榮幸也很開心能夠請到侯孝賢導演為我們作這個為期三天的大師班講座,分享他在電影圈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臺灣、香港以及內(nèi)地幾乎不約而同掀起一場電影藝術(shù)的革新運動——臺灣新電影、香港新浪潮、內(nèi)地第五代,侯導演便是當時臺灣新電影的領(lǐng)軍人之一。他早期的電影很特別——從講他個人的故事開始,從個體出發(fā),自己的生活、成長過程、喜愛的東西,等等,都是從這邊引發(fā)出來的,是很私人化的電影書寫。這同當時的香港電影是很不一樣的,香港電影中很少有導演講自己的故事,只有一兩個,如方育平、許鞍華,此外還有很多其他不同類型的電影。內(nèi)地第五代導演的電影更不是講自己的,更多的是觀照歷史,從歷史里面反映現(xiàn)實。這是那時候三地新電影很大的一個不同點。侯導演作者式的創(chuàng)作從最早的《戀戀風塵》、《童年往事》開始到近幾年的《千禧曼波》、《咖啡時光》、《最好的時光》等,一路走來,都是有他自己的理念在背后延伸的。所以如果我們掌握了侯導演(電影里面)所有的東西,再補充今天、明天、后天他(所講但)沒有在電影里面講出來的東西,或者有一些大家提問他才講出來的,我們便可以去完整地理解他和他的創(chuàng)作。侯導演的電影基本上是他的全部,但除了電影,大家還想知道什么,在這個大師班里面侯導演都可以和大家分享?,F(xiàn)在,我就將下面的時間交給侯導演。電影是拍出來的各位好。其實呢,我還是一句老話——電影不是用講的,電影是講不通的,電影實際上是要去拍的。你一直拍一直拍,你就會拍出電影來,而且會越拍越好。還有一個眼界的問題,你一直看,看電影、看周遭的事物,你一直看一直看,你就會有一個眼界,也就是所謂的鑒賞力。你有了鑒賞力,你的電影就會有一個高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因為你要通過你的眼睛才能交出這個片子。這個看就是一個觀察,看事物的方法。其實我只會拍電影,并沒有辦法講得非常清楚。尤其是年輕的時候,通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是行比較易,知比較難,所謂的知難行易,就是說你在整個漫漫創(chuàng)作過程中才可以慢慢理解。所以我下面所要講的東西,你不要以為我是一下就知道這些。不是,它是在我拍了幾部之后知道一點,又拍了幾部之后知道一點。知道了一些,但是很快又模糊掉,隨著年齡的增長,拍了更多的片子后,才慢慢清晰起來。就像我們腦子里對城市的map一樣,知識也是有地圖的。就像你住香港住久了,腦子里就知道坐什么車到哪里,轉(zhuǎn)什么車,很清楚,慢慢地對香港就熟悉了。有這樣的習慣和記憶之后,你去內(nèi)地,去任何地方,在那邊都可以很快用你的經(jīng)驗去延伸。拍電影也是這樣。所以我講的這些不是什么特別的道理,是我個人的經(jīng)驗。就像卓老師剛剛講的,有的人是從個人經(jīng)驗出發(fā),有的學生可能會問一個問題;我沒這個經(jīng)驗怎么辦?其實任何形式的經(jīng)驗都可以。像有些人是從電影的共和國出來——像文學一樣,有的人從文學共和國出來,有的人是寫他的經(jīng)驗。你們假如看過內(nèi)地一些當代作家的作品,比如說阿城、李銳、王朔……這些作家,他們非常清楚他們居住環(huán)境周邊的每一戶、每一人。但是假使他們要寫現(xiàn)代,這樣一個老輩作家要寫現(xiàn)代都會的人與故事,他怎么寫?都會是片段的、距離的,你根本沒有辦法探測到所有人的狀態(tài),你只看到了一種共通,你能不能描繪這個呢?有的人可以做到,有的人是沒有辦法的,因為你需要在都會長期的累積。在這種所謂的城市文明里面,你慢慢待久了,才會感受到都會的特色,才會有一種不同的角度,才能捕捉到。我感覺每個人都有一塊自己的領(lǐng)域,這一塊你要自己去發(fā)掘,怎么去發(fā)掘呢,待會兒我會講,就像我前面講的,它是慢慢開始的。我基本上會給自己一個提問——我為什么會拍電影?而且我憑什么有那個能力和自信說我拍出來就是這個樣子,而且我就是喜歡這個樣子?前面做的時候你并沒有辦法完全知道到底是為什么,但是你慢慢就會明白。于是回溯到最初,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我會這樣拍電影——我只好從頭想起。因為要來講這一課,不得不去想一想,不然……因為我也陸陸續(xù)續(xù)有這種講課的經(jīng)驗,基本上每次我都是講講講就不知講到哪里去了,然后回不到那個原定的題目,所以在這之前我還是給自己一個題目——就是從我自己開始?!锻晖隆贰业某砷L可能你們都看過《童年往事》,都非常清楚。在1947年的時候,我父親到臺中來做事情。他本來是廣東梅縣的教育局長,參加省運會,碰到他同學,他同學要來臺中市當市長,邀他來當主任秘書,我父親說試試看,就過來了。臺灣曾由日本統(tǒng)治,曾經(jīng)是殖民地,那個時候剛剛光復,有許多配備,比如有自來水,所以我父親寫信回去,就把我們?nèi)医舆^來了。我那時候4個月大,被家人抱來的?,F(xiàn)任臺中市市長還幫我找到過那個時候我父親的委任狀。我們一家遷來,從此就回不去了。本來以為做一做事就要回去的,結(jié)果回不去了,回不去后就影響到我們的家庭。受影響比較嚴重的是我的母親。我母親以前在廣東梅縣是教小學的,她是高小畢業(yè)。那個時候的高小不像現(xiàn)在的小學,是程度比較高的,所以她可以教小學。她不能回去的結(jié)果就是后援全都沒有了——朋友和親戚的關(guān)系全都沒有了,所以我母親在臺灣的這段時間比較郁悶,狀態(tài)并不好。我母親的狀態(tài)又受我父親狀態(tài)的影響。我父親以前中山大學畢業(yè),念的是教育,去汕頭辦報紙。以前辦報紙不像如今會有一個報館,沒有的,就是幾個人,刻鋼板,然后印,大概就是那種報紙,而且?guī)讉€人要寫一堆。我父親熬夜得了肺病,后來就不能辦報了,才回到廣東梅縣,他身體一直不好。后來到了臺北,氣管不好的人無法長期居住在臺北,因為臺北空氣比較潮濕,容易引起氣喘,所以我父親的氣喘就時常發(fā)作。我們?nèi)揖筒坏貌灰频侥喜浚菚r候他的身體已經(jīng)不好了,有肺病,心臟也不好,長期住療養(yǎng)院。他等于是兩邊跑,在療養(yǎng)院休息好了再回家,因此我們也是經(jīng)常這樣往返,母親帶了一堆小孩?;旧鲜悄欠N情景。從小你也不覺得有什么,但是你可以感受。我的個性又是喜歡往外跑的,為什么會呢,因為我是4月出生的,第一個星座是所謂的白羊座,星座還是有它的道理的。其實是一種逃避,不想待在家里。后來我拍《童年往事》的時候,問我姐姐才知道,我母親的頸部有個疤,很長的一條疤痕。在我們小的時候,疤不會縫得很細致,是很粗的一條。我母親那時也住過療養(yǎng)院,那應(yīng)該是個自殺的印記。母親也到過海邊去,往海里面跳,不是,是往海里面走。這些都是后來才知道的,我們在成長期只知道母親的頸上有一條疤痕。那時,作為小孩子你不會去問,也沒有人會主動說給你聽,但是你心里會有感覺,自身會有一種狀態(tài),所以你會往外逃。這個其實就影響到后來我的電影。他們都說我的電影結(jié)局非常悲傷,我說是蒼涼。蒼涼有一種時間和空間的感覺。怎么會變成這樣呢?以我的個性,很熱情又非常容易跟人相處,對世界的眼光不可能是這樣的。其實是我們在童年,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這個世界已經(jīng)有了一個眼光,是逃不掉的,不自覺的。其實那個時候(童年)已經(jīng)認識世界了,只是我們還說不清楚,也沒有人告訴過我們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所以這一段時間就會先隱藏起來。我并不是一開始就像你們一樣可以拿DV機拍電影的。以前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在畢業(yè)的時候一班分成幾組,拍一個片子。我們那個時候叫影劇科,一半戲劇,一半電影,師資也缺乏,所以我們拍了一個片子,我不記得了,有鐵軌,有打架,大概是這樣子,我是導演。大約二年級或是三年級的時候,排了個舞臺劇,我也是導演。不知道為什么,他們都喜歡我當導演。這可能跟我小時候在城隍廟長大有關(guān)系,就是一群人,從小就跟一群人在一起,大家很自然會有分工,有的人負責談判,有的人負責打架,有的人就會……在這些跟人的關(guān)系里無形中就會有一種領(lǐng)導的才能,我想很可能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在學校也是這樣?;氐絼偛潘f的,我們對世界的感受會影響到我們的電影,這部分是我的電影里很晚才發(fā)現(xiàn)的。投身電影圈我在學校里也沒有像你們現(xiàn)在這樣的機會。我畢業(yè)之后當了八個月的推銷員,推銷電子計算器,每天要打條領(lǐng)帶,騎輛摩托車去派名片,過一會人家就把這張名片丟地上,我也只好撿起來。做了八個月后有一個機會,學校老師打電話來,需要一個場記,我就去當場記了。因為我的同班同學大都去當兵了,而我是當完兵才念“國立藝?!钡摹2灰詾槲沂且婚_始就當導演的——沒有——在那之前還有七八年。我只當了兩部戲的場記,后來就當了副導演,當了兩部戲的副導演,我就變成編劇同時是副導,如此一來前前后后有七八年時間。在那期間,我既做編劇又是副導演,我的導演是攝影師,像陳坤厚,他要自己攝影,所以現(xiàn)場幾乎是由我負責——劇本、調(diào)度演員……所有的。之前還有賴成英,他也是攝影師,雖然他沒有自己攝影,但是他已經(jīng)是有名的、比較老的攝影師,現(xiàn)場指揮、調(diào)度他不習慣,而且個性上又比較內(nèi)向,所以也完全是我在調(diào)度,調(diào)度完了他看,他分好鏡頭我就幫他全部都調(diào)度完。此外,劇本不論是我寫的還是別人寫的,我們都要討論,有些我還要去改。所以那七八年……想想看,我不是一下子蹦出來的,我有一個磨煉的時間。而且我不止是編劇、副導演,有時候我還兼制片,所有人的酬勞,演員的調(diào)度什么的,助理制片都要來問我,那樣的一個過程讓我有機會后來拍自己的電影。那個時期差不多有十幾部片子,每一部都很賣錢,而且很賣座。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他們都說我的電影結(jié)局非常悲傷,我說是蒼涼。蒼涼有一種時間和空間的感覺。  ——侯孝賢石頭里蹦出個猢猻,臺灣出了個侯孝賢。盡可以用各種流派去比量孝賢的電影,盡可以用孝賢去串聯(lián)小津、費里尼甚至安東尼奧尼等,孝賢的電影都是自成智慧的。大師之間,只有尊敬,真理的對面,還是真理,無小人戚戚。這恐怕是我敬孝賢的基本道理罷?!  ⒊呛钚①t“基本上是個抒情詩人而不是說故事的人”。他的電影的特質(zhì),也在此,是抒情的,而非敘事和戲劇?!  焯煳脑诤钚①t身上,我看到一種很純潔的敘述方式,這是用另外一種眼光來看世界,這是讓我感到最震驚和最受觸動的,通過他的電影,我更好地看到我們這個世界,看到了我自己?!  ?米歇爾·付東(Jean-Michel Frodon) (《電影手冊》雜志主編)他是這個年代很好的導演,他學習道家,大度,很有創(chuàng)意。一般美國導演讓你拍戲,最后會解釋一個電影的主題給你聽。但侯孝賢不是,他讓你自己感受生活,尋找答案,給演員很大的空間?!  禧惾~·比諾什

編輯推薦

《侯孝賢電影講座》是侯孝賢導演2007年在香港浸會大學所做的一系列講座的記錄稿,在書中侯孝賢導演第一次全方位回顧自己的導演經(jīng)歷,細數(shù)自己的每一部影片每一段經(jīng)歷,說拍片時的故事,道技術(shù)上的細節(jié),談小津與布列松,論電影的信念與美學。書中有理論,也有心得;有經(jīng)歷,也有掌故,看似閑話,實則不言理而理自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侯孝賢電影講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2條)

 
 

  •   《侯孝賢電影講座》是臺灣新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侯孝賢2007年在香港浸會大學所做的一系列講座的記錄稿,在書中侯孝賢導演第一次全方位回顧自己的導演經(jīng)歷,細數(shù)自己的每一部影片每一段經(jīng)歷,說拍片時的故事,道技術(shù)上的細節(jié),談小津與布列松,論電影的信念與美學。書中有理論,也有心得;有經(jīng)歷,也有掌故,而且是一條條、一片片雜糅的,看似閑話,實則不言理而理自至。 他在三天之內(nèi),共為香港浸會大學的同學們做了共七場講座:(一)侯孝賢導演電影之路;(二)電影真實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三)侯孝賢電影的信念與美學;(四)談法國電影導演布列松的電影;(五)侯孝賢與香港影評人對話;(六)臺灣電影的現(xiàn)在與未來;(七)評電影電視系學生作品。書末并附錄有侯孝賢導演作品年表。書中他細數(shù)自己的每一部影片,拍片時的故事、技術(shù)上的細節(jié),侯孝賢講得不少,就像詩話記下來的本事及推敲的過程。侯孝賢在講座中講別人也是在講自己書里還爆了不少演員的料,如說舒淇“非常悍”,說劉嘉玲“太聰明”,但這些話都不能只照字面意思去理解。
  •   侯孝賢電影講座的文字整理版。侯孝賢的一些導演經(jīng)驗,一個導演的沉淀過程是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和人文素質(zhì)修養(yǎng)的結(jié)合。談及自己電影對作為人的個體的重視,特別提及了女人。對電影美學的形成過程和體驗。談及小津安二郎和布列松和自己電影的關(guān)聯(lián)和區(qū)別。還有一些實際拍攝的問題。場景調(diào)度,對演員的引導,配樂之類的問題……
  •   在臺灣新電影的發(fā)展史上,侯孝賢絕對是最重要的導演之一,而朱天文則絕對是最重要的編劇之一,兩個人的合作開創(chuàng)了臺灣新電影的全新境界。看朱天文干凈的文字,賞侯孝賢干凈的電影,品文字與電影傳送出的獨特意蘊,心里流淌的應(yīng)該是美好的情懷。在侯孝賢的電影里,“花瓶”李嘉欣也可以展現(xiàn)出色的演技,“性感”的舒淇也可以變得自然、本色、純樸,“憂郁”梁朝偉也簡單、明亮、讓人難忘,這應(yīng)該歸功于導演的優(yōu)秀。好演員遇到好導演是一種幸運,反之亦然。
  •   侯孝賢導演是臺灣新電影導演的代表人之一,跟商業(yè)片剛好相反,他講述的都是現(xiàn)實生活當中最樸素的生活狀態(tài),興許你也可以在電影里找到自己的生活和故事。這本書可以從另一面去了解侯導的電影。反正這段時間是瘋狂的愛上了侯孝賢導演和朱天文編劇。老天還有這樣的能力讓他們相遇,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   剛看的賈樟柯和侯孝賢,都不約而同的談到了小津安二郎。說實話,小津的電影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是看不下去的,《晚春》的結(jié)尾,相依為命的女兒結(jié)婚了,父親一個人削梨,鏡頭很長,他一直在削。那真是悲涼啊,生命的悲涼!昨天堂妹發(fā)短信說大爺去世了,我馬上給父親打了電話。電話那頭的父親很平靜的說:我知道了。沒有什么,只是時間到了。你自己生活學習多注意身體,人擁有的也就是每一天。就這樣。我還沒反應(yīng)過來電話掛了,忽然覺得此刻像《悲情城市》里的長鏡頭。其實老家的大爺并沒有跟我們生活在一起,沒有太深的感情,倒是接完父親的電話心里覺得很凄涼。
    小津?qū)а莸哪贡暇鸵粋€字“無”,我想起一位俄羅斯?jié)h學家的墓碑上也只有一個字“夢”。
    侯導反復說他拍電影,一定要捕捉到那種特定的味道,氣氛,那里面有生命的洞見。想到龍應(yīng)臺《目送》里寫父親死后,母親得了癡呆癥要回家,但兒女們把她帶回家了,她還說要回家。女兒才發(fā)現(xiàn),母親要回的是那個有父親、兒女繞膝的家。我想也許這就是侯導追求的吧。

    聽著楊德昌給《風柜里來的人》配的維瓦爾弟的《四季之冬》,很寂寞。
  •   送給同學的生日禮物,他是賈樟柯的腦殘粉,恰逢這陣子他正看著侯孝賢的電影。真是一份很不錯的紀念。
    相信每個導演都有與眾不同的故事。就像看《海上傳奇》的時候,就特別喜歡侯孝賢坐在臺北小火車上的那一段。如果有機會還會問那個同學把書借回來看。
  •   從侯孝賢的童年往事開始,就陷入他所營造的獨特長鏡頭角度的電影世界。沒有華麗的表面,只有演員的真實細膩和鏡頭的自然流通。這本書讓人知道的不僅是侯孝賢的電影過去,還有深入了解到他所拍攝的電影世界的方方面面。
  •   侯孝賢的電影大部分重點都不在于敘事而在于抒情,這本書或許可以幫助了解他電影內(nèi)部的一些內(nèi)海 和美學的東西
  •   我是喜歡侯孝賢的電影,才去買這本書的。果然沒讓我失望,我看到了侯孝賢對電影、對人生的獨特理解。
  •   侯孝賢的電影需要靜下心慢慢看,讀這本書對了解他本人和他的電影都有不小的幫助,而且也讓人從更深層次去理解電影。
  •   侯孝賢 的電影不容錯過 書當然也不能錯過
  •   喜歡侯孝賢的電影,喜歡這本書。
  •   侯孝賢關(guān)于電影的看法。平裝;膠版紙,紙張質(zhì)量一般;32開左右。
  •   文藝電影的楷模,侯孝賢。。
  •   學電影 不看侯孝賢 那學的什么電影呢
  •   侯孝賢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導演!這本書他講的非常精彩!
  •   看了候孝賢的電影,后來看了朱天文的書,然后再看了這本,這應(yīng)該是本比較難得的書,喜歡候孝賢電影的人應(yīng)該會喜歡。
  •   是候孝賢自己的創(chuàng)作感受,比起死板的教科書,更平易近人,畢竟自己講解自己的電影。
  •   對想要了解電影和導演本人都有啟發(fā)。紙質(zhì)很好。有圖很棒。
  •   靜下心來,看看真正嚴格的導演怎么思想,如何對待自己的電影,人生。
  •   臺灣電影對我們來說還是比較陌生,通過這本書也許我們可以看到臺灣電影的一個縮影
  •   臺灣新電影的舵手的電影之路,很好的一本書。
  •   說的都是些立等可取的道理,雖然是說電影,但是對做人生活方式神馬的也是很有啟發(fā),很喜歡。
  •   讀起來好像有個人坐在對面給你講電影,但又好像不僅僅是電影,很好,平易的語言,感覺對電影又多了一些理解
  •   質(zhì)量很好 內(nèi)容也不錯 我覺得看書和電影一樣 都能感受不同人的生活和精神
  •   覺得受益匪淺不是學電影的人也不是在電影上面再這本書里得到很多是在人生方面都會有一點啟示大師的人生果然應(yīng)該多看看的
  •   侯的電影我看得少不過不知道望海的母親是不是侯的作品那部蠻好的
  •   愛電影的人必看啊
  •   侯的電影,對當今的商業(yè)電影是一個反思,而他的成功,對于中國大陸電影的發(fā)展,也是一個借鑒,特別是獨立電影的發(fā)展。我們現(xiàn)在非常缺少像侯這樣堅持自己的電影人。
  •   非常好,臺灣導演的代表
  •   侯導的電影值得一看
  •   電影是生命,生命是奇跡,奇跡是藝術(shù)!
  •   那么文人的導演。能看個講座多好
  •   或許該說是頑劣少年吧,看似溫文敦厚的侯導竟也有著那樣一段貌似從牯嶺街走來的激昂歲月。
    雖說是談不上學術(shù)化的閑話種種(明明在最大限度利用演員間的互動關(guān)系,卻偏偏不說“演員調(diào)度”~~~人家本來就不是所謂學院派好不),可里面真刀真槍打磨的真玩意兒還真是禁得住回味。
    還有,并不存在什么“臺灣語體”的問題哦
  •   很不錯的臺灣導演。
  •   一直是非常喜歡的導演,談的也很貼近生活
  •   導演講自己

    值得期待~
  •   簡潔,看似日記般的書籍,但包含了很多的導演經(jīng)驗。
  •   聆聽大師的講座 很享受
  •   觀一個人的經(jīng)歷才知道他的作品為什么就拍成這樣子
  •   網(wǎng)絡(luò)上看到有推薦這本書,于是買來看看,果然是一本好書,受益匪淺
  •   把電影人心里感受很細膩的講出來了!
  •   講的很真切,很好
  •   書的紙質(zhì)很好,讀起來很舒服!
  •   以前讀書的時候老師有講過
  •   書也寫得有深度
  •   排版、字距讓人看得很舒服
  •   候?qū)У臄⑹龊軜銓崳灾形?。受益匪淺。
  •   不愧為大師,所幸我看懂了,而且特別有感觸
  •   大師,我喜歡!
  •   很受教育。這本是當做教材來讀的。
  •   這本書很不錯,我在車上閱讀完畢,很牛的一本書
  •   是一本可以令人靜靜閱讀的好書。
  •   語言很親民
  •   收到幾天了,剛看了頭幾頁,覺得語言簡單生動,但內(nèi)容比較有參考性
  •   好好啊v
  •   不能親自去聽課,當然收一本講義也相當不錯了!
    了解一下創(chuàng)作者自己的想法、初衷!會收獲很多的!
    真的感謝出版單位!
  •   滿意,特別喜歡那個封面
  •   買之前就在學校圖書館看了一些,很不錯,就在當當買了
  •   影視專業(yè)學生需要好好看的片子?。?!
  •   如題,質(zhì)量還行
  •   好書...看了
  •   樸實無華,言之有物。
  •   侯孝賢的四部電影,從一九八三到一九八六年連著四部,內(nèi)容是民國六十年[1971]之前的自己,這是侯孝賢最言志的創(chuàng)作時期(如果侯孝賢也方便分期的話),更是他生命中最好的一段時光。
      
      其中,《童年往事》就直接是侯孝賢本人二十歲之前,《風柜來的人》里四個年輕人,一如片名所明白揭示的,系由離島的澎湖風柜過海到高雄大城市出社會討生活,這部分大框架可能是虛擬的,但經(jīng)驗細節(jié)和情感細節(jié)也仍是侯孝賢的(現(xiàn)實里,侯孝賢自己則由高雄縣半封閉性的公家宿舍北上來臺北);至于《冬冬的假期》和《戀戀風塵》兩部算是借來的故事,但由于商借的主體是朱天心筆下和吳念真口中的各自童年一角,皆生長在那一段同質(zhì)的時間和空間之中,侯孝賢吸取并再現(xiàn)出來并沒困難,當然,最終我們不免看得到某些無法消化殆盡的異質(zhì)成分留下來,形成題材和創(chuàng)作者之間的某種「距離」(還遠遠不足以稱之為「斷裂」),不像《童年》、《風柜》那樣完全迭合一體成型,但這反倒也帶來某種反覘和對話的趣味,視野被迫拉扯開來,眼前的天地因此擴張得更大更高曠。
      
      說來好玩,我們的確在這段時期的這幾部侯孝賢電影里看到極高曠的眼前世界,空鏡頭,長鏡頭,遠鏡頭,有時更空更長像心思飛逸發(fā)起呆來似的或甚至盹著了過去,也有時遠得看不清或至少分辨不清,得瞇起眼睛并耐心等待猜測,蜿蜒于遠遠山邊曲徑的蛇狀行進隊伍,究竟是欣喜落淚的嫁娶還是哀痛逾恒的送喪之行,浮起沉落于田埂彼端,稻禾之上的那兩個追逐人影究竟是撲蝶為戲抑或斗毆追打……最終,這還成為侯孝賢的電影美學和哲學(需要講理解釋的),再進一步成為侯孝賢的電影風格(由此再不必講理解釋了),成為我們乃至于全世界(侯孝賢便是以這四部電影奠定他全球性的巨大聲名)尊敬他或忍受他的焦點所在,成為侯孝賢之所以是侯孝賢,于是我們還開玩笑說看他電影得自備枕頭和望遠鏡,好看清究竟并「記得在這個鏡頭結(jié)束時叫醒我」。
      
      不知幸或不幸,我個人認識侯孝賢于他尚未功成名就的時日,始終難以相信他沛然的創(chuàng)作力中有太多神秘近乎宗教天啟的什么,再者,我也始終相信侯孝賢系直感的,注目于實物實事實人的創(chuàng)作者,這一切必定有更素樸更親切的解釋才對,因此,不曉得對不對,我總認定這個階段的侯孝賢是個極其專注認真到近乎謙卑的導演,他沒分心改變自己的「大小尺寸」,以及和眼前世界的一貫相處關(guān)系和觀看角度,相反的,他還轉(zhuǎn)頭回到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歲月,電影鏡頭那些力足以仿制成上帝俯視穿透一切的多樣功能他也沒用,只讓鏡頭單純回復為人的眼睛,一種有著基本生理限制、會被阻攔、會有一定及遠能力、也會看得到但看不懂的人的眼睛——這是侯孝賢曾經(jīng)且一直保有的眼睛。
  •   是侯孝賢自己的講座,導演現(xiàn)身說法,講述創(chuàng)作過程,闡釋創(chuàng)作理念,很真實的感覺。
    值得一讀,有助于對他的電影進行深入了解和理解。
  •   由電影導演著的書,稱得上很好的不多,但是侯孝賢可以算上一個。跟他的電影一樣,值得品味。
  •   這幾場電影講座是口語化的語言,而且可能因為侯孝賢是臺灣人吧,讀起來有點吃力,不過讀過之后,還是能夠比較容易的從整體上進行把握。如果你對臺灣新電影或是臺灣鄉(xiāng)土電影感興趣,大可閱讀這本著作,畢竟侯孝賢是臺灣新電影運動的領(lǐng)軍人物之一。
  •   喜歡侯孝賢的電影是很久的事,翻開這本書,盡管對專業(yè)的電影人也許幫助不大,但聽他將往事和電影經(jīng)歷娓娓道來是很愜意的,而且可以讓你從另一個層面了解藝術(shù)家的心路歷程成長歲月和對電影的藝術(shù)追求,當當網(wǎng)服務(wù)有所提高,近期訂的書雖然有些還是顯露舊態(tài),但不再有黑手印之類的污跡了,而且好多都包了膜,對當當?shù)挠∠笥泻艽蟾挠^,這本書價格也在可接受的范圍,推薦喜歡電影或藝術(shù)的人購買
  •   有效信息的遴選制造了一個非常個人化的空間而講座之于自傳的優(yōu)勢就在這里剔除二度“創(chuàng)作”的潤色和執(zhí)筆者的主觀色彩侯孝賢口中的自己和自己的電影相對而言才是最真實的自我呈現(xiàn)但作為編者在內(nèi)容的選擇性還可以更寬泛而駁雜一些尤其是在時間跨度上
  •   侯孝賢電影講座
    該商品已有 706人評論
    幫助更多買家。分享,讓世界更美好
  •   這本書大約三四天就看完了,文字易懂,講座試語言,沒有任何文字積累??谡Z化重,行云流水非常自然,但是道理深入淺出,看完之后更了解侯孝賢電影的精髓。知道他拍那些鏡頭的原因。有很多并非刻意 ,而是現(xiàn)實所迫,反而形成貼近現(xiàn)實的影像風格。
  •   侯孝賢講述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與電影成長之路的關(guān)系,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去重新審視自己的經(jīng)歷
  •   非常客觀的說出了他創(chuàng)作的歷程中的感悟和經(jīng)驗,從他少年時候狂放的經(jīng)歷和到中年以后變成了一個客觀的上帝,在給青年人說的那些東西中,你能看到他非常真誠的一面,侯孝賢是一個好導演,也是一個好人。。
    其實,說白了,導演不是學出來的?是拍出來的,你看的東西多了,眼界自然就高了。
  •   要說大師就是大師,很喜歡侯孝賢的電影,從中給了我們很多生活啟示1
  •   侯孝賢的電影充滿生活氣息。溫情盡在電影里。
    但是,給的書很臟,封面被折了。
  •   主要覺得侯孝賢導演很有想法,有的時候很感性,有些感想是沒有經(jīng)歷過的我們所很難深入體會的!所以有點看不懂!
    讓我明白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才可能走出不一樣的路!
  •   侯孝賢導演的一生的創(chuàng)作思想在里面說的很詳細,但對于更專業(yè)的人來說有點淺
  •   講述了侯孝賢導演的心路歷程。值得學習。
  •   看侯孝賢談他的童年及成長,可以了解臺灣電影人的奮斗,以及他們看待世界的視角。
  •   侯孝賢是每一位學習影視的學生必看的
  •   比較真誠的一本書,喜歡侯孝賢的童鞋可以考慮入手了
  •   考試考的侯孝賢,這也算是參考書啦
  •   看得較仔細。不錯的講座,不禁關(guān)乎電影,也有生活的感悟在里面。
  •   這本書在電影當面的理解很樸實,但是很有見地,不見得有多“高深”,但是覺多會有不一樣的啟示!
  •   很喜歡電影,所以學習下,看介紹,書還不錯
  •   有些意見和想法很中肯。

    電影專業(yè)的同學可以一看~
  •   喜歡這種講座記錄,很口語化,像是面對面聊天
  •   愛侯導,愛臺灣很多年,那種溫情不疾不徐的感覺隨著文字流淌于心
  •   不錯的書,只是感覺太口語化了。
  •   結(jié)合影片實例去看,會更能體會侯導的話。
  •   還沒看~封面是舒淇~漂亮~
  •   書還好,可以慢慢看。
  •   書很快就到啦~~送給朋友滴。。。。貌似還不錯哦1??!
  •   演講文字稿,所以很好理解
  •   非主流中的主流。
  •   喜歡那種踏踏實實的娓娓敘談
  •   內(nèi)容有些零散,但有一些火花
  •   舒服。
  •   看這本書之前,恰好在一期《可凡傾聽》中看到了對侯孝賢的專訪,所談及的印象最深的是他對于直覺的強調(diào),他認為做電影需要強悍的直覺,這個直覺越強悍越好?,F(xiàn)在他年齡大了,經(jīng)驗是有了,而要繼續(xù)做電影就要注意保持強悍的直覺。訪談節(jié)目結(jié)束的時候,有一點點花絮是侯孝賢獨自一人拎著一個雙肩挎包輕快的上了出租車,他走的那么平淡,但是卻給你親切有力的感受,這就是侯孝賢的風格?!   】戳藭?,發(fā)現(xiàn)侯孝賢是一位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逐漸走向自覺的導演,開篇他就申明電影不是用講的,電影是講不通的,電影實際上是要去拍的,一直拍就會越拍越好。同時對于拍電影的人有一個眼界的問題,你一直看,看電影看周遭的事物,就會形成一個眼界,也就是鑒賞力,這個鑒賞力很重要。在后面的篇章里侯孝賢不斷地特別強調(diào)眼光,強調(diào)他的能力在于觀察和選擇。這時候我想到了《賈想》封面賈樟柯的一句話,拍電影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盡管他們的表達不同,但是我想到的是電影對于個人來說,就是個人化的表達。很多學科,你去學習它,它給予你的是知識,這些知識如果你要聯(lián)系,也會和你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可是我覺得電影是非常特別的,它會那么直接地映射出你自己,如果你沒有去想,它會引導你去想你的生活,你自己,你看到的外部世界究竟又是什么樣子的。你選擇的素材,你寫下的故事,你選擇的場景,你拍攝的畫面,都是你真實的呈現(xiàn),無法保留地呈現(xiàn)。如何有一種侯孝賢所說的成形的人文...素養(yǎng)背景,如何獲得自己的看世界的方法,也是電影的必修課。    強悍的直覺多來于天生,而獨特的眼光是可以不斷去清晰和強化的。學電影是向內(nèi)的也是向外的。尊重自己的直覺,培養(yǎng)敏銳的眼光都重要。 (王玨平)   閱讀更多 ›
  •   名為“講座”,實非高頭講章。侯孝賢導演在書中并沒有故作高深地大談理論,而是結(jié)合自己的導演經(jīng)歷談電影的方方面面。經(jīng)歷、見識、眼界在平和的敘述中一一呈現(xiàn)。電影是拍出來的侯孝賢導演說電影是拍出來的,而不是根據(jù)什么理論的預設(shè)去拍攝。在講座中,侯導以自己的導演經(jīng)歷為例,講述了電影是如何拍出來的??措娪熬褪强纯措娪安恍枰裁蠢碚搩?,覺得好就是好??吹枚嗔?,自然就有了個眼界,就有了鑒別的能力。侯導還專門用了兩次講座的時間談?wù)撔〗蚝筒剂兴?。他認為小津風格得一塌糊涂,就連死都死得那么有風格。其實,侯導在談?wù)搫e人的時候也是在談?wù)撍约骸U绨⒊撬f“大師之間,只有尊敬,真理的對面,還是真理,無小人戚戚”。對于喜歡八卦的讀者來說,書中也有些有意思的“料”,關(guān)于舒淇、關(guān)于李嘉欣、關(guān)于梁朝偉。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