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奔亭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史杰鵬  頁數:26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是一個久遠年代的,和嶺南、荒野驛站、鬼神、陰謀、愛情以及渺焉難尋的風俗人情有關的歷史故事。這是一部驚悚懸疑小說。故事發(fā)生在漢代。一個精通吏法、倜儻多情的官員何敞,十多年前失掉了他恩愛的妻子阿藟,至今魂牽夢縈。何敞善于從蛛絲馬跡中破獲奸佞和不法之徒,他從官府小吏做起,一路平步青云,很快做到刺史,但因懲奸罰惡,得罪了不少人,也使同僚嫉妒,這日被貶為交州刺史。在赴任途中的荒野上,遇到了一個神秘的亭子鵠奔亭,在這里,見到了一系列的人與事,而這些人與事都與交州當地的一個驚悚盜墓案有關,一系列撲朔迷離的情節(jié)在我們面前展開……

作者簡介

  史杰鵬,一個追求歷史細節(jié)的歷史小說家,他的作品力圖還原他所描述歷史時代的民情風俗,及普通人的悲歡離合:他著力于宏闊的政治制度對里巷小民生活的影響,而不是政治制度本身,他希望展示秦漢乃至更為悠遠時代人們的家長里短.爾汝呢喃.而不是王侯將相的密室設謀.爾虞我詐。學術作品有《(玉燭寶典)整理研究》《漢服的研究與發(fā)展》等。文藝作品有《亭長小武》《嬰齊傳》《文景之治》《赤壁》等。大型數字電視電影《赤壁》編劇、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頤和園》撰稿,陜西衛(wèi)視紀錄片《馬王堆漢墓》編劇。

書籍目錄

  楔子一 貶謫人交州二 孤亭惹漫愁三 秋霖遮驛路四 煢吏苦漫游五 美人來投宿六 君心似水柔七 廣信簡群吏八 笙歌憶綢繆九 蠻侯說盜墓十 端溪訪冢丘十一 金釵訊巧匠十二 天涯多侶儔十三 忽報群蠻亂十四 一語釋怨尤十五 上奏免珠賦十六 右曹乃故岡十七 滑舌翻奇事十八 彩綬逗淚眸十九 猛憶新婚日二十 縱死不能羞二一 仕宦何辛苦二二 故詐幻明幽二三 懷怒逐疑跡二四 真情若繩糾二五 驛亭榛棘覆二六 骸骨礫沙稠二七 君侯頻催促二八 墓室再詢謀二九 與掾尋獄事三十 攜僚上高樓三一 遣將廉豪戶三二 悲妻魂魄休三三 興師赴高要三四 都尉變賊酋三五 懷怒斬龔壽三六 群卒斃壑溝三七 蠻夷來救護三八 檻車作歸舟三九 驚悚身何在四十 鬼亭解端由附錄 何敞年譜簡編

章節(jié)摘錄

  一 貶謫入交州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交州 ,前個月,我被朝廷任命為交州刺史 。我現在走的地方是條長阪,好像契刻在黛青色山腹上的一道傷痕。我癱坐在輕便的安車 上,左邊荊棘蒙蘢,碧綠盈目;右邊郁江之水如緞似帶,一路逶迤,環(huán)抱著我前行。太陽漸漸落下了天際,無數烏鴉從遠方的林間射了出來,霎時散落在郁江的碧天之上。這是我很喜歡的瑰麗景色。血一樣的殘陽撒滿了我眼前的這片天地,不知道下一個亭驛會在哪里。老實說,我倒根本不想考慮這些瑣碎的問題,驛置總歸會有的,遠一點近一點又有何妨。在轔轔的車聲相伴中,我愜意地賞閱著四圍的風景。這條古驛道上一個人也沒有,如果是旁的人來,一定會膽戰(zhàn)心寒。如果帶著我那深愛的妻子,我肯定也會心頭惴惴,絕不會這么冒險。雖然蒼梧郡總的人口也不過十三四萬,它本身就該這么荒涼,但這不是我應該冒險的理由??上?,我那心愛的妻子,她早早地就離開了我……我真的很想知道,她是怎么消失的,真的很想知道。有時,我很奇怪自己持久的記憶能力,時間之河從來沒有將我們隔斷。 “使君”,馭手有點心不在焉地對我說,“天色快黑了,下一個驛亭還不見蹤影,只怕我們要露宿了?!彼拿纸泄①?,南郡江陵人,祖父和父親都在禁中做過尚馬監(jiān)的官員,世代擅長駕馬,他自己則擔任過南郡太守的倉曹掾 ,在一次斷案的時候,和我不打不相識,我辟除他為掾吏,跟著我也差不多有七年了。我不耐煩地回答道:“嗯,我們也不是沒有露宿過,怕什么?!薄敖恢莸耐ど嵩趺磿@么少,真是化外之地。”他慨嘆了一聲,手上卻繼續(xù)單調地揚鞭,駕駛著馬車前進?!敖恢莸牟菽荆任覀円顺沁€要茂盛?。 蔽业能囉胰紊凶笥肄D動他的大腦袋,貪看兩邊的景色。他膂力過人,雖然祖籍是南郡宜城,一個瀕臨漢水的小縣,縣邑中的人大多喜歡游水捕魚,他卻自小在當縣尉的叔父影響下,精通騎射,百發(fā)百中,任何人能請得他當侍衛(wèi),再危險的地方也可以不懼。來交州做刺史,本來就屬貶職,傳聞這里一向瘴氣深重,中原人來此者多不能適應,所以這次我沒帶任何家眷,只讓他們兩人隨行上任。長久以來,我就一直醉心于在黑魆魆的世界中行走,我喜歡打著黯淡的燈籠,在逼仄的城中街巷和城外小徑中巡行。我甚至連一個從人都不想帶,如果不是因為我有時也懼怕寂寞的話。何況,一日三餐我也懶于親自動手,我需要一個廝養(yǎng)(雖然我自己曾經當過很久的廝養(yǎng)),但我并不需要借助他的矯健來壯膽。我深信自己足夠應付任何這人世間最可怕的事件。幼年的時候,我就發(fā)現自己天生地喜歡讀律令簡冊,我的夢想就是在長大后能當上“文吏”。這是一項數百年來在我的家鄉(xiāng)居巢縣炙手可熱的職業(yè),盡管有儒生們對它指不勝屈的挖苦和譏諷。可是,難道我不能理解他們嗎?我經??匆娍h邑的學宮里,那些青年和壯年儒生們眼中怯弱的螢光。雖然閭里的長老們也逐漸認為儒生才是一項更加有前途的職業(yè),然而我不這樣認為,如果這世上還需要太平,那就更需要我們這樣精通律令的文法吏。況且我也不是不懂得權時應變的人,我六歲就進入居巢縣學,聽那些儒生們講論《論語》,雖然我對孔子的很多話并不以為然,卻還能做到陽奉陰違。是的,雖然我那時僅僅六歲,似乎不應該有這樣深的城府,可是那些住慣了高堂邃宇、廣廈連屋的人,那些自生下來起就披紈躡韋、搏粱齧肥的人,難道能走入像我這樣領受慣了專屋狹廬、上漏下濕的貧寒少年的心境嗎?我是一個早早就沒有父親的人,四十二年前的一個凌晨,他死于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據母親講,他臨死前腹脹如鼓……算了,這都沒什么新鮮的。在這凌厲的旻天之下,發(fā)生什么都不是奇跡。我是靠母親給人洗衣縫補完成在縣學的學業(yè)的。稍微長大一點,我一個人承擔了縣學里二十多個人的烹煮任務,以此換來一天兩頓的食物。這種勞作的繁重遠遠超過了一般弛刑 的戍卒,只因我不想讓母親這么勞累。在無數個夜里,我如饑似渴地苦讀,不管是《論語》還是《十八章律》,我都背得滾瓜爛熟。還有那些附加的案例,也無一不爛熟于胸。我的勤奮不是沒有回報,陽嘉 四年,當廬江太守周宣來居巢縣巡查時,招集縣學宮的幾十個儒生,當面考試。我的命運由此改變了?!拔掖鬂h以孝立天下,諸君將來都是國之棟梁,本太守今日就以‘孝養(yǎng)’二字為題,二三子且各抒己見罷!”周宣用手捋著自己頜下稀薄的胡須,淡淡地說。我沒有開口,冷眼看著我的同窗們接二連三地發(fā)言。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書簏,從他們的嘴巴里,與其說吐出的是華美莊嚴的詞句,不如說正噴散著腐敗骯臟的積塵,就像陳舊的棺材板遭到鐵錘敲擊時,氤氳升騰起來的那種積塵。通常,他們的那些言辭完全正確。而且,我毫不諱言,就算讓我說,我免不了首先也是同樣的一番長篇大論。只不過由于我地位低微,雖然隸名學籍,身份卻是廝養(yǎng) ,暫時沒有我說話的份罷了。 我的心砰砰直跳。整個過程中,周府君始終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聆聽,臉色平靜。然而我似乎看見他的眉頭逐漸微微聚攏,若有所思。我突然心里一動,我想,我應該說點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才是。于是我離席深施了一禮,長跪道:“山野鄙儒何敞,敬問府君無恙!”周宣微微頷首以示答禮。我沒有停頓,繼續(xù)道:“敞剛才聽了諸位同窗的發(fā)言,胸中頗有異論,不敢藏愚,敢稱說于府君之前。”周宣的眉頭突然像花朵一樣舒展開了,嘴角也漾出一絲笑容,再次頷首示意我講下去。喜悅頓時像蜜糖水一樣,浸潤了我的心,我大聲道:“諸生剛才無不艷稱孔孟,以為孝養(yǎng)父母,不須芻豢酒肉,也不必錦羅繡綺,只要心底誠懇,面容莊敬,那么即使給雙親咀嚼青葵,吸啜清水,也是完全可以的。并因此認為處世當甘于貧賤,不可汲汲于富貴,敞以為大謬不然?!敝車娜硕及l(fā)出低低的噪聲,顯得有些騷動。周宣威嚴地望了望四周,堂上重又回復安靜。周宣道:“君且繼續(xù),不要理會他人。”我拱拱手,繼續(xù)道:“啟稟府君,敞自小失怙,全靠母親一手撫養(yǎng)成人,敞自從懂事之日起,家中就只在膢臘 的日子才能看見酒肉,那還是皇帝陛下大赦天下時開恩頒賜的。敞那時就想,倘若敞長大之后,不能掙得酒肉以養(yǎng)老母,而使老母只能繼續(xù)飲清水,食菽葉以度余年,敞將痛不欲生。老母契契勤苦,養(yǎng)了敞這樣的兒子,又有何用?老母的肚子不是菜園,難道只配裝盛那菽葉青葵?況且如果依諸生剛才所說,一簞食,一瓢飲就足以孝養(yǎng),那么干脆可以上書東宮 ,減免花費。只是敞不知道,當皇太后一日四餐以清水菽葉為食時,天下百姓又將怎樣看待圣天子的孝心呢?”我的周圍又立刻響起了一片嗡嗡聲。很顯然,我的話違背了他們一向習慣的虛假教誨,也許他們明知道是虛假的,然而因為習慣,已經把心口不一當成了天經地義。我的這些同窗中,不乏家中有巨萬之資的紈绔,試問他們是不是真的愿意在餐案上,恭恭敬敬地給他們的老母備上一壺清水,一笥菽葉或者青葵。我想不會的,那是喂馬,而不是養(yǎng)親! 我的做法有點冒險,雖然西京 的余烈未殄,我大漢表面上還保持著文法興盛的勃勃生機,而儒生們的迂腐不堪已經給這個國家涂抹上了一層色厲內荏的色彩。而且平心而論,我的話中并非沒有強詞奪理的成分,我自己內心深處最隱秘的想法估計也與此不符。不過每個人在有些時候都是不得不稱說自己的一隅之見的,盡善盡美的見解在這世上根本不存在。至少在這時候,我動了一點真的感情,當我慷慨陳詞的時候,我想起了老母那雙龜裂的手,以及她額上裹著布巾,抱病在寒冷的冬日為人洗衣的場景,我哭了。我真的很希望,能讓她美衣甘食地安享余年。人活在這世上不是為了受苦的,受苦,那絕不是活著的目的。 周宣的眼里閃出驚喜的光芒,他只一揚手,就制止了我那些同窗們秋蟬般的鼓噪。他的身體往前傾了一傾,慨然說了一句話:“大漢的天下,都要被那幫腐儒們糟蹋干凈了。”第二天,太守府小吏送來了一封檄文,征辟 我為郡決曹史 。

媒體關注與評論

  貓佬英雄文字古雅,語境古樸,身歷其境.懸念叢生。尤其是字里行間體會出的孤獨感,主人公天涯陌路,踽踽獨行。讀者千年一嘆,逝者如斯,有天地之悠悠的共鳴、小說看過太多,有故事沒文化的俗點,有文化沒故事的累點《鵲奔亭》有故事,有韻味,不累不俗,頂!——貓佬英雄史杰鵬老師的《鵠奔亭》,猶如時光隧道,把我?guī)Щ卣鎸嵉膬汕昵斑@是我讀過的最有漢朝氣息的歷史小說l每天一開機就是登陸史老師的博客,為了第一個閱讀《鵲奔亭》,我總是潛藏在作者博客后邊的草叢中,不停地刷啊刷……——怡紅公子小說家言的外包裝下竟然隱藏著直至名物的嚴謹,金庸先生一直夢想的"歷史小說"差不多也是如此吧!——尾聲神鬼莫測之筆書寫鬼神膽寒之事,欲讀還休,欲罷不能,手法鬼斧神工,怙節(jié)神出鬼沒!——小武不看《鵲奔亭》是您的失誤,看了不看完是我的錯誤?!詈惭?/pre>

編輯推薦

  新浪原創(chuàng)年度巨獻!歷史小說家史杰鵬繼《亭長小武》后最新力作!中國人民大學學者 孟憲實,中央民族大學學者 蒙曼,推理小說權威主編 冬陽,臺灣推理作家協(xié)會會長 杜鵑窩人,著名歷史學者與權威推理人士聯(lián)袂推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鵠奔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9條)

 
 

  •     開頭雖老套,但有美女出來總會吸引眼球。結尾太牽強啦,不可思議代替出乎意料。
      
      作者書中的不少觀點似乎偏激,但是事實,眼下也是。如何為官、何謂孝道、民之愚賤......從書中多少讀到作者融于文字中的體會。
  •     經過之前幾次被泄底或者隱晦的泄底,我早已經學乖了,所以現在看推理或者懸疑小說,一定避開相關的評論和推薦語,免得有片言只語的蛛絲馬跡被我抓住,在閱讀中稍加揣測便在結局之前意會了作者想要讓我們吃驚的一切;所以在讀這本《鵠奔亭》之前,對這本書到底是什么風格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甚至于在讀到大結局之前我還以為這本書真的是一部結合了神怪的歷史小說,沒想到最后的結局一出,的確是讓我意想不到,雖然這個結局解釋的很牽強,也許和作者寫作推理小說尚少有關,但是作為一本國產歷史推理,還是能夠讓我們感到欣慰的
      
      主人公何敞作為一位古代偵探,其實他的能力并不高明,只不過是膽大心細,觀察力強于一般人,并且他有足夠的正義感,這樣才能夠一步步登上高位,縱觀整本小說,何大人頗像一位硬漢派的偵探小說主人公,一路調查且常常身陷險境,其實這種路數也符合國內歷史推理小說的客觀情況,作者史杰鵬能看得出來在漢代歷史和古文方面功底頗深,全書的背景和人物設計真實感極強,毫無破綻,實在算得上是歷史小說和偵探小說相融合的一本佳作了
  •     史杰鵬的書我很喜歡,喜歡他可以把歷史小說處理成這樣,人物是一些歷史上的小人物,但又不是架空歷史,完全按照真實的歷史安排情節(jié)。但就這本書,書里的副標題是漢代官場驚悚謎案,完全是畫蛇添足。情節(jié)安排的也有些虎頭蛇尾,一個典型的復仇故事,《嬰齊傳》處理的就比這本好多了。
  •     平心而論, 書寫得還不錯.
      何敞的殘酷不是無由的殘酷. 而耿夔的背叛也不是無由的背叛.
      雖然作者發(fā)表過一些鄙視推理小說的言論, 但確實犯了很多推理作家的通病, 就是為了讓讀者明白事件的前因后果, 安排了兇手在不必要時的大段獨白, 以至于一個很成功的計劃硬生生被拖成了自掘墳墓的蠢事.
      看來話這種東西, 當說則說, 不當說時一定別說.
  •     史杰鵬的新作《鵠奔亭》講述了一個漢代官場的驚悚疑案,故事充滿濃郁的神秘色彩,略帶魔幻的寫實,第一人稱的行文,圍繞一個廢棄的鄉(xiāng)亭,從對一個盜墓案的探究展開故事,加上作者豐富的歷史知識,帶領讀者親歷了漢代社會各層面的日常生活,在懸疑和驚悚中感悟著歷史和人性。掩卷之余,官場的欺詐和爭斗、歷史的殘酷和驚悚、人性的黑暗和復雜,都在主人公追憶式的自敘中昭然若揭,讓人震撼于歷史和人性的驚悚。
      主人公何敞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人,他一方面是溫文爾雅的好丈夫,另一方面又是冷酷無情的執(zhí)法者;一方面是才高八斗的年輕官員,另一方面又是暴虐的權利追求者。他聰明而自負,正直而暴虐,一步步陷入耿夔等人設下的圈套,稱為別人手中的刀,雖然最終在任尚的救助下獲生,上當受騙的屈辱和屠殺無辜的愧疚也終將伴他余生。他和耿夔、李直等人一樣,稱為歷史和時代的犧牲品,留給讀者的,除了交替出現的悲喜之外,更多的是深深的思索。仿佛霧里看花,《鵠奔亭》所揭示的歷史和人性,恰如書中奇詭的故事,看似真實,卻又不實,以鬼神搭臺,唱盡了歷史滄桑和世事炎涼。
      感到本書不足的地方,一是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有點突兀,比如耿夔的突然變臉,李直的愚蠢嘩變,都有過于突兀和故弄玄虛的嫌疑,顯然是讓人物來服從情節(jié)了。二是前文的鋪墊過于繁瑣,對文字的追求降低了本身的故事性,讀起來有點悶,直到后半部分才慢慢感覺到驚悚或推理小說的味道。三是插圖的安排不是在相應的章節(jié)中出現,而是隨意安插,和故事本身脫節(jié),讓人有莫名其妙之感。
      
  •     書看過了,
      應在三星左右,
      然而從其在博客言論上看,這位仁兄可大大不如他的書、他筆下的人物了。
      總而言之,大倒胃口,以后不會再看這位仁兄的任何書了。
      
  •     作為一個小說很不錯,但是單獨出一本書,太單薄了。也就是中篇的分量而已。
      詭計部分,精細有余,高明不足。雖然我不是推理小說的熱心讀者,但還是覺得不夠回腸蕩氣。鑒于大怪老師長于氣氛——并非鬼故事的恐怖氣氛,而是漢世古風。比起來雖然李之亮老師也是牛人,但一翻他的書我就很不喜歡,無他,李老師到底不像文藝青年出身,寫東西氛圍營造不足故也——我就原諒它了。某些想讀推理的同學,期待值請勿過高?;蛘邞摯蛞粋€更加貼切的比方:這和高羅佩《狄公案》類似,屬于復雜精細的進化型公案小說。
      人物部分,很不滿意耿夔的故事,也許因為本屬網上挖坑,能填上已經公認厚道了,結局只好匆促。如果是好生讀了史漢以及漢律的讀者,估計會覺得何敞的部分更有味道。不過,要說光彩,俺更喜愛小武。嬰齊那本沒有讀過不好說。(據說那個《赤壁》也有史老師的功勞?)
      最后要說的是,很久沒有去文學柜參觀,被那些烏央烏央的印刷物們嚇著了。在一堆教授小說、YY小說、索隱小說、熬湯剩料小說(這個比方閩粵出身有煲湯習慣同學體驗會比較深刻,一般喝湯不吃料的,設想一下用這種料來做菜,啃起來是何感覺)當中,大怪的書算是很出挑的了。
      個人口味里最為厭惡穿越小說,嗯……
  •     這已經是我看過的第四本梁惠王作品,所以應該有很主觀的發(fā)言權。
      從沒在網上追看過他的連載,但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他的作品在我看過的歷史小說里是最靠譜的。
      
      梁惠王的行文和文章的細節(jié)與走勢其實有其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初讀時較難揣摩,很易生出不適之感。比如他的文白混雜,情節(jié)的奇峰突出,歷史細節(jié)的過分描寫都可能造成初讀者——尤其是作為推理小說愛好者的初讀者的閱讀障礙。
      另一個問題在于節(jié)奏感。梁惠王的書總有大篇大篇枝杈出情節(jié)之外的描寫,就在看的要抓狂之時忽然推出或驚悚或豪氣的高潮,這一點我是早有體會。而且他喜歡在長久的鋪墊和壓抑后迎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緊張高潮,這點與文澤爾的某些作品倒是很像。但也是對讀者適應力的一大挑戰(zhàn)。
      就個人來說,我仍然很喜歡這本書的文字和情節(jié),盡管它仍然更像一本夾雜著懸疑情節(jié)的歷史小說而不是歷史推理小說。
      早聽說此君研究竹簡漢篇之余嗜看恐怖電影,前面作品里此愛好小有流露,這次算是一個小小的爆發(fā)吧,不算太震撼,但讓人能夠很會心的一嚇。
      
      我覺得,此書的詭計不新,節(jié)奏感仍舊有問題,歷史細節(jié)維持在高水準,高潮少了一些,但梁惠王作品里最精華的部分得到了延續(xù)。
      他總能寫出一個人身上最光輝的豪勇之氣,也總能寫出他們心底最深處的落寞孤獨。
      就因為這一點,一向主觀的我是無論如何不會給予差評的。
      
      
      PS:
      讀此書前并不知道梁惠王有新作出版,不過書的名字起的實在拉風,讀來朗朗上口又有講頭,而且第一個字雖冷,但大家一想都知道“鴻鵠之志”,于是會油然而生一種得意的窺探情緒,所以估計知名度會超過前幾本歷史小說。
  •      首先感謝北京貝貝特~ 如果不是這次活動,也許我會錯過這本難得一見的原創(chuàng)佳作。因為,對于本土原創(chuàng)作品,我向來不感冒,這是實話。也許是我的主觀偏見,也許是我所讀過的原創(chuàng)作品確實過于拙劣??傊?,導致的結果就是,宣傳語種但凡出現“原創(chuàng)佳作”、“驚悚迷案”之類的絢麗詞藻,我都避之唯恐不及... 這次閱讀體驗也是機緣巧合,就像很耳熟的那句“一開始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
       也許是因為作者前期對于夜宿鵠奔亭的描寫太過細膩、文筆太好的緣故,導致整本書讀完之后,對于后期案情或者說謎局本身,我已沒有特別的感覺。相對于后期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我更想回到那個人跡罕至、細雨淋淋的荒郊驛站... 庭院、閣樓、細雨... 多美的景致
       對于案件本身,雖不能算是驚天地、泣鬼神,也可以算是原創(chuàng)作品中少有的逆轉。既有些異想天開,又有些合情合理。其實看到中期,我一直以為作者無法自圓其說,故事也將由“驚悚謎案”淪為“神鬼傳說”。然而,結尾短短的幾段自述,卻又峰回路轉,看得出作者在情節(jié)、布局方面的良苦用心。
       一味的吹捧,容易讓人以為我是書托... 甚至再落個“五毛黨”的封號,我可是“受之有愧”... 呵呵 那就再來說說一些不太合格的地方。首先是裝幀,紙張和印刷相對來說還算合格,書中彩色插圖算是亮點,相當驚艷。只是,插圖位置似乎與所在位置的內容嚴重脫節(jié),就好似網絡延遲導致的聲畫不同步,使得插圖一下從“雞腿”變?yōu)椤半u肋”了... 封面紙張的質量也忒差了些,本來封面設計的十分切題,可惜了... 至于內容上,由于故事背景是千年之前的漢朝,作者能把故事描述的好似確有其事已實屬不易了。
       希望今晚能夢見那雨中的鵠奔亭,因為我好久都沒有去名勝古跡旅游了... 呵呵~
  •     梁惠王的小說連載,是一直在關注。從《亭長小武》到《赤壁》,還有《賭徒陳湯》,有些《羅生門》的味道。中間好像缺了兩本沒看,然後追《鵠奔亭》,不久書就出了。這一本可以說是他所寫的書裏面相對講較好的一本,讀的當時也並未感到太多精彩的地方,讀完又感到回味很足,雖然比不上《亭長小武》,但是絕對比赤壁好很多。
      
      因為作者是個老師,而且早就聽說他可以將一整部漢書悉數背出來,還又是中文系畢業(yè)生,文筆追求上是沒有話說,語句十分通暢:網上讀小說最忌諱的就是句子長,讀的感覺不順口,不夠行雲流水。梁惠王來寫,比如《鵠奔亭》,短句子多,語言平實,用詞又講究不會重複,還有很多用典的地方,提醒人讀來要注意到歷史代入感。另外,梁惠王說話不多餘,渲染場面的段落不多不少,人說的也不會有太多廢話,人物塑造得也豐滿。這應該是因為他是學文的,功底很深厚的原因。
      
      《鵠奔亭》還有個特點,每節(jié)標題都古香古韻,用了很對仗的方式來定題目,這樣讀目錄的時候就像是讀章節(jié)體的小說,十分具有代入感。像有些章節(jié)比如“孤亭惹漫愁”“古井礫沙稠”“廣信簡群吏”這樣的取得真的很好,“君心似水柔”“美人來投宿”“滑舌翻異事”就很俏皮,所有的標題連起來是漢樂府,押韻。
      
      可惜的是文筆處理上有一點失敗,那就是可能爲了追求效果,使用了文白夾雜的手法,轉換上沒有明顯的記號。白話的部份,也就是“我”在獨白的時候,限於網路文學的句法,很多時候會讓人感到有些做作,一些感歎的白話句子,硬生生插入到很有古文風的兩段之間,然後又是在完全古文的題目下面,給人感覺是有些割裂開了。如果對這樣的文風不適應,整篇都好像碎掉了一樣,如果可以適應,那全篇的細節(jié)就又能融會貫通,實在是很冒險的寫作方法。
      
      情節(jié)上,阿藟和阿敞的恩愛,官場上發(fā)生的怪事還有鬼怪,兇案,將作者拿手的那段歷史,在這人物身上表現得淋漓盡在。不過,又可惜是網路小說的一般模式寫作,情節(jié)上就像記流水帳,一步一步說完故事,可能也是章節(jié)體的要求限制,並且在結局上表現了文章作為懸疑小說,令人震驚的高潮暢快感。要是結構上能再講究一些的話,一些細節(jié)再多考慮修改看看,應該會更好一些。
      
      期待他寫的下一本小說。
  •     初看此書是在新浪網, 當時是受書名及故事簡介所吸引, 很好奇《搜神記》中的那一段簡單文字, 如何幻化成一部詭秘的長篇小說.
      
      一向對歷史懸疑及盜墓類小說題材極有興趣, 而讀過此書后更加欣賞中的其古樸文字風格和濃郁歷史氛圍, 章節(jié)之標題亦是古意十足. 文筆之外, 引人入勝處則是故事情節(jié), 一條若隱若現的陰謀主線穿插全文始終, 帶動起讀者或緊或慢的閱讀節(jié)奏.
      
      另附個人閱讀建議: 此書最適合在夜雨敲窗時, 于燈下觀看.
  •   樓上奇怪,作者又不是家翁,為人如何與你何干?
  •   原來是作者是你的尊翁
    為人如何只與你有關了
  •   的確,我感覺自稱推理迷的講起話做起事情邏輯不太通阿...
    反應跟韓棒子的粉絲小90后們一般激烈。
    還容不得批評了么?
  •   推理迷當然容得批評
    然而史教授便容不得批評嗎
  •   教授小說、YY小說、索隱小說、熬湯剩料小說
    -----------------------------------------------
    教授小說是啥……
  •   考據一大堆
    陳舜臣那個《甲午戰(zhàn)爭》我看了看就不舒服
  •   嗯,那就是熬湯骨頭放太多了。
  •   森老師這個比喻更加貼切了,贊之
  •   據說作者看起來很文弱哦……
  •   ls……
  •   http://www.gmw.cn/content/2006-06/12/content_431864.htm
  •   2009-06-04 22:10:41 我的名字叫青
      據說作者看起來很文弱哦……
    2009-06-04 22:25:11 謹案
      ls……
    歡喜贊嘆~
  •   他有博客啊,可以跟著看。。。在新浪
  •   偶知道……懶的追……
  •   偶是,懶得買來看。。。
  •   作者是李家浩先生的博士,古文字出身,好習簡帛,把漢代史事描述得好應該是他的當行本色才對
  •   標題很妙!
  •   差不多一年之后,再來談談這本書,其實它側重的并非推理技巧,而更多的是講述官場黑暗人性,到了最后幾章,實際上真實元兇已經呼之欲出,并不需要讀者對此進行過多的推理猜測。
    所以,它是一本官場歷史懸疑小說,而非推理小說,不必以研究推理文學的思維去看待。
    最近開始看作者的另外一部同類型的歷史懸疑小說《亭長小武》,尚不知如何,待讀完再評。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