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廖美惠 頁數(shù):144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有機緣在和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洽談兩岸合作出版工作的過程中,認(rèn)識了何林夏先生和鄭納新先生。經(jīng)過近一年的交往,伙伴成知交。既然是朋友,就把自己的小作《老伴兒》一書相贈。沒想到,鄭先生拿著書,翻著、看著,就說,這本書的書名、文字、內(nèi)容新鮮、溫暖、有意思!緊接著問,出簡體字版了沒有?我回答說,沒有,這本小書只是非常私人性的情感分享而已。沒想到,鄭先生抬愛,一口氣就說,我們用跟繁體字版相同的版面來出簡體字版。人生旅途已走進老年,幾十年生活在海外,加上兩岸相隔幾十年,生活空間的不同,文化背景、用語習(xí)慣也必有所不同。但我深信,文字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文學(xué)之所以有生命,是因為有不同的形態(tài)內(nèi)容!而且,人類不論什么膚色,什么種族,笑容和眼淚是一樣的,快樂和痛苦的感受是一樣的,愛和被愛的感覺也是一樣的。這本小書從定案到出版,只用了短短的三個月,和出版社的文編做了些許的溝通討論,只更動了幾個因地域不同而難以理解的習(xí)慣用語。簡體字版的《老伴兒》就要和大陸的讀者見面了。《老伴兒》繁體字版第一版出書的時候,心中充滿了說不出的感動和太多的感恩。同時有些歉然,覺得為了滿足個人的一點私欲,浪費了一點資源。沒想到,出書后,反響不錯,回應(yīng)也很多。更讓許多年長的讀者一買就是十本、二十本,作為存書,預(yù)備送給年輕朋友作為結(jié)婚時的禮物。還有,年輕的讀者會買來送給父母雙親。再有,我也一直認(rèn)為:各種情感關(guān)系,興趣愛好,學(xué)養(yǎng)風(fēng)范,胸襟視野都必需從年輕時開始培養(yǎng)積累,到了老年時,才有可能享有金色的年華。這本小書是我和老伴兒攜手將近五十年生活和情感點滴的分享,加上親友們的一些溢美之詞。但愿,能帶給青年或年長的讀者朋友們一小段甜蜜溫馨的時刻。2008.10.25
內(nèi)容概要
《老伴兒》講年輕時的戀愛轟轟烈烈,中年時期的戀愛實實在在,老年時期的戀愛呢?像那陳年老酒,也像落日余輝,晚霞滿天。什么是幸福,如果有人問我:“步入老年,你如何詮釋什么是‘幸福’?”我會回答: “當(dāng)你在夜夢中,突然咳嗽兩聲,身旁其實已經(jīng)熟睡的老伴兒,伸手過來拍拍你,問一聲‘怎么啦!要不要喝水?’問完了,他又呼呼睡去,而你反而醒過來,全身心體會、享受那一刻被愛的感覺,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幸?!?。”
作者簡介
家世、學(xué)歷都乏善可陳。
活到五十歲的時候,或看到人家的墓碑,都會寫上生平或墓志銘什么的,一下子發(fā)愁,輪到自己的時候能寫些什么呢?那時候想,大概也只能寫上:
“這里長眠的是三個好孩子的母親,一個好丈夫的妻子?!?br />如今六十五歲,走遍大江南北,如果上帝召喚我,我能寫什么?想想,其實如果后輩不在意,就隨意歸于塵土,什么也不留!如果非要留的話,那我就要說:
“那當(dāng)跑的路我已跑過了,當(dāng)做的飯也做完了!”
書籍目錄
序老伴兒不老 林治平為《老伴兒》說點兒話 孫越天作之合 金明瑋出書!哪敢? 廖美惠談情說愛老伴兒看老伴 劉彥樞他遠遠地向我走來浪漫的求婚三十一封情書眼淚與道歉二度戀愛老年蜜月老伴兒,去釣魚老爺子,進廚房清晨的一杯香茗和老伴兒一同求學(xué)和老伴兒一同看戲攜手走天涯后記兒子看《老伴兒》 劉哲一“老伴兒”是我的父親和母親 劉哲苑“老伴兒”要我畫插圖 劉哲中品讀《老伴兒》 梅思看二嫂寫《老伴兒》 小金子附錄北京十年在北京過春節(jié)秦嶺山中的孩子們道不盡的感恩時節(jié)我家飯桌
章節(jié)摘錄
三十一封情書一天和朋友們聊天,聊到了寫信,現(xiàn)代人真的好像沒什么人在寫信了,連我自己原本認(rèn)為手寫文字最為真實的人,都很少寫了。偶爾接到遠處年長的親友來信時,只要馬上撥一通長途電話,告知信收到了并順便聊上兩句,就算完成了回信的責(zé)任。絕大多數(shù)的親友更是靠電話、電子郵件聯(lián)系,遇到生日、節(jié)慶等,也只是一通電話或電子賀卡,這并不是說不好,只不過總覺得失落了些什么。我突然問朋友,不知現(xiàn)在還有沒有人寫“情書”了?大家都答不上來,只告訴我,年輕的情侶們,現(xiàn)在一天不知要發(fā)多少回手機短信,好像沒人寫情書了。唉!到底過去了多少年日?怎么變了人間?想起當(dāng)年我和老伴兒談戀愛的時光,一般家中都還很少有電話。只有靠辦公室的電話,白天在辦公室通一次電話,只是為了聽到彼此的聲音,辦公場所不可能長談,最寶貴的是靠晚上回到家中,彼此把一天的思念和所見、所想都寫下來,等到再見面時,交換日記式的書信,一起閱讀,幾年下來,讀懂了對方的心、讀懂了對方的情,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對方的“人”?;楹筇焯焐钤谝黄?,只偶爾寫張紙條或卡片什么的。第二年就生下大兒子,再過一年又懷了老二,當(dāng)然就更難動筆了?,F(xiàn)在的老伴兒,當(dāng)年的退役后備軍官,當(dāng)時接到“國家軍官教育召集令”,要赴臺中成功嶺受訓(xùn)一個月。這是我們婚后第一次離別,有不舍、有不安、有牽掛,但軍令如山,很悲壯地送他上了火車。剛剛體會了一夜沒有男主人在家的日子,第二天下午,郵差敲門送來一封“限時專送”,是夫君從軍營中寄出的第一封報平安的信,信紙的空白處,畫了一列火車從臺北開往臺中方向,這幅小圖是要給一歲多的兒子看的,兒子就說:“嗚!爸爸走了。”薄薄的信紙,厚厚的深情,讀來心酸酸地流下了幾滴淚水!接著第二天、第三天……每天一封“限時專送”幾乎準(zhǔn)時送到家門,信是給嬌妻看的、圖畫是給兒子看的。夫君算得上多才多藝,最差的就算是畫畫了。不記得到了第幾天,爸爸說畫的是一只小鳥,兒子卻說是蜘蛛。爸爸說再不回去,也江郎才盡了!說快不快的一個月過去了,當(dāng)我?guī)е鴥鹤拥交疖囌景寻职纸踊丶业臅r候,收到了從成功嶺發(fā)出的第三十一封情書。最后的一封信寫的是迫切歸家的心情,畫里一列火車朝相反的方向,從臺中開向臺北,兒子看了說:“嗚!爸爸回家了!”這三十一封情書的重量,絕不是電話、電子郵件、手機短信所能替代的。后來,從一同受訓(xùn)的朋友口中知道,每當(dāng)訓(xùn)練后的休息時間,大伙兒打球、打牌時,就看這位同胞埋頭寫信,大家以為這小子正在熱戀中,沒想到每天寫情書的人已快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于是封給他一個雅號“情圣”。這位“情圣”與我共度四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到如今,我最感激的是他幾十年來給我的安全感!最銘感肺腑的是他一生的忠誠!最溫暖的是分別時,情話綿綿,情書未斷!
后記
從小到長大,說真的,我似乎沒有真正仔細地觀察或體會爸媽之間的感情。唯一感受到的是他們不怎么吵架,對大部分的事情看法都一致,讓我們孩子無法“挑撥離間”。這一年來每個月在《宇宙光》雜志上看到媽寫的專欄《老伴兒》,像家書一樣,細說她與爸情意綿綿的戀愛故事??吹剿麄冎g淳厚的默契和那些盡在不言中的柔情,雖然有些似曾聽他們提起過,但常常還是免不了感動得熱淚盈眶。這些淚水夾雜著慚愧、希望及心動:慚愧我多年來用心看到的太少;希望是在這個急功近利、情欲橫流、現(xiàn)實多于真情的時代,能多一點爸媽這樣的戀情;心動則是目睹了他們四十年來不斷地在了解、接受并欣賞對方。說實在的,看《老伴兒》,遠不如親身體驗“老伴兒”。有一陣子因為業(yè)務(wù)上的需要,我常到北京出差。到了北京當(dāng)然是住在爸媽那兒——我們家的人都稱之為“咱們家”。還記得第一次踏入圓明園旁邊爸媽剛布置好的房子里,進入眼簾的便是清新雅致一塵不染的客廳,茶幾下擺著各類報紙雜志,墻上掛了一些全家福的照片及書法字畫,落地窗前的幾盆盛開的盆栽,鮮花明媚地溫暖了整個房間,也像是在歡迎我這個從美國來的家人。自己把行李拿到書房放下,不經(jīng)心地看到書架上各式各類的書,除了可預(yù)料到的中國古典文學(xué)及屬靈書籍,另外居然還有剛出版的小說傳記,最讓我驚訝的是還有幾本講高科技、企業(yè)管理的書。那時我突然想起爸媽以前常說的一句話:“父母要跟孩子一塊兒長大。”為了要跟孩子們有共同的語言,無論是書籍還是娛樂,爸媽涉獵各類題材,我們學(xué)什么他們也跟著學(xué)什么,真是用心良苦。此時我倒是有更深一層的體會:由于爸媽一直都跟著時代走,吸取新的知識、思維,因此他們二老之間的話題層出不窮、活潑新鮮。正當(dāng)我沉醉在體會爸媽他們退休后樸實生活中的豐富時,媽已在叫“吃飯了”,這是我從小到大最喜歡聽的一句話!走進飯廳,桌上擺的是一碗香噴噴的排骨湯面,外加幾盤道地的北京醬菜、涼拌小黃瓜,還有芝麻燒餅。一邊品嘗媽特地為兒子準(zhǔn)備的菜肴,一邊暢聊北京好吃好玩的地方。飯后,媽同時又端出了有北京風(fēng)味的糕點水果,爸也顧念我旅途勞累,搶著去洗了碗。本以為爸媽在北京生活會很孤單很辛苦,此時我感覺到,他們現(xiàn)在好像比在美國時,生活要更充實,腳步也更一致。我每次去北京出差為期都只有兩三天,白天辦公,晚上跟爸媽看戲、談古論今、吃一些有地方風(fēng)味的館子。如有幸碰上周末當(dāng)然也免不了一起做個家庭禮拜??吹桨謰屚耐凶咝判闹?,用他們的晚年為中國現(xiàn)代化貢獻一些“精神糧食”,我心中既是愧疚又是感動,當(dāng)然更多是贊美。吃過玩過聊過,不知不覺到了該走的時候。好幾次跟爸媽道別眼睛都是濕濕的,離別的傷感其實只是一小部分,大半的眼淚是因為這幾天沐浴著他們二老之間那樣溫馨、誠摯、自然流露的情感,好像從我懂事到現(xiàn)在都未曾間斷。載我去機場的車已緩緩離開,透過淚水看見爸摟著媽模糊的身影,我默默地感謝主給他們的這份祝福,也謝謝爸媽這對“老伴兒”,給我們這代年輕人,帶來了莫大的希望。車平穩(wěn)地在五環(huán)高速公路上行駛。朝陽此時正灑在北京的大地上。
編輯推薦
這對正邁向金婚的璧人,彼此以青春、以犧牲、以堅執(zhí),外加智慧和浪漫,成就了一段婚姻奇跡。如果你有“婚姻恐瞑癥”,《老伴兒》是絕佳藥方。若你正身陷煉獄般的婚姻關(guān)系,這書或可為你指引出路。書中沒有高聳如塔的婚姻理論,也不見長篇大論的夫妻相處之道,倒像醫(yī)師開的處方箋,簡潔、實際,不怕你看不懂,只怕你做不到。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