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舉要

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廣西師大出版社  作者:錢基博  頁數(shù):172  
Tag標簽:無  

前言

  長夏無事,課從子鍾漢讀番禺陳澧蘭甫《東塾讀書記》,時有申論,隨記成冊。其中有相發(fā)者,有相難者,每卷得如干事,盡四十五日之力訖事。陳氏以東塾名其廬,而仆課子弟讀書之室,會在宅之東偏,遂以后東塾名吾室。而董理所記,都十七卷,署日《后東塾讀書記》,而古籍之精要者粗舉,以與陳《記》,合之則互為經(jīng)緯,而分之則各成篇章,庶幾并行不廢云?! £愂虾螢槎鳌稏|塾讀書記》也?日以抹敝也。曷言以抹敝也?清儒喜言東漢許、鄭之學(xué),至嘉、道之世,極熾而敝。于是專求古人名物制度訓(xùn)詁書數(shù),以博為量,以窺隙攻難為功,其甚者欲盡舍程、朱而宗漢之士,枝之獵而去其根,細之搜而遺其鉅。物極必反,窮而思通,于是有西漢今文之學(xué)興。自武進莊存與方耕始治《公羊》,作《春秋正辭》,漸及群經(jīng)。其為學(xué)務(wù)明微言大義,不專章句訓(xùn)詁之末。一門并承其緒,其外孫劉逢祿申受及長洲宋翔鳳于庭復(fù)從而張之,海內(nèi)風動,號為常州學(xué)派。一衍而為湖南之王閩運壬秋,四川之廖平季平,以《公羊》言禮制。又一衍而為廣東之康有為長素、梁啟超任公,以《春秋》言經(jīng)世。

內(nèi)容概要

  長夏無事,課從子鍾漢讀番禺陳澧蘭甫《東塾讀書記》,時有申論,隨記成冊。其中有相發(fā)者,有相難者,每卷得如干事,盡四十五日之力訖事。陳氏以東塾名其廬,而仆課子弟讀書之室,會在宅之東偏,遂以后東塾名吾室。而董理所記,都十七卷,署日《后東塾讀書記》,而古籍之精要者粗舉,以與陳《記》,合之則互為經(jīng)緯,而分之則各成篇章,庶幾并行不廢云。

作者簡介

  錢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別號潛廬,江蘇無錫人。近代著名文史學(xué)者。先后在圣約翰大學(xué)、清華大學(xué)、無錫國學(xué)專修學(xué)校、光華大學(xué)、浙江大學(xué)、華中師范學(xué)院任教。生平著述宏富。此次將其作品校訂整理后,首度系統(tǒng)出版。

書籍目錄

  卷一 孝經(jīng)四條  卷二 論語十條  卷三 孟子十三條  卷四 周易九條  卷五 尚書九條  卷六 詩四條  卷七 周禮七條  卷八 儀禮五條  卷九 禮記三條  卷十 春秋上十條  卷十一 春秋下二十條  卷十二 小學(xué)五條  卷十三 諸子三十一條  卷十四 西漢十二條  卷十五 鄭學(xué)三條  卷十六 三國五條  卷十七 朱子六條

章節(jié)摘錄

  卷二 論語  閱《東塾讀書記》第二卷《論語》,提要鉤玄,觀于會通,不為漢儒訓(xùn)詁瑣細之談,亦不作宋學(xué)心性杳冥之論。一引《朱子語類》,謂:“《論語》一部,自《學(xué)而時習之》至《堯日》,都是實地做工夫處?!痹僖兑链ㄕZ錄》日:“將《論語》諸弟子問處,便作己問;將圣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自然有得。”大處落墨,小處著想,亦平實,亦閎通,異于章句小儒。  《論語》二十篇,開宗明義第一章提一個“學(xué)”字,第二章說一個“仁”字,最有意思。學(xué)之為言覺也;仁之為言人也。且先教學(xué)者覺到自己是個人,做入從何做起,可謂頂門一針,當頭一棒。《茍子·勸學(xué)》以為:“學(xué)惡乎始?惡乎終?日: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xué)至乎歿而后止也。故學(xué)數(shù)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亦歸根一“人”字?!捌鋽?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學(xué)也。陳澧云:“學(xué)者何,讀書也?!薄捌淞x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其為人也?!罢娣e力久則入,學(xué)至乎歿而后止”,亦勉人以時習之意也。義正相發(fā)?!  墩撜Z》二十,始《學(xué)而》,終《堯曰》,內(nèi)圣而外王也。內(nèi)圣之功,以“學(xué)而時習”策之于始;外王之治,以“四海困窮”儆之于終,旨深哉。  《論語》一書,標“仁”字以立人道之極,揭“君子”以示人倫之范。子者,男子之通稱;君者,善群者也。君子之言,善群者之男子也,故日:“君子群而不黨。”群而不黨,斯人之所由以耦①俱無猜,而講信修睦,示民之有常者也。仁孰大乎是?《中庸》:“仁者,人也。”鄭注:“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秉h則有偶有不偶,群則無之而不偶。含宏光大,仁之至也。然謂仁因人偶而見則可,謂非人偶無以見仁則不可。謂人偶可借以便宜說明仁之見端則可,謂人偶可附會以釋《說文》“仁從人從二”之義則不可。阮文達公以《中庸》“仁者人也”鄭注“讀如相人偶之人”,遂從《說文》“人二”之義。徐鼎臣說:“仁者兼愛,故從二人?!奔啊对又蒲浴贰叭朔侨瞬粷闭Z,以為:“獨則無偶,偶則相親??组T所謂仁也者,以此一人與彼一人相人偶,而盡其敬禮忠恕之謂也。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驗之而始見,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見。若一人閉戶齋居,瞑目靜坐,雖有德理在心,終不得指為圣門所謂之仁”,而以駁朱子“仁者心之德,愛之理”,斯則拘虛之談,未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不知《中庸》“仁者,人也”,猶言人之所以為人也,與《孟子》“仁,人心也”語勢正同。《孟子》加一“心”字,則所以釋夫此句者既明矣。牝牡親子之愛,犬馬之所同;立人達人之仁,唯人所獨。故日“仁,人心也”,而非所語于愛?!墩f文》:“仁,親也。從人從二?!毙⌒臁断祩鳌罚骸皬娜?,二聲?!卑创水攺摹断祩鳌贰6c仁雙聲,皆日母字,《說文》有以雙聲字為聲者,故仁從二得聲。古文仁作忎。制字之初,忎本從心,安得借口篆文從人二以難朱子?仁者心之德,《禮·表記》:“仁者,人也”,其下文云:“中心慘怛,愛人之仁也?!笨?、孟時小篆未興,但有從干從心之忎,安有從人從二之仁?言仁必以孔、孟為歸,《論語》“其心三月不違仁”,《孟子》“仁,人心也”,“君子以仁存心”,皆以心之德為說,初未嘗以相人偶為仁也。必待相人偶而后仁,將獨居之時,仁理滅絕乎?夷、齊西山,其意不求人偶,而《論語》“求仁得仁”,又何解也?“我欲仁,斯仁至矣。”“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何人偶之有?如必待人偶而后仁,是仁乃外來之物。告子以義為外,今更欲以仁為外乎?抑仁有相人偶之義,而鄭注讀如相人偶之人,只是擬其音,而未詁其義。蓋鄭注讀如之例,與《說文》不同。《說文》字書,其所舉者制字之本義,故讀如之字,往往義寓于聲,可尋聲以得義。鄭注乃訓(xùn)詁之書,凡讀如者,皆擬其音,非釋其義,義則別有訓(xùn)釋以明之。段玉裁《周禮鄭讀考》所立三例至確,如鄭注以人相偶為解,當云“仁讀為”,不當云“仁讀如”。讀如者,擬其音也。古無反語,故為比方之詞。讀為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為變化之詞。比方主乎音,變化主乎義。比方不易字,故下文仍舉經(jīng)之本字。變化字已易,故下文輒舉已易之字。注經(jīng)必兼茲二者,故有讀如,有讀為。字書不言變化,故有讀如,無讀為。有言讀如某讀為某而某仍本字者,如以別其音,為以別其義。段玉裁說。云讀如,第謂與相人偶之人字同音耳,曷嘗以相人偶為仁?鄭君注《禮》箋《詩》,屢言人偶,其所取義,皆與仁無涉,朱一新《無邪堂答問》辨之析矣。然必謂仁不可以相人偶為解,則亦近于拘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古籍舉要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