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年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章玉政 頁數:40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為國內第一本關于劉文典的傳記。劉文典是一位長期被歷史忽略的國學大師,他“二十歲就名滿大江南北”,極具傳統(tǒng)士大夫的傲骨,呈現在世人面前的總是一副“狂生”模樣。他師承劉師培、章太炎,結交胡適、陳寅恪,瞧不起聞一多、沈從文,追隨過孫中山,營救過陳獨秀,驅趕過章士釗,痛斥過蔣介石。劉文典曾為學人氣節(jié)而堅守,也曾因時代弄人而無奈妥協(xié),在他堅守與妥協(xié)的背后,正潛藏著對于整個社會命運的痛苦思考與深切悲鳴。作為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之一,劉文典內心追逐的永遠是獨立與尊嚴。本書作者歷經三年多時間,搜集大量一手資料,為讀者展現一個個看似平淡的歷史片段,實則寄寓對當今知識分子命運的觀照與叩問。
作者簡介
章玉政,1978年生,安徽樅陽人,《新安晚報》社首席記者。先后發(fā)表新聞、隨筆、論文等三百余萬字。近年來,致力于探尋新聞與歷史的真相復歸,并重點關注轉型期中國知識分子(尤其是新聞人)的思想史與心靈史。文章被收入Ⅸ科舉百年祭》、《我們在民間》等。
書籍目錄
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第一章 緣起陳獨秀第二章 兩位“瘋”老師第三章 追隨孫中山第四章 變身新青年第五章 五四“守夜犬”第六章 朋友胡適之第七章 中西溝通家第八章 痛斥蔣介石第九章 風雨清華園第十章 千里走聯大第十一章 偶像陳寅恪第十二章 恩怨聞一多第十三章 國寶級教授第十四章 “罵魯迅”風波第十五章 “握手”毛澤東第十六章 “眼睛在頭頂”結篇 并非尾聲的尾聲附錄一 劉文典年表附錄二 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緣起陳獨秀1906年,劉文典的命運與一條河流緊密聯系起來。那就是皖江。“皖江”并不是一條河流正式的名字。浩浩長江,流經安徽域內大約四百一十六公里,因而被人們略顯張揚地稱為“八百里皖江”。清代安慶府人朱書將皖江的地理范圍圈定為安慶府六邑,但民國至今,當地人更愿意將之延伸理解為馬鞍山、蕪湖、安慶、銅陵、池州,以及滁州、宣城的部分地區(qū)。從人文地理的意義上看,皖江文化的核心地帶大略應在安慶、蕪湖兩地。劉文典的生平,就與這個文化核心地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可以說,他的人生走向基本是在這里定格的?!芭涯妗标惇毿阏f到劉文典與皖江的關系,就不能不提到陳獨秀:他們的祖籍都是安徽懷寧,算是同鄉(xiāng)。劉文典早年的許多人生軌跡,與這個曾經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休戚相關。在中國近現代史的舞臺上,陳獨秀一登場就是以“叛逆”的角色出現的,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這個角色伴隨了他的一生,并且影響了無數人,包括劉文典。且說這位十七歲便考取晚清秀才的年輕人,從小就不安分,家里人本指望他娶妻成家后會“老實”些,沒想到他剛當了父親,就盤算著自費去日本留學。1901年10月,陳獨秀進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速成科學日語。在那里,他接觸到了西方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的自由平等學說,接觸到了一部分主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國的“勵志會”會員。革命的火種,在青年陳獨秀的胸中愈燃愈旺。這把火,很快就在當時作為安徽省會的安慶燃成熊熊烈焰。陳獨秀選擇的突破點,一是演說,一是辦報。1903年5月17日這一天,大雨滂沱,但雨水并未能阻止陳獨秀內心激蕩的革命豪情。在安慶北門拐角的藏書樓內,他當仁不讓,第一個登上講臺,開始了洋洋灑灑的“安徽愛國會演說”,逐一批駁俄國關于東三省的七項新要求,并大聲發(fā)出呼喊:“全國人既如上沉夢不醒,我等既稍育一知半解,再委棄不顧,則神州四百兆人豈非無一人耶!故我等在全國中雖居少數之少數,亦必盡力將國事擔任起來,庶使后世讀中國亡國史者,勿謂此時中國無一人也?!比旌蟮摹短K報》,報道了這一次演說會的盛況:因“書樓甚窄”,參加大會的人“多立門外而聽”,雖被雨淋而不顧,大會始終“眾情踴躍,氣象萬千”。各學堂的愛國學生更是“紛紛告假,多有不上課者”,并準備聯合起來要求巡撫“電阻俄約”。這個從日本歸國的留學生,一轉眼又成了通緝犯?!扒嗌秸诓蛔。吘箹|流去?!睙o論晚清政府采取怎樣的查禁手段,皖江文化核心地帶的精魂,已經維系在革故鼎新之中。演說革命的道路走不通了,避走他鄉(xiāng)的陳獨秀卻并不泄氣,他想到了自己一直心儀的辦報革命。其實早在1902年,他就計劃創(chuàng)辦《愛國新報》,“其宗旨在探討本國致弱之源,及對外國爭強之道,依時立論,務求喚起同胞愛國之精神”。1904年年初,陳獨秀悄悄潛回安慶,與桐城學堂的學長房秩五、吳守一商籌決定創(chuàng)辦《安徽俗話報》。后來的現實證明,《安徽俗話報》的誕生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思想傳播陣地,開啟了一個新的精神拯救時代。劉文典走向皖江求學的道路,就與這份報紙的影響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說說《安徽俗話報》的概況吧?!栋不账自拡蟆菲鋵嵤且槐救恳园自捨男形牡陌朐驴?,三十二開本,每期四十頁左右,在安慶創(chuàng)刊,后來遷到蕪湖,發(fā)行業(yè)務主要委托績溪人汪孟鄒的蕪湖科學圖書社承擔。由于蕪湖沒有印刷廠,所有稿件編好后,寄往上海東大陸書局印刷,然后再寄回蕪湖向全國發(fā)行。陳獨秀自然成為《安徽俗話報》的“大拿”,既是主編,也是主要撰稿人。在創(chuàng)刊號上,陳以“三愛”為筆名,寫了篇《開辦(安徽俗話報)的緣故》,闡述辦報的宗旨是“教大家好通達學問,明白時事”。陳獨秀后來回憶說:“我那時也是二十幾歲的少年,為革新的情感所驅使,寄居在科學圖書社樓上,做《安徽俗話報》,日夜夢想革新大業(yè)。”在陳的主持下,“呼號愛國救亡”作為《安徽俗話報》的第一要旨,得到了較好地貫徹與執(zhí)行,用蔡元培先生的話說,“表面普及知識,暗中鼓吹革命”。創(chuàng)刊僅半年的時間,發(fā)行量就由最初的每期一千份激增至三千份。更為重要的是,《安徽俗話報》“為安徽地區(qū)要求進步的青年所歡迎,思想前進的教師,也把《安徽俗話報》作為開化學生思想的教本”?!栋不账自拡蟆窂膭?chuàng)刊到停刊,歷時一年半,對安徽青年的思想轉變,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在合肥讀書學習的劉文典,或多或少受到了這種新思想潮流的沖擊與熏陶,逐漸立志要講洋務?!瓣惇毿愕热藙?chuàng)辦領導的《安徽俗話報》、岳王會,以及曾活躍于蕪湖的光復會、華興會等,都對劉文典萌發(fā)反帝反清、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產生積極的影響?!眱赡旰螅瑒⑽牡湟闳惶ど狭饲巴徍不展珜W求學的道路。安徽公學明清以來,蕪湖一直是皖江流域的一個重鎮(zhèn)。安徽的近代化過程就是從1876年蕪湖被辟為通商口岸開始的。1897年的冬天,剛剛鄉(xiāng)試落第的陳獨秀新婚燕爾,倒也未覺寒意。此時,他剛剛“由選學妖孽轉變到康梁派”,正激情萬丈,將眼光投放到書窗外的世界,開始了人生第一篇宏文的寫作。在這篇《揚子江形勢論略》里,陳獨秀較早且敏銳地談到了江城蕪湖的重要:“蕪湖距金陵一百七十三里又三分里之一,縣城距沿江五里,南有青戈直貫皖南,西有裕溪可達皖北,故先主謂孫權日:‘江東形勢,先有建業(yè),次有蕪湖,蓋亦濱江要沖也?!薄惇毿愦撕蟮纳?,注定要與蕪湖產生不可割裂的關聯。《安徽俗話報》的創(chuàng)辦,就是陳獨秀在蕪湖投下的一顆“探路石”。在陳獨秀的引領下,蕪湖的革命風潮洶涌澎湃。但由于演說、辦報風險均較大,許多仁人志士開始考慮轉變革命宣傳的途徑,選擇了開辦學校,從發(fā)展教育、啟迪民智人手,進行深入的思想傳播。在此之中,安徽公學是較為突出的一個。安徽公學的創(chuàng)辦人李光炯,名德膏,安徽樅陽人。這位清末舉人曾隨著名學者吳汝綸赴日考察教育,因而萌生一種強烈的革新思維:中國要想轉弱為強,局部改良不行,非教育不足以啟迪民智,非革命不能改革政治。1904年2月,李光炯在湖南長沙創(chuàng)辦安徽旅湘公學,接納安徽在湘子弟,聘請革命黨人黃興、趙聲、張繼等人為教員。陳獨秀很快關注到了這所學校。1904年4月30日,《安徽俗話報》第二期問世,就有一篇專為安徽旅湘公學刊發(fā)的招生消息:“有本省志士李德膏君,在湖南同鄉(xiāng)官商中,籌集經費,稟請湖南巡撫,創(chuàng)設安徽旅湘公學,專收安徽人,學習普通各學。前月在省城,遍貼招貼,招收學生。學中學費、伙費,每年只收四十千文,已于本月初一開學。聽說學規(guī)功課,樣樣都不錯,我想安徽有志求學的青年,狠(很)可以到那里去學習呢?!卑勚?,溢于言表。不料,好景不長。1904年10月,教員黃興參與組建華興會,密謀于慈禧太后七十壽辰行禮之際,引爆炸藥,炸死聚集在長沙萬壽宮玉皇殿行禮的湖南文武官員。不意起義消息提前走漏,黃興等人被控“結黨謀逆”。因為人事牽連,安徽旅湘公學在長沙舉步維艱,李光炯遂有了遷校的動議。陳獨秀在安徽旅湘公學遷至蕪湖的決策中,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目前說法不一。中共早期黨員、陳獨秀的“鐵桿粉絲”高語罕認為,“這個學校從湖南遷來的,而遷校運動的中心人物,就是陳獨秀氏”。不管事實是否如此,1904年年底,安徽旅湘公學正式遷往蕪湖,更名為“公立安徽公學堂”,校址設在蕪湖二街三圣坊。沒多久,《安徽俗話報》第十七期上登出了安徽公學的招生廣告:本公學原名旅湘公學。在長沙開辦一載.頗著成效。惟本鄉(xiāng)人士遠道求學,跋涉維艱,茲應本省紳商之勸,改移本省。并稟撥常年巨款,益加擴張,廣聘海內名家,教授倫理、國文、英文、算學、理化、歷史、地理、體操、唱歌、圖畫等科。于理化一門尤所注重,已聘日本理科名家來華教授。學額:本省百名,外省二十名。學費:本省人不制取,外省人每月收英洋二元。膳金:無論本省外籍,每月均收制錢二千文。入學年齡自十五歲起,至二十二歲止,三年卒業(yè)。茲定于乙巳年(1905年)二月內開學,有志入學者,望于二月初十前偕保人或攜介紹信來本公學報名,聽候考驗。必須身體健康.心地誠樸,志趣遠大,國文通順者,方為合格。安徽公學廣聘的“海內名家”,包括陶成章、劉師培、蘇曼殊、謝無量、柏文蔚、江彤侯、張伯純、金天翮、胡渭清、潘贊化等,陳獨秀亦于1905年起兼任安徽公學國文教師。一時間,名流匯集。安徽公學,吸引了省內外年輕學子的眼光?!按蠛@飮L了一滴水”該說說劉文典了。關于劉文典早年的生活情況,罕見記載。根據有限的資料綜合可知,劉文典出生于安徽合肥一個布商家庭,父親劉南田,思想相對比較開明。劉文典系父親填房夫人所生,兄弟排行第三,時人因此偶爾戲稱他為“劉三爺”。與他同父同母的還有六弟劉天達,成年后做過貴州省鎮(zhèn)遠縣、云南省昆陽縣等地的縣長,兩兄弟感情甚篤,來往密切??上В瑒⑽牡涞母赣H沒有親眼看到這兩個兒子后來的成就。在一次去上海購貨的途中,突然發(fā)病,撒手西去。劉文典兄弟姐妹一共七人,五男兩女,全靠母親一人辛苦拉扯。母親直到抗戰(zhàn)爆發(fā)前才去世,晚年長期住在安慶,勤儉度日,當時劉文典已經是國內小有名氣的大學教授了。劉文典自幼聰慧,讀書過目不忘,因此被父親劉南田寄予厚望,期盼著這個兒子長大后能繼承家業(yè),做個“洋買辦”,光宗耀祖。幼年時代,劉文典除了像其他孩子一樣被送進當地的私塾攻讀“經書”和“古文”外,還跟隨本地一家基督教會醫(yī)院(今安徽省立醫(yī)院前身)的美國教士學習英文。當時,國內已經逐漸興起“大談洋務,講究新學”的潮流。但對于年幼的劉文典來說,這畢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完全陌生的西方文化,內心的震撼可想而知。十幾年后,他在《新中國》雜志周年紀念號上回憶起自己早年的生活,對于這段經歷仍然是念念不忘:這是我第一遭和西洋的文化接觸,看見他用的器物無一件不十分精美。而且件件都有神妙莫測的作用,心里十分驚異。我這時候的心情,竟和那荒島里野蠻人初見白人探險家一般。讀者諸君想必也都讀過歐美探險家的筆記的,那上面所敘的土人初見白人的情形,就是我當年的寫照了。我心里細細想看,西洋人真有本事,他的東西件件比中國人的強,難怪我們中國打他不過,又看見他替人治病,真正是“著手成春”,那“剖腹湔腸”的手段,就連書上說的扁鵲、倉公都趕他不上。他又教我用顯微鏡看微生物,看白血輪,用極簡單的器具試驗化學給我看,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受近世科學的恩惠,就是我現在對于生物學的興味也還是在那個時候引起來的。我這時候雖然是大海里嘗了一滴水,但是總算識得了咸味了。這時候的中國已經進入20世紀初葉,晚清政治的沒落,撞擊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靈,偌大的校園里再也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了。劉文典盡管跟隨這位教士學了一些西方的淺顯知識,但“英文的只是些羊和狼說話、鸚哥和小孩子問答,漢文的只是些《創(chuàng)世記》、《大衛(wèi)詩篇》之類。拿他和我們中國的書一比,覺得相差太遠了”。劉文典的世界一天天在放大,有限的知識接觸空間,讓他的內心充滿了疑惑與困窘。彷徨,獨彷徨,他需要更大的舞臺。而對于自己的眼界和學識,他早就感到不滿意了:我生在安徽合肥縣,這地方交通也很便利,離通商的大埠不遠,若以常理說來,文化本不應該十分低下的。無奈這個地方的人,都有一種奇特的性質,不大喜歡讀書,到今天莫說西洋的近世文明一些都沒有沾得著,就連中國固有的舊文明也是毫無所有。這地方離徽州不過是一江之隔,而徽州的經學只往浙江跑,我們合肥人連戴震、江永、胡培犟、俞正燮的名姓都不知道。離桐城也不過兩天的路程.而桐城的文章也不到合肥來,我們“敝縣”的那些碩學鴻儒竟沒一個配做方苞、姚鼐的云初。我生在這樣的地方,是那幼年時代的思想,當然還是“原人思想”,對于宇宙,對于人生,竟沒有絲毫的疑惑,以為人生就是人生,世界就是世界罷了。叔本華說“形而上學的觀念是人人有的,把人類叫做什么‘形而上學的動物”’,要以我十一二歲時候的思想說來,這句話竟是錯了。照這樣昏天黑地的活到十二三歲,胡亂讀了些“經書”和“古文”,會做些“今夫天下,且夫人。”的文章,心里全是些“扶清滅洋的思想”,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竟是一個毫無理性的動物。于是,劉文典選擇離開家鄉(xiāng),到了繁華大都市上海。上海是新文化交融、流變的中心,愛國組織“中國教育會”于1902年11月在這里創(chuàng)辦愛國學社,由蔡元培任學校總理,聘請黃炎培、章太炎等擔任義務教員,向學生傳輸反清救國的新思想。劉文典所進學校的前身就是上海愛國學社。學校教學思想,依然是過去的“排滿反清”那一套。在學校教員的熱切灌輸下,進校沒多久,這個年輕人就抱定了極端的民族主義,以為中國貧弱到這樣,全怪那些滿洲人作祟,若是把滿洲人殺盡了,國家自然而然就好起來了。當時并不完全了解國家、社會形成的原理和改造社會的方法,只是一味地把罪過全推在五百萬可憐的滿人身上,“天天說排滿”,恨不得立馬就宰了清朝小皇帝。正當風華正茂的劉文典準備在這所學校里“大展宏圖”的時候,不幸的消息傳來了:由于過多牽涉政治,學校被勒令解散。初識“狂人”風味無奈的劉文典又回到了安徽。此前,劉文典已經從陳獨秀創(chuàng)辦的《安徽俗話報》上了解過安徽公學的情況,現在聽說其即將開學招生,這對于正愁無路可走的他來說,無疑是個難得的機會。1906年,劉文典辭別父母,到達江城蕪湖,正式進入安徽公學讀書。這時候,在李光炯等人的苦心經營下,安徽公學已成為皖江流域最有名望的一所學校,與劉文典早前就讀的上海愛國學社聲名相當。安徽本省的學堂,如安慶的尚志學堂,桐城的崇實學堂,壽州的蒙養(yǎng)學堂、芍西學堂,懷遠的養(yǎng)正學堂、萃華學堂,合肥的城西學堂,定遠的儲才學堂,還有歙縣的新安學堂等,都唯安徽公學馬首是瞻。來校任教或教學的教員,盡管不少懷有革命宣教目的,但本質上也都是胸懷真才實學之人。在課堂上,他們敢于突破陳規(guī)、大膽發(fā)言,沖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藩籬,一邊傳播文化知識,一邊傳播進步思想。在這樣的課堂上,劉文典第一次感受到“狂人”大師們的風范。劉文典早就聽說,在他到蕪湖讀書之前,安徽公學就聘請過生平坎坷、性情怪異的“惰僧”蘇曼殊擔任國畫教師,據說還是陳獨秀推薦的。從小缺少父愛的蘇曼殊“性情孤介,足不出戶,食宿之余,鮮與人語”,但是他教起書來卻有板有眼、個性十足。
后記
終于敲完了書稿的最后一個字。墻上的時鐘,滴答滴答,指向又一個冬日的凌晨。再過兩三天,新的一年就要來到了。這本小書,從醞釀準備,到動手寫作,再到正式出版,已經過去三年多的時光。其間甘苦,唯有心知。其實,寫劉文典于我是一件不自量力的事情。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縱橫千里,但又褒貶不一、非議不斷,確實是我的筆力所不能精準把握的。但這是我的一個夢。2005年3月,我作為安徽省第一個申請參與全國“兩會”采訪的地方都市報記者,跨越重重難關,最終如愿獲準赴京采訪。忙碌的間隙,閑逛北京大學附近的風入松書店,竟與劉文典先生“不期而遇”。那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名叫《劉文典傳聞軼事》,匯編一些出名的人或不出名的人書寫劉文典的文章。我畢業(yè)于安徽大學,對于“劉文典”這個名字并不陌生,最起碼知道他是這所學校的主要創(chuàng)始者之一。但我所知道的,似乎也僅此而已。在大學里,從未聽人過多談到關于這個人的故事。于是,我很有興趣地買下了那本小冊子,沒想到卻由此走近了一個清高孤傲、倔強獨立的靈魂。我將這個靈魂的底色稱為“狂”。在中國人的字典里,“狂”是個相當貶義的字眼,似乎總意味著浮躁,意味著無知。其實在這個漢字的深處,是一種對命運的抗爭與努力,是一種對權貴的蔑視與逃離,是一種對尊嚴的堅守與把握。我喜歡這種“狂”,我覺得,它是療治當下日益嚴重的“陽痿人格”、“犬儒主義”的最佳藥方。劉文典的“狂”,絕不是一種妄自尊大,而是建立在淵博的學識與孤高的人格基礎之上的狂傲。只可惜,這位大師級的人物被歷史長期地忽略了,甚至連一個相對權威準確的“人物簡介”都沒有。關于他的,大多是一些道聽途說、自相矛盾的傳聞軼事,甚至文學虛構。正因為如此,當讀完那本薄薄的小冊子之后,我開始決定為這個理應得到彰顯的靈魂,書寫一個真實的人生文本。三年多來,我自費奔波千余里,先后到北京、云南、安徽等地的檔案館、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第一手資料,逐漸厘清劉文典生平中的許多“疑點”,清晰勾勒出劉文典豐富而跌宕的一生。寫作的過程緊張而快樂。由于我的本職工作非常繁忙,每天需要處理大量的新聞線索、新聞策劃,正常的上班時間基本上無法“占用”,只好利用周末、午休和深夜來進行“一個人的戰(zhàn)斗”。如今奉獻在各位面前的,是國內第一本關于劉文典的個人傳記。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在寫作態(tài)度上,本書盡量堅持“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史家態(tài)度,強調故事性與學術性并存,并大量采用第一手資料,為讀者提供重回歷史現場的直接途徑。在框架搭建上,則采用以人物為明線、以時間為暗線的方法,側重于尋找劉文典學問、思想的淵源。這也是本書的一個鮮明特點。它沒有僅僅落筆于劉文典一個人,而是重點關注劉文典所在的那個時代、所屬于的那個群體,還有那個時代、那個群體所集中綻放出的“思想光芒”。在我看來,這與當代人苦苦追尋的“自由精神”是心脈相通的,這也是促使我堅定寫作本書的根本動因。希望我的努力,會被劉文典先生感應到,更希望會給當下的讀者提供一點思想飛舞的空間。我曾經說過,倘若這本小書能夠讓讀者在掩卷之余,略有沉思,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寫作一本書,看上去只是一個人的努力,其實背后集聚著許多人的關注、支持與付出,有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因此,盡管略顯俗套,還是有必要在這里表達一些由衷的謝意:感謝劉文典先生的哲嗣劉平章先生。在聽說我的寫作計劃后,他一直給予高度的肯定與鼓勵。在我到云南收集資料的幾天里,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親自開車,送我到各個目的地,并提供了大量一手資料。這份信賴與期待,是小書最終順利寫成的強大動力。感謝云南大學校史辦主任劉興育先生。我和他素昧平生,僅僅因為都熱衷于劉文典研究,千里文緣一人牽。熱情直爽的他,不僅將自己收集多年的資料如數奉贈,而且仔細審閱了本書初稿,提出許多具有創(chuàng)見的修改建議。這本小書,有他的一份汗水。感謝張文勛、陳紅映、李作新、蒙樹宏、余斌、吳進仁、聞黎明、鄭千山等前輩,他們或提供豐富生動的回憶,或提供珍藏多年的手稿,或提出直言不諱的批評,為本書承受歷史的檢驗做出了重要貢獻。感謝知名學者錢理群、丁東、謝泳、傅國涌,安徽省古籍辦諸偉奇,安徽大學劉伯山、曹高峰、疏延祥、劉勇,安徽新華學院方銘、劉秀麗、程慶樂,合肥愛知書店崔正義,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疏利民,中國新聞社安徽分社成展鵬、李君、劉鴻鶴,安徽省圖書館闞華、陳春秀,合肥市政協(xié)戴健、《江淮文史》陳勁松、《雙語學習報》張鋒諸位前輩、好友,還有公共知青沙龍的朋友們。感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貝貝特圖書出版顧問有限公司,以及尚未謀面的曹凌志主編。沒有這個高效率的出版群體,這本小書的書稿或許還要繼續(xù)待在電腦硬盤里。感謝遠在天堂的母親汪風云女士。就在本書初稿剛剛完成之際,一直在城里幫我照看女兒的母親不幸遭遇車禍罹難。希望她在另一個世界里能看到兒子寫的這本書,她教給我的善良、樂觀、自信、堅強,將陪伴我一生。感謝大哥章玉兵。他一直默默關心著我的成長,鼓勵著我所有的努力。他為小書題簽的書名,是他內心真實的表達。希望他早日實現夢想。感謝妻子陸敏、女兒章陸一杭。因為寫作這本書,虧欠她們太多,無法彌補。希望她們永遠幸福。感謝我的單位以及所有的領導、同事。正是他們的理解與支持,讓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能夠保持相對自由的興趣空間。感謝他們陪伴我走過生命中最艱難的日子。感謝我的大學,還有所有的大學師長。我始終認為,大學改變了我一生。感謝命運。感謝自己。有時候,我在想:我是一名新聞記者,最應該做的事情是書寫現實,但是為何卻突然對歷史情有獨鐘?佛曰:不可說,不可說。2007年12月27日凌晨2時于淝上躬耕齋。
媒體關注與評論
劉文典,這個特立獨行,有棱有角的知識分子,終于有了第一本翔實的傳記,青年記者章玉政為此付出的全部努力,告慰的不僅僅是一個已飄逝的靈魂。--傅國涌
編輯推薦
《狂人劉文典:遠去的國學大師及其時代》他痛斥蔣介石,認為大學不是衙門,他欽佩陳寅格,推崇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