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04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趙林 楊熙楠 主編 頁數(shù):28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為使國人更多和更深地了解基督教文化,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在2006年編輯出版的六《神秘與反思》的基礎上,2008年又把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匯集成四《神秘與反思》,再次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相信,這些關于基督教的研究成果將會進一步拓展國人的文化視野,幫助他們更加深入地把握世界文化,更加深刻地反思中國文化。《神秘與反思》為該集成之一。
作者簡介
趙林,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哲學和文化學,近年來專注于西方宗教哲學和基督教思想史研究。
書籍目錄
麥金 西方基督教傳統(tǒng)中的愛、知識和神秘合一(郭晶 譯)溥林 波納文圖拉與中世紀的神秘主義黃保羅 艾克哈特及其神秘主義神學黃瑞成 中世紀隱修主義與神秘主義陳佐人 宗教改革與現(xiàn)代性之再思趙林 十字架神學的吊詭石素英 加爾文神學中負責任的生命鄧紹光 “不容從眾”:從做門徒切入以見信洗派的思想及其對現(xiàn)代的批判意涵鄧安慶 存在與上帝謝志斌 生存的個體楊鈞 “焦慮”在基督教語境中的展開孫毅 論現(xiàn)代人自我認同上的困難譚立鑄 勒維納斯:無限與醒悟的主體靳鳳林 十字架與存在的勇氣余創(chuàng)豪 “填補空隙的上帝”是基督教護教學的笑柄嗎?
章節(jié)摘錄
西方基督教傳統(tǒng)中的愛、知識和神秘合一 麥金(Bernard McGinn) 著 郭晶 譯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們也在我里面。(《約翰福音》17:21) 基督教中與完全成圣或神秘主義相關的所有理念都反映了上帝在場的不同形式,這一在場并非公開、顯明或者易于達至,它往往以某種神秘的或隱匿的方式出現(xiàn)。當隱匿在場成為某種“直接”經驗形式的對象時,或許我們才能以神秘主義所固有的、特殊的意蘊來言說神秘主義。人類主體對神圣在場的種種反映,已經在神學上根據(jù)不同的模式和范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得以討論,例如:默想神(contemplation)、直觀神(vision of God)、神入(rapture)、入神(ecsta-sy)、神化(deification)、活在基督中、圣言降生于靈魂之中、完全順服上帝的旨意,特別是與神合一(union with God)。所有這些彼此之間幾乎并不排斥的反映可被稱為神秘的,因為它們都是親歷神圣在場的表達方式。神秘主義合一只是這廣泛多樣的種類或群體中的一種?! 〔贿^,“神秘合一”(unio mystica)在基督教神秘主義歷史和對其含義的反思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l2世紀到16世紀,西方教會各古典學派的神秘主義作者喜歡用與神合一的表達來突出他們信仰與實踐的目標特征。但是,他們理解合一的方式不僅多種多樣,而且錯綜復雜?! 』浇汤斫獾摹吧衩睾弦弧钡膹碗s性大多是由于合一同意識主體的靈性能力,即同理智和意志能力之間的關系。神秘主義者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分析知識和愛在通往神秘合一之途中各自的作用,以及情愛和理智能否出現(xiàn)在合一之中的種種方式,無論是在此世可達至的合一之中,或是在來世所享有的完全的合一之中。為了對西方基督教與神合一概念的豐富性有所認識,有必要——不管怎樣粗略——追隨變換的合一觀念和與此相連的、既為手段又為目的的愛和知的種種方式之間的相互關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