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的遺言

出版時間:2006-8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日]小林英樹  頁數(shù):250  字數(shù):110000  譯者:劉滌昭,康平  
Tag標簽:無  

前言

  1890年,荷蘭畫家文森特·凡·高將一粒子彈射進自己的胸膛,兩天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氣。在巴黎附近的奧維爾(Auvers—Sur-Oise)一家小旅館二樓的狹窄房間內,在摯愛的弟弟特奧的懷抱中,凡·高的生命悄然落幕,年僅37歲。我和凡·高曾有三次沖擊性的交會。第一次時,我只是個10歲的孩子,第二次是在我高中的時候。之后,就是現(xiàn)在,30年的歲月飛逝,我已經(jīng)成了知天命的中年人。這一次和凡·高的邂逅,純粹只是巧合,起源于我偶然間看到的一幅素描。本能告訴我,那是一幅偽作,是贗畫。而那是眾所公認的凡·高畫作,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它的真實性?!胺病じ咴趺纯赡墚嫵鲞@種畫!”我順著直覺重新審視這幅素描,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現(xiàn)它的稚拙、寒磣與空洞。我無法忍受這樣的東西繼續(xù)掛著凡·高的名號欺騙世人。待我察覺之際,我已全心投入,比照它和凡·高的真跡有多么大的差異。在檢證的過程中,問號不斷浮上心頭:“為什么長久以來它一直被視為凡·高的作品,從來沒有人質疑過?這幅素描是怎么出現(xiàn)的?怎么會被標上凡·高的名字?”我從書架上翻出積塵累累的《凡·高書簡全集》,以及其他凡·高相關書籍、畫冊和介紹印象派的讀物重新閱讀,并且因為看不到凡·高的真跡便無以為繼,乃數(shù)度走訪歐洲。當我一點一滴具體看清事情的全貌,凡·高臨死前的心情和周遭的環(huán)境也開始清楚地呈現(xiàn)在我眼前。這幅素描和對凡·高死因的關切,在我心中的某個角落自然地融合交會,緩慢但確實地顛覆了我對凡·高自殺所懷抱的既定印象。在走到這一步的過程中,我數(shù)度猶豫是否該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整理成書,對于自己文章的生澀,也頗感卻步。然而,很多矛盾、危機或不合理的事情橫亙在眼前,平日我們視而不見,突然有一天,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察覺到。不管事情能不能解決,我們就是覺得自己必須做些什么?;蛟S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是沖撞自己心肺,沸騰騰涌上的強烈沖動。這樣的沖動誰能抑止?這股沖動只有當我訴諸表達,它才能勉強存在,倘若我靜默不語,它就消失無蹤。那么,在我心里翻攪沸騰的這些事,就等于沒有存在過。在廣島美術館,當我站在凡·高的《杜比尼花園》之前,那股曾經(jīng)撞向我的沖動,以一種和以往不同的感覺,再次在我心里沸揚。我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心和凡·高匯流相通。于是,放棄預測未來,只是抓著自己必須說些什么的執(zhí)著,我握起了筆桿。10歲那年,我曾深受一幅復制畫吸引。在入睡前的短暫時刻,在六個榻榻米大、吊著熒光燈的房間里,躺在曖曖的被窩中,我的眼睛總是無法離開從鴨居(日式住宅門框等上面的橫木——編注)上俯瞰我的那幅復制畫。是一位名叫“凡·高”的畫家所畫的《盛開的桃花》。當時東京正在舉行在日本史無前例的大型凡·高展,因為是由某家報社主辦,而我們在墑玉的家又剛好訂了那家報社的報紙,我有幸得到那幅夾在報內的原版復制畫。時值1958年,日本已經(jīng)度過了13年的戰(zhàn)敗歲月。那幅畫著桃樹的凡·高復制畫,印在周日版中央光潔的白紙上,耀眼奪目。我驚艷不已,從報上將它剪了下來。畫中的東西輪廓清晰,不管是正中央的桃樹、地面、果園的柵欄,都展現(xiàn)出顏料的透明色感。我盯著這幅地面摻了粉紅色、樹木的輪廓以略帶紫色的艷紅色來呈現(xiàn)的作品,幾乎無法挪開視線。父親拿下家中畫框內的獎狀,替我改裱上這幅畫,裝飾在鴨居上。原本暗沉的房間瞬時明朗了起來,還添了一分時髦感。雖然和旁邊晦暗的墻壁格格不入,讓我略感羞赧,但我仍忍不住滿心歡喜。那時的光景,在記憶中依然鮮明如昔。我躺在被窩中,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幅《盛開的桃花》,便產(chǎn)生了一種奇妙的感覺,似乎畫背后那個名字響著奇妙音韻的畫家凡·高也正回望著我。我稚幼的童心,似乎隱約能感受到凡·高凝視事物時,那種強烈而獨特的眼神。那種時候,我好像是通過凡·高的眼睛在觀看,幾乎無法分辨自己身處的現(xiàn)實世界與凡·高所描繪的洋溢著異國情調,卻又在某方面讓我感到親近無比的世界。那一幅凡·高的畫作,比我以往看過的任何景色都美麗,把我周遭的寒磣暗沉一掃而空。之后有好一段時間,我都用凡‘高的眼光來看家中的圍籬、樹木或附近的人家。那之后又過了七八年,我升入高中,經(jīng)常一個人在家鄉(xiāng)川越的田野間寫生,腦海中浮現(xiàn)的,也盡是凡·高、高更或塞尚等人的畫作。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畫出后印象派畫家般的作品,完全沒有想到我距他們的時代已經(jīng)有百年之遙。我四處尋找可以入畫的景色,嘗試從不同的地方追求他們的幻影,并像凡·高一樣,在炎炎烈日下畫個不休。我想活得像凡·高,整個人念茲在茲的,就是畫出和凡·高一樣的畫。事實上,當時我畫的十多幅油畫,都帶著濃厚的凡·高風格。后來,我轉向追求平面的表現(xiàn),把關注的焦點,從具體描摹事物,轉而探索一種顏料的物質特性和色彩的造型表情兼容并蓄的表現(xiàn),顏料多到整墻的置放架都放不下,只好延伸到地板上,成堆成堆地擺放。凡·高就像一個許久未通音信的老友,只存在于遙遠的過去,和現(xiàn)在的我?guī)缀鯖]有任何交集??墒?,在這當兒,一幅偶爾映入眼簾的凡·高贗畫,又再度掀起我對凡·高的關切。這使我深切地體認到,凡·高并不在我之外,而是早已成為我內在的一部分。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傾盡全力揭露一幅偽作。我也要在此寫出凡·高自殺的真相。而且,我會證實這兩件看似無關的事情,在根源處是相接相合、密不可分的。只是不知在這之間,我們究竟能窺見多少凡·高的靈魂?凡·高如是說:“難道人類只有在面對困境時,才能專志不移,才能真心慈悲?”

內容概要

他是專業(yè)畫家,有一天,一幅凡·高著名的素描突然映入眼簾,他當場就認定那是贗品。接著,就像被附身一般,他開始研究這幅畫的由來,遠赴巴黎、荷蘭等地,看遍凡·高的真跡,用專業(yè)知識拆穿這幅畫的偽裝。然后,他從這幅畫的可能偽作者以及凡·高書信等資料,配合凡·高臨終前的兩幅畫,推演出凡·高的自殺真相。

作者簡介

小林英樹,1947年出生于日本埼玉縣。東京藝術大學畢業(yè),專攻油畫。曾在大阪中島美術學院認教,目前在札幌經(jīng)營畫室。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巴黎——阿姆斯特丹 沒有寄到的信/1911年·巴黎/1911到1914年·阿姆斯特丹/根據(jù)《追憶》所列的凡·高年表/膾炙人口的凡·高作品第二章 1888年 夏-秋·阿爾 凡·高與高更/龐大的生活開支/從《向日葵》到《寢室》第三章 凡·高的《寢室》 修拉與《寢室》/浮世繪與《寢室》/透明畫法與《寢室》/透視圖法、印象派與《寢室》/凡·高的復制畫/贗畫的定義/贗作素描第四章 贗畫的論據(jù) 有縱深的細長房間/沒有意義的虛線/向右后方傾斜的正面墻壁/正面墻上的窗戶微開/不同的空間/構成畫面的各種要素/家具的配置/垂直的動態(tài)/地面上的等邊三角形/前后兩把椅子/椅子的小技法/平行四邊形的桌面/放在地上的臉盆/比例不同的床/窄壁上的長鏡和寬壁上的方鏡/畫中央的帽子/掛物架上方的畫/右側墻壁/贗畫第五章 1890年 奧維爾 兩幅《杜比尼花園》/黑貓及其消失第六章 向往北方 心靈受傷的不死鳥/暌違兩年的巴黎/奧維爾:凡·高最后生活的地方/潛在的危機/凡·高的回信第七章 7月6日以后 緊急召喚/7月6日發(fā)生了什么事?/凡·高翌日寫的信/三四天后凡·高寫的信/喬安娜被遺失的信/凡·高回復喬安娜的信/深沉的失落感/給母親的絕筆/下落不明的另一封信/特奧的最后一封信/我以畫家身份離去,永遠與你們?yōu)榘?未寄出的信/凡·高寄出的最后一封信/凡·高的淚水第八章 喬安娜的功勞 喬安娜的成長背景/蛻變成勇敢的女性/了解凡·高的偉大與崇高/消失的第二任丈夫/雙重性格/喬安娜對7月6日的描述/看不透凡·高的內心/難以承受的重負/捏造死因/一切不過是夢/兩個墳墓/支撐喬安娜的力量第九章 贗畫作者的真正身份 犯人X/喬安娜的面子/極其相似的精神構造終章 凡·高的遺言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巴黎-阿姆斯特丹沒有寄到的信1888年10月20日左右,凡·高從法國南部的阿爾(Aries)寄了一封信去布列塔尼,收信者是高更??墒牵d著凡·高信函的火車,正好在半途和高更搭乘前往阿爾的火車交錯而過。結果,這封信落到了高更離去后仍留在布列塔尼的友人貝爾納(Emile Bernard)手上。假如沒有這樣的陰錯陽差,高更順利收到這封凡·高的信,就不會產(chǎn)生我接下來要揭露的這幅贗畫了。1911年·巴黎凡·高死后21年,也就是1911年,凡·高的書簡集終于由巴黎的波那爾出版,讓世人得以一窺堂奧。在此之前,媒體雖曾介紹過凡·高書信的片段,但直到此時,人們才首度看到比較完整,稱得上是書簡集的東西。不過,它和我們熟知的《凡·高書簡全集》不同,乃是貝爾納本人將凡·高寄給他的信略事整理后集結而成的小冊子。里面的信函,除了一封凡·高在巴黎時寄出的信,其余都是1888年3月到1889年12月間,也就是凡·高移居阿爾后的一年半期間所寄的。貝爾納比凡·高小15歲,是凡·高在巴黎結識的畫家。初見面時,貝爾納是個不滿20歲的毛頭小伙子,因此凡·高在信中,多半是談一些他對繪畫以及過往畫家的看法,或是提出一些建議。這本寄給貝爾納的信所集結成的書簡集,包含寄給高更的那一封,總共收錄了22封信。目前它和凡·高寫給弟弟特奧的650多封信,以及寫給在荷蘭時的老友拉帕德(G.A.Riddervan Rappard)的信等等,一同被匯編在《凡·高書簡全集》中。貝爾納的舉動意義深遠,因為在此之前,盡管周遭人翹首企盼,一再催促,特奧過世后負責管理凡·高書簡的特奧之妻喬安娜(Johanna Van Gogh-Bonger),卻一直未訂出具體的出版時間,直到貝爾納的舉動促動了她。而貝爾納出版的書簡集中,收錄了那封凡·高寄給高更的信,顯示貝爾納收下那封信之后,就這樣將它留在身邊了。高更當時和貝爾納、拉威爾等人在布列塔尼的阿望橋共同生活、作畫,當凡·高的這封信到達布列塔尼時,恰巧高更已經(jīng)出發(fā)去找凡·高了。這幅素描(圖1),就是畫在凡·高從阿爾寄給高更,而由貝爾納收到的那封信中。內容只是將《凡·高阿爾的寢室》(以下簡稱《寢室》)這幅油畫的構圖,簡單明了地畫在便箋狹小的空白處。但是因為貝爾納一直保管著這封信,并未交給高更,因此這幅素描就在1911年,隨著貝爾納出版的凡·高書簡集,首度公之于世。而早在八年前,高更就已經(jīng)在南太平洋的馬克薩斯群島喪生了。1911到1914年·阿姆斯特丹貝爾納的書簡集出版三年后,1914年1月,特奧的妻子喬安娜通過荷蘭的出版社,以荷蘭語出版了《凡·高書簡全集》。凡·高的書信涵蓋了三種語言:母語荷蘭語、移居巴黎后學的法語,以及在英國用的英語。由此看來,凡·高似乎是個立刻就能適應新環(huán)境、語言能力很強的人。喬安娜在她出版的《凡·高書簡全集》初版序言中表示,當她于1889年4月,成為“特奧的年輕妻子”,搬進他們的住處時,特奧的書桌抽屜就已塞滿了凡·高的來函,可能跨時17年,將近六百封。雖然只隔了一年三個月凡·高便自殺身亡,但這段期間,凡·高又寫了60多封信給特奧,或特奧及喬安娜兩個人。喬安娜形容這一年多的變化說:“這些筆跡獨特而讓人深感親切的黃色信封,數(shù)量與日俱增?!眴贪材缺硎?,她曾和特奧討論出版這些書信的事,不料特奧在“開始著手執(zhí)行”之前遽然病逝。她還說:“特奧死后又過了將近24年,我才順利地將這些書信公開印制出來?!背苏頉]有日期的書信曠日費時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阻止我更早公開他的信函。我認為,在凡·高投注畢生心力從事的工作受到肯定、獲得應有評價之前,讓人們把注意的焦點轉移到他的人格上,是不適當?shù)摹?。最后她歸結道:“希望大家能心懷體諒地讀這些書信,這才是他的人格真正被接納、理解的時候?!?913年12月,在即將出版凡·高的書簡集之前,喬安娜執(zhí)筆寫了一篇堪稱是凡·高傳記的文章《追憶文森特·凡·高》(以下簡稱《追憶》)。這篇以“凡·高這個姓,可能源自德國邊界一個名叫‘高’的小鎮(zhèn)”破題的作品,說得上是喬安娜的精心杰作。她歸納了從特奧和凡·高的母親或妹妹等人聽來的訊息,參考凡·高寫給特奧及其他好友的書信等周邊資料,完成了這篇記敘。后世研究凡·高的人所出版的眾多傳記,基本上都是以這篇《追憶》為基礎來撰寫,因此也可以把它視為凡·高傳記的原典。接著我要根據(jù)這篇文章,依序簡介凡·高從出生到1888年離開巴黎、前往阿爾的歷程。從1888年2月以后,到1890年7月自殺身亡的這段期間,是本書的時問舞臺,相關訊息后面的章節(jié)會提及,在此不多贅述。(以下內容基本上是順著《追憶》的記載來介紹,引用自《凡·高書簡全集》的,會加上“”;補充性的敘述或筆者的評論,則會加上“[]”。)根據(jù)《追憶》所列的凡·高年表1853年3月30日,凡·高出生[于荷蘭的曾德特,Zundert],父親是一位牧師。一年前家中曾經(jīng)產(chǎn)出一個死男嬰[另一個說法是,在出生六周后夭折]。由于和長兄生日相同,雙親援用長兄的名字,給他取名為文森特?! ?857年5月1日,特奧出生。1869年凡·高16歲,進入伯父文森特所經(jīng)營的古比爾美術店(Goupil & Cie)[海牙]任職。他在古比爾美術店的上司特斯特格,曾向凡·高的父母表示,他是個“勤勉好學的年輕人”,  1872年8月,凡·高開始寫信給特奧。1873年特奧也進入古比爾美術店[布魯塞爾]工作,年僅15歲。《追憶》中引用特奧母親的信函,顯示她對孩子如此年少就必須外出工作頗感疼惜?!疤貖W我兒,你已經(jīng)15歲,是個大人了……”凡·高20歲,轉調到倫敦。[榮升]1874年7凡·高21歲,對房東的女兒情愫暗生,向其告白被拒[初戀],深受刺激。7月返回荷蘭,之后又和大妹日到倫敦。因為無法專心工作,10月被轉調到巴黎.但仍無法忘情,12月又渡海返回倫敦。1875年凡·高22歲,奉命常駐巴黎,并被指派到畫廊工作。逐漸對畫商這一行失去興趣,整日在蒙馬特的斗室里和朋友勤研《圣經(jīng)》。12月,在畫廊最忙碌的時期擅自返回荷蘭。1876年4月1日,和古比爾的后繼者波索詳談后遭到解雇。凡·高23歲,[結束了前后長達八年的畫商工作]。4月,在英國的拉姆斯蓋特(Ftamsgate)一間由史托克先生主持的學校謀得一職。供應食宿,但不支薪。[文中并未說明他的工作內容,但其實是負責向學生收取學費。這段時間,他經(jīng)常在倫敦東區(qū)走動,看到人們悲慘的生活而感到心痛,設法安慰那些不幸的人。7月,史托克將他解雇。]之后,凡·高又在衛(wèi)理公會的瓊斯先生手下找到了新工作[助理牧師]。但圣誕節(jié)返回荷蘭后,便再也沒有回去。1877年1月,24歲??恐纳夭傅年P系,在多德瑞克(Dordrecht)的書店謀得一份差事,但沒多久就辭職了。5月,他前往阿姆斯特丹,借宿在擔任海軍造船廠廠長的伯父家,希望正式開始研習神學。但因必須花費七年時間才能取得資格,又得準備和傳福音毫無關系的拉丁文文法或寫作練習,他幾乎無法忍受。當時擔任凡·高古文教師的孟德斯博士,在凡·高死后20多年寫了一篇個人回憶,追想過去教授凡·高的情況?!蹲窇洝分幸惨隽似渲幸欢卧挘骸拔纳赝饷勃毺?,神經(jīng)質而迷人,學習意愿熱切,自律甚嚴且容易自責,完全不適合中規(guī)中矩的學習。”1878年25歲。7月,放棄研習神學。[他始終只想。]于是,7月他和父親一同前往比利時。(8月下旬,他抵達布魯塞爾的學校。這間學校才剛成立,只有三個學生……他年紀最大……因為服裝舉止怪異,經(jīng)常被人嘲笑。他缺乏即席講道的能力,只好照本宣科。但學校對他最大的不滿是,他“不順服”。>研習期間結束,凡·高卻未被任命為傳道人。1879年1月,26歲,凡·高自行前往比利時的礦區(qū)波里納日(Borinage),之后獲得六個月的短期委任,月薪50法郎。后來,當?shù)氐膫鞯牢瘑T會無法接受凡·高超乎常情的傳道熱情和犧牲奉獻,解聘了他。凡·高不得已,只好自費留在當?shù)?。(他的信中不再引用《圣?jīng)》,信仰似乎急遽消失。]沒有任何固定的經(jīng)濟來源,從1879跨越到1880年的那一季嚴冬,凡·高度過了。1880年春天,27歲的凡·高回到荷蘭的埃滕(Etten)。入夏之后,他又再度返回波里納日,住在礦工德克魯克家中。在這兒,他開始素描礦工的生活樣態(tài),并臨摹米勒的畫。[長達三年以上對傳道的熱情和錯誤嘗試在此告終,凡·高展開了前后十一年的畫家生涯。]10月,他前往布魯塞爾,通過特奧的介紹,認識了在比利時的美術學院就讀的拉帕德,兩人成為好友。這段友情持續(xù)了五年,。凡·高沒有進入美術學院就讀,而選擇了自學。他研習解剖學,描繪人物,(并且曾以兩小時一塊半法郎的代價,向一位落魄畫家學習遠近法>。1881年28歲那年春天,凡·高從比利時回到父母親居住的埃滕,度過了一段短暫的幸福時光。當時.他的表姐新寡,也來埃滕避暑,凡·高瘋狂地愛上了她,但卻遭到斷然回絕。[第二次戀愛](使他對俗世的一切野心盡失,自此放棄出外工作謀生,單為作畫而活。>11月,(他和父親大吵一架,離開埃滕,前往海牙>,寄居在表兄弟毛沃家中。毛沃也是一名畫家。1882年凡·高29歲。1月,他結識了疾病纏身的妓女克麗斯汀。(一方面出于憐憫之情.一方面也為了填補自己空虛的生活,凡·高收留了她。)[著名的石版畫《憂傷》,就是以克麗斯汀為模特兒畫的。另外幾幅動人的作品,像《停車場的少女》、《風中的女孩》等,畫的應該是克麗斯汀的女兒。]1883年30歲。夏天,在特奧的勸說下和克麗斯汀分手。(對凡·高來說,放棄自愿承受的重擔,將可憐的她交給命運,是極其痛苦的決定。直到最后他仍替她辯護.用崇高的借口遮掩她的過錯。他說:“她從來沒有體驗過善良的滋味,又怎么變得善良呢?”>9月,離開海牙前往德倫特(Drente)。12月,返回紐恩南(Nuenen),在牧師館和雙親同住。[同年,高更35歲,辭去銀行的工作,專心投入創(chuàng)作。]1884年凡·高31歲。和住在牧師館隔壁的三姊妹之一結交,甚至論及婚嫁。兩入的感情最后以女方自殺未遂而告終。(她較凡·高年長,才貌平庸,但心思靈巧善良。)[她名叫瑪格特,比凡·高大10歲。]1885年[凡·高殫精竭慮地作畫,主要作品為織工系列、靜物和農(nóng)夫的臉,等等。]3月,父親遽逝。5月,完成《吃馬鈴薯的人們》。[紐恩南的神父禁止教區(qū)居民擔任凡·高的模特兒。]不得已之下,凡·高在11月移居安特衛(wèi)普(Antwerp)。由于母親也必須離開紐思南,因此只好將凡·高的作品和家中其他雜物,寄放在某位木匠家。幾年后,這位木匠把所有東西賣給了收舊貨的?!蹲窇洝分姓浟艘环馓貖W在10月寫的信,顯示他對凡·高的支持:“我認為他(凡·高)很有才華……他在世上的成就,大概會和海耶達爾一樣吧。不為大眾所了解,卻受到少數(shù)人的真心肯定與欣賞……照我來看,這就足以報復其他那些憎惡他的入了?!?886年1月,進入安特衛(wèi)普的美術學校就讀,但旋即離開。3月間,突然前往巴黎投靠特奧。凡·高年屆33,在費南德·科爾蒙(Fernand Cormon)的畫室待了一段時間,等到6月,特奧在蒙馬特租了一間較大的公寓,凡·高得以擁有自己的畫室之后,就沒有再去那兒了。[在巴黎一下子邂逅了許多人與事,讓凡·高興奮不已。不到兩年之間,他看到了印象派、浮世繪、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和蒙吉梭利,也結識了勞特累克(Henride Toulousel Lautrec)、貝爾納、高更、修拉、西涅克(Paul Signac)、吉約曼、畢沙羅、塞尚和唐居伊(Julien Tanguy)老爹等人。因為和特奧共同生活,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書信來往,在此暫時中斷。]1888年2月,35歲的凡·高只身前往阿爾。[凡·高的畫家生涯,涵蓋了在荷蘭、比利時的六年,巴黎的兩年,阿爾的一年,圣雷米的一年,以及在巴黎近郊奧維爾的短短兩個月。來到阿爾之后,他再度開始和特奧通信。]1890年7月27日,凡·高企圖以手槍自戕,29日黎明去世。1891年1月21日,特奧死于荷蘭。膾炙人口的凡·高作品(凡·高在比利時的礦區(qū)真正開始創(chuàng)作)1880《憂傷》(素描)(海牙)1882《吃馬鈴薯的人們》(努昂)1885(在巴黎度過兩年,邂逅印象派)1886年3月至1888年2月《阿爾附近的曳橋》(阿爾)1888《拉克勞平原的豐收》1888《向日葵》1888《黃色小屋》1888《寢室》1888《割耳自畫像》1889《系杉》系列(圣雷米)1889《圣保羅療養(yǎng)院后的麥田·收割》1889《橄欖園》系列1889模仿米勒等人的油畫多幅1889至1890《奧維爾的教堂》(奧維爾)1890《烏鴉麥田》1890凡·高的杰作當然不止于此。這些只是提起凡·高時,大部分人可能想到的作品,而這些不同時期的作品,也頗能展現(xiàn)凡·高的可觀之處。當然,探索這些作品背后凡·高的心魂所系,以及里面所涵蓋的象征意義或特殊寓意,又會為每一幅畫增添新的趣味。凡·高的作品除了能帶給人造型上的感動之外,也能提供看畫的人自由想像的樂趣。為了讓大家了解前面列舉的作品是在什么時候描繪的,我試著按照內容,將凡·高的作品大致分為五個時期:褐色的荷蘭時期 如同行經(jīng)漫長隧道的摸索期,也是醞釀凡·高的土壤。巴黎時期 發(fā)現(xiàn)自己所生存的印象派時代。阿爾時期 領略浮世繪的精髓,確立了光耀獨特的凡·高造型世界。圣雷米時期 傾向將視線轉向內面,造型強烈展現(xiàn)心靈光景。奧維爾時期 追求繪畫的全新境界與可能性。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凡·高膾炙人口的畫作,幾乎都是在生涯的最后兩年所畫的。

編輯推薦

  《凡·高的遺言:贗畫中隱藏的自殺真相》獲日本推理作家協(xié)會獎。一幅凡·高的“代表作”,竟然是假畫!凡·高的自盡,空間是精神分裂、抑或另有他因?一本前所未見的贗畫“告發(fā)書”,讓您了解真實的凡·高,同時又知曉怎樣去賞析一幅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凡·高的遺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作者的視角很獨特,敘事很清晰,整本書節(jié)奏感很強!加上作者自己勾畫的示意圖,使讀者能夠很清晰的隨著作者的思路前行.不僅揭開了凡·高自殺的真相,而且很有說服力,最精彩的是當你讀到最后一刻時,突然有種淡淡的失落感,為結束而惋惜,為新的開始滿懷期待.這種感覺我在看過時也有過.總之,一口氣把書讀完,很是過癮!
  •   不錯的一本書,比我想象中的精彩,讀過<<達芬奇密碼>>后,這是唯一一本帶給我推理快感的書,完全不是<<達芬奇密碼>>以后的粗糙跟風之作,
  •   有意思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jié)另人拍案叫絕!!
  •   日本人有點裝
  •   完全在湊文字的感覺~看到后來直想放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