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上)

出版時間:2006-3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余英時  頁數(shù):30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余英時文集(第7卷):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上)》選收了余時英近年來討論文化和思想問題的一部分文字。這些文字先后發(fā)表在臺北和香港的報刊上,特別是《中國時報》、《聯(lián)合報》、《當代》和《明報月刊》。 本書定名為《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是有原由的。1985年6月,董橋先生為《明報月刊》計劃了一個“中國的情懷”專頁,堅邀我參加一份,因此我便寫了那篇《常僑居是山,不忍見耳》,此文現(xiàn)收入本書之中。但是全書涉及“中國情懷”的僅此一篇,為什么這四個字竟成為書名的一部分呢?這是因為本書所收的文化評論的文字都是在“中國情懷”之下寫成的。我可以毫不遲疑地說,如果不是由于我的“中國情懷”在暗中作祟,這部書是不可能產(chǎn)生的。從前人都說,陶淵明的詩中,篇篇有酒,我這部集子中則篇篇都有“中國情懷”?! ”緯缮蛑炯奄M力選編的余時英近年來討論文化和思想問題的一部分文字。這些文字先后發(fā)表在臺北和香港的報刊上,特別是《中國時報》、《聯(lián)合報》、《當代》和《明報月刊》。 所謂“中國情懷”其實便是一種中國文化的情結(jié)。此情古人早已有之。李陵《答蘇武書》所謂“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便已道出此中癥結(jié)。李書雖偽,其情則絕不能偽。像我這樣早年受中國文化陶冶的人,是不可能完全忘情于中國的。但是這只是文化上不能忘情,與現(xiàn)實政治之間并無必然的關(guān)系。本書所收文字中雖間有關(guān)涉政治的部分,然而其基本立場仍是文化的。文化包含了政治,同時也超越現(xiàn)實政治,這是本書的一個中心論點。

作者簡介

  余英時,安徽潛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l955年就讀于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從錢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讀于哈佛大學,師從楊聯(lián)墮先生,獲博士學位。曾任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F(xiàn)居美國?! ≈小稘h代中外經(jīng)濟交通》、《歷史與思想》、《史學與傳統(tǒng)》、《中國思想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詮釋》、《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中國文化與現(xiàn)代變遷》、《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士與中國文化》、《方以智晚節(jié)考》、《論戴震與章學誠》、《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兼論他的學術(shù)精神與晚年心境》、《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xiàn)代中國學術(shù)》、《現(xiàn)代儒學論》等。

書籍目錄

第七卷 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上)《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自序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談我的“中國情懷”到思維之路《到思維之路》再版自序《到思維之路》自序?qū)W而思思而學變與常合情合理合理合情吾道一以貫之?主義與問題主觀、客觀與思想理未易察!解開心物之爭的死結(jié)解“執(zhí)”求其放心為有源頭活水來思想的廣度與深度從心靈到思想肯定我們的獨立思想!思想的分與合遠在天邊 近在眼前知識·思想·信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思維與思維方法思想的繼往與開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文明論衡《文明論衡》序文明與野蠻論進步論自覺論傳統(tǒng)論文化整體文化評論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與檢討——兼論今后文化運動的方向五四——一個未完成的文化運動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我對中國問題的反省中國社會重建的一點檢討“文明”與“文化”釋名論文化超越試論中國文化的重建問題自我的失落與重建一中國現(xiàn)代的意義危機文化的病態(tài)與復健——劉笑敢《兩極化與分寸感》序文化危機與趣味取向中國現(xiàn)代的文化危機與民族認同談中國當前的文化認同問題美國華僑與中國文化國家觀念與民族意識

章節(jié)摘錄

  變與?! 〔豢煞裾J,這是一個變的時代:從社會到個人,從制度到思想,都在劇烈地變動著。人們,尤其是青年朋友,對于一切變的都有著無限的向往之情,而對于一切現(xiàn)存的,也就是常的,則有著說不出的厭惡之感。是不是過去的種種都該徹底革除呢?抑或社會應當一成不變呢?變與常的關(guān)系又到底如何呢?在今天,這些問題確實迫切地需要我們加以理智的思考?! ”緛恚兣c常的問題在中外思想史上便一直是聚訟紛紜的所在。較為激進的人傾向于變,較為保守的人則傾向于常。早在紀元前6世紀時,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Heaclitus)即說過“一切皆流,一切皆變”,后人視此為辯證法的胚胎。而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則認為“無論什么東西,不能發(fā)生于無,亦不能消滅;萬物常在,求久保存”,這又是堅持常道的說法了。在中國,變與常也是莫衷一是的:孔子在川上而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嘆,這說明了他的變的宇宙觀。相反的老子卻是一個反對變的人,因此他說:“不知常,妄作兇。”又說“知常曰明”。西方的辯證法源遠流長,是一種以變?yōu)榻^對的存在的理論;而中國亦有《易經(jīng)》一書對于變之道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故西方人把它譯成“Book of Change”。我們都知道:數(shù)學上也有所謂“常數(shù)”(constant)與“變數(shù)”(variable),可見常與變的問題,實在是無所不在的?! ∫话闳说目捶?,總是把變與常當作是對立的:有變便沒有常,有常便沒有變;又由于在現(xiàn)象上,萬事萬物又確是隨時在變動著的,因此,變之說便比較能夠吸引人些!不少的人以為變的理論已經(jīng)科學化,一切主張常道的說法總難免要被譏為落后的或反動的。當人們在以變?yōu)榻^對的科學真理而歡欣鼓舞時,對于物理學上一條最簡單的定律——物質(zhì)不滅——他們不再有記憶了?! ∽儾⒉皇菈氖?。中國成語說:“窮則變,變則通。”無論是一個社會,或一個人,到了日暮窮途的階段是絕對應該,而且也必然會變動的,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也。從這一角度上看,我們也不妨承認人類的進步是不斷變化的結(jié)果。然而只要我們肯仔細思考一番,我們是無法尊“變”道為絕對的真理的。原因很簡單:變不足以解釋人類文明成就的全部。當我們談到“歷史”、“文化”等名詞時,我們最先聯(lián)想到的便是一種連續(xù)不斷(continuity)的狀態(tài)。數(shù)千年文明人類的歷史,是有一條不變的線貫穿其間的。如果變之中沒有常,各種變化都是各不相涉的話,文化如何得向前發(fā)展,社會又如何得維持其統(tǒng)一性呢?不僅社會如此,自然界也是一樣,宇宙的末日如不到來,自然本身總會是一個不變的常道的?! 〔诲e,我們今天的社會與數(shù)千年前的社會是不同了,是起了變動了,可是,就社會本身的客觀存在而言,古今實并無二致。變在近代中國之所以引起人們這樣大的興趣,主要的原因是來自屢次的政治變革。早在戊戌政變時代,康有為即高唱“全變速變”的口號,此后的革命者,其著眼點也全在“變”上,常道的黯淡真是值得我們同情的事。失去了一根永恒不變的歷史線索,無數(shù)的變化便只能是一盤散沙,毫不相干的。  必須聲明,我要人們注意常道的價值,其意義絕不同于什么“以不變應萬變”。這一句似通非通的話即使在最簡單的邏輯上也不能成立。實則常道之中亦有變的存在,非變無以見常,非常不足以盡變。離開了變的常固毫無價值可言,失去常的憑借的變,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說到這里,我們的問題弄清楚了:變與常不是相對立、相排斥的,而毋寧是相反相成的。關(guān)于變與常的正確關(guān)系,我認為荀子有一句話最能表達其意。他說,“夫道者體常而盡變”,王先謙注曰:“猶言天地長存,能盡萬物之變化也。”常中有變,變中有常,這才真的接近了真理的邊緣。  語云:“萬變不離其宗”,一點不錯。我們倘不是從常的角度上去看人生、看世界,變又何從顯現(xiàn)呢?世界正在變,掌握著變的權(quán)威的人類,似乎應該看清此一變中之?!拿鲝暮翁巵淼模謱⒃鯓硬拍馨l(fā)展下去。一味憑著我們一己的激越之情英銳之氣,而胡變亂變一番其結(jié)果是使自身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