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觀無限美

出版時間:2006.0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岠渭  頁數:258  
Tag標簽:無  

前言

  時常在與愛樂朋友一起聽完一段音樂之后,談論音樂是何等奇妙的東西,不管它是狂暴、親昵,還是沉郁、溫婉,總能帶給我們心靈無限的豐實感,一聲幸福的、百感交集的喟嘆之后,大概也只能任由它“無法形容地”或“難以言喻地”留在永恒的蒼茫中?! ∪ツ晷c典禮上,學校頒給我一個服務滿二十年的獎章。記得剛回臺灣時,常有同事問起在維也納的十年求學生涯如何。我總回一句:“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崩蠈嵳f,當時嘴上雖說得淡然,心中卻有一股干云豪氣志得意滿地起伏著。曾幾何時,“老盡少年心”的十年倏忽竟然又兩度而過。我們說光陰荏苒,正因為它的柔軟,所以過得渾然不知。今天突然在這兒十年、二十年地算著,是因為最近準備將自己寫過的一些雜文整理出版,但不論怎么翻箱倒柜卻都湊不出自己滿意的數量。二十個寒暑里,對屬于自己專業(yè)的音樂總共只寫了這么多,實在有點說不過去。當然,平日在研究及授課之余,也曾覺得應提筆來談談音樂,可是提筆的時間總一次次地被演講占用了,漸漸地連休閑的時間也不見了。近四五年來,一天睡眠的時間也由六小時、五小時遞減到目前的四小時。音樂講座常驅迫我到幾乎要窒息的地步,以致在偶爾讀到像“人閑桂花落”、“拈筆閑刪舊旬”或“閑敲棋子落燈花”這樣的句子時,總忍不住要在“閑”字上好奇地多望幾眼?! ∥业囊魳穼I(yè)領域是西洋音樂史,在學校擔任的課程也多半屬史類范疇??墒嵌嗄甑膶W習心得及授課經驗不斷地讓我明白一個簡單但極為重要的事實,那就是:“音樂的一切都在聲音里,任何關于音樂的陳述及討論都應回到聲音中來進行?!睂Υ说纳钚挪灰桑屛覉猿謧魇谝环N有聲響的音樂史。它也許必須利用文字或史料來歸納,但不應是只有文字或史料的音樂史。課堂上我也常鼓勵學生,不管主修是什么,都應常聽音樂,聽音樂的重要性是令人料想不到的。以我為例,當音樂陷我于苦思時,我仍只能經由再三反復聽它而得到答案。音樂系的學生,校方總有一套完備的課程來訓練他們,比較起來,社會上更大一批愛樂族,就不常有這機會了??墒撬麄儗σ魳返男枨笈c熱愛卻又往往高于專業(yè)學生,他們渴望的、企盼的眼神總是將我吸納過去。白天在學校我為一批批18到25歲左右的學生授課,下課后到了晚上又有一批批介于20到80歲之間的愛樂者,希望能聽到我為他們介紹古典音樂?;厥走b望20年來這條由一場場的講座所鋪成的道路,我終于深深體會: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為了讓愛樂者能因正確的欣賞態(tài)度而獲得真正的音樂感動,我的音樂講座務必要有作曲家的作品——“聲音”——在場。接下來我會以白板上一些簡單的音樂形式圖表作為依據來與愛樂朋友共同欣賞那一直處在流動狀態(tài)中的音樂。正因為音樂在進行中,你能察覺到每個瞬問的聲音當下的動作和所在位置,及它們何以來與何所往,于是你所聽到的音樂才會是一個有脈動的生命。我們不也是只能從活體上找到它的容貌、動態(tài)、情感嗎?音樂確實是一幢“流動的建筑”,但它必須有脈動著的活體的感受及認知才能體現出來。當聽音樂能有如此感覺時,才算是聽到了它。  我們就是要這樣子把音樂聽進心窩里,因為音樂只會在心窩中散發(fā)它獨特的美及感動力。一首好音樂,不將它聽進心窩里,分明是糟蹋它。只有在最寧靜、最深邃的心靈里,音樂才能表現出它至美、至善、至真的本體。莫扎特在他《加冕彌撒》(Mass N0.15 for Vocal soloists,chorus and orchestra in amajor“coronatlon”K.317)的《羔羊經》(Agnus Dei)里讓我們聽到蹙眉凝情的女高音,虔敬地祈求著“免除世罪的神之羔羊,求你憐憫我們”(AgnusDdi;qui tolliss peccata mundi;miserere nobis),聽完后,我們感動萬分。接著在《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K.492)中,他也讓淚點撲簌的伯爵夫人以同一條旋律怨訴著“美好時刻哪里去了”(Dove sono_i bei momenti),聽完后,我們依舊感動萬分。你瞧!讓我們萬分感動的當然不是這“兩”句詞,而是這“一”條旋律。撥開文詞的柳密花繁,直探聲音本體,方稱得上“境界”。這種只從音樂求音樂的態(tài)度,會讓所有的音樂在你心中最后只留下一絕高內涵,就是這絕高內涵可以以一種神秘的方式,穿越時空,相互感通?;诖耍页S幸灰苫螅喝祟悡碛械牡谝环N語言似乎不是母語,是音樂。   一個愛樂者所具備的音樂知識有多少,其實并不那么重要,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應是他對音樂有沒有感覺,音樂聽不聽得進去。所以我常在演講場合強調:“一個人是否會看樂譜,會演奏樂器,懂樂理……這些與他是否為一音樂的性情中人毫無關系?!毙蕾p音樂不是為了累積知識,而是因為心靈渴求被美聲滋潤、活化,我在音樂講座中,話說得不多,因為我想讓愛樂朋友與音樂有直接且深長的晤對,更何況日常的“語義語言”是與音樂的“情感語言”背道而馳的。所以激化日常語言得到的結果是聒噪,激化音樂語言得到的是寡言,甚至是寧靜。為什么真正的愛樂者往往是靜默的一群?因為他們只習慣于從音樂中獲得“言寡情濃”的美感。唐朝詩人劉禹錫感慨:“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蓖耆c中了音樂的本質。至于如果本當為日常語言的對象卻能巧妙回避它的語義功能內容,則頓時脫胎換骨。例如:“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語稀”(項斯);或者“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皇甫松)。這兩個“人語”不正是恍如隔世的幽微音樂嗎?   真正能體會音樂之美的人,大概都清楚“在語言停住的地方,開始了音樂”這句話有著何等高遠的道理。面對氣氛無限的音樂,有限的我常在它絕美得無法形容的聲音里矛盾、哀傷、甜蜜、泫然。那風急天高的巴赫管風琴,那千山萬壑的貝多芬交響曲,多么令人狂喜、振奮,但為何在聽完之后總有一股難言的落寞?音樂境界是蒼茫永恒的,而我們對它的傾心又是無終無始、無端無由的,這種美的認同,已完全超乎人類的樣式,因而難免落寞;落寞,但卻是幸福的、高逸的。道院吹笙,松風裊裊;空門洗缽,花雨紛紛。落寞是音樂的一種獨特、神秘的美感,而且一與之訂,千秋不移。

內容概要

默觀,沉思,聆賞音樂的新美學,劉岠渭先生的五大主張:    *音樂非語言,不要去猜測音樂代表的具象意義,創(chuàng)作背景亦非首要.    *要有敬意,要專注,將自己簡單、真誠地融入活生生的音響實體里,與之同肌理,共魂魄。    *高度的音樂欣賞,建立在高度的理性基礎上,通過樂曲分析找尋音樂中的邏輯性,感受音樂絕對的美。    *學會與音樂單獨相處。    *在家先把唱片聽熟,現場聆聽才能有好效果。    本書五大特色:    *不必識譜,不必會樂器,不必為創(chuàng)作背景犯愁:詳細欣賞音樂的正確態(tài)度與方法,讓你學會直面音樂,獲得純粹的美的感動。    *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浪漫與新音樂:勾勒西洋音樂五百年發(fā)展史,為你的耳朵建立坐標。    *從海頓到馬勒,從管弦樂到宗教音樂:精選十大作曲家、五大音樂類別,深入解說。    *附錄143首基本曲目的推薦版本。    *全彩印刷,精美圖片營造音畫渾然共鳴的境界。

作者簡介

劉岠渭,1947年生于臺灣省臺中市。畢業(yè)于臺灣藝術大學,1983年獲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音樂博士學位。曾任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系主任、音樂研究所所長,現任教于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二十年來,舉辦兩千余場音樂講座,向民眾普及音樂之美,被譽為兼納中西文化的“音樂傳教士”。

書籍目錄

自 序  音樂的基本觀念西洋音樂史上的足跡  文藝復興Renaissance  巴洛克Baroque  古典Classicism  浪漫Romanticism  20世紀新音樂New Music of 20th Century音樂家的故事  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  舒伯特  門德爾松  勃拉姆斯  瓦格納  比才  理查.施特勞斯  普羅科菲耶夫  馬勒  通往古典音樂之門  導言  管弦樂  室內樂  協(xié)奏曲  藝術歌曲與歌劇  舞蹈音樂  宗教音樂劉岠渭VS.楊忠衡  兼納東西文化的音樂傳教士  關于欣賞音樂的觀念  中國音樂的創(chuàng)作、欣賞與前瞻附錄  劉炬渭古典音樂導聽推薦CD版本

章節(jié)摘錄

  雖然歐洲音樂史上的“古典時期”大約是指1750年(巴赫去世)到1827年(貝多芬去世)這段期間,但是依古典的精神來論,巴赫,甚至更早的帕萊斯特里那也都算得上古典的作曲家。這里因為所指的古典并非歷史的分期,而是永恒的價值、標準與精神。不過,狹義的“古典時期”,其代表人物通常是指三位維也納的大師:海頓(Franz Josef Haydn,1732一l 809)、莫扎特f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貝多芬(Im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這三位作曲家雖各有獨立的風貌,但都以清晰、和諧、自然、平衡的音樂風格來取代富麗堂皇、多裝飾的巴洛克風格,更進一步充實新時代高度展現人性的內容,實現聲響美的理想。發(fā)生在18世紀后半葉的美國獨立革命(1776年)及法國革命(1789年)促使平民文化抬頭,并強調理智、文明及教育,產生了一個充滿樂觀進步的社會。音樂作品不再以復雜的和聲、曲折的對位來表達深刻、悲愴,取而代之的是用晴朗、簡單的大調旋律來直敘自然美、和聲美及平衡美?! 诽熘暮nD寫了無數符合這種美學觀的交響曲。因為這是一個客觀理性的時代,在形式(結構)及內容(感受)這兩端,作曲家都有偏重形式的傾向,將完美的形式當作提煉出來的原則,不摻雜內容的隱喻及外來的影響,以避免引起聽眾有先人為主的情緒反應,而讓聽眾能受到“主動賦予內容’’的尊重。在音樂美學上,我們稱這種客觀、理性的音樂為“絕對音樂”。古典時期就是以這種最高度的形式美而來與強調內容的浪漫時期劃清界限的。  古典風格的清晰、嚴格、安靜、簡單、自然、明白,堪為萬世永存的音樂藝術典范,以聲音為媒介表達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具體、感官的美感經驗,發(fā)散出理性、智慧的光芒?! ⊥高^知識、客觀、秩序,獲得無以言狀的自然美、和聲美、平衡美,此時,喜怒哀樂諸般情緒已無足輕重了。  在這些聲音背后,是潔凈得令人喜悅的真理。在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里,不分種類、不分大小,我們終究所追求的,應該就是這種永恒的、知性的幸福。

媒體關注與評論

  兩千多場精彩講座淬煉而成,音樂傳教士助您開啟音樂之門。  音樂境界是蒼茫永恒的,而我們對它的傾心又是無終無始、無端無由的,這種美的認同,已完全超乎人類的樣式,但卻是幸福的、高逸又落寞的。道院吹笙,松風裊裊;空門洗缽,雨花紛紛。落寥是音樂的一種獨特、神秘的美感,而且一與之訂,千秋不移。  ——劉岠渭  不必識譜,不必會樂器,不必為創(chuàng)作背景犯愁:詳解欣賞音樂的正確態(tài)度與方法,讓你學會直面音樂,獲得純粹的美的感動。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浪漫與新音樂:勾勒西洋音樂五百年發(fā)展史,為你的耳朵建立坐標。從海頓到馬勒,從管弦樂到宗教音樂:精選十大作曲家、五大音樂類別,深入解說,精美圖片營造音畫渾然共鳴的境界。  臺灣“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二十年音樂欣賞教育使命,兩千場講座苦行僧行腳,八千小時學院講堂授課,三千萬言諄諄教誨。劉教授為臺灣培養(yǎng)出成千上萬心有靈犀的愛樂者……他是臺灣影響力最遠大的音樂傳教士?! ∨_灣《中國時報》:像傳教一樣,劉岠渭四處舉行講座,向民眾介紹古典音樂的美妙動人之處,他的音樂欣賞理念讓樂迷格外能深入理解音樂的精髓,很多人從此踏進古典殿堂,甚至改變了人生的方向?! ∨_灣(民生報):十余年來,他鼓勵、引領許多沒有識譜能力或不會演奏樂器的人進入音樂世界,從中獲取無限的精神滿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默觀無限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附專業(yè)價值又不枯燥的好書
    推薦給愛音樂的你
  •   坐在茶館,靜靜地閱讀,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很好的書籍
  •   很不錯~易懂。
  •   算是古典初入門,蠻喜歡的這本書
  •   內容和表述方式都沒有任何新意。
  •   在留聲機雜志上看到對劉先生的宣傳,據說是臺灣的古典音樂傳教士,真是言過其實。
    書非常一般,遠不如辛豐年老先生的書(如音樂門鈴)看得有收獲。
    臺灣、香港的古典音樂大環(huán)境比大陸要好,這兩個地方都有24小時播放古典音樂的電臺,中國大陸13億人口每天聽的都是流行。有些傷感。
  •   只有膚淺的情緒抒發(fā),內容卻是空洞無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